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优选]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提问水平。
2、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两段话,体会落花生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苹果(或落花生)那样的人”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前准备]
1、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落花生有趣的特点。
2、 制作一幅落花生从落花到钻入土中结果的电脑软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重点学习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落花生有什么有趣的特点呢?
2、作者许地山对落花生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笔名也叫作“落华生”,他为什么对落花生有这么浓厚的感情呢?等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师提示:
1、 就词质疑。
“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词说明了落花生是有什么特点?
2、 就句质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应是经常的.,为什么“很难得”呢?说明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 幻灯(或小黑板)也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2、 指名学生读这段话,同时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书(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号划出)
落花生:埋 矮矮 地里 一见就生……
苹果:挂 高高 枝头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从刚才的词句中你体会出落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图虚名
4、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学习落花生的品格,引导学生开展讲座和争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
一、继续学习重点部分
1、 父亲仅仅是介绍花生的特点吗?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2、 “我”听了父亲的话领会到什么道理?
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
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讲体面?
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不讲工作的人呢?请举例说明。
二、提供论题,发散讨论
1、 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估苹果、石榴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实话实说,各抒已见。
2、 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讨论、辩论,老师充当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练习
以“我想做 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
主板书 副板书 学会提问
①意思?
落花生 埋——挂 1、“居然” ②为什么?
③说明?
朴实无华 矮矮——高高 为什么?
不图虚名 地里——枝头 2、“实在很难得” 说明?
默默奉献 一见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落花生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了解同音字的“妙”。
3.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练写拟人句、排比句,加强想象、表达能力。
5.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6.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丰富学生词汇,积累成语。
2.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难点:
1.进行阅读欣赏,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开展主题演讲活动,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田字格小黑板。
2.《帆的襟怀》课件。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一)读故事,了解同音字之“妙”。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说说张三和李四的对联对得妙不妙?妙在哪儿?
2.学生自由汇报。
3.出示对联。
“两碟豆,一瓯油。”
“两蝶斗,一鸥游。”
“花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
4.师:音同字异的现象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字母有二十六个,声母有二十一个,韵母有三十五个,不同拼音的字有四百一十五个。但是,常用的汉字约三千个。1957版《新华字典》收入的汉字约一万一千多个。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大字典,收入的汉字几乎都在两三万个左右,字多音少,必然造成汉字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普遍存在。
(二)说同音字,再品对联,了解同音字之“趣”。
1.你们能说几组同音字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3.师:我国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即利用同音字做成的谐趣绕口令对联,请看: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4.此联中谁和谁谐音?
(此联用“童子”谐“桐子”,“丫头”谐“鸭头”,“落”谐“乐”,“咸”谐“嫌”,妙趣天成,机智而幽默,应属巧对。)
(三)试作对联,巧用同音字之“谐”。
1.小组合作,能否利用黑板上的同音字也编一则一字联、二字联或三字联呢?
2.交流。
二、词语接龙。
1.朗读词语。
2.发现规律。(词语接龙)
3.师:这些词语什么意思,或有什么渊源?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3.学生交流汇报,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4.检查:教师说一个词语意思,请学生说出此词语。
5.词语接龙游戏:
教师起头或学生起头。
①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死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
②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死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无反顾
三、读读写写。
1.指名读。
2.出示第二句,引导想象。
3.出示第三句,与第二句进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补充第三句。
4.出示第四句,小组合作,进行补充。
5.把自己补充完整的这段话,自由地读一读。
四、写字板。
1.出示六个字:凝、截、康、糙、激、爽。
2.说说,你们在哪几篇课文里见过它们?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指导书写。
“凝、糙、激”左中右结构,不要写得太宽。“凝”第十画的横撇与第十二画的横钩要区分清楚。
“康、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避免出现重心偏离现象。“康”左上包右下,里边的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最后一笔向右舒展。“截”右上包左下,戈字部的横就如同是肩膀,保持着整个字的平衡,被包围部分不能写得太松散,要紧凑一些。
“爽”要写得四平八稳,“大”字的横要横平,撇从田字格的竖中线开始,两组撇、点上下对齐。
(1)看清楚各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后,动笔书写。
(2)作业展示,共同评价。
第二课时
一、阅读欣赏。
1.谈话引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我是苹果》,你觉得应该向苹果学些什么呢?(博大的胸怀、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揭示题目:今天,我们再来领略具有博大胸怀的“帆”的风采——《帆的襟怀》。
3.范读。
4.学习1-3节。
(1)师:说说,在阳光下、风浪中、暗礁旁的帆像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阳光下片片花瓣
风浪中一把匕首
暗礁旁坚定的旗帜
(2)轻声朗读这三小节,你喜欢帆吗?为什么?(美丽、无畏、坚定)
5.学习4-7节。
(1)组内朗读。
(2)读了这一部分,帆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句看出来的?
(3)出示句子:“帆没有嘲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望着巨轮的背影甩出一连串的攻击……”
(4)指导朗读,读这句话时,感情要一次比一次强烈。
(5)对照“帆”反思一下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的胸襟是怎样的?
6.朗诵比赛:给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进行比赛。赛后大家评议。
二、语文生活。
(一)谈话引趣。
师:本单元《永不放弃》一课中,蒙迪是怎么获得成功的?看到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们是不是也产生了许多遐想,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说说你们的梦想。
学生畅谈各自的愿望和理想。
师: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放飞我们的梦想”主题演讲比赛。
(二)小组合作。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但不能多于8人,不能少于3人。
2.小组商量演讲题目以演讲、执笔、道具准备等的分工,要求人人必须有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演讲题目及分工情况。
(三)明确演讲要求。
师:我们要从今天的活动中,选拔出“小小演说家”和“最佳演说辞”,这就希望大家在组内要分工合作,同心协力,不过,演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头要有称呼语,如: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结尾要有号召力。
2.演讲内容要具体、清楚、明白。
3.演讲时,语言要上口。尽量用口语和短句,少用书面语和长句。
(四)准备演讲。
1.小组讨论演讲提纲,由代表汇报演讲内容的构思,对有新意的演讲内容及时进行鼓励。
2.小组商量选定演讲人,大家各抒己见,完善丰富演讲内容,并由执笔人记录。
3.组内演讲,听者对演讲人的仪态、语气、动作、表情等进行评议,演讲者予以改进。
其间,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第三、四课时
一、演讲。
1.组内选派代表参加演讲活动。
2.大家进行评论。从演讲内容、演讲的准备及演讲者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议。说说好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3.评出“小小演说家”,获此殊荣的小组所有成员均有奖励。
二、习作。
1.将组内演说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习作。
2.教师巡回检查,二十分钟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3.大家评议,选出“最佳演说辞”。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语境歌,表现的是一种语言现象———反义词,共提供了9对反义词。第2部分为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第3部分为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生字。教材突出了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的理念,重视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通过对口令、开火车、插花等游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引导学生在生动的语境中识字,师生、生生互动,理解反义词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内涵美。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发现规律、用多种方法识字的愿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语境歌,理解反义词之间的联系,并掌握本课的9对反义词。
3.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认识并掌握“矢”“厂”“门”3个部首。
教学重、难点
1崩斫夥匆宕手间的联系。
2被嵝幢究10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反义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趣味观察,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上台)大家从头上开始仔细观察,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一个头发长,一个头发短;一个长得高,一个长得矮;一个穿白裙,一个穿黑衣。)板书:长—短高—矮黑—白
2.看看这几组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啊,像这样意思相反的两个词,就是互为反义词。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反义词。(板书课题)
二、读语境歌,对反义词
1.我们的学习伙伴龙龙和文文也来到了。瞧,他们正在一棵大树下对口令呢。(课件出示龙龙和文文对口令的图面)
2.他们说了些什么?请小朋友翻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反义词。
3.指名读语境歌,说说本课有几组反义词,各是什么?(板书反义词)
4.同桌对口令,读语境歌。
5.师生、生生分别对口令,把语境歌读通顺、流利,并熟练对出反义词。
6.这些反义词中,你有不懂的吗?(引导学生理解“闲”“闹”“虚心”“骄傲”,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三、自主识字,乐中识字
1.圈出语境歌中的生字,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读音。
4.小老师带读,男女赛读,齐读,并用生字组新词。
5.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指名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6.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7.利用课件做插花游戏。(花朵上写着生字,花盆里写着拼音,让学生对照拼音插花。)
四、再读儿歌,巩固字词
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拓展积累
1.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语境歌,认识了9对反义词,老师和大家一起对口令。(先按顺序对,再打乱对。)
2.男女生对口令说反义词。
3.拓展积累。
(1)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小组内交流。
(2)采用男女比赛、小组赛等形式进行反义词比赛,拓展积累反义词。<
(3)写出带点字的反义词。
生米煮()了才能吃。
铅笔的芯儿细,杆儿()。
兔子的耳朵长,尾巴()。
(4)读句子,画出反义词。
我和小莉去看电影,我坐单号,小莉坐双号。
二、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写得端正、美观。
2.自由汇报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笔画。教师范写,学生练写。鼓励学生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得多。
3.引导学生认识掌握“矢”“厂”“门”3个部首。
4.重点指导“反”“矮”“厚”“闲”的写法。(指导时应注意:“反”的第1笔“撇”要写平些,第2笔是竖撇;“矮”的“矢”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厚”的厂字头的撇写长些,里面部分写扁些;“闲”的门字框居中,写大方些。)
5.选出典型进行评议:选出作品在展台上展示,自主评议,对照修改自己写的字。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背景:
语文可以促进你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可以促进你对语文的理解。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课文《二泉映月》,课文文笔很美,娓娓叙述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诞生的经过,描绘了委婉连绵又升腾激荡的琴声及其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表现了阿炳这位盲人音乐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坎坷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我在给学生上这一课时,播放了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帮助学生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增强学生热爱、敬重、走近世界经典艺术的美好情怀。
二、品味名曲,感受不朽:
师: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来到泉边,这一次,他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还听到了倾诉和呐喊,听着听着,他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了二胡……以下,课文用极优美、极富有特色的语言描绘了阿炳拉出的琴声和旋律。请大家反复朗读第5自然段,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对师傅的怀念。
生:《二泉映月》表达了阿炳坎坷的人生道路。
生:《二泉映月》不光是一首曲子,他是阿炳的内心情怀,表达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
师:是啊,这不仅仅是一首曲子,是阿炳用“琴声”表达“心声”。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段话,感受阿炳的内心情怀,表感受他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师: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
生:我仿佛看到二泉优美的景色。
生:我仿佛听到阿炳怀念师父的轻声倾诉。
师: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相关片段)
生:我听到了阿炳与命运抗争的呐喊。
生:我看到阿炳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师:让我们跟着乐曲读读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
生配乐齐读。
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同学们能不能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试着把这段文字背一背。
师:(播放《二泉映月》完整曲子)起初……这似乎是阿炳在……在……在……随着……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抒发了……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跟着乐曲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师:又到快乐读书屋的时间了。
生:(拍手)你快乐,我快乐,大家读书真快乐。
你来、我来,大家来,请你快来读书屋。
出示快乐读书屋图标
师:今天,我们在读书屋中能体验到哪些快乐呢?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水果呢?
生:石榴。
出示“石榴”的词语卡片。
师:跟老师一起读(石榴)。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石榴有什么不同?
生:有一个石榴是闭着嘴的,有一个石榴是张着嘴的。
师:张着嘴的石榴像不像人张开嘴笑呀?
生: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石榴”的诗歌。
板书课题,先板书拼音、再板书生字。
过渡:石榴娃娃什么时候“笑”呢?是谁让它笑的呢?读过课文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二、指导阅读
1、看拼音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看汉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着汉字把课文读给自己听一听,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3、同桌互读互听
师:我们已经读过两遍课文了,现在你们愿不愿意把课文读给同桌听一听?生:愿意。
师:听的同学要认真帮同学纠正错误,同时把你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师:刚才帮助同学纠正错误的同学请举一下手,有没有自己发现读错的同学。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读的很认真,老师这有几个字想考考大家。
出示生字(他、们、己、巴)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个字?如果你认为他读对了就请你给他鼓鼓掌跟着读一读。
4、指名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篇诗歌读给同学听一听?
师:请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为什么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后,石榴娃娃就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呢?
师:这位同学读的声音响亮,还很流利,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鼓励他。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欣赏石榴树、石榴花、石榴)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这棵就是石榴树,上面红色的就是石榴。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棵石榴树美吗?生:美。
师:上面结的石榴什么样?生:上面结的石榴又大又圆。
师:你用的词很准确很形象,大家鼓励他。
师:这幅图上画的是石榴花,石榴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师:你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奖励你一颗“勇敢星”。
5、细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6行,同学看一看这篇课文有几句话呢?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两句话。
师:请同学们象老师这样在每一句话的前面标出序号。
(1)出示第一句话
①、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石榴园里的景色?这时石榴娃娃的嘴巴是怎样的?
生:这句话描写的是夏天石榴园里的景色。
师:你读书真细心,老师奖励你一颗“细心观察星”。请同学们鼓励他。
生:这时石榴娃娃的嘴巴是闭着的。
师:你也能认真的找到答案,也奖励你一颗“细心观察星”。
出示课件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夏天的时候石榴是什么样的,这时石榴没有成熟,所以是绿色的。
②、指名试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
③、学生试读,评议
师:现在我们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④、教师指导在试读
师:刚才他把“许多”、“漫长”、“闭着”这些词读的比较重,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⑤、小小擂台赛、赛读
师: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擂台赛,我们每个小组请出一名同学参加。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当评委。
师:下面请小评委评一评哪位同学读的好,请说明原因。
(2)出示第二句话
①、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石榴园里的景色?这时石榴娃娃的嘴巴是怎样的?
生:这句话描写的是秋天石榴园里的景色。
师:他回答的很好,大家鼓励他。
生:秋天石榴娃娃的嘴巴是张开的。
师:你说的真好,老师给你鼓鼓掌。
出示课件师:这些就是秋天的石榴,你认为他们可爱吗?生:可爱。
师:石榴红红的,很可爱,所以作者把石榴称作娃娃。
②、指名试读
师:哪位同学愿意试着读一读这话?
师: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谁来到石榴娃娃的身边石榴娃娃才露出小红牙的'?石榴娃娃的小红牙是什么?
生:秋风吹来,石榴娃娃才露出小红牙的。
生:石榴娃娃的小红牙是石榴籽儿。
出示课件
师:一阵秋风轻轻的吹过,石榴裂开了就像我们人笑了露出小牙。
③、学生试读,评议
师:你喜欢石榴娃娃吗?请你试着读一读这句话。
师:现在我们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④、教师指导在试读
师:刚才他把“高兴”、“亲了亲”、“小小”这些词读的比较重,“轻轻”读的很轻。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⑤、小小擂台赛、赛读
师:这次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哪个小组愿意先朗读?
师:同学们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
生:很好。
师:老师认为第一小组读的声音响亮,应该得“响亮星”第二小组读的很流利,所以奖励你们组“朗读流利星”。第三小组读的很有感情,得“最佳朗读奖”。有同学们能互相配合,所以每个小组都是最棒的。
三)回到整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师里来了几位客人,我们把这首诗歌当作一份礼物读给客人听好吗?老师帮你们配上音乐。
三、拓展延伸,练习说话
师: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石榴娃娃就笑了,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秋风还会亲谁的脸颊呢?
出示课件,引导说话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回家以后让爸爸妈妈带你到市场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水果,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一说,明天到学校来说给同学、老师听一听好吗?
生:好。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在“快乐读书屋”中过的快乐吗?
生:快乐。
生:(拍手)你快乐,我快乐,大家读书真快乐。
你来、我来,大家来,下次再来读书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能力目标:
1.有情感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
难点: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
2. 听了这些名言警句,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揭题:80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作家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怀,于是他写下了散文《匆匆》(板书课题,读题。)这位作家就是——朱自清.(板书:朱自清)
1. 你了解朱自清吗?(生简介作者)
过渡: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文笔清新如如水,自然如风,令人回味无穷。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里,他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情怀呢?
设计意图: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朱自清的生平,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由此也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本文自主阅读的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 整体感知:录音朗诵《匆匆》。
听了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文章,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懂文中的每个自然段。
(1) 老师选择几个难度的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正音。
(2)每个自然段分别说了什么?
(3) 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媒体映示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指导有侧重点地读好问句。
(1)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疑惑。
(2)假如要强调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方法: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就有不同的读法和感受。
设计意图:紧扣题眼,用不同的语气朗读重点语句,通过不同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的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获得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三、 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课文中,作者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读读品品,并在旁边做些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指导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在读读写写中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3、交流,随机映示语句,相机指导朗读。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A.指名几声读,谈体会。(在交流中了解作者运用比喻的写作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B.请读的出色的学生介绍为什么能读得好,让学生们明白怎样读进文字中去。
C.小结方法:朗读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就能把文章读好。
D.运用上述方法朗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教学时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老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师生共同研读讨论重点句段,有利于解决重难点,也体会了课堂的互动。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圈画:“水盆”“饭碗”“双眼”下面加点。)
A.读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B.学生评议:他读得怎样?听了同学的朗读,你还想到了什么?
C.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后的感受,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话,落实了读的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老师范读,你能体会到什么?是你想到了那些时光飞逝的词?
B.时间能”跨”能“飞”,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谁也能把日子的这种飞逝的感觉读出来?和老师比一比。指名读。
C.男女生赛读。
D.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站起来读。设计意图:该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阅读的时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情感朗读的要求。
四、配乐齐读,深化情感
1学生配乐读第2、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2、此刻让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头的问句,你是否有新的体会呢?再读。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设问句在课堂首、尾的运用,既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又对理解文章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五、总结全文
既然日子这样容易匆匆而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品味,寻找答案。六、作业
1、课外读一读《跟时间赛跑》。
2、协议据有关珍惜实间的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3、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学习积累优美的语言。
设计意图: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老师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激情导入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1)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
例1:《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
例2:《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
例3:《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
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例4:《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
“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
“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
“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
……
(2)剧本、相声的特点
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在笑声
中受到启迪。
4.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2)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
5.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
2.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正音)
3.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
4.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
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诵
5.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
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
6.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二、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
6.朗诵、讲故事等。
[设计意图: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 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 搬 秦叔宝 身材魁梧 赤手空拳 破涕为笑 毕竟 生辰纲
(2)读准下列多音字:
水浒传好奇 吞没 答应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
(4)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水浒传好奇 吞没 答应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品味文中描写原野景色的句子,体会春天到来时人们的欣喜之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春天吗?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的踪迹,共同领略著名女作家萧红笔下的春天的原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3.默读课文,读后汇报: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问题。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结果,读准下列生字并组词:
胀、欣、籽、鸦、棉、粪、觅、巷、咩、坎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找出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仔
细读读相关语句琢磨琢磨,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校正读音。
四、作业:带着自己的理解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春,预示着生机,预示着活力。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三月的原野,来感受北国的春天。(板书课题)
二、理解感悟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北国的春天到来了。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初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说一说。
三、交流阅读体验
(1)从小草的描写感受到春来了[课件出示语句]“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妈妈惊喜地说:‘那一定是向阳的地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读到了什么。抓住“透出”“转折”“欣幸”等词语感受小草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从孩子和母亲对话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尤其是孩子的那份惊喜,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对小草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严冬悄然退去,春意已近。我们仿佛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天给土地、植物、动物、人类都带来了希望。文中哪些景物也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感受?
(2)“抢根菜的白色的……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理解“天气一天暖似一天……”这句话,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生交流。从河冰发了、苦闷而又奔放的流,乌鸦觅食,飞舞的杨花等,我们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也仿佛看到了从大地下涌出的勃勃生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作者对初春田野上的景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才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
你看,有动态的:羊羔的叫声,河冰在流,乌鸦、杨花在飞;有静态的:小草、蒲公英;有颜色:绿色的`小草,白色的抢根菜籽儿,变黄的榆树;还有石子打船的声音。
真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3)指导鉴赏、背诵课文。
四、激发观察兴趣,寻找身边的春天
1.师: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睁开发现的眼睛,带着一颗细腻的心去观察,去体会,那么在校园,在公园,在山林,在路边,甚至在自家的周围……你都会发现春天的踪迹:一阵春风、一场春雨、一棵小草、一个嫩芽、一朵小花、一个风筝、一只蝴蝶、一条小虫,等等。从这些,你都会感受到阳气升了,春天来了,以及春天里人们所特有的勃勃生气。
2.作业:寻找春天,注意事物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全班交流,练习口语表达
1.师:读了《三月的原野》这篇文章,不禁会使人赞叹:好一派生机呀!在寻找了春天之后,或许你从心底里萌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或许你这才真正理解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或许你还想了很远很远……来,展开你的想象,发出你的感慨,说出你对春天的认识吧。
2.学生说自己寻找到的春天,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提出疑问或建议。
二、尝试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推荐拓展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春》。课后搜集、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诗歌、谚语等,并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1、齐读课文。
2、说说雷雨前后的景色分别是怎么样的.?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试着选雷雨前或雷雨后的课文自己读一读。
3、指名把写雷雨前后的课文分别读一读,读后评议。
4、看图说说雷雨前后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提示:小花
柳叶小鱼人们小学生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课文,为什么?你能背一段给大家听听吗?
自由背,同桌互背。
指名分节背课文。
全班配乐背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松鼠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