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教学难点】
诗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用具】
生字卡、绘画工具、小黑板。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生日。生日这一天,咱们都要好好地庆祝一下。那么有谁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指名说)祖国妈妈过生日了,想不想给祖国妈妈庆祝一下呢?好!让我们欢欢喜喜地来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吧!(板书课题)。并认识“庆”字,注意它是鼻音,组词:重庆、庆祝、大庆、喜庆。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自身今年有几岁吗?哪有谁知道祖国妈妈今年有几岁?祖国妈妈是在1949年正式“出生”的,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在天安门前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从此,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的好日子也开始了。为了记住和庆祝这一个伟大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了举国欢庆的国庆节。(板书:欢庆)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豪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示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2、同学能说多少就说多少。
3、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自身读得不熟的地方就多读几次,遇到自身喜欢的地方也可以多读几次。)
4、指名读文,教师适时的`加以指导并给予鼓励。
5、男女生互相接读课文:男生读上半句,女生读下半句,读完后交换。
三、赏读课文
1、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此时教师要指导同学读出每一句诗的感情来,让他们在读中升化出爱国之情。当某个同学说出自身喜欢的诗句时,教师请其他喜欢读该句的同学站起来和这个同学一起读。)
2、读、议课文:
⑴出示小黑板上的问题:
①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知道课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欢庆局面?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身的话说一说。(有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②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欢庆的局面,你想还有哪些欢庆局面。(鼓励同学各抒己见,这里是扩展同学思维的地方,教师要重点指导。)
⑵四人小组讨论、互评,教师巡视点拨,同学评出优秀解说员,分别上台说给大家听。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4、在同学熟读之后,可让同学给课文配插图和图片,并结合插图背诵课文。然后自选伙伴,把这首诗背给同伴听,请同伴为自身的朗读、背诵进行评议。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把你想对祖国妈妈说的话写下来,读给自身最好的朋友听。或者画一幅祝福祖国生日的画,并在画上写上几句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一个同学唱一唱歌颂祖国的歌。
2、背诵课文(选出几张同学给课文配的插图相机贴在黑板上)。
3、小朋友们,你知道田野,枫林,蓝天,大海在这里代表了什么吗?(它们分别代表了祖国的成绩,红旗,和平,全国人民的歌唱声。)
二、认识生字
1、自身看一看课文中的生字,哪些字自身有巧妙的识记方法,哪些字自身觉得认识起来很困难?(等会儿仔细听别的同学的识字方法。)
献:南方的小狗都来给祖国妈妈献生日礼物了。组词:贡献、奉献、献给。
帜:翘舌,与“识、织、只”的区别,组词:旗帜。(注意提醒同学区别旗帜和旗子两个词语。)
洁:与写字相结合起来教学。组词:洁白、清洁。
奏:平舌,与“春”的区别,组词:演奏,奏乐。提醒同学认识“奏”这个动词。
曲:两竖要伸出头,与写字结合教学。“曲”在课文中读第三声。教师有必要将“曲”的多音写出来。(qu歌曲,qu弯弯曲曲。)
亿:与写字教学结合。
2、在充沛认读之后,可结合课后“读读写写”练习巩固认读,给生字组词。
3、采用各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开火车,小老师抽卡读,指名组词读,同桌互相抽读,齐读。)
三、写字指导
1、书写前,建议引导同学先观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
⑴“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⑵“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⑶“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2、要写的字有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提示同学注意它们的结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可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
⑴“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⑵“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⑶“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旗”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3、生描红并书写。
4、听写词语:
欢庆 亿万 旗帜 棋子 歌曲 祖国 乐曲 清洁 祖先
洁白 十亿
【板书设计】
欢庆
田野 献 果实
枫林 举 旗帜
蓝天 飞 鸽子
大海 奏 乐曲
十三亿小朋友庆祖国的生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意思完全相同,表达方式迥异的三个句子组成。标点和句式的不同,体现了汉语表达灵活多样的特点,启发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应采用灵活的正确的方式。
过程建议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体会,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组内交流发现,教师巡视点拨。
启发: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日积月累
这部分含有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组成。选选认认安排了四组同音形近字,包含九个生字的认读任务。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拼读。通过填写,读词认真领会它们的不同含义。我会读中安排了四个比喻句,通过朗读,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比喻句的好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名言警句的积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进而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出示四组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自主完成题目填写。
组内交流,互相检查,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字卡,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识记,引导学生通过读词和分析字形结构,巩固生字的识字。
我会读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句子的共同特点。
组内交流读后的发现,教师点拨认识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句子中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类似这样的句子,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读背背
出示名言,学生自读,读通顺,读流利。
组内交流:这几句名言有什么含义?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采用自己的方式背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以一个短文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搜集身边的科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交际准备
课前布置同学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把学生他成若干个小组。
过程建议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推选出本组表现最佳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在身边的`小报。同学间互相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书报,把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向课外,提高阅读探究的兴趣。
写一写
这次练习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假期的打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理解好学习伙伴的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动笔练习。
过程建议:
出示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自主练笔,教师巡视点拨。
互读展示,师生简评。
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课前可安排学生进行有目的搜集和创办报纸活动。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丰富展示的形式,增加展示的范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和热情。这一项内容也可以与前面的口语交际和后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过程建议
1、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2、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宽带网
本级宽带网給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和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知识和发明成就。本次练习融阅读训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教学中要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组织有效地学习活动。为使活动进行得深入到位,课前教师可针对题目内容进行适当布置。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学生自读,了解短文介绍的内容。
2、谈话:你们还了解哪些我国古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他们的成就?试着在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适当整理,向全班汇报。
3、启发:我们还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呢?交流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4、学生读书,搜集。(可以延伸到课外)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搜集的展示。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选自德国漫画大师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个故事,由四幅图组成,每幅图下配有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成语。第一幅图中,儿子和小树比肩而立,父亲为儿子量身高;第二幅图中,父亲在小树上画下儿子的身高,此事可谓有目共睹;第三幅图中画着光秃秃的小树站在风雪中,旁边还有一个可爱的雪人,这在告诉人们,寒来暑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第四幅图画中,儿子一年里长大了,父亲又领他来到了小树边,和小树比一比身高,其结果令父亲目瞪口呆。
在学习过程中,想象父子之间的一系列行动与对话,感受幽默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浓浓的父子情。
设计理念: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补充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想象体会父子情深。作名著导读的传播者,让学生喜欢漫画创作,自主去读卜劳恩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观察漫画,了解漫画内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父子亲情。
2。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结合漫画,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父与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4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父子亲情。
教具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父与子》简介课件及父子图片课件,(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并乐于了解原著)。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今天,这对父子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以后》这则幽默。板书:一年以后
二。欣赏漫画,培养想像能力,学习字词。
1。 自由观察图画,与同桌说一说每一幅图讲了什么事?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学会表达。)
2。指生分别说四幅图的意思,再连起来说图意。
从文中你知道孩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体会盼望孩子快快长,父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
过渡:春天来了,谁来想像一下,父亲与儿子在树下做什么?(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引出第一幅漫画。)
3。课件出示图(一)。
(1)看图,父亲在做什么?知道谁与谁“比肩而立”。
(2) 与生做比肩而立的动作。
(3) 读词,并指生试着用“比肩而立”说一句话。
过渡:有一天父亲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猜,是什么?
4。课件出示图(二)。
(1)观察漫画,了解“共与睹”,读准“睹”的字音,从“目”旁你能猜出字意吗?学习“者”、“睹”。
(2) 说一说“有目共睹”的意思,你还知道什么事情是“有目共睹”?
过渡:日复一日,父亲期待儿子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把老师的话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寒来暑往)
5。课件出示图(三)。
(1)读词语,读准“暑”的读音,“暑”是什么意思?与谁相对?怎样记这个字?
(2)看看图,说说“寒来暑往”的意思。
(3)用“寒来暑往”说一句话。
过渡:父亲期盼好久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告诉我吗?(目瞪口呆)这个结果同学们用带着表情再说一遍吗?(做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
6。 课件出示图(四)。
(1)读词语,学习“登”字,认识偏旁“癶”,指导写“登”字,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对照观察以后再写一个,再结合“目字旁”识记“瞪”。学习“呆”,会意字,本义指言语木讷,口齿不灵,引申为人头脑迟钝、痴傻,又指人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2)父亲为什么“目瞪口呆”?
(3)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对“目瞪口呆”的父亲说什么?
7。你能用上这四个词,把故事讲一讲吗?学生练习后,指名讲。
8。 漫画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漫画又表现了怎样的亲情?
四。课堂总结: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漫画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去欣赏,他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一 年 以 后
比肩而立
有目共睹 父子情深
寒来暑往
目瞪口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图意,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你的印象中,燕子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二、整体观察,初知事件
1.描述事件开头。
2.出示一至五幅图,引导观察。
3.说说图意。
三、细致观察,述说感动
1.选择最打动自己的画面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同桌互说。
2.交流:哪些画面最打动你?
四、练笔、评议
1.学生练写片断。
2.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 修改自己练写的片断。
2. 注意观察生活,及时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下来,积累习作素材。
板书设计:
打动心灵的画面
看到……
想到……
第二课时
(书面习作并评点、修改,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简析
《泉城》是新课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发现美、感悟美”,描绘的是祖国山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教版四上第五组课文《长城》《颐和园》等同为写景文章。《泉城》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展现了一幅泉水淙淙,诗情画意的意象。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泉的多和美,2-5自然段,结构相似——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第6自然段略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本文语言清新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景美”信息的同时彰显了作者精确用词、行文有方的言语秘妙,是学生阅读、积累言语的典范之作。
处理、把握好这类课文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因此,这次大赛组委会选择这篇文章是有深远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们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上的迁移,将本篇课文作为人教版第五组课文的一篇延伸精品,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识记“济、亩”等生字,积累“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四字词语。
2.借助“阅读表”,梳理文章。
3.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
4.转换文本语言,择一处泉写导游词,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
5.朗读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预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教学难点则是体会"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词是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流动的特点。
三、教法学法
对于这篇文章,学生读懂内容不难,但把优美、精炼的语言转化成画面就有一些难度了。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老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采取引导法,把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通过摘录重点词,填写阅读表、作批注,互动交流等言语实践,积累语言,习得方法,从而感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让学生在下次学到类似文章的时候能驾轻就熟!
四、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安排了2课时完成教学。课前调查,我们发现孩子们最想了解的是那几处泉,考虑到孩子的阅读需求,我们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为:重点研读2-5自然段,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并择一处泉写导游词。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悟优美的语言文字,并积累运用;了解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下面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板块:简洁入课,直奔“四泉”
课伊始,我们直接揭题入课:孩子们,在第五单元我们游历了气魄雄伟的长城,风光秀美的颐和园,规模恢宏的秦兵马俑,今天我们就到泉城济南去游一游!(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紧接着,质疑:为什么会将济南称为泉城呢?请大家认真地读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学生初读之后检查两组字词,(1)珠串一亩见方咕嘟咕嘟(2)水声喧腾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然后粗谈泉城印象,并聚焦四泉,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划出它们的名字及其具体位置,并选择其中的一两处填在“阅读表”中。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设计意图:课伊始,老师联系学过的课文,唤醒孩子的记忆,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们完全是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
第二板块:扣词悟文,体味言语
(我们设计了二个环节来达成这一板块的教学:)
一、读文,摘录
首先请学生找到这四处泉所在的自然段(2——5)自由读,划出描写泉水流动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句子,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为“五龙潭”。
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中不断地喷吐出来。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泉,仔仔细细地读,并写下你的想法。
【我们理想的课堂是高效的,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的目标导向是很明确的,直奔本课的学习重点,通过写批注的方式初步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
二、交流,得“言”
请学生选择一处用词,谈谈自己的感悟,几次磨课下来,我们发现孩子通过自主读文很快就理解了“汇注”“喷吐”这两个动词,因此,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的学习我们略处理,而把交流的重点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
1、下面,我先扣“涌”字,说说我们的教学设想:
首先让学生自由畅谈,我们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涌表示从下往上/涌的速度快,然后教师顺势引导:这泉水虽然水量不多,但向上流的速度很快,它从地下往上涌,好像——(孩子会说:一串串珍珠)。
是呀,这些珍珠串,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示句子,老师引读。
都说写景的文章难读,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老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泉水富有童趣,于是老师播放了泉水不断往上冒泡的视频,那有声有色的动画效果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们的认识变得感性起来,同时也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想象,这时,老师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问道: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那泉水,你最想干什么?孩子思维的火花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可能会说:这些珠串聚在一起,形成一颗颗大珍珠,有的会说,这些珠串散开,仿佛颗颗珍珠散落满地;)
此时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让学生意犹未尽,老师趁势把学生的这种情绪转移到文本中来,顺势引导:孩子们,把你们的想象化为文中的词语,那就是(课件出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节奏和变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最后,让孩子们将这几个词送入句子中去读,让优美的景色吸引学生的视线,让丰富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感受,学生在魅力无限的母语中熏染,拔节……
2、感悟了珍珠泉“涌”字的精妙,老师请孩子们接着交流描写趵突泉的句子:说说谁读懂了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流”呢?
首先,老师放手让学生泛谈。学生有一些认识之后,老师播放趵突泉的美景图,这时,老师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给他们创设说的情境:这趵突泉正不断地往上冒呢,孩子们让我们仔细地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交流的时候,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咕嘟咕嘟”,一个孩子“咕嘟咕嘟”,两个孩子“咕嘟咕嘟”,当所有的孩子都“咕嘟咕嘟”响起来的时候,孩子的快乐不就是趵突泉的生机和活力吗?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有声音,当然还得有画面,老师继续引导:孩子们,再去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孩子深入品读句子: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读中引导孩子发现“三股清泉比吊桶还粗”,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写出了泉的大以及泉的形态,“清泉如同三堆白雪”又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泉冒出来的形和色,从言语的角度去品味句子,语文味也就出来了。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感悟之后,再把句子美美地读出来,学生在进行美文美读的同时,也获得写作方法的指导。
紧接着,老师又从文化的视野,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链接了100多年前,900多年前,1400多年前,3500多年前关于趵突泉的相关文字记载,在感知泉文化的同时,孩子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趵突泉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泉!
第三板块:写中留文,说泉留香
领略了泉的魅力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五单元学习的“导游词”,请学生在5分钟内写一段导游词,并当当小导游来介绍一下趵突泉的美景。
【设计意图: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实际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重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进行课堂延伸,课件出示金代《名泉碑》中记载的七十二泉,学生快速浏览泉名,在学生的惊叹声中,老师质疑: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在交流中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课末,教师意犹未尽、娓娓道来:自古就说: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当这72泉汇聚一城的时候,那又会是一番如何瑰丽的美景呢?泉城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泉城天下闻名济南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中心词进行板书,简洁明了,加深学生对泉城济南的印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和部首“革”,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故事增长知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特点出发,不盲目学样。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指导朗读,特别是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脚的用途,懂得如何看待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手势激趣、自然导入
1、教师依次用手势作出下列小动物的外形(孔雀、小狗、螃蟹、鸭子、小猫),让学生猜出动物的名字,然后课件出示一只穿着鞋子的小猫咪。由此引出小猫能否穿鞋子的话题,设疑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需要认识的生字。
★读后让学生汇报,对小猫咪能否穿鞋子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检查生字。此时教师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出示词语读。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
原因的查找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找原因吧(学生读后汇报原因)
2、抓住表示小猫咪穿鞋子原因的重点词语,“羡慕”首先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猜测小猫咪自言自语说了什么羡慕的话,他羡慕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理解词语“好奇”,想象小猫咪会说些什么,想写什么?
4、你能体会小猫咪的心情吗?让学生类比小猫咪,试着读出小猫咪羡慕的语气。
对话的启示
1、课件出示“自主阅读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回答问题。 自主阅读提示: 想一想-----小猫咪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 画一画-----描写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读一读-----体会文中小动物说话的语气
2、小组汇报 小猫咪都遇到了哪几种小动物? 读出小动物脚的用途的句子。 让学生自由说文中小动物脚的`用途,并适机引导学生用“如果....就....”来回答。 让学生做一做刨、抓、游、跑的动作。 指导读,体会读,男女生赛读,通过读对话体会不同的说话语气。 标点练习。让学生根据标点读出语气,并且练习用句号、问号、感叹号说句子。
答案的揭晓
1、汇报小猫咪脚的用途。
2、理解小猫咪不能穿鞋子的原因,让学生自由读猫妈妈说的话。
3、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进行范读,学生齐读。
四、情趣引读,品味主题
1、教师创设情境:(师扮演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来到院子里,遇到了分别由学生扮演的其他五种小动物,进行适时对话朗读,体会人物说话语气,进行品味人物特点。
2、评价小猫咪:你认为小猫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明理:学习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延伸,牵动课外
1、课件出示多种小动物,让孩子自由选择或者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它小动物的脚的用途。
2、课外阅读:阅读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读讲课文,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讲读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课文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3、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4、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5、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深知藏民疾苦的感情和对藏胞的一片爱心。
6、分角色朗读。
三、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交流所画词语。
4、出示“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导理解含义:表面讲春耕,实质是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说说这两段讲了什么。
四、读讲第八、九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3、感情朗读。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们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信任和感激的事。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六、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
2、写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
板书:
10、菩萨兵
朱德 急坏了 怎么受得了 尽心尽力
藏民 躲跑 返回 流泪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诗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