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9篇[热]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实物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并能列出相关的分合式和四道加减算式。
2、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
3、能够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讲述分合式与算式所表达的实物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重难点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1~9的数字、分合号、加号、减号、等号若干套,教学挂图(五)中的书包图、书包标记及大标记、小标记。
2、第一组、第二组幼儿用书人手第35、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填空缺",复习8的'组成。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的7组分合式,每一组缺少一个数。
2、请幼儿观察分合式,并启发幼儿思考:空缺处应该填什么数?
3、请个别幼儿回答并将分合式填写完整。
4、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认读填写完整的分合式。
二、看实物图列分合式和算式,学习9的加减。
1、教师出示实物图(见附图二),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将书包的标记、大和小的标记摆放出来。
3、请个别幼儿列出分合式并用语言讲述这道分合式所表示的图意。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用手指着分合式中具体的数字与分合号边讲述,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分合式所表示的图意以及图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4、师幼讨论:你能根据分合式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吗?是哪两道加法算式?(3+6=9和6+3=9)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所想的加法算式并演示记录。(也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记录)6.师幼继续讨论: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和分合式,列出了相关的两道加法算式,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幅图和分合式写出相关的两道加法算式呢?是哪两道减法算式?(见附图五,9—3=6和9—6=3)7.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所想的两道加法算式并上来演示记录。(可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记录)8.师幼共同小结:今天,我们根据这幅图中的书包大小特征和数量,列出了几道相关的分合式和加减算式?(一道分合式和相关的四道加减算式)9.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并共同认读分合式和加减算式。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游戏是幼儿用书第35页《看图列分合式和算式》。
2、第三组和第四组的游戏是"撒花片"。
3、第五组和第六组的游戏是"翻片片"。
四、评价活动。
1、展示一名幼儿玩"翻片片"游戏有序的记录单,教师有意识地遮挡住后半部分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2、教师展示幼儿作业单后半部分的记录,师幼共同验证回答其正确与否。
反思活动:
就孩子们上学遇到的迫切需求,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来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做一做中,孩子们手、脑、眼和各种感官并用,看好朋友怎样进书包。在变一变中,孩子们提高了整理书包的速度,在查一查中,同伴进行合作,给予评价。在背一背中体会了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目标完成较好。不足的是:应该有延伸活动,让幼儿回家后把自己的本领给家里人表演,再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表演,还有再设置区域角,让幼儿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这些是需要改进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6—1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并将重复的记录去掉。
2、会看一组分和记录读出两组分合记录。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地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6-10的组成
2、物质准备:记录纸和笔、操作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组成
1、师:我们已经学会那些数字的组成?它们各有几种分法?是哪集种呢?
2、请2-3名幼儿自主选择一个总数,介绍它的分合方法,教师进行记录,师幼共同检查。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分合记录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按什么顺序记录的?
二、找相同
1、师:看看谁的眼睛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发现9的分法中有相同的吗?
引导幼儿找出相同的分法,如9和 9
∧ ∧
4 5 5 4
2、师:9有8种分法,其中许多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些相同的分法去掉一个
3、引导幼儿去掉相同的方法,然后观察发现记录结果少了,更方便看了。
4、引导幼儿看一种记录读出两种分合方法,使幼儿感受到,虽然记录少了,但分法没少,可以看一种记录就想到两种分法。
5、再出示一组幼儿的组成记录单,请幼儿比赛找到相同的,并去掉相同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找相同
观察数字组成记录单,圈出相同的分合式,读一读其他分合式的两种分法。
2、组成填空
请幼儿先读一读总数,在看一边的部分数是几,想一想缺少的部分是几,在方格上填上该数字。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找相同”记录单,请大家看一组记录说出两种分法。
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正方体与长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掌握左右,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并能用语言完整描述左边和右边箩筐的物品;
2.初步学习以物体为中心,区别物体的左右;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箩筐三个、蔬菜图片(土豆、萝卜、白菜若干)、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以故事的形式欣赏绘本片段,导入活动【看课件)
二、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紧紧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这一点进行联系
问:小朋友们,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哪只手拿碗?哪只手哪筷子呢?
小结:我们都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
三、练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
1.请幼儿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2.举手,请幼儿听老师的口令,举起左手或右手。
3.拍肩,请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用左手拍左肩或右手拍左肩。
四、学习以物体【箩筐、蔬菜)为中心区别左右
1.出示三种蔬菜图片,每个幼儿听老师的指令操作,将萝卜放在中间,把土豆放在萝卜的左边,把白菜放在萝卜的右边。看看谁放得又对又快。
2.幼儿操作将蔬菜装进箩筐。出示三个箩筐,让幼儿观察左、中、右摆放的箩筐。幼儿听口令将土豆放进左边的'箩筐,白菜放进右边的箩筐,萝卜放进中间的箩筐。
3.幼儿说说左边的箩筐装了什么蔬菜?右边的箩筐装了什么蔬菜?教师检验对对错。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本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于新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游戏这种活动类型。数学《图形找家》这次教育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游戏形式的猜想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数学教法的单一、枯燥,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对各种集合分类,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每2个幼儿一套学具《图形找家》。
幼儿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掌握10以内的加减。
教师准备:教师演用放大的一套。
活动重点:
1.在角色游戏和猜想活动中复习几何图形的结合分类,以及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巩固三维特征的概括。
2.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及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以角色游戏(复习集合图形、分类、集合)来导入。
教师:森林里有一所动物幼儿园,有一天,老师和小朋友做图形找家的游戏,你们看,哪几个小动物来做游戏了?教师逐一出示……大象、小鸡、小老鼠、小狮子。因为幼儿都是比较卡通的形式,而且又是角色游戏扮演小动物,这样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接下来将幼儿分成4组,每一组扮演一种小动物角色。
教师出示图1:这10个图形有些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为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角的个数、边的条数来回答。教师通过各种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游戏开始:教师出示图2,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口吻说。大象说:我要有单数编号的图形。小鸡说:我要有四条边的图形。小老鼠说:我要红色的图形。小狮子说:最后的三个图形给我。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用各种小动物口吻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说玩后,请每组“小动物”各派一个代表上来找图形,教师按角色分别指出要哪几个图形。这部分用的是教师的放大的教具。
过后请下边的小朋友再次操作刚刚的游戏过程。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两个两个一起合作,帮第一张图上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教师再次提醒一遍幼儿四个小动物要什么样的图形,教师巡回指导,这部分充分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
最后进行猜想活动……复习10以内序数的加法和方位。
教师:图形娃娃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们真高兴!我们再来玩一个猜图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出题:大象家没有,小老鼠家有,小狮子家没有,小老鼠家没有?0+4+0+0=5(5号图形)大的红的圆形。要求幼儿猜出图形后,说出它的三维(大的、红的、圆的)以及在图1中的位置(第一排第五个)。这种猜想活动幼儿非常感兴趣,抓住了幼儿好奇的心理特征,使幼儿思维高度集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们即将上小学了,在老师给孩子们渗透幼小衔接的一些知识时,很多孩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一年是多久呀?几个月是多长时间啊?有多少天呢?”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要领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而数学教育能激发孩子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因此,我从孩子们的问题入手,积极设计了“年妈妈的一家”这个活动,将“年、月、日”人物化并带入到故事中,设计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礼物的“形式”出现,以童话般的生动形象展示12个月、大月、小月、365个日娃娃,使原来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挂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图卡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日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笔人手一份;
3、20xx年日历表人手一张。
四、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
3、幼儿尝试在日历上找节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识别时钟上的整点、半点和分钟,感知时钟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2、开展有关时间的探索,初步发现时间的流逝性。
活动准备:
金老爷家的四层楼房剖面、自制大钟面一个、金老爷家的四个钟、幼儿人手一个小钟。
活动过程:
一、讨论对时钟的认识,关注故事中所出现的问题
1、讨论时钟的用处,为什么许多人家里都有时钟。
2、观察认识金老爷和他家的钟。带着问题听故事:金老爷家里有没有钟,在哪里?他家有 钟为什么还要去买钟呢?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听教师介绍“金老爷买钟”的故事。关注教师根据故事情节拨动钟面所发生的变化。
2、故事中强调以下内容,供幼儿思考(不展开讨论)。
第一段:究竟是阁楼上的钟快还是卧室里的钟慢。
第二段:强调金老爷对钟时,不断与第一时间看到的钟面作比较。
第三段:为什么屋子里没有两个钟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着钟表师傅一起对钟时,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钟表师傅的表与金老爷家每一个钟的时间完全一致。
3、听完故事后讨论“究竟是金老爷家的钟有问题,还是金老爷有问题”,说出各自的理由。
三、拨动小钟找答案
1、每人一个小钟,跟着金老爷买钟的故事情节,一起拨动小钟找答案。
2、观察指针行走的方向,懂得钟表倒拨易损坏,况且把钟表倒拨,时间还是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3、引导幼儿通过拨动小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金老爷来到阁楼上时,下面卧室里看不见的钟是几点?
问题二:金老爷跑到卧室时,餐厅里的钟是几点?下楼的时候钟在向前进还是停止不动或向后退?
问题三:卧室里的钟是4点26分时,其他的钟分别是几点几分?
问题四:金老爷买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点,他家会不会有一个钟不是6点?
四、进一步体会时间的流逝性
1、联系故事提出问题:是不是每次上楼、下楼用的时间都一样?
2、运用生活实例,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附实例
实例一:
汶川大地震中,青川中学的一楼学生用了半分钟到达操场,二楼学生用了一分钟到达操场,三楼学生用了一分半钟到达操场,两分钟以后,地震发生了,他们终于全部脱险。两位教师为了让学生脱险,没能及时逃离,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思考:楼上和楼下学生撤离时分别用了多少时间,撤离过程中时间是否在不断向前;两位教师知不知道时间在不断向前走,当危险越来越近,他们为什么不逃离现场。
实例二:
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做游戏,9点开始做早操。一楼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结果看图书的班级准时到达操场,搭积木的班级却迟到了,为什么?怎样才能不迟到?(因为整理积木比整理图书需要花的时间多,提前整理积木就不会迟到了)
二楼也有两个班级,一个班在搭积木,另一个班在看图书。他们同时下楼,结果,搭积木的班级准时到达,看图书的班级迟到了,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到准时?(两个班级下楼速度的快慢不同,排好整齐的队伍快速下楼,就能准时到达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能积极参与讨论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区别物体的远近,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会进行8以为的看图列式计算。
准备:
1.确定场地,绳子、圈、尺子等测量工具若干。
2.笔、纸人手一份。
3.算式操作单。
过程:
1.目测物体的远近:游戏"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
幼儿按教师指定方向走,如走向滑滑梯、跷跷板等,听到停止信号,幼儿立定。
2.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的远近。
3.幼儿在次测量并进行记录。启发幼儿相互验证远近。
4.引导幼儿用不同材料测量同一物体,发现测量工具
与测得数据之间的关系。
5.看图列8以内的算式。
(1)看图列加法算式。
(2)看图列减法算式。
(3)教师提供其他操作单,供幼儿练习。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在大班数学课程计划里,"认识时钟"是幼儿学习内容之一。大班幼儿对于时间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不够全面。大班幼儿每天的生活、学习都是紧张而又遵循时间规律的。幼儿通过认识时钟,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时钟上的整点和半点,知道钟(手表)等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从而教育幼儿学会珍惜时间,养成按时生活、学习的良好作息习惯。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和特点,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转规律。
2、教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4、通过活动,教育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并养成按时学习、生活的良好作息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6、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和半点;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点和半点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实物大挂钟一个、自制青蛙大钟一个(时针、分针的针尖上分别贴有乌龟、兔子图案)、幼儿人手一只小闹钟、幼儿一日作息图片六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童话引入:
一天清早,在一个美丽的乡村,一只美丽的大公鸡起床了。它跳到高处"喔喔"的叫起来。人们赶紧起床,妈妈开始做早饭,小朋友准备上学校,爸爸准备下地干活去、、、、、、2、提出问题:
(1)公鸡打鸣是叫人们干什么?
(2)每天早晨你是几点起床的?
(3)你每天都是怎样醒来的呢?
(某某叫的、自己醒的、闹钟闹的、看手机(表)、其它……)3、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都是能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的好孩子。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大人们是通过什么知道时间的?(用闹钟、看表知道时间。)小朋友愿不愿意也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能够自己按时起床,都成为时间的小主人!(愿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
二、自主探究(一)初步认识钟面1、出示实物大挂钟:它叫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还看到过哪些钟表?钟有什么作用?
2、出示自制青蛙大挂钟: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有什么?(1-12数字、有三根针)。
3、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帮助幼儿分别认识秒针、分针、时针的名称、特点及运转规律:这根最细最长的针叫秒针,它走起来特别快。它走一圈是60秒,也是一分钟。;这根长长的很苗条的针叫分针、它走起来像兔子那样快,它每走一小格就是一分钟,它走一圈就是一小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拨钟);这根短短、粗粗的针叫时针,它乌龟一样走得很慢,它走一格就是一个小时。
(二)、认识整点和半点1、教师通过拨钟、讲解,教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教师拨针,幼儿说正确时间);当分针指向数字6时,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半(教师说时间,个别幼儿拨针)。
2、反复练习几次。
3、出示幼儿一日作息图片,说说我的一天:巩固认识整点和半点。
4、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幼儿人手一只小闹钟,按要求动手操作拨钟。老师扮老狼,幼儿扮小羊,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师答:几点钟。幼儿立即在钟面上拨出相应时间,老狼检查,当发现有错误时间时,该小羊被吃掉。如此反复进行游戏。
三、珍惜时间我们已经知道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那么一分钟到底有多久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分钟有多长(让幼儿听闹钟走60秒,并轻轻数数至60),知道60秒(即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时间是不会倒退或停止的,它只会一直不停地向前走,所以我们大家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爱惜生命。
活动反思: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公开教学活动,“课前准备、内容的选择、环节的准备”我丝毫不敢懈怠,此次活动让我又经历了一次专业化的成长,现将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钟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认识钟表,加强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组织了《认识时钟》这个科学活动,之后我发现幼儿对时钟的学习兴趣很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准备阶段:①为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知识积累阶段,我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让幼儿事先对钟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让幼儿制作钟表,为教学提供服务。②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
实施阶段: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说学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我认为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的呈现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交谈进行导入:“你在家中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孩子们喜欢的`少儿节目《智慧树》,并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准时收看?做哪些事情还需要看钟表?”(提问把幼儿的思路引发到钟表上,很自然的就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充分感受时钟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钟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幼儿主动去探究新知。)
二、为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第二环节我出示实物钟让幼儿很轻松的认识了时针、分针。又通过演示课件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巩固整点、认识半点。(观看幻灯片帮助小动物看时间的情景中,通过让孩子观察、发现、比较得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点整;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活动中整点到半点的过渡不清晰,也没有具体让幼儿实际用表拨一拨,缺少的是让幼儿充分感受时间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对时间重要性的探究。在课程的中难点把握上,也有所欠缺。因此在第二课时中我就将认识半点做为重点重新安排并组织了一节活动,并且充分利用了自制时钟来辅助这一教学活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孩子们也充分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经验。)
三、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学习方式。
第三环节是幼儿动手操作练习。我以幼儿的实际能力分为4个组:画一画、连线、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我说你拨。(准备材料时我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层次不同的四组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孩子们在操作中跳一跳,够得着,因此非常的投入,寓教于乐中激发了他们探究事物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尾小故事。(又把此次活动推向了xx,通过故事让孩子一下就能明白他们喜欢有时间观念的小狗,让孩子自己用语言表述作息时间重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要遵守时间并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加强了幼儿的时间观念,思想教育很到位。)
我的体会:我认为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提出调整、改进的方法。而且幼儿园的一课多研会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活动,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在目标的定位上怎么样就准确、活动的重难点把握等,这些意见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也使我认识到反思确实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相结合的话,那无疑会锦上添花。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9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9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