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必备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细读课文,读懂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水多、船多、歌多,水美、船美、人民的新生活美。读好这三种多、三种美。
3、背诵课文。
4、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读好这首诗。
难点:让学生感受到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
活动练习设计:
自学活动
朗读活动
讨论交流等活动。
板书设计:
╱水
水乡歌─船多
╲歌
一、导入、揭题。
常熟是我们的家乡,这一带称为江南水乡,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称它为江南水乡吗?水乡是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唱水乡的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正音。
qú
千条渠一箩清波万只驳池塘装满
像新生活白帆咱
①齐读。
②找出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③去拼音,开火车读。
3、再读,要求:看看有几小节,读通课文。做到不添、不漏
不破、不错。检查,分节抽读、评议。
4、同桌互读,相互检查。
三、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下面请大家来试着读懂课文,把你弄懂了的意思读出来。
(一)、第一节
1、自由练读,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检查。
①板书:水乡多
你把写水多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评议)
老师帮助学生体会水多,读出水多。看图体会水多,并理解渠。把写水多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再自由练读句子,抽读、评读。
②、再读“处处绿水荡清波”,问:还能读懂什么?
辅助练习,看图理解水美,学生自练→抽读→评读,读出水美。
③、反复读1、2句,说说读懂了什么?(一问一答,师生一问一答反复朗读,读出问的语气和回答的语气。)
3、齐读,读出水多、水美。
(二)、第二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交流,板书:船多
说说你从哪句话里读懂了船多,看图理解“驳”。从哪个词里读懂了船多?
3、抽读第二节,评读,说说读得好不好?为什么?
4、读“白帆片片……”问:除了读懂了船多,还读懂了什么?看图理解船美,并读出船美。
5、齐读第二节。
(三)、第三节
1、自由练读,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并试着读好这一小节。
2、板书:歌多,说说你读懂了歌多,是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从哪个词里看出来的?
3、这些歌唱的是什么?水乡人民的新生活是怎样的?(展示画面理解新生活)
4、自由练读,抽两名学生练读,评议是否读出水乡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
四、小结:
水乡歌这首诗一共有三小节,主要讲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同时赞美了水乡的水美、船美、歌美,人民的新生活美好。看谁能完整地读好这首诗。
自练→抽个别学生读→评读
五、背诵:
1、下面我们看着画面一起来歌唱水乡,歌唱水乡水美、船美、生活美。
2、抽个别学生背。
六、总结:水乡的多、水乡的美还多着呢,真是千首曲,万首歌,唱不尽咱水乡新生活。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歌,只是千首万首歌颂水乡人民新生活的歌曲中的一首歌,所以题目就叫水乡歌。
七、作业:练习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齿鲸
吃食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 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 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在你们的眼中,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的老师?
2. 学生畅所欲言。
3. 揭示课题。
4. 学生读题后,就题质疑。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开课导题,尊重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释放学生表达的愿望,为学生就题质疑做好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从问题开始。】
二、 携问会文,走进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 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自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这位好老师,并圈出文中的关键词语。
2. 读后汇报交流。
(1) 小组交流圈画的词语。
(2) 指名学生把圈画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3. 读读写写,熟悉词语。
4. 考查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程度。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你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个什么样的老师?
(3)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携问入文,引领学生切入主题,让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感悟课文内容,初步走近怀特森先生这个人物。】
三、 精读会文,走近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 多媒体出示:
当我读到( ),我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位(
)的老师。
导语: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问题,再次细细品读课文,真真切切走近这位好老师??怀特森先生。
2. 学生尽情读文,并做批注。
3. 个性表达,燃情导读。
(让学生畅意表达,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灵活展开教学,努力使课堂充满灵动。)
4. 提炼文本,升华理解。
(1) 课件出示:
怀特森先生用这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让他的学生都不会忘记( )。
(2) 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走近课文,走近主人公,让学生换位体验,对比感悟,读评析渗,让情感态度和价值感渗透到潜心会文中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读书中、辩议间自然产生涓涓流淌。】
四、 延续话题,赞美的老师??怀特森先生
1. 这位怀特森先生是怎样的老师?为什么?
2. 真情表白。
(1) 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怀特森先生说些什么?
(2) 二十年后,你或许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想起怀特森先生当年的教诲,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3. 课件播放:伽利略挑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
(1) 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看了故事,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 生谈感受说启示,师相机介绍伽利略,以增进学生对他的了解与崇敬。
4. 你有过挑战,挑战教材,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事例吗?
【设计意图:情到真处本自流,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及时进行提示、指导,让学生语赞怀特森先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努力实现个性化阅读。】
五、 真情感言,情洒的老师
1. 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颇深,请为此写几句学习感言。
2. 学生展示真情感言。
【设计意图:让读与写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发展语言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六、 激情延伸,感怀自己的老师
回忆教过自己的老师,哪位最令你难忘?是他的循循善诱,精湛的教学艺术,还是他父母般的爱心?……课后请你自拟题目,也写写自己最崇敬的老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激发对生活情感的认识,提笔感恩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历练文笔的情感表达,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追求。】
七、 板书设计:
我的老师
零分?
怀特森先生 的老师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
【设计意图:板书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目标:
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教养: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
五、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
(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我需要它?
②“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 │
游人多?
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他们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简短的语句,形象地描画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样子。(登山姿势的特点)
(2)“他们走的路线......扁担换一次肩。”(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出示几幅学生画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分辨对错。依据课文说理由。
2、老师小结:边读文字边想象,动手画图,也是一种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图说话(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内化语言。
4、引读: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5、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读第二节,边听边想,交流。
6、过渡:对此,我觉得很奇怪。我的疑团是怎样解开的?课文讲了我
和一个挑山工4次相遇,经过了解,终于解开了不解之迷。
(四)学第二段
1、 快速默读,我和挑山工在哪4个地方相遇?用( )括出。并且找出表现我们和挑山工速度变化的`句子,用──划出。
老师小结:这几次相遇,每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使我感到很惊异,所以走过去跟他交谈,挑山工的哪些话解开了我的疑团,用~~划出。
3、汇报后,请抓住重点词提问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提的问题(“随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耽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4、教师贴出写有道理的字条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
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并指着小结: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五)回头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从泰山回来,我就画了这样的一幅画,(指挂图)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灯(文章末句和学生质疑的3个问题)
(1)“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什么?第二个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师:作者体会到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启发,所以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让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师小结: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样是重要的读书方法。
3、“一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这样处理起强调作用,强调什么?
5、教师:对,这种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师同样需要它,同学们更加需要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指着写有道理的字条讲)
6、教师指着“一直、因为我需要它”小结:作者围绕写作目的精心用词造句。
(六)质疑。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用“耽误、朴素”造句。
3、背诵第五自然段。
板书: 4 挑山工
挑山工 游人
沉甸甸 没挑子
路程长 一条道
速度快 落在后面
一个劲儿走 玩玩闹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晰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策略
教法设计
1、对照比较法:开始地球的美丽与最后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形成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情感。
2、社会调查法: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搜集资料,说说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以及应该怎样保护生态环境。
3、指导朗读法:通过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4、感观刺激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动画歌曲的展示,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学法指导
1、自读感悟法:通过读课文讨论,找出文中的三大探究主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合作交流法:通过学生交流我们怎样保护环境,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自由畅想法:通过将地球拟人化,想象地球的美丽和人类的破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媒体(CAI课件)
1、范文朗读视频课件;
2、美丽地球动画课件;
3、地球资源课件;
4、人类破坏地球图片展示;
5、音乐欣赏课件;
6、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四、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思维”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这一节课刚开始,我先放了一段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美丽地球的课件),然后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二)选读探究
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范文朗读(朗读课件),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朗读、默读、浏览、小组齐读等,引导抓住“地球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共同研究。如:“宇宙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提供给人类的有哪些资源?”“人们破坏了哪些地球资源?”“宇宙中那么多的星球,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通过梳理,我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我首先出示课件(地球的美丽渺小)。再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例如:找出描写地球外貌的一句话(出示文字课件)“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学生读,再大家互评,齐读,试背,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当然,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词语“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再生”(文字课件),领会其意思。然后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出示地球资源的课件)。再让学生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出示人类破坏资源的课件)。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时,再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和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如:装修、做家具(破坏森林资源),把废旧电池乱扔(污染水资源),用一次性碗筷、杯子、塑料袋等(环境受到污染)……
接着,我适时出示信息窗,让学生进一步引起高度重视,心灵受到震憾。(相关的文字课件)
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地球妈妈本是年轻美丽,而此刻却是千疮百孔、蓬头垢面地向你走来,不断地哭诉……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是躲开,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还是留下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出示无法移居的课件)因此,我们只有在地球上生活。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三)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对地球妈妈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孩子们有的说“我们已经醒悟,不会再破坏地球”;有的说“我们会给您再次穿上美丽的纱衣”;有的说“妈妈,亲爱的地球妈妈,我们爱您,我们用颗颗美丽的心呵护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思维
让学生联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文字课件)。他们有的发出环保倡议,有的画环保宣传画,有的设计环保的公益广告,有的写出自己的感想……
最后,我在结束课时,通过放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拯救地球》,来进一步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达到感情的升华!(出示歌曲课件)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质疑探究;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思维。最终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第一课时
〖学习《望天门山》〗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⑴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⑵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⑴学生个人读悟。
⑵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⑶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⑷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四、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望天门山》。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我们?
齐读第3节
3、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习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学习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
(1)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四、小结:听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3、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4、出示填空: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朗读第四段
2、提问:学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解兵马俑。
3、学习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习)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