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8篇【优】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鹅的颈项、翅膀线条所表现出的活力和动态美。
2、体验作品中恰倒好处的构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优雅意境。
3、能够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或肢体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鹅鹅鹅》
2、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作品《鹅鹅鹅》
*教师: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欣赏作品的色彩
教师:这幅画里有许多的鹅,画家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示?这些白色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画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还有什么颜色?深深的墨绿和少量的红色、土黄有什么作用?
(画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现鹅的洁白,还通过画面下的墨绿、上部的土黄和鹅头的朱红来衬托鹅的洁白,这样用色使画面的色彩单纯而又不失活泼。)
*重点感受作品中鹅的形态美
教师:
这幅画中的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美在哪里?它们的翅膀美在哪里?
它们张开大大的、美丽的翅膀想要干什么?它们的颈项美在哪里?你觉得象什么?画家是怎么画出美丽的翅膀和颈项的.?我们用手来模仿一下?画家在画中画了很多的鹅,它们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画家笔下的鹅都扇动着自己美丽的翅膀,但同时又各具形态。它们在不同的动态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谐的韵律美。)
*欣赏作品中鹅的布局。
教师:画家画了这么多美丽的鹅,他在画面上又是怎样安排这些鹅的呢?如果我们把鹅都挤在一起好不好?画家是怎么做的?哪里的鹅安排的密一点?哪里又疏一点?谁来指一指?这么多鹅像排着队一样,如果我们把它们排成一条直线会
有什么样的感觉?画家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用手来指一指。
他这样处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画家在布局上不仅把鹅群放在了画面的中央,醒目突出,与此同时还将鹅群排列成S型曲线,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在鹅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画面活泼不呆板。)
2、结合故事《咏鹅》欣赏作品
*教师朗诵古诗《咏鹅》
教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教师:这首诗说了什么?和这幅画有相似的地方吗?画面的什么地方表现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请幼儿再次用动作表现对古诗和画面的理解。
教师:谁愿意用动作表现
“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是真么样子呢?
*教师注意用语言营造意境,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的兴趣: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呀!
洁白的鹅群游在碧绿的水面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幼儿感受艺术形式的同时,懂得沙画的几种作画方法并会使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让幼儿对沙画活动感兴趣,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体验“沙画”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让幼儿认识作“沙画”有哪些方法:漏 点 抹 划 抓
活动准备
1.鞋盒 2. 细沙 3. 沙画视频 4. 相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大画家,他画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有一些特别,让我们来看一看,看的时候请小朋友注意,他是用什么来画画的?都画了些什么?”
二、观看视频,引导幼儿了解作画方法
(播放视频)
师:“好,视频我们看完了,你们知道这位大画家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吗?”(幼儿自由回答)(沙子)
师:“用沙子来作画就叫做“沙画”。”
师:“刚刚我们都看到用沙子画什么啦?谁来说一说?”
(幼儿自由回答)
1.师:“我们先来看看圆形是怎么画的。”
(播放视频——圆形)
师:“你们看清了吗?他的手是怎么动的?”(引导幼儿做动作)
师:“那沙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做动作示范,幼儿回答)
师:“是漏出来的,我们就把这个动作叫“漏”。漏的时候手要松开一点,来,我们抓一把沙子,漏一个大圆圈。”
2.刚才我们还看到大树了,大树是怎么画的,看一看就知道了。
(播放视频——大树)
师:“怎么画树叶的'?(幼儿做“点”的动作)我们给这个动作起个名字就叫……(幼儿回答“点”)点。”
小朋友一起来点一下,点雪花,点雨点。
3.继续往下看,羊都用了哪些方法。
(播放视频——羊)
师:“羊的脸画出来了,他的手是怎么动的?”(幼儿做动作)我们给这个动作起个名字。这个词用的好,就叫它“抹”。
师:“来,抹个漂亮的房子,在房子上面抹个圆圆的太阳。我们接着看羊角是怎么画的。我们一起来画一下羊角,画羊角的动作我们就叫它“划”。”(边说边做动作)
师:“来,我们再来划一根棒棒糖。”
4.我们接着往下看。
(播放视频——狮子)
师:“夷?小朋友看,狮子的毛发是怎么画的呀?谁来给这个动作起个名字?(抓)好,那这个动作就叫“抓”。我们一起来抓一条河,抓一道弯弯的彩虹。”
三、回忆作画方法
师:“我们学会了很多沙画的作画方法,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呢?”
(漏 点 抹 划 抓)
四、幼儿第一次作画并展示
师:“哦,这些方法小朋友都学会了,我们也像大画家一样用沙子来作画老师准备了沙子,沙盒,每个小朋友用一个沙盒,作画时请保持安静,不要把沙子弄到桌子上和地上,也不要用抓沙子的手揉眼睛。来,我们开始作画吧!”
(幼儿自由作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并拍照)
师:“请小朋友拍拍手上的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刚才老师把小朋友的画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五、幼儿第二次作画并展示
六、活动结束
师:“与同伴们分享自己的作品《沙画》,并鼓励幼儿回家教爸爸妈妈作“沙画。”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我利用视频来激起幼儿对“沙画”产生兴趣,在观看视频时,我让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画时幼儿的兴趣也很浓,整节课师生配合得很好,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活动设定的三点活动目标都能达到,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状态表明他们都对此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充满了探究和尝试的欲望,活动中还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小百科:沙画,即用沙子做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采用产自神奇大自然的天然彩沙,经手工精致而成。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本次的美术活动来源于大班的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教育建议,要求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因此,我尝试让幼儿了解蚂蚁身体结构的基础上,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各种动态姿势。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基本结构头、胸、腹,知道变化头和腹的方位会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
2、尝试用粘贴和添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场景。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愉悦感。活动准备:蚂蚁卡片若干份;西瓜图片、西瓜背景图;记号笔、固体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西瓜图,引出蚂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看起来怎么样?师:这么诱人的西瓜引来了谁呢?逐一出示蚂蚁身体部位的卡片,添画触角和脚,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结构。
二、基本部分。摆出蚂蚁各种搬西瓜的动作。
1、师:这只小蚂蚁发现了这些西瓜以后,它会怎么做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西瓜搬回家?
2、请幼儿上台模仿蚂蚁动作,教师操作图片,摆出蚂蚁的动作。小结:我们把小蚂蚁的头变化不同的方向,就能摆出不同的动作来。3、师:蚂蚁除了顶西瓜,还会用什么动作?谁愿意上来做一做4、师:还有其他不同的动作吗?我请小朋友自己来摆一摆。幼儿讨论各种动作。
小结:原来只要变一变蚂蚁的头和腹部的方向,就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来。
三、操作巩固:
1、交代要求。师:你们看,我这儿还有这么多西瓜想不想都搬回去?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小蚂蚁卡片,请你们把想到的动作都摆出来,然后用固体胶贴好,再有记号笔画出触角和脚。
2、幼儿自由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幼儿自由欣赏、表述。
2、教师点评。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1、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2、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3、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1、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
2、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3、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5、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6、请个别幼儿讲述。
(1)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2)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3)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4)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7、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1、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2、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
3、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从教师和同伴传递的信息中尝试折纸画的制作方法。
2、在圆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3、感受尝试学习和向同伴讲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奇妙的圆”、勾线笔每人一支、长方形复印纸每人两张。
活动过程:
(一)感悟活动。
1、魔术游戏,激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语:这是什么?(长方形纸)我要变个魔术,看看这张长方形纸会变成什么?闭起眼睛,变、变、变!变成了什么?(圆)几个圆?(一个圆)我还能把这个圆变成许多个圆,变变变,哇!变成了四个圆。咦?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怎样把长方形纸变成四个圆呢?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然后说给大家听。
2、探索连续圆的折剪方法。
(1)幼儿与同伴讨论、猜想制作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用语:谁来说说这四个圆是怎么做出来的。
(3)幼儿可能说出的.几种情况并尝试。
A、先画四个连着的圆,然后用剪刀剪下。
B、对折后剪。
……
(二)尝试制作连续的圆。
1、幼儿根据自己猜想出的方法,制作。
2、展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做的和老师做的不同之处。(不一样大、没有连起来……)
3、根据幼儿表现出的情况,再次探讨如何制作一样大小的、连续的圆,并尽可能圆。
教师用语:
第一种情况:我的这四个圆是一样大的,你的呢?一样大吗?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一下变出四个一模一样的圆呢?(引导幼儿说出对折后再剪,然后再让幼儿尝试)
第二种情况:这样确实剪出了四个一样大的圆,可是没有连起来哦。(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画的是两条弧线,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并且弧线要尽可能贴近边缘,组成圆形。
4、幼儿再次尝试。
(三)进行圆形联想。
1、出示折纸画,幼儿观察画中物体的共同特征。
教师用语:老师又要变魔术了哦,变变变!变出了很多画。这些画都有个共同的地方,对都在圆形上添画出来的。那么,圆形还可以添画变成什么呢?(激发幼儿想象出其他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如:小动物的脸、皮球、花……)
2、演示课件,扩散幼儿的思维。
教师用语: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圆形的东西,电脑里也有许多由圆形变出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制作折纸画。
教师用语:我们也来制作一个折纸画吧。
(五)玩耍活动。
1、玩“猜猜什么没有了”游戏。(先让幼儿看清画中的物体,然后通过折叠,藏起一样物体,让幼儿猜猜什么没有了。)
2、启发幼儿思考:一张纸可以变出四个连续的圆,能变出八个、十个甚至更多的圆吗?小朋友回去后自己去试一试吧。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知道先画蜡笔再上水彩。
2、能够大胆运用圆,曲线,直线及图形等大胆装饰大树的树干和树叶。
3、会简单讲述自己的装饰方法,能大胆评述别人的画。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颜料(红、黄、蓝、褐、绿、橙、玫瑰)水桶、抹布、黑色;
2、蜡笔、小毛笔、范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秋天到了,树宝宝们要准备过冬了,可是他们很不高兴,(出示用蜡笔勾好的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颜色,不漂亮)
2、“我们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变漂亮?”(把他们打扮一下)
3、“那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我们可以怎样打扮它呢?”(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圆、直线、曲线或图案装饰树干和树叶。
二、学习水彩蜡笔结合画(出示画好的树)
1、“看看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画的有什么不一样?”(它有蜡笔和水彩)“对了,我们今天画蜡笔水彩结合画。”
2、教师示范讲解:先用蜡笔把大树画出来,再想好你要怎样装饰大树,也要先用蜡笔勾出来。最后用水彩上色。
三、幼儿进行装饰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1、注意要先用蜡笔画好后再上水彩,水彩颜色要多样、美丽。
2、指导个别幼儿对树进行装饰,能够把自己的树和别人装饰的不一样。
3、画好后可以想想树的后面可以怎么画。
四、评讲作品。
1、你是怎么装饰大树的?用的上什么方法?
2、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朋友自由想象大胆设计的创造能力,小朋友绘画积极性很高,有些东西尽管画不象,但讲述非常好。操作中幼儿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个别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拿到纸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动手。有的`幼儿迟迟还不下手,嘴里嘟嘟“画什么,画什么,”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试着用合作,询问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决问题。有的幼儿画的太多,画着画着自己都看不清树上有那些物品了。有的幼儿对物品形象的的表现有困难。
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很少涉及物品的临摹练习。对于构图,排列这些基本技能是不是需要一定的练习,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设计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孩子的实际经验,因为幼儿的已有经验才是设计活动的起点。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
折线的节奏
教学难点:
添加背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课题:画刺猬)。
步骤方法
1. 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
2. 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
3. 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
4. 先画半原形。
5. 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
6. 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
实践操作
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美术教案 篇8
一、创设情景。
1.欣赏《小雨沙沙》。
2.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
3.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出示课件:下雨天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1.思考:怎样表现雨点?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
2.欣赏书本上的.点、线作品或教师范画。
3.让学生回忆在雨中的感受。提问:雨天与晴天有什么不同?在雨天你应该准备哪些东西?你做了哪些事情?
4.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5.提问:你看了作品后有怎么感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知道的雨具还有哪些?你有与书中不同的表现手法吗?
三、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供作业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可以画自己或别人在雨中行走、做事,也可以画动物、植物等内容,还可以进行想象性的创作)。
2.提供创作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四、师生评价,深入体会。
1.自己评。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
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五、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1.教师小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感来。
2.提供探索性的主题:观察小雨、中雨和大雨的不同变化,并思考表现的方法(可观察实景或相应的图片)。
3.学生课外的研究思路:
问题:雨前、雨中和雨后有什么不同(包括天气、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各方面)?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的教案06-20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8-01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精选]美术教案08-07
(精选)美术教案08-09
美术教案【精选】08-02
(精选)美术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