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学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 燃烧 顿时 一碧如洗 赞美 脸庞 挺拔 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2—5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
(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流云”等。
(2)读“银灰”、“橘黄”、“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
(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
(1)理解“清澈见底”,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
(1)理解“热闹非凡”,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
(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三、拓展阅读
1、小黑板出示20xx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的资料。
2、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选一选,写一写:
1、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不同用处,初步学会三种条据的书写格式,能区分这三种条据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种条据的不同用处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时,内容要点的`确定与文字组织。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借条的用处,理解借条的写法,学写借条。
(二)教学过程
出示课题,交代学习任务。
2.知道借条用处。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并思考:
①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为什么要写借条? ②写借条有什么用处?谁写借条给谁?
(2)讨论小结
3.掌握借条的写法。(格式和内容)
(1)借助课文中借条范例,自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想想:借条分几部分写?每一部分应写在什么位置?
(2)边投影边讲解边讨论。①映示“今借到”。讨论:写在什么位置?表示什么?②映示“正文内容”。讨论:正文格式要求是什么?应写清哪些内容?应注意什么?③说说正文的写法。④映示“最后部分内容”。讨论:最后还得写上什么?写在什么位置?
(3)小结。
4.认识、书写大写数字。
5.练习写借条。
(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投影片)今 借 到 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3月2日归还。三(1)主实验员 张红 3月1日
(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小黑板)教室里有一张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刚向学校总务室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用好后归还。
①学生各自仿写。②集体交流评议。③学生自我订正。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师出示小黑板,请小朋友按课文文字口头填空(括号内是应填内容)。
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学生齐读)
师:林园园看了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生:因为林园园不愿意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李丽才画了蓝树叶,所以林园园的脸红了。
师:林园园这时会想些什么?
生:她会想:都是我不好,没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我太对不起她了。
生:她会想:老师常要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今天李丽有困难,我没帮助她,同学们会怎样看我呢?
生:她会想:我太小气了,今天都怪我不好。
师:林园园能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你们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齐:她还是个好孩子。
师:对了,她还是个好孩子。她知道自己错了,以后肯定会改正的`。
现在,老师假设有这样一件事,请小朋友思考一下,那时,林园园会怎样呢?
教师出示小黑板:“一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叫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纪方方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她会怎样呢?”
师:请小朋友们思考一下,用一段话说出事情的经过。
(学生读题、思考、讨论)
生:美术课上,纪方方没有彩纸,林园园看见了,连忙抽了几张彩纸递了过去,小声说:“方方,拿去用吧!”纪方方说:“这怎么可以呢,我剪了,你用什么呢?”林园园着急地说:“快别这样说,你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吧,我这儿还有呢!”
生:我还有补充,纪方方接过彩纸说:“园园,你真好。”林园园摆摆手说:“这是应该的,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学生继续发言)
教师布置书面作业:把刚才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以及发展思维于一体,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学习《日月潭的传说》,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的勇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3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传说故事。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明白道理,体会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片、生字词卡或小黑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出外旅游好处多多,可以锻炼身体,增长见识。今天老师带着同学们来个“秀才不出门,照样游天下”。老师带你们去日月潭看看。
二、出示课件,介绍日月潭。
配乐展示日月潭美丽的景色,相机介绍:湖中的光华岛把湖分成了两部分,北部像太阳,南部像上弦月,所以叫日月潭。
三、学习课文。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
(3)结果怎样?
(4)你从这个传说中明白了什么?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文。
3.遇到生字新词,先自己拼读识记,有难度的同桌相互交流或标记疑难,以便求教。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1)学习3个会认字。
社,示字旁,注意与“衤”区别。
顿,组词“顿时”,形容时间短。
斧,形声字,上声下形。
(2)学写6个字:摇、顿、恶、阿、斧、剪。
2.学习1至4自然段,解决自学提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3.指名朗读1至4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太阳月亮不见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个什么样?
五、存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太阳月亮到底去了哪里?
2.如果我们发现太阳月亮不见了会怎么做?
六、作业。
朗读课文,继续思考自学提示。上网或是从课外书报上收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的传说》。
二、回顾旧知。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学生带感情齐读课文1至4自然段。
过渡:我们知道,世界不能没有光明,人类不能没有太阳和月亮。勇敢的'孩子们,我们跟随大尖和水社一起去寻找丢失的太阳和月亮吧。
三、按自学提示继续学习课文。
1.小黑板出示:
(1)为了找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
(2)结果怎样?
2.师生交流自学所得(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首先,他们点起火把,翻山越岭,历尽艰险,来到一座大山前;然后,他们一口气跑到阿里山,挖出山底下的金斧子,金剪子,又回到水潭边;接下来,大尖用金斧子劈开公龙的脑袋,水社用金剪子剪下母龙的脑袋,让太阳和月亮从它们口中滚出来;最后,大尖拔了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拔了棵棕榈树把月亮也顶上了天。
3.在学生的朗读中相机进行字词教学:重点指导读音:棕榈树;理解并示范动作:抛。
4.品读重点段落或词句,体会情感。同时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删去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句子内容就很空洞,读起来就不生动、不具体,没有生气。(投影片出示。)
①大尖把太阳抛向空中,又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把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把月亮送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水潭叫日月潭了。
②大尖抱起太阳,抛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榈树,把太阳顶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抛,也拔起一棵棕榈树,把月亮顶上了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这个传说说给别人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不让随地乱扔纸屑、果壳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做个讲卫生的好儿童。
2、重点指导“业”、“成”、“脸”等字的字型。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字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乱丢纸屑、果壳是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2、学会生字,理解字词义。
3、“做”与“作”的区别。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把课文的题目《18 课桌下的纸团》写在黑板上。
老师说:“看这题目《课桌下的纸团》,大家会不会觉得奇怪,怎么课桌下会有纸团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师也和大家一样,也不知道这纸团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看看这纸团是怎么到了课桌下的。”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标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使同学们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
3、老师讲这个故事:“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这纸团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刚踢到了冬冬的课桌边,最后还是冬冬把这纸团拾起来扔进了纸篓。”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思考:纸团是谁扔的?纸团又滚到了什么地方?丁丁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板书:扔滚)
学生回答后,问:那该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师:那我们再看看小刚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第二段
思考:纸团现在又到了哪里了?为什么?小刚这么做对吗?
(板书:踢冬冬)
生回答后师说:小刚没有捡起纸团反而把它踢给了冬冬,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捡起纸团放入纸篓。那纸团的最后命运如何呢?难道它一直躺在了课桌下了吗?我们再继续读第三段,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纸团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学生读第三段
思考:纸团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这样做对不对?丁丁和小刚为什么脸红了?
(板书:捡扔纸篓)
学生回答都老师又说:我们都应该向冬冬小朋友学习,都应该把那纸团扔进纸篓,不过丁丁和小刚也还是好孩子,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错了,脸都红了。
4、演示板书,对照板书把古书再向学生们讲述这个故事。
5、齐读课文,做课后第四题。老师总结这课文的中心:我们都应该向冬冬同学小,主动把纸团扔进纸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不随地乱扔纸屑、果壳,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业
老师:回家后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第二课时
复习
检查朗读课文,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桌下的纸团》这篇课文,知道了乱扔纸屑是不好的习惯,我们应该把纸屑扔进纸篓。通过读课文我们也初步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学习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还要学习2个新的部首。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叫一个学生站起来读课文)
教授新课
1、师出示“纸”的识字卡片问:这个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还学过哪些绞丝旁的字。(让学生对“纸”字组词,并反复读“纸”字)
师指导书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纸”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讲“完”字
师出示“完”字。让学生读,师捂住下边问学生: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着捂住上边问学生:下面的读什么?
师:我们还学过由“元”字组成的字?
师: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组成词组?
师知道写法(特别是偏旁)
3、讲“作”和“业”两个字
师同时出示“作”和“业”两个字,学生读,注意纠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结构。
师问:“做”与“作”有什么区别?(做课后第三题)
学写“业”。看老师在黑板上写这个字,边看边说笔顺,重点强调书写字的难点及容易错的部位。
巩固
师出示四个生字,让学生反复认读,并让学生自由组词,加深所学字的记忆。
第一课时
巩固生字
师出示已经学的生字的卡片,让学生认读(包括笔顺,笔数,组词)
讲授新课
(一)学习生字
1、学习“成”字。(笔画,笔顺)
2、学习“刚”字。(偏旁,笔顺)
3、学习“脸”字。(结构,笔顺)
师:我们还学过什么字也有“”?(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
(二)指导所有的生字的书写。
1、学生观察老师写的字,说出生字的笔顺。
2、说说它们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强调字的难点及容易错的部分。
练习
师出示小黑板(课后作业第2、3题)。
师提示:我们学习了课文并学会了生字,现在请大家先想一想该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做,其他的同学打开书完成课后习题第2、3题。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复习巩固
1、领读课文,复述本文的教育意义(养成良好的习惯——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
2、学生读生字,写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简析】
这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作者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层层递进的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设问、反问、比喻等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更是让文章魅力无穷。
阅读此文,我们仿佛与作者对话,感受着作者爱书如友、爱书如家的美好情怀。引领我们爱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明理,读书启智。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表达方法、新颖别致的比喻、强烈的反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用真心去阅读,用热情去拥抱书籍,用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品读,不断思考,几番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与书共鸣,读出自我……用名人读书名言激励自己,联系自己读书实践体验,感受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陶冶性情,习得方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
4、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
(“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朗读体会“我”对书的痴爱。)
3、这个“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从漫谈引入,任思想游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谈自己的选择,有助于拓展思维。这为下面的“走遍天下书侣”作了对比映衬作用。
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学生自由读课题,教师随机点评:“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你用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你念得真准。“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
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怎样与书作伴侣?
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倾听、随机点评。)
2、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
(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道理。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思考。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像一个家,这是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⑴自由练习读。
⑵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处标点、一段话来谈你的体会和发现。
课件出示: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对比阅读,抓住“?”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①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作什么?(一个朋友和一个家)
②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联系生活畅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
③作者还把书当作什么?(一个与我同船的人,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课件出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随时想去就去,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
⑷朗读体会: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①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②仿写: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课外收集到的名人名言,也试着用“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来说一说。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名人名言,仿写中进一步感受爱书之情,明白读书的意义,增强读书的兴趣。
4、创设对话情境,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对书的无限喜爱之情。
采用合作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中领悟设问和层层深入的写作方法,深华情感。
四、复习生字,活用新词
1、出示生字“侣、娱、趟、诵、盒、豫、趟、零、编、某”,引导学生识记,交流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
2、挑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后再编个故事或片段、诗歌等。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又是怎样去对待这个书本朋友呢?怎样去阅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收集名人读书小故事。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见到朋友般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
朋友
书是家
故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新词。
2、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
二、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了解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作者特别喜爱书,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作者很会阅读。)
2、作者对书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的`根据,然后反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句子,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3、学生研读第三段,边读边做笔记:
课件出示: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⑴自由读,想象着你就是著名作家尤安艾肯,你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读书方法。相机理解“新东西”的意思。
⑵梳理写作顺序: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你的读书方法:
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来介绍读书的方法。
引导学生梳理、概括,这既是理解内容的过程,更是锤炼思维的过程。
⑶谈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对我们的启示: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⑷挑战读,比一比谁的朗读最富有感染力:试着背一背这一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⑸你看,读同样的文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怪不得作者说,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⑹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这句话的含义。
三、阅读链接,学习致用
1、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煮书”。想想为什么叫“煮书”?
2、补充阅读:《趣谈“煮书”》(见资料链接),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结合英国作者尤安艾肯和《趣谈“煮书”》,联系自己的平时读书心得和经验,也可以联系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谈谈对读书的看法。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4、实践运用:下面我们就用尤安艾肯的读书方法来读一首诗歌,题目叫做《神奇的书》。
(见资料链接)
⑴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⑵品一品哪儿最让你感动。
⑶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⑷谈一谈你的独特理解。
⑸背一背这首诗歌。
四、感悟写法,积累语言
1、《神奇的书》和《走遍天下书为侣》写得这么感人。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你最喜欢哪种写作方法?
(帮助学生小结“比喻、设问、假设”及层层推进等写作方法,并相机引导读课文片断)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与书为友,爱书如家。漫步书海,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及时记录;感受沐浴书海的快乐,领略人世的真谛,欣赏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让我们做一个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的人!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2、推荐阅读《书比人长寿》。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首先
一遍又一遍地读然后
最后
【练习设计】
1、读一读,写一写:
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
2、用“毫不犹豫”写一句话。
3、仿写填空: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4、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写几条读书名言。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0个,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学会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深入地体会老牛表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读书方法,能抓住重点语句,揣摩语言,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感悟老牛伟大的母爱;根据课文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达深深母爱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朗读磁带、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爱,不仅仅只存在我们人类之间。动物间的爱同样让人震撼。这堂课我们要读的是一则感人至深的故事——《母爱》。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自读过课文,哪位同学来概括说说这则故事叙述了怎样一件事?简要概述课文内容。
2.听录音,圈画出文中最能感动自己的语句。
师:动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演绎出这一幕悲剧,作者将怎样一种爱呈现给了大家?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一边认真倾听,一边把你认为描写得很感人的语句圈画出来。
三、话题讨论。
我们先在小组里回味一下课文。把你圈画的语句带着你的理解读给你的伙伴听听,再谈谈你的感受。
结合自己的圈画,以“最感动我的”为话题,读一读,议一议。
1.小组讨论,朗读各自圈画的语句,并谈感受。
2.班级交流,感受老牛的母爱。
我们用自己的心演绎了文中的情,请你把刚才小组讨论中的精彩拿来回放,让我们共享你的感受。
四、质疑探究,交流感受。
1.提出自己尚存在的疑问,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新的感受。
通过初步朗读与交流,我们感受着老牛圣洁的母爱。如果你觉得还有一些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提出来,或者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可交流一下。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你在学文过程中已经认识哪些生字?
2.学生独立思考识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洗漱、包括、缰绳、刹车、驱赶、挪动、凄厉、违反、舔、吆喝
4.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赖”注意左边“束”的最后一笔。
“挪”写时注意靠紧,不要写得太宽。
“舔”注意右边下部是“^”,不要写成“小”。六、作业设计。
1.收集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
2.每个人设计一张卡片,内容:最想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情感导入。
纪伯伦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你和母亲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
二、整体把握。
1.通过这个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
读了《母爱》,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可以是:温顺、倔犟、慈爱……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赞美)
三、研读语言。
哪些话语、哪些细节让你动情?请在书上圈点批注。并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悟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四、品析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理解“极度缺水”和“驻军”。
2.学习2—4自然段。
师:“倔强”表现在哪里?为何温顺的老牛会突然变得倔强?表现出了什么?
(1)“牛被打得哀哀叫唤……显得分外悲壮。”
A毕胂笃嗬鞯慕猩里包含了老牛怎样的话语?
B奔偕枘闶且晃换家,请你想象当时的画面。
画面:恼怒的主人、瘦骨嶙峋的老牛、凄厉的叫声、漫天的黄沙、阴冷的风、爆裂的土地、干裂的嘴唇……
C币槐叨廖囊槐呦胂蟆
D敝傅祭识痢
(教师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要给学生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文字中的情感。)
师:画面的凄凉,老牛的悲壮,触击了人的心灵深处,战士们哭了。取出半盆水,放在老牛面前。可出人意料的是,那头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都不肯挪动半步的老牛;那头被打得哀哀叫唤,还是一动不动的老牛,却没有喝一滴水。它渴吗?它痛吗?
(2)你听它在呼唤,它在呼唤什么?你们想想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呼唤?
师: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位母亲的话,你会用上什么词语?
(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
师:你现在感受到老牛的倔强中饱含了什么?
(3)此刻时间仿佛停止了,没有了哭声,没有了阴冷的风声,没有了一切嘈杂声,人们静默着,我们的心灵也都静默着,人们在思考什么?在感叹什么?
五、当堂练笔。
师: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对母亲说,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A碧着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我想对这位母亲说……
B笨醋拍缸友壑械睦崴,我想对这位母亲说……
C被叵胱派活中母亲对我点滴的爱,我想对我的妈妈说……
六、与学生一起设计作业。
小结:所有的母爱,其实表现出来都是这样简单,它没有做作,没有张扬,有的只是极其普通却又撼人心魄的细节!在收获爱的同时,你们还要学会付出你的爱。
1.搜集关于爱的文章(把爱扩大到植物、动物、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2.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信。
3.利用查到的资料开一个《母爱》的主题队会或办一期手抄报。
4.课外阅读推荐:《感悟母爱——震撼心灵的118个真情故事》。
【备课参考资料】 关于母亲的名人名言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生日卡片 席慕蓉
刚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认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14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惹她生气。
好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连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停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有一天,为了找一份旧的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照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迹,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
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圆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纸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贵的箱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这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14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片而已。
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它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满足的啊!
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诗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