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3 07:46:3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必备(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必备(4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册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数是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算法。

  2.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复习准备,呈现材料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研究乘数是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板书课题)。

  你能不能自己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生写,师巡视,反馈)

  生1:我写的乘法算式是137。

  生2:我写的是114。

  学生纷纷举手,欲交流自己所写的算式,教师选择137,114,436,914等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师:老师也想写一题,行不行?(板书:243)

  师:114你们会算吗?请在本子上算一算。

  生:11乘4等于44(学生无反对意见)。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口算的,10乘4等于40,1乘4等于4,40加上4等于44,所以,11乘4等于44。(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生2:我是笔算的,先用4乘被乘数个位上的1等于4,在积的个位上写4,再用4乘被乘数十位上的1等于4,4写在积的十位上。(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 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 探讨243的算理、算法。

  师:同学们很轻松地算出114的积,那么这些题你会不会算呢?(手指黑板上其余的算式)

  师:(学生跃跃欲试)那好,请你先想办法算一算243等于多少,行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尝试计算,计算后反馈结果)

  生1:24乘3等于92。

  生2;我不同意,24乘3应该等于72。

  生3:我算出来24乘3的结果是612。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没有学生响应)现在有三个不同的答案,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呢?先请大家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好吗?

  计算结果是612的同学:我是想,先算2乘3得6,再算4乘3得12,所以24乘3等于612。(立刻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

  生:老师,我认为612肯定是错的,因为即使是100乘3等于300,而24乘3的积应该比300小得多,所以根本不可能是612。

  师: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齐声:同意。

  师:这位同学太聪明了,我们今后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大致检验乘法算得对不对。计算结果是72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4等于12,3乘20等于60,60加上12等于72,所以,24乘3等于72。(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生2:24+24=48,48+24=72,所以24乘3等于72。(教师板书)因为243表示3个24连加,所以我把3个24连加就可以算出243的积。

  师:你真会动脑筋,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你们觉得这个办法行不行?

  生:行,不过如果用这样的方法计算24乘3那就太麻烦了。

  师:你们认为呢?(学生都表示赞同)

  该生继续回答: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个位上4得12,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笔算过程)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是想243=833=89=72

  师:真巧妙。

  师:刚才哪位同学算出结果是92?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我是想3乘4等于12,个位上写2进1,十位上2加进来的1等于3,3乘3得9,所以结果是92。

  师:哦,你是先把十位上的2加上进上来的1,再与乘数3相乘,所以得92。那么究竟应该先加1再乘,还是先乘再加上进上来的1呢?(学生争论,但说不出道理)

  师:我们不妨请小棒图来帮帮忙。

  教师多媒体演示小棒图(边说边演示):3个4根是几根?3个2捆(一捆是10根)?为什么共用7捆?(生:因为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捆,6捆加上进上来的'1捆,所以共有7捆。)

  师: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这里的1,(教师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上进上来的1,现在你们清楚了吗?

  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可以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用彩色粉笔写)

  (指名说说笔算的过程,同桌互说。)

  (1) 进一步探究真理,明确算理。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计算243时居然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黑板上还有3道题,现在你能解决了吗?请你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任选2题,算一算。

  教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分别讨论:

  师:(指板演题)我们先看137,这位同学是笔算的,结果是91,有不同意见吗?(没有)

  师:1乘7应该得7,为什么几积的十位上是9?

  生1:因为7乘个位上的3得21,满20,要向十位进4。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120-125页 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⒈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数的世界(1)

  教学内容: P120 1—5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复习负数和小数

  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叫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

  2.完成P120第1题。

  学生反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3.完成P120第2题

  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4.复习数位顺序表。

  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5.完成P120第3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

  三、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完成P120第4题

  学生反馈。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4.学生板演。

  四、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样求它的近似数?

  学生口答。

  2.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完成P120第5题

  反馈。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数的世界”

  第二课时 数的世界(2)

  教学内容: P121 6—9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p121第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每组题里数字相同,得数不一样?这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点对齐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

  二.复习小数乘法计算。

  ( 1)做p121第9题前三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 2)提问:这两题先都看做什么数乘?都看做 48×67,为什么积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一样?

  小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小数乘法,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三.复习小数除法计算。

  (1)做p121第9题后三题。

  指名一人极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提问:这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怎样算的?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几位;商的小数点和转化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四.小结。

  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小数乘法看做整数乘法算,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按照整数除法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移动小数点,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

  五、练习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验算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指出:要保证计算正确,每次计算后要进行验算。验算时可以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法和乘法也可以根据交换律来验算。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的什么内容?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哪些和整数相同,哪些不一样?小数各种计算的关键谁再说一说?

  七、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 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P121 第10-14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关键,已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除了要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运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二、练习四则运算

  1.口算。

  (1)p121第12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小黑板出示。

  0. 25× 4 12. 5 ×0. 8

  0. 2 ×0. 5 3. 74+ 6 26

  2.说出下面的得数比第一个乘数(或被除数)大还是小。

  2.6×9.3○2.6 1.02÷1.2○1.02

  3.做p121第10题。

  提问:怎样用“四会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题。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

  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

  4.做p121第11题。

  学生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统计都做对的人数。

  三、复习简便算法

  1.根据运算定律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母,在圆里里填上恰当的运算符号,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

  a十b=b+a

  (a十b)十c=a十(b+c)

  a×b=b×a

  (a十b)×c=a×c+b×c

  a-b-c=a-(b+c)

  a÷b÷c=a÷(b×c)

  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

  2.做补充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

  (2)学生讨论:前面3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四、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小数乘法和除法里,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六、作业:

  练习册

  第四课时 图形王国

  教学内容:P122 第15—2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两种方法:

  1、制表:

  3.做p122第16题

  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二、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做17题

  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做18题

  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三、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板书:

  乘进率(小数点右移)

  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

  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做15题

  学生反馈

  4.练习

  0.09平方千米=( )公顷

  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02公顷=( )平方米

  7吨50千克=( )吨

  40千米800米=( )千米

  5.006公顷=( )公顷( )平方米

  4.7吨=( )吨( )千克

  6.08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888小时=( )日

  2.2时=( )时( )分=( )分

  6.3世纪=( )年

  320秒=( )分=( )分( )秒

  2.5年=( )月= ( )年( )月

  8.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6米6厘米=( )米=( )分米=( )厘米

  20.08千克=( )吨=( )克=( )千克( )克

  5.做19题

  审题。完成后学生口答。

  6.做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四、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五课时 统计天地

  教学内容: P123 第21—2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后交流每题的得数。

  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混合运算。计算后学生说说每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交流每题的结果。

  三、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第21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

  问题?

  五、作业

  第六课时 应用广角

  教学内容: P124-125 第23—2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交流活动体会

  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

  学生交流活动体会。

  反馈

  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

  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

  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

  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地图上找7个城市的位置:在我国,通常越往北方,气温越低。

  实际测量

  (1)第25题

  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

  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

  (2)第27题

  之前填好统计表。

  审题。

  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

  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第28题

  读题。

  学生探索交流

  交流后独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主动讨论和交流。

  2、 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3、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4、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的自学整理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学生:布置学生课前回顾本单元知识

  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1、 回顾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这个单元的知识。你们知道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请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把它写在题卡上。

  2、 整理和复习

  (1)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小组的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那么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的学习过程排排序,谁还记得我们是先学什么。再学什么?

  为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知识要点。

  (2)分类复习

  ①小朋友们都整理的很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笔算加减法。刚才有小朋友提到笔算加减法分为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谁能分别编一道?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那你们会计算吗?指名上台板演。

  校对时提问: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减法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那在我们计算时你还有什么特别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一做。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是个合格的小计算家。

  ③改错。

  3、 应用拓展 解决问题

  (1)课件分步出示

  瞧,这有几位小朋友正在和小鸡们玩呢。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知道怎么列式吗?

  如果条件换成“小鸡比母鸡少7只”,怎么列式?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多少岁?要求学生列式进行计算那10年后呢,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小组讨论。

  4、 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感觉怎么样?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根毛线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如果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

  生:线段

  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

  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

  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

  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

  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

  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需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

  师:哎,到现在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知识了吧。那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1、直线的教学

  课件出示

  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仔细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

  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 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伸。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教案11-0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