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在此基础上推断三个物体之间的轻重。
2、在操作中,能用符号正确记录出物体的轻重,并能用语言完整的表达结果。
3、感受操作活动中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皮球、铁球、天平、卡片。
2、学具:小汽车、橡皮鸭子、积木、天平、操作记录纸(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一、 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轻重。
(一) 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轻重
出示两张人物卡片,一个小孩,一个大人,比较轻重。
师:玉玉和哥哥谁轻?谁重?为什么?
总结:通过眼睛观察,小朋友们知道了大得重,小的轻。
(二) 用掂的方法比较皮球和铁球的轻重
师:是不是大的`东西就重,小的东西就轻呢?看一看,老师手中的两个球那个重,那个轻 ,为什么?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用掂的方法,感受皮球和小铁球的轻重,知道材料的不同也决定物体的轻重。
总结: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地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知道了两个物体的轻重不仅和大小有关和材料也有关系。
二、用天平称一称的方法来比较轻重,并学习记录结果。
提问:除了用看一看,掂一掂的方法,还有什么更准确的方法比较轻重吗?(幼儿讨论),对了,我们还可以用秤一称的方法来比较轻重。
1、 认识天平
师:这个称量工具叫天平,两端的叫托盘,是盛放所称物品的,把两个要比的物体放在托盘中才可以比较轻重。
2、 学习称量,记录轻重。
师:把皮球和铁球放在天平上,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讨论)
总结:往下沉的一端说明重,翘起的一端说明轻,我们用箭头来记录下他们的轻重,铁球重,用向下的箭头记录,皮球轻用向上的箭头。
三、 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
1、 出示玩具小汽车、橡皮鸭子、积木,讲解操作的方法,比较出他们的轻重。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三个玩具的轻重呢?(称一称)三个玩具应该怎样称呢?(幼儿讨论)
总结:我们可以先用小汽车和鸭子比,再用鸭子和积木比,最后小汽车和积木比,把每次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说一说哪一个最重,哪个最轻,并记录下来。
2、 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比较,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两人一组互相合作到天平前玩一玩,称一称,再把结果记录下来,一定要按照记录纸上的标记称,记录纸上画什么酒称什么。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按记录纸上的要求称一称,比一比,分配好任务一起合作完成。
四、 讲解操作结果,活动小结。
1、 询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不明白之处,及时给予指导。
2、 把部分幼儿的记录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请该幼儿讲一讲比
较的过程和结果,其他幼儿帮助检验一下是否正确。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完整的讲述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先是小汽车和鸭子比,汽车重,鸭子轻;再用鸭子和积木比,鸭子重,积木轻;最后用汽车和积木比,汽车重,积木轻,汽车比鸭子和积木都重,所以汽车最重,积木比汽车和鸭子都轻,所以积木最轻。
4、用所学的推理方法,比一比图上物体的轻重,要求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过程。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尝试借助硬币进行6的分合,知道6有5种不同的分法,。
学会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
活动准备:
记录纸、笔。
每人准备6个硬币、每人一份练习题。
活动过程:
出示硬币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猜一猜老师手上有什么呀?你们知道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吗?两面一样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
好不好?
幼儿尝试自己分硬币。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那么该怎么玩呢?小朋友听仔细喽,待会我们小朋友每人拿6个硬币,放在两个手心里摇一摇,发出好听的声音,然后轻轻地把他们放到桌子上,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但是这里可要当心不能把硬币撒到地上哦!
[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抛硬币的'游戏,好玩吗?那请你们来说一说,刚刚你抛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呀?
师:下面我们再来玩一次,抛硬币的游戏,但是这一次,要请我们小朋友把你抛的结果记录在框子里的记录卡上,但是如果抛的一样的结果就不要再记录了,听清楚了吗?
[幼儿操作。]
教师统计操作结果。
师:小朋友,你们都记录好了吗?那你们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请幼儿讲一讲,并到黑板上演示。]
师:我们发现6一共有几种分法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幼儿做练习。
师: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没有完成的空表格,要小朋友来帮我分一分,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在空的表格里,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幼儿操作]
3、游戏:逛书店。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都有6个硬币,那你们想去书店里逛一逛买一些你喜欢的书吗?(想)
游戏要求:我们书店里有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的书,你可以买两本或者三本或者更多的书,但是要刚好花掉六元,你买好了请到门口收银台付款,听清楚要求了吗?
2)幼儿游戏。
3)引导幼儿交流自己要六元钱买了几样东西。
一.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 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二.游戏"抛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6.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7.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你玩出了几种情况?你是怎样记录的?
游戏"猜硬币"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进行分类、排序、对立等学习,有助发展幼儿的思维。分类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可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个(或两个)外部特征(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及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次分类。分类、排序和对应这三项活动可以为幼儿进一步学习数的概念打基础。
活动目标
1、能从多个角度来分类,尝试自己说出分类的标准,在同一分类标准下能将物品分完。
2、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引导幼儿观察,找出物体的某种特征,并进行多角度分类。
2.让幼儿明白自己在选择了一项分类特征时,要始终按同一标准进行。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分类娃娃”。
2、学具准备:“分类娃娃”、水果图片、扣子、彩色积木、彩笔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预备活动。
师生互相问候。
游戏:五只猴子荡秋千。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十个娃娃来做客,他们各有特色,如何分类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请幼儿操作学具“分类娃娃”,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如按性别分,按衣服样式分,按动作分等,鼓励幼儿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发展幼儿扩散性思维。
②请幼儿翻开《操作册》,看图提问:图上有几只鸡宝宝?。再请幼儿把这些小鸡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类型分,出壳的鸡宝宝有9只,未出壳的鸡宝宝有6只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分“水果”。将图片中的水果按颜色、大小、有叶无叶、单个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类,并动手摆一摆。
第二组:分积木。先将积木按大小、颜色、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再用彩笔在记录纸上记录,并思考:是积木多,还是红色积木多?
第三组:分扣子。将盘中的扣子分成两类,说说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状、颜色、材料、有眼无眼进行分类等。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的分类方法,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还可以延伸:
1.在区角活动中,对玩具、文具等进行多角度分类。
2.利用日常活动中的排队游戏,练习分类。
3.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渗透物体的包含关系,例如分组活动中第二组,当幼儿将积木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后,可请幼儿点数分类后的积木数量和积木总数,说说是红积木多还是积木多,是圆形积木多还是积木多等。
4.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操作册》。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这里选编的活动反映了日本幼儿园教育的几个侧面,其中有些内容是我国幼儿园很少涉及的,有些内容尽管我国幼儿园也有,但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认为这些活动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①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②重视幼儿的操作与实践。③重视幼儿经验的积累。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与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倡的是一致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在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时,应立足于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更加关注幼儿的实际与幼儿园的实际,在生活中,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充分发现、挖掘、创造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一、活动前幼儿状态
幼儿离园排队时经常会说:“我排第一。”“我排第二。”这其实就是序数的学习。幼儿往杯子里倒水,看看倒多了还是倒少了,这其实就是量的学习。幼儿的计多活动都包含着数量关系。如何让幼儿更加关注这些数量关系?教师在“帽子战斗”游戏中作了一些尝试。
二、活动由来
“帽子战斗,”一般在大班初期玩。幼儿分成两个小组,两组人数一样多,以猜拳决定哪一组先去抢对方的帽子。多次反复后,抢到帽子多的一组获胜。
三、活动目的
幼儿园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产生兴趣,在游戏中认识数量,从而感知数的存在和数的必要。
四、活动的展开
1.猜拳决定谁先抢帽子。两组幼儿各推选一人猜拳,赢者所在的`小组可以先去抢另一组幼儿戴的帽子。这时,教师只让幼儿按小组抢帽子,不要求他们数帽子。
2.数小组的帽子数。当幼儿对组的意识有所增强时,抢帽子就开始了。决出胜负后,幼儿数帽子数。当出现一组抢了20顶,另一组抢了18顶时,幼儿只认帽子多的一组为胜者,而对于两组人数不加考虑,也一无所知,
3.数小组的人数。幼儿自由组合,玩了一会儿,乙组输了。这时,乙组的一个男孩子发现两组人数有多少。教师便让两组幼儿分别排成一路纵队,两队幼儿一一对应手拉手,结果甲组比乙组多出10名幼儿。怎么办呢?大家一起讨论。教师建议10名幼儿全加入到乙组去,甲组幼儿不同意:“这样,我们人少了。”一个幼儿说:“每组加5人。”这样两组人数是否一样多了呢?大家一起数起来。确定两组人数相同以后,游戏继续,最后乙组获胜。这以后,只要玩“帽子战斗”,幼儿总要先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确定人数。
五、指导要点
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包含的数量要素应心中有数,以便随机指导。教师应考虑以下几种数量要素:①数数。②对应――物与物的对应,数词与物的对应,声音、动作与数词的对应,集合与集合的对应。③集合。④长短。⑤宽窄。⑥轻重。⑦大小。⑧多少。⑨高矮。⑩顺序。
六、反省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幼儿学习数量关系的机会很多,教师应将引导幼儿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有趣当作重要事情来对待。“帽子战斗”游戏说明,当活动中出现的数量要素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自身的发现相一致时,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兴趣及关心程度相对较高。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8、9的分合法,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2.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初步的迁移能力,对数的组成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8的分解和组合(2-78),9的分解和组合(2-79)。
2.铅笔,本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6有几种份合法?6能分成1和几?
依次复习6、7的组成。
二、展开
1.复习6、7的组成式
让幼儿观察分析分合号两边数的`变化规律和互换规律
2.课件 --学习8、9的组成
(1)提问:8有几种分合法?9有几种分合法?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写出8、9的组成式。
(3)课件展示8的组成式,请幼儿验证自己的答案。
(4)同样方法学习9的组成。
3.将8、9的组成一同出示,给幼儿完整概念
(1)引导幼儿完整朗读8、9的组成,
(2)引导观察部分数的互换、互补规律。
三、讲评结束,
表扬课堂上积极脑筋的幼儿,教师颁发小奖品,引起幼儿下次学习的欲望。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排序经验为幼儿园设计种树方案,获得更多的按规律排列物体的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及设计规划的能力。
3、对设计活动感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准备:
1、空地图片,设计图纸,展示板。
2、松树、枫树和果树(种类、大小、颜色不同)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次尝试设计种树方案,感知规律排序。
1、明确设计任务。
师:你们看,这是一所新建的幼儿园,漂亮吗?这里还有一些空地,空地周围需要种树。园林叔叔运来了很多树木,看一看,有些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今天,你们就来做一回小小园林设计师,给幼儿园设计种树方案。想不想试试?
2、幼儿自主设计种树方案。
师:这是一张设计图纸,请你以小红旗为起点,来设计一份种树方案。
3、交流种树方案,积累有序排列的经验。
(1)对比观察有规律、部分有规律、无规律排序的样本。
●分析有规律排序的'样本。
提问:你是怎么种的?几棵树一组?每组里面有几种树?
小结:这个小朋友是×棵树一组,每组里面有×种树,而且每组都是按照×树×树×树这样的顺序来种的,这可是非常有规律的种法哦。
●分析无规律、部分有规律排序的样本(根据幼儿操作结果决定)。
提问:现在你们看看这个小朋友设计的方案,有没有规律?
(2)自查纠错,调整设计方案。
二、根据设计要求有目的地设计种树方案。
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已经知道按规律来种树了,那现在园林叔叔又有新的要求了,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1、交代新的设计任务。
(1)要有规律地种树;
(2)4棵树为一组,而且每一组要包括3种树。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交流设计方案,分组检查并纠错。
师:你们都已经设计好了,那都是按照园林叔叔的要求来设计的吗?每一组的小朋友自己来检查一下。
三、延伸拓展活动——模拟种树。
师:今天小朋友都来做了一回园林设计师,按照你们设计的方案来种树,效果会怎么样呢?请你们一组选一种方案在这块空地的周围种满树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体验4-8块正方体的数形关系,理解它们的空间组合。
2.借助实物操作,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能与同伴共享材料,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了正方体,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7个相同大小、颜色的正方体积木,实物图两张(图1、图2)
学具:数积木封塑操作单(图3、图4)两组每组6套,水彩笔,相同大小的红、黄、蓝、绿正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图1,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1)教师将6个正方体积木相互重叠地堆放再一起(图1),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数量。教师边出示图1边提问:“我们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请你帮助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讨论到底用了几块积木建造了这座城堡。
(4)教师用实物正方体积木,与幼儿一起集体验证积木的数量,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图2,猜一猜积木的数量。
(1)教师边出示图2边提问:“我们设计了另一座城堡,请你帮助看一看,这次需要用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教师请个别幼儿用积木按提示搭建,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数积木(图3)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幼儿数数每堆积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记录用数字记录,再用相应颜色的实物积木摆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请他们再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记录结果。
(2)数积木(图4)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堆积木要放8块积木,请幼儿数数每堆还缺几块,请将缺少的相应颜色和数目的积木放在这堆的旁边。
当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4、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育目标:
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推理中,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乐意倾听同伴的表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购物单、购物篮、商品图片、酸奶、香蕉等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鸡要过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们来参加生日聚会。妈妈说:“邀请客人需要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请小朋友一起帮帮它吧。”
二、游戏一:甜品屋购物。
1、观察购物单2,幼儿到模拟甜品屋购买相应的物品。
“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购物篮,看清楚购物单,上面就是小鸡想让你们帮忙准备的东西,上面一行是你们要买的东西,下面一行是你要买的`东西的数量。”
2、要求“看清购物单要买什么?买多少?数量不要搞错哦。”
3、分享交流。
三、游戏二:超市购物。
1、幼儿取记录纸,理解纸上要求。
2、观察购物单,幼儿记录数量。
香蕉有几根?酸奶有几瓶?饼干有几种?
3、交流分享。
数香蕉---数一堆东西时,要数特征明显的地方。
数酸奶---重点引导幼儿对有标签遮挡的商品数量进行推理。
数饼干---重点理解类概念。
四、迎接客人,庆祝生日。
1、借助PPT图片猜猜:小鸡邀请的客人是谁?有几位?
2、猜想:有重要客人,是谁?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3、共同庆祝生日。
活动反思:
1、活动中有些幼儿将环形摆放的棒棒粮数错,这是中班的内容,课前最好再复习一下。
2、活动中能注重幼儿与幼儿的互评,发挥同伴力量。
3、超市购物单上的物体最好是一堆实物的图片,不要只是单个的;特别是饼干的图片要和实物一样是瓶装的,而不是散装的。而且购物单最好用彩色图片,便于幼儿观察,特别是饼干的类概念,用彩色的能看得更明显。
4、老师在讲解饼干的类概念时,要将四盒三类饼干放在桌面上,而不是放在手上,如两瓶黑色奥利奥饼干叠放在一起,另外两种棕色的单独一瓶放一处,让幼儿对“种”“类”有更精确的认识。
5、有重要客人出来时,老师也可将爸爸请出来,激发幼儿热爱父母的情感。
6、整个活动,幼儿表述的还不够大胆,机会还不够多,老师要尽可能多提供幼儿与幼儿交流互动的机会。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贴绒数字1、2、3、4及分合号、背景图(3辆汽车和4个圆点图)黑板。
学具:
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记号笔一支,一个盘子里装有雪花片3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小组活动:幼儿自由操作"今天,我们要来玩"雪花片"的游戏,好不好?那请小朋友每次都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试试看你能分出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提醒幼儿拿3个雪花片分成2份。
(2)集体活动:汽车开来啦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4。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幼儿操作:"分颜色宝宝圆点",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让幼儿给4个颜色圆点宝宝分成2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 的分合式: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花朵和树叶":3的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组成4片树叶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活动反思数的组成与分解就是加法和减法以及部总关系应用题的基础和潜伏性知识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突出分解和组成的过程。从中我体会到,教学不能只光教学当下的知识点,更要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06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7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