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美术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孩子的好奇心是不可抹灭的,每当教师拿剪刀的时候,他们总会围在旁边好奇地观看。由于年龄较小,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及操作能力仍比较欠缺。本次活动正是为满足幼儿好奇心、发展幼儿操作能力而设计的。通过活动提供让幼儿学习使用剪刀的机会,引导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出圆形和波浪线,同时学习间隔一定距离粘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此活动的兴奋点。
2、幼儿尝试用剪刀剪圆形和波浪线的情况。
3、幼儿进行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粘贴的情况。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圆头剪刀、铅画纸、彩色纸(事先在上面画有较大的圆形)、水彩笔、油画棒、浆糊、纸制蚂蚁模板(一大一小)。
2、 经验准备:
⑴ 学习使用剪刀的方法。
⑵ 在区角活动中尝试画、剪波浪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两个蚂蚁模板)冬天到了,蚂蚁爸爸造了一间新房子,看看是什么样的?(出示画有较大圆形的彩色纸)蚂蚁一家住在这里可舒服啦!小蚂蚁一天天长大,有一天,它对爸爸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想一个人住一间房间。” 蚂蚁爸爸同意了。
二、讲解示范
1、 我们帮小蚂蚁把房子隔开来,变成了两个房间。(教师在圆内画波浪线)
2、幼儿操作用弯弯的线把小蚂蚁的家分成两个房间。
三、观察演示,幼儿操作
1、 设疑:这几天老是下雨,小蚂蚁的房子就要淹没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小蚂蚁搬家)
2、学习使用剪刀
⑴ 示范用剪刀沿线条剪,剪一点,转一转。(先剪出圆形,再沿着波浪线把圆形一分二。)
⑵ 幼儿学剪,教师观察指导:
① 指导幼儿拿剪刀的方法。
② 观察幼儿能否沿着轮廓线,剪一点,转一转。
3、学习粘贴(也可放在延伸活动中进行)
搬呀搬,搬到哪儿去呢?这里有一块空空的地方。(出示铅画纸)
⑴ 示范粘贴
先把小蚂蚁住的小房间搬过来。再搬爸爸妈妈住的大房间,弯弯的地方是房间的门,两间房间门对门,中间留出一条路,它们就可以走来走去,相互关心。(教师示范把弯弯的波浪线间隔一定距离粘贴。)
⑵ 幼儿粘贴,观察指导
观察幼儿能否对应地并间隔一定距离地粘贴。(指导语:两间房间弯弯的地方对对好,中间分开一点,有一条路。)
四、活动讲评、提出要求: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 小蚂蚁的新家搬好了,快把小蚂蚁请进去。(幼儿随意用水彩笔在上面点小点子)
活动反思:
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浓浓。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小猪画的“怪物”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2、看来有些同学给这个动物改名了,但画画的小猪本来想画成什么呢?
3、小猪为什么把小花猫画成这幅模样,让我们进入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讲的。(板书课题)
4、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文中的生字,再请拼音朋友或者同桌帮忙。
2、读PPT出示的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读到了什么?(小猪爱画画,有一次它画了一只小花猫)
2、这时候来了一只小松鼠,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松鼠形容自己尾巴的`词语。(又打又好看)
3、既然小松鼠的尾巴这么好看,小猪听了会怎么样呢?请将小猪听了这句话的反应画出来。
4、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小羊形容自己角的词语。
5、小猪听了又会有什么反应呢。指名回答,让其他学生在文中画出想用的词语。
6、学生自由读第六自然段并画出小白鹅形容自己翅膀的词语。
7、指名同学回答小猪的反应。其他同学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8、引导学生再自由读2—7自然段,通过对这几段的学习,你知道小猪画的小花猫是什么样子么?以为同学说,一位同学作画。
9、小猪把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你们说大家该不该笑他呀。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10、分角色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要不要学小猪作画呢?当大家看着“怪物”哈哈大笑时,
小猪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不要,说出理由。
小猪把好好的小花猫画的面目全非,小猪只知道听从别人的建议,自己不思考没有自己的主见。
3、小猪本来画出的小花猫挺好的,但他却听从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不正确的建议,把小花猫画成了大怪物。小猪只知道听从别人的建议,却不知道辨别别人的建议到底对不对,所以把小花猫画成了那样,我们做事时要自己开动脑筋,不要听从别人不正确的建议,受不正确意见的左右。
4、让我们一起对小猪说:做什么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要学会动脑筋思考,这样才不会把好事做成坏事。
五、板书设计
小松鼠
尾巴
小山羊
小白鹅 角 翅膀 怪物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集体的计划,开展讨论,分工合作,进行节日布置。
2、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和坚持性。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彩色用纸,胶水,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2、《幼儿画册》(第二册P34)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共同讨论:如何美化我们的'活动室?
2、根据幼儿讨论的意见和方案,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
幼儿自由结伴,确定由谁负责,共同准备制作材料,讨论小组分工。
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活动:拉彩链、剪贴庆"六一"主题墙、做挂饰等,利用幼儿已有的制作经验,同时教师教授和采纳幼儿昕的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将装饰物布置上墙,集体评价各组分工合作的情况。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重点: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小挂饰相应的工具材料,并将收集加工后的小挂饰材料有序地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难点:寻找与众不同的小挂饰材料来制作挂饰,熟练并安全地使用工具进行制作,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教具准备:彩色纸、针线、透明胶、胶水、小石子、落叶、果核、吸管、纽扣、贝壳、野花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稳定学生情绪小挂饰
学生:摆放好工具材料
设计意图:做好上课准备
二、视频欣赏导入小挂饰
教师:播放一段原始部落的人们日常生活或节日庆典时的影片,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些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他们身上的饰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小挂饰
学生:欣赏影片,观察原始部落中的人们在服饰穿作方面的特点,初步了解挂饰可以运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以一种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风格引入,将学生思路打开,同时也通过欣赏初步认识身边的一些小物体在挂饰中的作用。
三、认识材料
1、 教师:原始部落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不佳,但他们用平时收集到的动物骨骼、石头、植物等做出了很多漂亮的项链、手链、耳环等饰品,那么同学们都收集到了哪些材料呢?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各种材料。
学生:了解原始部落的人们制作挂饰的材料。观察自己和同学们带来的材料,和同学互相交流收集的成果,拓宽对材料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认识原始部落的挂饰之后观察自己带来的材料,开始在脑海中初步想象如何对自己的.材料进行制作。
2、 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身上的项链,并放置在投影仪上,请学生观察这串项链使用了哪些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这些材料用在一起?这些材料分别让人感觉到什么样的感受?穿在一起又怎么样?
学生:观察、认识材料,找出木珠、石子、贝壳、皮线、麻绳、金属环等材料。讨论材料的特点、性质及组合之后的效果。
设计意图: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在制作中应怎样搭配、组合。
四、尝试、摆放
教师:请各组的学生拿出材料一起试着把材料摆放成一串,注意各种材质的材料的配合。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组合成果,介绍自己的思路,请学生互相评价,给予建议、集体总结搭配组合的方法。
学生:学生将材料摆放、尝试,将各种材料组成一串挂饰,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总结自己的感受、经验及对材料的认识。
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经验感受,对学生的作品欣赏、评述,提出建议,集体总结:
1、 将有联系的物品串在一起会更好看。
2、 有的材料需要加工,如剪、绘画、折叠等,以美化效果。
设计意图:初步尝试,通过摆放和组合,欣赏和评价了解应如何将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搭配。
五、欣赏、拓展
教师:课件展示挂饰作品,由项链、手链、到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搭配方法,同时也知道挂饰的含义和更多的挂饰的种类。
学生:欣赏各种挂饰,了解更多搭配方式。从各式各样的挂饰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帮助学生了解挂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拓展视野和思路,逐步培养具有自己个性的审美风格。
六、实践、制作
1、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A:打算制作什么挂饰
B:需要用上哪些材料
C:组内分工
学生:讨论如何制作挂饰,建立设计思路,为制作挂饰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初步构思,培养做事前先计划的习惯。
2、 教师:实践、制作
组织学生合作完成1—2件作品,并在做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学生:组内合作制作作品,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总结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积累的经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
七、展示
教师:组织各组代表展示介绍作品,并说一说本组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
学生:每组代表展示介绍本组的作品和学到的经验,共同分享经验、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分享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交流学习。
八、小结
教师:请学生谈学习感想,提示学生生活中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价值,无论是一片落叶还是一粒石子,我们应用细心的观察去了解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的生活。
学生:说一说今天学习的感受,觉得以后应怎样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应怎样去认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想总结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美术教案 篇5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具学具: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二)新授
1、选景构图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
(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教师: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三)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
教学随笔: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风景画,本课对学生进行构图的基本练习,作业大部分不错。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2.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3、学习浸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桌布、颜料、调色盘、纸巾若干。
2.纸袋一个、三张信封、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个U盘。
活动过程:
一、 魔术导入
1.导入魔术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和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李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纸袋
师“请问我的纸袋里有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好,魔术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我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变出三封信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信是寄给谁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认识字的吗?
信封上面写了呼图壁县第三幼儿园中一班,哦,原来呀这些信是寄给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们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儿回答。
师“第一封,你们怎么知道它是第一封呢?噢,原来上面有数字呀。”
4.教师让幼儿先猜测一下信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老师呀想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猜猜看信里装的是什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答案。”
5.教师让幼儿摸一摸信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幼儿猜是什么。
6、教师出示第一封信里的白色餐巾纸。
师:“原来是白色的餐巾纸,那请小朋友告诉老师餐巾纸是干什么用的?”幼儿回答。
7、师:“除了这些用处之外,纸巾还能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猜猜看看第二封信里装的是什么。”
师:“原来是彩色的纸巾,现在有谁能告诉老师,白色的纸巾为什么会变成彩色的呢?”幼儿回答。
8、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呀就在第三封信里。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封信里装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U盘,老师把U盘按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看。”
二、播放视频,介绍纸巾浸染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中的张老师是不是把白色的纸巾对折了几次,然后把每个角都染上了美丽的颜色?”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现在知道一张白色的纸巾是怎么变成彩色的了吧?(先折叠,然后再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浸染。”
三、幼儿浸染
1.师:“老师说了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试一试。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颜料洒了,也不能把衣
服弄脏,请完成浸染后的.小朋友们将漂亮的纸巾打开放在自己的面前,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组到前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师:“现在小朋友们赶紧行动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小结
教师请完成好的小组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染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面向老师坐下。请个别小组进行展示。”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师:“请纸巾的主人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把纸巾染那么漂亮的。”
五、教师小结
师:“其实呀,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的,比如将纸巾折成三角形浸染出来颜色是和将纸巾折成正方形浸染出的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朋友们如果感兴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染一染,如果你在浸染的过程中,知道了其他好的方法可别忘了告诉老师哦!”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起立,把你亲手做的纸巾送给客人老师吧。”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画过网格画的基础上,在相同的方法放大图像,知道网格的大小不同,画出的图案的大小也不同。
2、通过找点、连线的方法,合作画花园,体验成功的乐趣。
3、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已画好的小房子图片人手一张。
2、花园的范画,和分割好的花园的图片,大网格纸人手2张。
3、勾线笔、蜡笔人手一份。
4、展示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房子”图片,根据已有经验导入。
1、师:我们以前呀帮助矮人设计师设计了很多一模一样的小房子,今天矮人设计师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画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小房子的。
2、师:我们用网格数格子、找点、连线的方法画出了这些小房子,我替矮人村的村民们谢谢你们。
3、师:巨人村的巨人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也想建一些房子。
二、引出“巨人”,引导幼儿在放大的大网格纸上画出“大房子”。
1、师:今天呀,巨人国的设计师给你们带来了两张图纸,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它们的格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一张格子大,一张格子小)
师:眼睛真亮呀!那有相同的地方吗?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一样,横的竖的都一样)
小结:这两张网格纸呀排列的方式一样,它们的数量也一样,那跟我们以前画小房子的格子一样多吗?我们来数一数。哦,这三张网格纸它们的大小不同,但是格子的'排列方法和数量都一样。
2、师:如果我们用原来画小房子的方法来给巨人画房子,你觉得哪张图纸比较合适呢?(第三张)
师:好的,那我们就用原来画小房子的方法给大图纸画上房子。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画好后贴在展示板上。)
4、师:老师拿小图纸也画了了一间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哇,跟你们的房子比起来太小了,放在一起看一看。真的很小啊!
小结:房子图可以放大和缩小,网格纸格子小,线条就短,画出来的图案就变小了,网格纸的格子大,线条就长,画出来的图案就放大了。
三、给巨人国设计“花园”,提升经验。
1、师:矮人国的设计师又给矮人村设计了一个美丽的花园,你们看,漂亮吗?
师:这幅画上有什么?(蓝天,白云,小鸟,小池塘,小鱼,大树,小花小草)这么美得画真好看呀!巨人村的设计师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也想建造一个这样的花园,可是呀,这个花园太小了,怎么办呢?(把它放大)
2、师:每一组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一些分割好的花园的图片。我把它分割成了16份,请你们每人选一份,把你的一份画在大网格纸上,涂上相应的颜色。
3、幼儿操作
四、拼成花园,体验成功的乐趣。
师:孩子们,画好了就把你们的一份设计图贴到TK板上来。
师:让我们把这个巨大的花园送给巨人村的巨人吧。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的教案06-20
美术教案01-26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精选】08-02
美术教案【经典】08-01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经典)美术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