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2、在游戏中能边操作边点数5以内的实物,感知数量,并说出总数
3、能按要求正确取放学具、材料,并体会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重点:在游戏中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夹子),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难点:学会按卡片上的点子数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有4以内实物的点数经验。
2、幼儿玩耍过夹子,能够用夹子自由的夹东西。
物质准备:
粉、黄、蓝各色小鱼造型的夹子及各种水果造型的夹子每人5个,毛线球、小刺猬纸样每人1个,教师使用的大刺猬纸样、数字5及猫妈妈头饰各1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淘气的小鱼”。找一找、说一说,复习看实物感知4以内的点数。
1、猫妈妈为幼儿准备各色小鱼若干条,请幼儿每人选4条,看小鱼都能咬住衣服的什么地方?看谁和别人的不一样?
2、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小鱼咬住哪了?一共有几条小鱼?数数看?
3、老师与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夹子数量,并说出总数是4。
二、夹一夹、数一数,学习5以内的点数
1、游戏“好玩的毛线球”,看点卡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带有黑点的毛线球,告诉幼儿鱼食藏在小毛线球里,示范有几个毛线球就喂几条小鱼。
(2)幼儿每人自选毛线球,练习夹一定数量的夹子。
(3)请3-4名幼儿点数,看看毛线球上的小鱼食是否都喂到小鱼了。
2、游戏“给小刺猬夹长刺”,看数字感知5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有数字5的小刺猬卡片,要求幼儿按照数字的'数量夹相应的小鱼。
(2)幼儿选刺猬,根据数字夹夹子,巩固幼儿对数字5的认识。
①引导不会点数5的幼儿,先将5条小鱼找到后,再一个一个的夹上去。
三、游戏“小刺猬扎水果”,有几个长刺就扎几个果子,扎在小刺猬的哪都行。
要求:
①教师引导幼儿会给小刺猬身上的夹子长刺夹相应数量的水果。
②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练习今天的数学内容。
四、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到益智区供给幼儿继续学习。
2、针对个别还没有掌握点数的幼儿,教师继续在活动区进行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活动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两个(自备)多用插板1个,已插好的29个组块(如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派派麦麦带来了许多围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数一数)“派派和麦麦想请你用一种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棋子,这种方法叫两个一数,你们知道两个一数是怎么数的吗?大家会数了吗?”
2、演示规则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来做数数的游戏。(请一名幼儿配合,边说边演示下面的操作),两人分工,一个数白棋子,一个数黑棋子,一个数白棋子。数之前先在活动单上的方框先画出你数的是那种棋子,然后开始两个两个数,数完之后在活动单上圈出你的总数,然后两人交换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两人圈出的总数是否一样。“教师:“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数的快“。大家会玩了吗?
3、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底纸1(排座号):“今天我们可以接着玩“排座号“的游戏,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请幼儿复述规则。
4、分组操作
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理解规则,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合作游戏和两个一数的表现,并做个别指导。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观察幼儿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将两个数,选择指导对象,适时提供帮助。
5、提示换组
教师:“做完一个活动的`小朋友 请你先把材料还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组去玩一玩。
6、交流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为三点: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操作,兴趣点很高。但是对于两个一起数的方式,很多幼儿还是在这节活动中很难掌握,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环节还是会一个一个的点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减少棋子的数量,比如一开始各投放20个黑白棋子,然后通过幼儿的掌握水平,再逐渐增加棋子的数量。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发现并说出物体的排列规律。
2、能通过操作活动,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等特征进行排序。
3、提高幼儿的推理能力及动手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重点:发现规律并能延长序列,学会根据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难点:按规律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尝试自由排序。
活动准备:课件、视频体验区、玩具区、规律涂画区、
活动过程:
1、利用回忆《小刺猬的.项链》故事情节,以到规律王国参观引出活动内容。(情景引入法)
2、观看课件:(观察法)
(1)理解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案的排序规律。
(2)知道用“ABC”等符号表示排列的规律。
(3)了解按规律排序的方式及种类。
3、自主探索规律排序:幼儿进入活动探索区,自主探索,幼儿用实物,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序。尝试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教师观察、指导。
4、活动效果分享、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并尝试将自己的记录内容讲述给大家。
5、观看动画视频《有规律的排序》巩固知识,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的环节比较紧凑,思路也比较清晰,围绕着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小兔子红红开生日舞会为线索,贯穿始终,层层深入。
通过规律森林来激发孩子的探知欲望,在上课伊始孩子能够跟都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探究知识。
但由于教师设计的活动:颜色的规律排列对于小班孩子还是有一定难度,孩子完成的还比较好。
最后一个环节分组活动中放手让孩子在一定的要求下自由排列图形、颜色,用时较多,导致课内没有完成。今后教学中一定注意这些问题,充分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学习5的分解,发现5的分解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5颗糖果、3 个动物头饰。每个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1、 每个幼儿有5颗糖果,两个动物头饰,一张记录纸和笔。教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 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朋友吃,请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分法,并请小朋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
2、 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
3、 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
(1)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 种)
(2)5的分解怎样排列才更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顺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请小朋友按照这个顺序自己将记录纸上 5 的分解重新排列。
4、 与幼儿重温 3、4、5 的分解方法。
5、 请幼儿观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 3 有 2 种分法,4 有 3种分法,5 有 4 种分法。)
活动评价:
1、能找出 5 的分解方法。
2、能说出分解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扑克牌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游戏材料。孩子们喜欢玩扑克牌,他们在家中或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常常玩牌。乍一看,他们玩得兴致勃勃。可仔细观察却发现:孩子们玩法单一,有的在模仿大人们玩牌的方法;有的是无规则的出牌。为了让孩子在玩牌的游戏中能更好地探索和发现扑克牌的多种玩法,特设计大班数学活动《猜猜哪张扑克牌不见了》。
【活动目标】
1、运用分类、排序的经验进行猜扑克牌的活动。
2、有初步的协作、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扑克牌一套、现成扑克牌五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扑克牌排列规律
1、出示扑克牌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玩过吗?今天老师就用扑克牌来和小朋友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这儿有一些放大的扑克牌,牌上的数字宝宝已被我悄悄地藏起来了。你们仔细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横着看,第一排是梅花,第二排是红心,第三排是……竖着看,第一排是3个点子的牌,第二排是4个点子的牌……每种图案的牌有几张呢?有几种图案?最少的`是几个点子?最多的又是几个点子?
二、猜扑克牌
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任意抽调一张扑克牌,你根据规律猜出是什么图案的、几个点子的扑克牌不见了。
1、老师拿,幼儿猜。
2、幼儿拿,另一幼儿猜。并让幼儿讲讲:你是怎么找出来的?
三、分组猜扑克牌
1、讲解游戏规则:四人为一组一起合作,人人动手,将老师藏掉的扑克牌找出来。并一起记录在老师的记录单上。
2、请客人老师藏掉两张扑克牌,幼儿找并进行比赛。要求大家一定要商量一下,怎样才会获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与同伴或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出更多的扑克牌的玩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4的加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小鸟、小兔各4张,画有4个图案的图片四张;
2、数卡若干(1——4)
3、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二、出示直观教具,学习4的加法
1、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问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
2、幼儿列算式1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3、依次出示小鸟、小狗、表示加法算式2 2=4、3 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 3=4和3 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三、引导幼儿看图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四、玩“谁最快”游戏
教师出题,幼儿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五、看图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六、教师进行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在幼儿已有了4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上,如何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真是不易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4的加法计算。在教学中确立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 4的分与合是幼儿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4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用卡通图片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3只合起来一共有4只。然后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并教幼儿读算式,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2只小鸭合起来是4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2相加就是把2和2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 “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4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我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9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