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19 09:13:18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汇总(9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时: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

  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第一节有趣的卡通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卡通画表现各种事物形态的特殊手法―――夸张。

  教学准备:《米老鼠和唐老鸭》VCD、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夜晚、紧张、热闹、冷清等)(以上资料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弹弓、木棍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2、教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卡通片,下面我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断。(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

  3、学生回答问题:《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点评: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4、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第六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有趣的卡通

  2、引导学生欣赏第六页的范画(课件演示作品简介)

  3、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教师展示并简要点评补充范画。

  ①造型夸张幽默、表现语言简洁生动

  ②色彩鲜艳

  4、课堂任务

  三、课堂总结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

  前前后后

  施教时间:

  9月14日——9月22日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札记:刚讲完课,一个调皮的`孩子就抗议:我这么高,为什么让我坐在前面!这不符合“前前后后”的规律!其他同学纷纷指责:谁让你上课不听讲,老师不看着你能行!我鼓励他说:“别灰心,只要你努力进步,老师就会让你坐回原位,那时候就符合前后规律了!”这下大家都高兴了。

  第二节

  活动一: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

  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活动三: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札记:

  我们今天做了一个抢答游戏,请五名学生站成一排,教师快速提问:“刘洋在万蕾的前面还是后面?万蕾在高朋的前面还是后面?……”通过三轮快速抢答,决出了三位优胜者。我请这三位同学谈谈自己取胜的诀窍,最后得出结论:观察力和口头表达力。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就要靠观察力和表现力来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观察力自然很棒。

美术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使用毛笔等水墨画工具,掌握一些简单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尝试体会水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爱国精神。

  3、教学重点体会怎样用笔、用墨,尝试用水墨作点、线、面的练习。

  4、教学难点水分及墨色的掌握。

  5、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作品。摸一摸,看一看,猜一猜是用什么绘画材料画的`。例:这张纸是白板纸,纸上的点是用水彩笔画的。

  2、教师示范展示水墨画,请学生说说范图用了什么绘画工具。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小组交流、讨论。

  1、请同学谈谈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你用水墨画过画吗?2、小组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感知体验,动手实践。

  1、教师示范介绍正确的执笔方法。

  2、2、介绍用笔、用墨方法。(中锋、侧锋、逆锋,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3、学生体验、感受水墨的乐趣和魅力。a、四人一组,随心所欲作水墨的浓淡变化的练习。b、作水墨交叉线的练习,(线条有直、斜、浓淡、旋转、锯齿等)。

  四、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1、水墨和中国画颜料、油画棒、水粉在一起相处会融合吗?2、水墨结合各种颜料作点、线、面的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结合水墨进行创作。

  五、大胆展示,互相评价。

  展示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表扬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作品。

  六、收拾整理,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第四课水墨的趣味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用墨: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物品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看、好玩、有趣的物品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还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桥梁。本节活动力求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生活中各种水果的独特美,并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想象,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刷画的方法,掌握刷画的基本技能。(重点)

  2.能够用牙刷和梳子配合刷的方法刷出各种各样的水果。

  3.感受刷画的特殊效果,并保持画面干净。

  三、活动准备

  各色颜料、牙刷、梳子、小毛巾、围裙、棉花棒、水果模板、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农夫果园的情境,讲解刷画技巧。

  1.“小果农们,欢迎来到农夫果园,下面我将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果园。你们看到什么样的.苹果(葡萄、香蕉、梨、西瓜、草莓、桃子、菠萝)?”引发幼儿对水果的经验的再现。

  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果园准备办一个水果化装舞会,需要你们来帮忙给水果宝宝们化妆,你们看,已经有一些水果宝宝打扮好了,你们知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化的妆呀?那怎么用牙刷和梳子给水果宝宝化妆呀?咱们一起来试试吧!”讲解刷画的方法和重难点。(牙刷蘸颜色的时候要稍稍甩一下,刷的时候梳子要和画纸离得近一点,刷的时候小手要用点力气,还可以用棉花棒蘸色给水果宝宝添画表情。)

  3.提出作画要求:用完物品要摆整齐,保持桌面卫生,小手弄脏了要用毛巾擦干净。

  (二)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整洁,指导幼儿刷画技巧。

  2.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用言语引导、鼓励幼儿独立解决问题。

  (三)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创作思路。

  1.“小果农们,快来看看这些化妆后的水果宝宝多漂亮,你们喜欢这上面哪个水果宝宝?谁来说说你给水果宝宝化妆时都是怎么做的?”根据幼儿的表述和出现的问题,提升总结刷画技巧。

  2.“小果农们都是会化妆的小魔法师,水果宝宝可喜欢你们化的妆了,来,我们一起和水果宝宝们参加化妆舞会吧。”

美术教案 篇5

  课题:

  面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课时:

  1课时

  年 级:

  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有色纸袋,废旧物品(毛线,纽扣,鸡毛,布头,金属片……)

  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

  欣赏原始森林的音乐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 、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5、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废旧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这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静态人物写生的要求和方法,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同学,训练学生敏锐观察、大胆概括的写生态度,增强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写生的要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克服因为怕画不像而产生的拘谨的心态和细碎的线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交代本课将要分组以及写生的纪律要求。

  二、欣赏导入

  1、出示人物写生作业

  2、分析作业的有关方面

  (1)都是用硬笔画的;

  (2)都是熟悉的同学,获立或坐,各有神态;

  (3)都是在仔细观察理解所画对象后,用流畅而概括的线条画出来的,非常传神;

  (4)并不一定要很像某个同学。

  3、板书课题

  三、将授新课

  1、设问:怎样画出同学的个性特征和神态呢?

  2、请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上台进行观察分析

  3、教师示范,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要求:

  (1)首先确定画面的构图位置。头部一般靠画面的上部顶边,根据“站七坐五蹲三”的规律确定头的大小比例;

  (2)抓住同学的某个特征(五官、胖瘦、习惯动作等)进行快捷而又肯定的描画,充满自信,边看边画。

  (3)不要凭平时画人的印象,而是要画出写生时的感觉,用线应流畅自如,哪怕不满意也不能修改,画出来再说。

  (4)等整个人的大体样子画出来以后再去刻画那些想细致画的地方,如头发、衣服花纹、鞋带、纽扣等。

  (5)千万不要看一眼画一气,象是画记忆想象似的,那就不是写生了。

  四、学生试画

  1、请三至四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写生画。规定时间:5分钟左右。教师作模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写生练习。

  2、针对试画情况,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强调,提醒大家作业时应注意的地方。

  五、安排学生的写生场位后让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布置学生课余多写生。

  板书设计:

  写生画我的同学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通过自然资源,了解山东的手工特产,进行美术教学。同时渗透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鲁锦介绍:

  鲁锦是我故乡鲁西南女人手工织的一种土布。它原有很多的名字,都是以布的花纹与用途命名的。现在,那些名字都被鲁锦这一名字统一了。原来,它都是女人们手工做了衣服自己穿的,很少进行交易。今天却不同了,它不仅走进都市,成为一种文化课题,而且出国出洋,成为一种时髦的艺术珍品了。

  现在的城市人将其称为鲁锦,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产品供上新潮的殿堂。其实,家乡的女人们没有不会纺织的,虽然时隔多年不闻织机声,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母亲当年织布的全过程。年小的时候,每天都见母亲织布,那架巨大的张牙舞爪的织布机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停止过。当时我有很多次因不明白问母亲,那织成的布各种图样,有的是胖胖的小娃娃,有的是各种吉祥的飞禽走兽,颜色最多的达七种,究竟是怎么布局的。母亲说,不会织布的女人就不能当人家的媳妇。也确实是,几乎没有一家没有织布机的,姑娘到了十二三岁就开始学织布了。我母亲说她从10岁就开始学,到了12岁,就已经能织比较复杂的品种了,在全村颇有名声。家庭之间也往往以储存土布的多少来显示女人的能干与家底的富足。我家的土布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装满了一大木柜,足有三五十匹。一般一匹布从上机开始到结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女人们的`辛劳了。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是在那有节奏的织声中睡去,又是在清晨有节奏的织声中醒来。织成的布,一方面是为全家穿戴铺盖用,一方面是在冬天卖掉换钱补贴家用。那些看上去很粗糙的布经母亲和姐姐的手,就变成了一件件衣服、袜子、鞋子、帽子等等。

  二、课件展示:

  菏泽市中鄄城著名鲁锦。鲁锦博物馆

  三、鲁锦产品介绍:

  靠枕装饰壁挂鲁锦包家访衣服等等

  四、传统手工制作工具和基本工艺。

  五、艺术实践:

  1、通过观察,选择一款你喜欢的图案纹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2、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鲁锦的传统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

  六、评一评:

  看谁能将鲁锦的传统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简要的介绍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关于鲁锦的知识和传统手工制造工艺的基本过程。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表现侧面骑自行车的人身体各部位的遮掩虚实关系。

  2、学习恰当地勾画出人与自行车的比例。

  3、培养观察力。

  活动准备:

  骑自行车的人的图片,范画,油画棒,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观察骑自行车的人的及自行车的结构。

  出示图片,讨论:“自行车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人骑在自行车上是什么样的`?”

  2、教师范画一遍,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范画一遍:画的时候先画出自行车,接着画出骑在自行车上的人,画完后,还可以在马路旁添画些树、楼房等。

  3、幼儿作画,教师辅导。

  提醒幼儿注意,人与自行车的正确比例,根据自行车的不同,启发幼儿画出不同的人物。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讨论:“我们找找哪一辆自行车最好看,最稳,骑上去不会倒?”

  再看看哪一张画上哪个人骑车姿势最好?

美术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教材中的《山山水水》、《饮水的熊》、《丹顶鹤》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会表现出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多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 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本课占了两个页面,分别向学生展示了倒影的魅力,对印制作的步骤以及情趣盎然的学生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图,如在《山山水水》的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课件、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

  (1)设置谜题: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只画一次画就可以得到两张一样的画?

  引导学生往带来的作画工具材料上去想象。

  (2)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而新颖的绘画新方法——对印,用对印来完成美丽的倒影创作。

  2.欣赏感悟。

  (1)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课件播放表现倒影的艺术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2)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山山水水》的率意、洗练;《饮水的熊》的简洁、浑然一体;《丹顶鹤》的绚丽多姿等。

  3.尝试练习。

  (1)发给学生小纸张,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样事物,初步体验对印的乐趣,再把自己在尝试中的切身感受大胆表述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①想好表现的主题;②先把纸仔细对折好;③调好颜色,注意不能太稀;④完成对印;⑤添加想象。

  4.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表现。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欢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色彩搭配、创新思维上予以指导。

  6.作业展评。

  (1)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业,并说说原因,再由教师小结。

  (2)最后提问:除了今天学的单纸对折的对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印方法?

  (课件展示不同纸张间的对印、玻璃对印、实物对印等,予以提示。)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去尝试探索。

《美术教案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经典】美术教案08-17

美术教案[经典]08-16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精选)美术教案08-09

美术教案【精选】08-02

[精选]美术教案08-07

美术教案【经典】08-0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美术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汇总(9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时: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

  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第一节有趣的卡通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卡通画表现各种事物形态的特殊手法―――夸张。

  教学准备:《米老鼠和唐老鸭》VCD、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夜晚、紧张、热闹、冷清等)(以上资料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弹弓、木棍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2、教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卡通片,下面我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断。(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

  3、学生回答问题:《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点评: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4、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第六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有趣的卡通

  2、引导学生欣赏第六页的范画(课件演示作品简介)

  3、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教师展示并简要点评补充范画。

  ①造型夸张幽默、表现语言简洁生动

  ②色彩鲜艳

  4、课堂任务

  三、课堂总结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

  前前后后

  施教时间:

  9月14日——9月22日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札记:刚讲完课,一个调皮的`孩子就抗议:我这么高,为什么让我坐在前面!这不符合“前前后后”的规律!其他同学纷纷指责:谁让你上课不听讲,老师不看着你能行!我鼓励他说:“别灰心,只要你努力进步,老师就会让你坐回原位,那时候就符合前后规律了!”这下大家都高兴了。

  第二节

  活动一: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

  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活动三: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札记:

  我们今天做了一个抢答游戏,请五名学生站成一排,教师快速提问:“刘洋在万蕾的前面还是后面?万蕾在高朋的前面还是后面?……”通过三轮快速抢答,决出了三位优胜者。我请这三位同学谈谈自己取胜的诀窍,最后得出结论:观察力和口头表达力。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就要靠观察力和表现力来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观察力自然很棒。

美术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使用毛笔等水墨画工具,掌握一些简单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尝试体会水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爱国精神。

  3、教学重点体会怎样用笔、用墨,尝试用水墨作点、线、面的练习。

  4、教学难点水分及墨色的掌握。

  5、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作品。摸一摸,看一看,猜一猜是用什么绘画材料画的`。例:这张纸是白板纸,纸上的点是用水彩笔画的。

  2、教师示范展示水墨画,请学生说说范图用了什么绘画工具。

  3、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小组交流、讨论。

  1、请同学谈谈你对水墨画了解多少?你用水墨画过画吗?2、小组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感知体验,动手实践。

  1、教师示范介绍正确的执笔方法。

  2、2、介绍用笔、用墨方法。(中锋、侧锋、逆锋,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3、学生体验、感受水墨的乐趣和魅力。a、四人一组,随心所欲作水墨的浓淡变化的练习。b、作水墨交叉线的练习,(线条有直、斜、浓淡、旋转、锯齿等)。

  四、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1、水墨和中国画颜料、油画棒、水粉在一起相处会融合吗?2、水墨结合各种颜料作点、线、面的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结合水墨进行创作。

  五、大胆展示,互相评价。

  展示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表扬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作品。

  六、收拾整理,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第四课水墨的趣味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用墨: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物品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好看、好玩、有趣的物品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还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桥梁。本节活动力求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生活中各种水果的独特美,并大胆地运用自己的想象,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刷画的方法,掌握刷画的基本技能。(重点)

  2.能够用牙刷和梳子配合刷的方法刷出各种各样的水果。

  3.感受刷画的特殊效果,并保持画面干净。

  三、活动准备

  各色颜料、牙刷、梳子、小毛巾、围裙、棉花棒、水果模板、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农夫果园的情境,讲解刷画技巧。

  1.“小果农们,欢迎来到农夫果园,下面我将带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果园。你们看到什么样的.苹果(葡萄、香蕉、梨、西瓜、草莓、桃子、菠萝)?”引发幼儿对水果的经验的再现。

  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庆祝丰收,果园准备办一个水果化装舞会,需要你们来帮忙给水果宝宝们化妆,你们看,已经有一些水果宝宝打扮好了,你们知不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化的妆呀?那怎么用牙刷和梳子给水果宝宝化妆呀?咱们一起来试试吧!”讲解刷画的方法和重难点。(牙刷蘸颜色的时候要稍稍甩一下,刷的时候梳子要和画纸离得近一点,刷的时候小手要用点力气,还可以用棉花棒蘸色给水果宝宝添画表情。)

  3.提出作画要求:用完物品要摆整齐,保持桌面卫生,小手弄脏了要用毛巾擦干净。

  (二)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整洁,指导幼儿刷画技巧。

  2.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用言语引导、鼓励幼儿独立解决问题。

  (三)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创作思路。

  1.“小果农们,快来看看这些化妆后的水果宝宝多漂亮,你们喜欢这上面哪个水果宝宝?谁来说说你给水果宝宝化妆时都是怎么做的?”根据幼儿的表述和出现的问题,提升总结刷画技巧。

  2.“小果农们都是会化妆的小魔法师,水果宝宝可喜欢你们化的妆了,来,我们一起和水果宝宝们参加化妆舞会吧。”

美术教案 篇5

  课题:

  面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非洲的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具艺术。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

  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课时:

  1课时

  年 级:

  小学三年级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CAI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有色纸袋,废旧物品(毛线,纽扣,鸡毛,布头,金属片……)

  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听音乐入室。

  二、导入:

  欣赏原始森林的音乐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段很优美的原始森林的音乐,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想象一下,你从音乐中联想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原始人要穿什么服饰,头上要戴着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原始部落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三 、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做面具。

  四、讲授新课

  1、欣赏非洲面具: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

  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小结: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疾病或自然现象不能做科学的解释,他们以为是妖魔鬼怪在作恶,于是他们就戴上这些他们认为能给人们带来神奇力量的面具,手舞足蹈,来驱妖降魔。还有些将士在打仗的时候,带上凶猛的面具,使自己显的更威武,起到威吓敌人的作用。

  2、欣赏傩戏面具:

  设计意图:用提问形式欣赏非洲面具和中国傩戏面具,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美,并为建立世界多元的文化态度奠定基础。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来自贵州的'傩戏面具,这几个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装饰,娱乐,演戏)

  3、出示现代面具,引导欣赏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这些艺术品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师:同学们,你们在商店里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哪个?(孙悟空,奥特曼……)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4、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5、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老师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好吗?

  6、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我们可以一边欣赏音乐和图片,一边制作。

  7、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8、播放《幸福拍手歌》,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9、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用了这些的废旧材料做了这么美的面具,回去之后我们还可以再动动脑筋,用这些废旧材料做出更美的艺术品,让我们用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静态人物写生的要求和方法,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同学,训练学生敏锐观察、大胆概括的写生态度,增强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写生的要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克服因为怕画不像而产生的拘谨的心态和细碎的线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交代本课将要分组以及写生的纪律要求。

  二、欣赏导入

  1、出示人物写生作业

  2、分析作业的有关方面

  (1)都是用硬笔画的;

  (2)都是熟悉的同学,获立或坐,各有神态;

  (3)都是在仔细观察理解所画对象后,用流畅而概括的线条画出来的,非常传神;

  (4)并不一定要很像某个同学。

  3、板书课题

  三、将授新课

  1、设问:怎样画出同学的个性特征和神态呢?

  2、请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上台进行观察分析

  3、教师示范,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要求:

  (1)首先确定画面的构图位置。头部一般靠画面的上部顶边,根据“站七坐五蹲三”的规律确定头的大小比例;

  (2)抓住同学的某个特征(五官、胖瘦、习惯动作等)进行快捷而又肯定的描画,充满自信,边看边画。

  (3)不要凭平时画人的印象,而是要画出写生时的感觉,用线应流畅自如,哪怕不满意也不能修改,画出来再说。

  (4)等整个人的大体样子画出来以后再去刻画那些想细致画的地方,如头发、衣服花纹、鞋带、纽扣等。

  (5)千万不要看一眼画一气,象是画记忆想象似的,那就不是写生了。

  四、学生试画

  1、请三至四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写生画。规定时间:5分钟左右。教师作模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写生练习。

  2、针对试画情况,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强调,提醒大家作业时应注意的地方。

  五、安排学生的写生场位后让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布置学生课余多写生。

  板书设计:

  写生画我的同学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通过自然资源,了解山东的手工特产,进行美术教学。同时渗透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鲁锦介绍:

  鲁锦是我故乡鲁西南女人手工织的一种土布。它原有很多的名字,都是以布的花纹与用途命名的。现在,那些名字都被鲁锦这一名字统一了。原来,它都是女人们手工做了衣服自己穿的,很少进行交易。今天却不同了,它不仅走进都市,成为一种文化课题,而且出国出洋,成为一种时髦的艺术珍品了。

  现在的城市人将其称为鲁锦,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产品供上新潮的殿堂。其实,家乡的女人们没有不会纺织的,虽然时隔多年不闻织机声,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母亲当年织布的全过程。年小的时候,每天都见母亲织布,那架巨大的张牙舞爪的织布机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停止过。当时我有很多次因不明白问母亲,那织成的布各种图样,有的是胖胖的小娃娃,有的是各种吉祥的飞禽走兽,颜色最多的达七种,究竟是怎么布局的。母亲说,不会织布的女人就不能当人家的媳妇。也确实是,几乎没有一家没有织布机的,姑娘到了十二三岁就开始学织布了。我母亲说她从10岁就开始学,到了12岁,就已经能织比较复杂的品种了,在全村颇有名声。家庭之间也往往以储存土布的多少来显示女人的能干与家底的富足。我家的土布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已装满了一大木柜,足有三五十匹。一般一匹布从上机开始到结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女人们的`辛劳了。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是在那有节奏的织声中睡去,又是在清晨有节奏的织声中醒来。织成的布,一方面是为全家穿戴铺盖用,一方面是在冬天卖掉换钱补贴家用。那些看上去很粗糙的布经母亲和姐姐的手,就变成了一件件衣服、袜子、鞋子、帽子等等。

  二、课件展示:

  菏泽市中鄄城著名鲁锦。鲁锦博物馆

  三、鲁锦产品介绍:

  靠枕装饰壁挂鲁锦包家访衣服等等

  四、传统手工制作工具和基本工艺。

  五、艺术实践:

  1、通过观察,选择一款你喜欢的图案纹样,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2、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鲁锦的传统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

  六、评一评:

  看谁能将鲁锦的传统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简要的介绍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关于鲁锦的知识和传统手工制造工艺的基本过程。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表现侧面骑自行车的人身体各部位的遮掩虚实关系。

  2、学习恰当地勾画出人与自行车的比例。

  3、培养观察力。

  活动准备:

  骑自行车的人的图片,范画,油画棒,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1、观察骑自行车的人的及自行车的结构。

  出示图片,讨论:“自行车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人骑在自行车上是什么样的`?”

  2、教师范画一遍,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范画一遍:画的时候先画出自行车,接着画出骑在自行车上的人,画完后,还可以在马路旁添画些树、楼房等。

  3、幼儿作画,教师辅导。

  提醒幼儿注意,人与自行车的正确比例,根据自行车的不同,启发幼儿画出不同的人物。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讨论:“我们找找哪一辆自行车最好看,最稳,骑上去不会倒?”

  再看看哪一张画上哪个人骑车姿势最好?

美术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教材中的《山山水水》、《饮水的熊》、《丹顶鹤》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会表现出兴趣,因而教师在教学时要多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 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本课占了两个页面,分别向学生展示了倒影的魅力,对印制作的步骤以及情趣盎然的学生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图,如在《山山水水》的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以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课件、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猜谜入题。

  (1)设置谜题: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只画一次画就可以得到两张一样的画?

  引导学生往带来的作画工具材料上去想象。

  (2)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而新颖的绘画新方法——对印,用对印来完成美丽的倒影创作。

  2.欣赏感悟。

  (1)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课件播放表现倒影的艺术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2)重点欣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山山水水》的率意、洗练;《饮水的熊》的简洁、浑然一体;《丹顶鹤》的绚丽多姿等。

  3.尝试练习。

  (1)发给学生小纸张,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欢的一样事物,初步体验对印的乐趣,再把自己在尝试中的切身感受大胆表述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①想好表现的主题;②先把纸仔细对折好;③调好颜色,注意不能太稀;④完成对印;⑤添加想象。

  4.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上下极为相似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原因。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似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表现。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欢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色彩搭配、创新思维上予以指导。

  6.作业展评。

  (1)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业,并说说原因,再由教师小结。

  (2)最后提问:除了今天学的单纸对折的对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印方法?

  (课件展示不同纸张间的对印、玻璃对印、实物对印等,予以提示。)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去尝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