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幅欣赏图片、有关录像资料、电教设备。
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
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
活动三:
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
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
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
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
活动二: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教学评价: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札记:
在上这一课的头一个星期五下了一场罕见的冬雪,但星期一上课时,雪却化的干干净净。这让我懊悔极了:为什么不能灵活的请教导处调整课时,充分利用最适宜上这一课的时间?!却让孩子们只能用沙子假装堆雪人!好懊悔,好懊悔!如果再这样抓不住机会,孩子们也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了
美术教案 篇2
课 题:
欣赏-孩子们的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欣赏作品。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思维发散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成为小学生了。在小学里你们将学习很多的知识,其中就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美术。在美术课上老师将教你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欣赏美的事物(作品),如何表现事物(创造作品),如何使用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使你们运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今天,老师首先教你们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好吗!
欣赏方法
初读作品:观察作品画了些什么,了解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东西,如:画的是人、风景还是动物等等。
再读作品:通过观察作品,回想、联想生活中自己的体验、经验等,寻找共鸣与差异。
细读作品:观察分析、琢磨作者运用了那些技巧、技法、材料(纸张、画布、颜料……)
精读作品: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事物,与生活、时代背景相联系,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的判断,你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弄清自己欣赏、赞赏什么?反对、批评什么?
评价作品: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好与坏、成与败、是与非进行评说。
范例引导
欣赏作品:教材第一页《比高低》作者:杜蔼恒
同学们!你们来看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呀?噢!画中画了一只长颈鹿、五只小猴子和椰子树。你们都说对了,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增长主体意识)。
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啊!这么多的同学都去过,那你你们一定知道这些动物是什么样子,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什么样子。(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受,注意让多数的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不要用肯定的评价,在他们没有说清楚的地方加以引导和启发)。你还发现小作者所表现的`和你观察到的用什么不同?(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激励)。
你们在上学前,有很多的同学在幼儿园或少年宫学过画画是不是呀,在你们中间有没有知道,小作者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对了他用国画的方法,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方法,谁能讲一讲国画是这么回事(鼓励学生自己讲,教师做补充)。这种表现手法有那些特点呢?生动…(尽量让孩子自己讲)
你们都看过这两种动物,它们谁高啊?那为什么小作者这样画呀?谁能根据作者的画讲一个小故事。(鼓励孩子们有创造性讲解,鼓励创新,鼓励求异,鼓励有个性。)
实践操作
选取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孩子们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自由欣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尽量少干预,教师可做答疑,控制教学的速度、气氛。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2、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3、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感受线描画的特点美。
活动准备:
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花园里刚刚开了一些非常漂亮的花,我们去看一看!
(出示准备好的范画,线描画的花,引起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
二、请幼儿说说,这些花跟我们平时看到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1、幼儿讨论范画里运用了哪些美丽的线条,并请幼儿用肢体表达。
2、看看线条与线条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教师讲解在创作线描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线条的粗细,笔的粗细要注意。
2、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运用各种线条对花儿进行装饰。
四、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进行创作。
1、幼儿创作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变化。
2、在创作的时候要能够与同伴友好的合作。
五、展示作品,并评价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自己的手臂上用油墨创作七彩蛇的花纹,能自主地搭配颜色;
2、感受新奇的作画方式,感知作品的色彩美和图案美,能耐心地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⒈活动前幼儿玩过用手臂来模仿蛇的游戏;
⒉幼儿自带用做蛇的眼睛的材料(如:小瓶盖、纸团、彩色玻璃球等);
⒊活动室中布置一些较高大的绿色植物,营造森林的氛围;数码相机;
⒋创作材料:脸彩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师生共同用手臂来玩蛇游动的游戏,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和幼儿一起回忆看过的.蛇身上的花纹,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充分感知色彩美和图案美,为创作活动奠定基础。
激发创作热情:“你这条蛇漂亮吗?为什么?怎样让它也漂亮起来?”
2、向幼儿来介绍准备的材料:脸彩棒。
师:“你会用它来打扮你这条蛇吗?”
教师小结:一只手拿笔,另一只手就成为“蛇”,用各色脸彩棒绘制图案进行创作。
3、幼儿分组开始创作,教师随机指导。
请幼儿在绘画的时候要有耐心。
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设计出各种新颖的花纹、色彩搭配等。
引导幼儿感受新奇的作画方式的乐趣。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耐心创绘的“蛇”,说说自己所用的图案、色彩等。
请幼儿将自己准备的瓶盖、弹珠等捏在手心做蛇的眼睛。
5、随着音乐进行表演:
“漂亮的小蛇们,让我们到森林中去玩玩吧!”
“比一比,哪条蛇最美,游的姿势最好看!”
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的作品记录下来。
建议:
本活动最好在夏季进行;
因为这种“作品”不能长时间地保存,故需用摄象机或数码相机等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幼儿在清洗完手臂之后或以后的活动中继续欣赏。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彩、剪贴、折纸等方法装饰房子的周围。
2、结合故事《新房子周围》,大胆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布置美化环境。
3、注意合理的布局画面,用大小的比例来表现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2、蜡笔、颜料、蜡光纸、剪刀、浆糊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打开幼儿用书,师生共同阅读故事《新房子周围》。
2、请幼儿说说:故事中的小动物是怎样布置新房子周围的?
3、引导幼儿认识画面上的前面、后面和旁边,了解画面的布局。
4、组织幼儿讨论:假如你有一座新房子,你想在新房子周围布置些什么?你喜欢的新房子周围有什么?
5、幼儿翻至幼儿用书操作处,观察房子的'位置,讨论可以在什么地方布置些什么?
(1)房子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哪里是房子的前面,哪里是房子的后面?在前面添画的景物应该大些还是小些?在房子后面的景物又应该怎样呢?
(3)添画的各种景物怎样来表现有前有后,有远有近的效果。
观察桌子上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启发幼儿使用多种多样材料进行创造活动,教师辅导幼儿注意画面景物的远近。
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鼓励幼儿用连贯地语言讲述自己创作的作品《我喜欢的房子周围》。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02-17
美术的教案06-20
(经典)美术教案07-27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经典】08-01
美术教案【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