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9 10:14:42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8篇[经典]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8篇[经典]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

  (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品味文中描写原野景色的句子,体会春天到来时人们的欣喜之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春天吗?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共同领略著名女作家萧红笔下的春天的原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3.默读课文,读后汇报: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结果,读准下列生字并组词:

  胀、欣、籽、鸦、棉、粪、觅、巷、咩、坎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找出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仔

  细读读相关语句琢磨琢磨,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校正读音。

  四、作业:带着自己的理解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预示着生机,预示着活力。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三月的原野,来感受北国的春天。(板书课题)

  二、理解感悟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北国的春天到来了。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初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说一说。

  三、交流阅读体验

  (1)从小草的描写感受到春来了[课件出示语句]“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妈妈惊喜地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抓住“透出”“转折”“欣幸”等词语感受小草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从孩子和母亲对话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尤其是孩子的那份惊喜,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对小草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严冬悄然退去,春意已近。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都带来了希望。文中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感受?

  (2)“抢根菜的白色的……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理解“天气一天暖似一天……”这句话,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交流。从河冰发了、苦闷而又奔放的流,乌鸦觅食,飞舞的杨花等,我们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也仿佛看到了从大地下涌出的`勃勃生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作者对初春田野上的景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才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

  你看,有动态的:羊羔的叫声,河冰在流,乌鸦、杨花在飞;有静态的:小草、蒲公英;有颜色:绿色的小草,白色的抢根菜籽儿,变黄的榆树;还有石子打船的声音。

  真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3)指导鉴赏、背诵课文。

  四、激发观察兴趣,寻找身边的春天

  1.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睁开发现的眼睛,带着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去体会,那么在校园,在公园,在山林,在路边,甚至在自家的周围……你都会发现春天的踪迹:一阵春风、一场春雨、一棵小草、一个嫩芽、一朵小花、一个风筝、一只蝴蝶、一条小虫,等等。从这些,你都会感受到阳气升了,春天来了,以及春天里人们所特有的勃勃生气。

  2.作业:寻找春天,注意事物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全班交流,练习口语表达

  1.师:读了《三月的原野》这篇文章,不禁会使人赞叹:好一派生机呀!在寻找了春天之后,或许你从心底里萌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或许你这才真正理解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或许你还想了很远很远……来,展开你的想象,发出你的感慨,说出你对春天的认识吧。

  2.学生说自己寻找到的春天,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

  二、尝试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推荐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课后搜集、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诗歌、谚语等,并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裹上、泻下、红润、杰出、一截、燃烧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字字形易错:裹、截、溢、燃、宛

  2.理解文中重点句含义,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范读课文,解题释意

  当我们还沉醉在日出的伟大奇观的时候,如诗如画的夕照又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它描绘出来!

  2.板书课题

  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课文?这篇课文呢?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海上日出》是写景课文,这篇也是。从题目可以知道是描写夕阳的景象。)

  3.范读课文(配乐)

  (二)按预习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请学生先讲学会了哪些生字,哪些字易错,应注意,哪些字音应注意。

  字形:裹、橘、截、宛、溢、黎

  字音:溜liū溢yì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矫健:强壮而有力。

  绝纱:美好的。

  宛然:仿佛,逼真地。

  3.想一想作者写了夕阳的哪些景色,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第一部分(1—2)写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3—7)具体描写夕照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8)写夕照消失。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夕阳的句子,提问:为什么说是“迷人的夕照”“如诗的夕照”呢?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前2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自然段写了什么?与下文有什么样关系?(写了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引出下文“如诗”的景色)

  (2)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夕照“迷人”在哪里“如诗”在哪里。

  (五)听写词语。

  欣赏、杰作、红润、晶莹、绝妙、宛然、波光粼粼、矫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含义

  3.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三、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并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画出不懂的句子。

  2.再次渗透读书方法的学习

  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

  (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4)通过多读书展开想像理解难句

  (5)我们上课书学的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方法来理解句子

  指名读课后练习2(课文中把夕阳都比作了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

  3.重点理解

  (1)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了。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房顶是砖瓦时,阳光射在上面是什么景象,这样不难理解这句话。(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齐地铺在房顶上,阳光起起伏伏,就像光在跳跃。这句话描述的画面是静态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动感了。画面生动活泼)

  (2)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

  读出自己的体会(“轻轻的”和“如纱一般”都是写太阳泛出的红色很淡和“微红”中的“微”相对)读出轻、柔语气。

  (3)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幅工笔画什么样的,然后画出来。

  (收获的喜悦是对“熟透”的石榴来说的,又圆又红的太阳挂在杨树杈上,柔和的光照在钻天杨笔直的树干和枝杈上,显得清晰。色彩明暗搭配就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在天尽头形成画面,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引导学生想像,并试着画出来。

  (4)指名读第7,8自然段,画出给你印象很深的句子

  ①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②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提问:为什么给你印象深

  引导学生:太阳即将落山,从“渐渐”“漫了过来”“几乎”可以看出黑暗即将来临,而从“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又看出太阳不屈不挠的抗争,从而作者激动和感慨。第②句写出作者明白太阳此刻落山又为地球另一面的人们送去温暖和黎明。因此尽管留恋,但还是赞美它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激动的心情。

  四、指导背诵

  1.读背交叉

  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

  3.先部分后整体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五、讨论课后题3

  读了《海上日出》和《夕阳》,你有哪些不同感受(要学生领悟两篇课文,比较课文)

  附:板书设计

  夕照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4、通过拓展阅读深化文章主题,通过打写练习内化文章寓意。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2、通过拓展阅读深化文章主题,通过打写练习内化文章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拓展资料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

  2、大家谈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吗?在很久很久以前,蜗牛还长着一对大翅膀呢!看,(出示长翅膀的蜗牛)多可爱的小蜗牛!

  3、看到这两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4、今天,我们来看看《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读题。学习生字“奖”,读准三拼音,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

  二、初读课文

  1、这只小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读书要求

  A第一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B第二遍,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C第三遍,用自己的话说说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生字卡

  B指名分自然段读

  C谈谈蜗牛的翅膀是怎么丢失的吗?

  三、学习生字

  1、学生到信息平台自学生字。

  2、学生用口诀、谜语、顺口溜识记生字。

  3、教师指导书写较难的生字,(翅、蜓、蜜)认识新偏旁(支)。学生当小老师。

  四、学生描红,老师巡堂。

  五、网上阅读10分钟

  学生到跨越式平台阅读有关蜗牛的资料及一些名言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都知道原来的蜗牛和现在的蜗牛完全不一样。原来的蜗牛是什么样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突出“有力”“自由”)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蜗牛不仅能在天空自由飞翔,而且还飞得很快,在一次比赛中捧走了冠军奖杯呢!课文哪些词写了它飞得很快。相机理解“遥遥领先、甩下”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原来的飞行冠军又怎么会变成现在的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的蜗牛呢?它是怎样变成的?

  1、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学生交流相机理解“天长日久”(提问引导:背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勉强”(找反义词)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蜗牛为什么变成这样呢?看来我们还得回到它得奖后的那些日子。捧走了冠军后蜗牛是怎样做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2、学生汇报,教师相应出示句子。引导理解“得意洋洋”(表情朗读出得意洋洋的样子)“成天、唯恐、生怕”(换一种说法)

  重点句子:

  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理解“大”和“重”不仅是奖杯本身的大和重,而且还暗含着在荣誉面前骄傲自大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阻碍自己前进的寓意。提问引导:假如蜗牛不把这又大又重的奖杯背在身上,蜗牛会怎样?

  3、让我们一起把蜗牛得奖后的所做所想用声音来表达。指导朗读。得意、担心、害怕的心情读出。

  五、释放情感

  过渡:(相机出示投影)从一个飞行冠军到只能慢慢爬行,从一个金灿灿的奖杯到一块毫不起眼的硬壳。蜗牛的心情又是怎样呢?(沉重)用这样的语气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它心理又会想些什么呢?

  1、指名说。

  看到再也飞不上天空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什么?(尽量用上自己学到的名言)(出示蜗牛图)

  六、拓展阅读10分钟

  过度:老师还有许多关于蜗牛的小故事,以及也有向蜗牛样在荣誉面前由于骄傲自满而影响了自己的故事,请大家到资料城阅读。

  要求:边读边想

  七、打写(任选一道)10分钟

  1、前几天,蜻蜓、蝴蝶、蜜蜂……又举行了一次飞行比赛,小蜗牛背着它的奖杯也去观看了。这次是小蝴蝶得了冠军,小蜗牛看着高高站在领奖台上的小蝴蝶,再看看自己背上的奖杯,小蜗牛想起了很多往事,也有很多话想对小蝴蝶说。它会怎样劝说蝴蝶呢?小蝴蝶又会怎样做呢?

  2、原来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告诉我们蜗牛以前会飞是它昨晚做的一个梦,是因为它前天在爬山看谁意志力强的比赛中,它由于坚持不懈,最终爬到山顶而取胜的。而其他的动物都因为半途而废最后都失败了。一早醒来,它见自己满头大汉,看着金灿灿的奖杯自言自语到:吓死我了,我怎么会那么骄傲自满呢?因为我知道……我还知道……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蜗牛的奖杯》教案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学会声母Z .C .S ,能认清形,读准音。

  2、能借助图学会Zi .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认清形,能读准它们的四声.

  3、能熟练地拼读书的音节.

  4、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整体人读音节.

  教学重点:

  1、Z . C . S. 和Zi.Ci.Si 发音方形。

  2、区分声母和整体音节形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

  拼读与直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二、讲授新课:

  1、出示Z的图。

  看图师问:小学生在干什么?(小学生在黑板上写字)。

  (1)指导读音。

  师说:“小学生中黑板上写字,“写”音读成一声轻短些就是Z。”

  发音方法:Z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头伸平,面住上门齿背,憋住气流,然后稍微放松。让气从窄缝中挤出来。

  师范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

  (2)指导记字母形。

  Z与2相似,就是把Z的头稍变成角形。顺口溜,像个2Z 、Z 、Z。

  2、学习C

  (1) 出示C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画一只刺猬)

  (2) 指导读音。

  师说:“刺猬的“刺”读和轻短些就是C。

  发间方法:C是平舌音,发音动作加Z基本相同,只是吐气流较强。

  范读―――领读―――指名读

  (3) 指导记字母形。

  半个圆圈C、C、C。

  3、学习S

  (1)出示S的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三的是蚕吐丝。)

  (2) 把“丝”读得轻短就是声母“S”。

  发音方法:S也是平舌音,发音时,舌尖平伸,顶住上门齿中间挤出来。

  范读――领读――指名读。

  (3) 记字母形。

  丝弯的样子很像S。

  顺口溜:半个8个S、S、S。

  4、规纳:

  刚才我们声母Z、C、S都是平舌音,我们把这三个声母的音和形用顺口溜的方式牢牢记住,读顺口溜。

  像个2个Z、Z、Z。

  半个圆圈C、C、C。

  半个8个S、S、S。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i、Ci、Si

  师问:这三个字母与我们刚学的Z、C、S有什么不同?(多一个i )

  师说:“这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的i不不发衣的音,不要拼读,只要把Z、C、S读得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 的音,我们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去记,去读,也可以表示一个字的'音。因此也有四,标调在i 的头上。

  (2)指导读四声。

  zī zí zǐ zì

  cī cí cǐ cì

  sī sí sǐ sì

  6、指导书写

  Z、C、S都是一笔写成。占中格;

  ZI CI SI占上中格,i的圆点在上格靠下写。

  7、指导读音节。

  (1)

  声母读得轻短,韵母读得重些,连续快。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直呼音节。

  例:摆好声母Z的发音口型,心里想着a的读音。一口呼Za。

  老师边说,学生边做。

  学生学生练习直呼共它音节――指名读――齐读。

  8、做读音节的游戏。

  (1)猜一猜。(投影)。

  (2)看准能得小红花。

  三、读13课

  四、作业:

  1、写拼音。

  2、读课文。

  板书设计:

  zi zī zí zǐ zì ci cī cí cǐ cì si sī sí sǐ sì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检测本单元重点字词,理解运用字词。

  重难点

  注重学生字词句的训练

  乐学善思办法

  通过小组间的比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师:本单元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完了,这节课我们上一节字词检测课。(板书课题)

  二、交流检测

  1.组内检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识字检测,记录识字情况。

  2.组长汇报: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识字情况(学生汇报)

  三、反馈识字

  1.词语检测:刚才小组长的识字情况进行了检测。可是,老师想亲自考考大家,看看这些词语你是否读准确。

  2.轮读词语:我们按座位轮读词语。

  3.赛读词语: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

  4.理解词语:

  5.生字检测:为了检查大家读得是否准确,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赛读,看哪个小组能获胜。

  6.交流识字方法:通过赛读可以看出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记得很准确,我

  们来看:(1)容易读错的字(2)多音字指导(3)谁能向大家介绍比的识字方法。

  四、指导书写

  学习汉字,不仅要会认会写,还应会用,这才是学习汉字的最终目的,本单元的生字新词你会用了吗?

  五、合作检测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比比看谁能准确的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并能灵活运用。(发合作检测卷)

  1.独立答题

  2.组内订正

  3.组长汇报

  4.反馈指导

  六、盘点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3、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2节,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平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

  4、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5、师生对读,请学生体会朗读成功的原因,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3、4小节,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出现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交流“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学生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具体。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势。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退后

  江面平静出现白线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余波西去、恢复平静

  (看)浩浩荡荡

  (听)山崩地裂

  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沸腾深深震撼 回味、赞叹“天下奇观!”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教学反思: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是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度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