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23 11:11:4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6篇【经典】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6篇【经典】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 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正确读出算式。

  3、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真正含义。

  2、 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卡片、课件、水彩笔、记录纸、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来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导入故事情境,出示课件。

  1、提问:“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是几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 认识“+”、“=”。

  3、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一做“+”、“=”。

  4、 找生列算式、读算式,师点评。

  5、 出示课件:森林里其它到小兔子家做客的小动物,每种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学生列算式,算结果。

  6、 课间休息:“兔子舞”

  7、 游戏“听音取笔”。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学生们合作进行游戏,并把游戏结果记录下来,请几名小朋友把记录下的算式贴到黑板上,轮流读出自己的算式。

  8、 学生们填写操作材料上的习题,师巡视并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请学生们利用课堂资源,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四、谈收获。

  找生谈谈本堂课有哪些收获,对本堂课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学生们给予掌声的鼓励。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学前大班的课,我所任教的孩子都是6、7岁的儿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比较喜欢卡通童话和小动物,因此我以到小兔子家做客一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展开教学,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学习互换规律,能用互换规律找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7以内的算式题卡、四座城堡图、四幅画、四张长条卡片。

  2、作业、笔、小贴画。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及7以内的算式。

  1、师幼一起玩8的“碰球游戏”。

  2、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7以内的算式。

  师出示算式,幼开火车回答。

  小结:今天的.火车开得又稳又快,真好!火车开到哪里了呢?

  二、情境感知——看图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法。

  师: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房子王国了,一共有1.2.3.4座房子,这么漂亮的房子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www.mamanv.com)房子主人说这四个房子里分别有一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提问的方式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房子。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师: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几号房子?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7只鸟,树上一共有几只鸟呢?)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号码房子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房子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房子主人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师:房子主人又说话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座房子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交代幼儿操作要求

  师: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老师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7=8)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7+1=8、8-1=7、8-7=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三、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学习数学的互换规律。

  师:老师将图片拿开,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7=8、7+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7=8,马上就想到7+1=8。我们把它称做为好朋友。同样看到8-1=7,马上就想到8-7=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好朋友。

  2、练习互换。

  师: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好朋友题是谁?1+7=8(7+1=8)、8-1=7(8-7=1)

  四、小组操作。

  师:房子国里还有许多数学题目,房子主人说了如果你们做对了这些数学题,每人将奖到一个小贴画,你们想试试吗?

  1、师介绍各种题型

  (1)看图列算式。

  (2)体验互换规律。

  2、讲评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2. 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 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page_break]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评析: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测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长短,设置了悬念,让幼儿猜测兔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说,不同的提问角度,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F.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L.

  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通过"动物运动会""捉迷藏""小动物找家"等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用不同方向辨别数序,并通过动手操作,轻松获得1--5序数认知经验,同时,让幼儿把序数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如: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亲身感知和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存在,知道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学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会用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1、运动会跑道一副, 5种小动物各一个。

  2、楼房图片每组一副,5种小动物每人一套。

  3、小动物胸卡10个。

  活动过程:

  游戏1:

  一、导入活动 ,比赛前。

  师:小朋友,森林里要小动物要开运动会,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他们开始做准备前的有关工作了。你看。

  他们在:

  1、比赛开始前先点名:参加赛跑的有5只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共5只,为小猪、小猫、小狗、小象、小虎)

  2、(这里必须告诉幼儿:从左往右数,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后面的是第二,后面依次类推。)

  师:哪只小动物排在第一?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的顺序)哪只小动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么小动物?(这里让幼儿巩固一下新学的概念:xx排在第一,xx排在第二……)

  二、现在比赛开始了。(这里先让孩子看一下一共有几个跑道,5道。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跑道,第二跑道……)

  师:请幼儿看图说出小动物站在第几跑道?

  师:还可以问第几跑道站的是谁?

  师:哪个小动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师随意摆放)

  三、比赛结果怎么样呢?(与原来排队的顺序不同了)××小动物跑在第一,××小动物跑在第二……。

  游戏2:

  四、游戏"捉迷藏"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师:咱们看看第几只小动物不见了?小动物是谁?(从左往右排队,从上往下排队,让幼儿找。)(难点)

  五、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出示:楼房图片。让小朋友从下往上数一数有几层楼,并贴上数字。

  师:请将××小动物送到第一层楼房里……。

  游戏3:

  六、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幼儿戴好胸卡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5个小朋友,听口令做完动作排队,看一看你的队伍从前往后数,是谁排第几?变换形式,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按照数字排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来是第二……,还学会了从左往右,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顺序。生活中还有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的物体,比如看电影的座位,站队的位置等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找到,请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哦!)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懂得“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故事探索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卡若干、直尺、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读儿歌《小猴荡秋千》引入

  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习“0”的含义

  ㈠认识数字“0”,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1.出示课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图片。提问:

  ⑴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⑵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⑶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盘子里剩下的1个桃子也吃了,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⑷出示数卡“0”,引导幼儿说“0”像什么,感知“0”的形状。

  ⑸儿歌形象识记“0”:“数字零,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⑹师小结: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

  2.播放课件,进一步认识数字“0”,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⑴树枝上的桃子分别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⑵2个气球都飞走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二)0的减法。

  1.出图,师出示猴子吃桃,问:“盘子里有几颗桃子,吃了几颗,还剩几颗?”让幼儿列一个算式出来。

  2.出图,荷叶上有3只青蛙,跳下水3只,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

  3.树上有2只鸟,2只一起飞走了,树上还有几只鸟?

  4.小朋友想一想:7-7=?

  5.小结: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三)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

  1.寻找直尺中的“0”,并知道“0”在这里起的是什么作用?(是“起点“的作用。)

  2.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感知“0”在这里表示“起点”。

  3.观察温度计,了解“0”表示“界限”的含义。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了解“0”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0”?

  2.幼儿自由讲。

  3.播放课件,拓宽知识面。

  (五)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宝宝“0”,知道它可以表示“没有了”、“起点”、“界限”等意义。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小朋友只要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0的奥秘。

  三、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收拾好学具,随着音乐排队到室外游戏。

  活动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于“0”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些经验还比较零散、不完整。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加全面的了解“0”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不同意义,本周安排了数学活动“0”,带领孩子一起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活动分成三大块,分别是:认识“0”、0的减法和0在生活中的意义.在认识“0”的环节中,我通过“荡秋千”的互动游戏,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孩子们看到都被鳄鱼吃掉时,整个教室哄堂大笑,不停喊道:哈哈,没有东西了,是“0”。就这样,活动自然的引入主题。接下来,借助教学挂图及其启发性问题的创设,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 “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意义,孩子们都能较好的借助生活经验来表达出他们对“0”的认识:盘子里原来有2个桃子,猴子把它吃完了,盘子里就没有了桃子,就是用“0”来表示……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0”也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的含义,我借助玩“数字宝宝排队”游戏引导孩子们按顺数、倒数排队,使得孩子们在切身体验进一步感受“0”的不同含义。最后在探索环节中,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出与“0”有关系的物品,使得更好地感知、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反思活动,我发现:丰富的材料有利于孩子在直观形象材料中探索操作,去参与活动;游戏性的环节起到较好地教学效果,孩子们能自主的探究游戏玩法,从中学到知识;在探索环节中,可借助课前课件的制作进行“闯关”游戏互动环节,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提升作用。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2—8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课件、表格、铅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理解“邻居”

  1、师:看,来了一辆快乐大巴,快乐大巴邀请各位小乘客去参观房子,快乐大巴,快乐出发吧!

  2、理解“邻居”:看,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动物住的房子,里面住着谁?什么叫邻居?小狗的邻居是谁?小狗有几个邻居?

  3、你现在的位置旁边的邻居是谁和谁?

  二、比一比: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前面数比中间数小1,后面数比中间数大1的关系。

  1、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水果住的房子,看,有哪些水果?天黑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把一样的水果住在同一幢房子里,从少到多排队该怎么住?(摆放完毕后提问)水果宝宝是怎么住的?

  2、为什么要把2个放在3个的前面,4个放在3个的后面(2个比3个少1个,排在3个的前面,4个比3个多1个,排在4个的后面)。

  3、谁来用数字来表示水果的'数量?看看3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比比水果的多少,再告诉大家2比3怎么样?4比3又怎么样?

  4、小结:3的邻居朋友是几和几,也把2和4叫做3的相邻数,通过刚才比大小,我们知道相邻数的一个特点:就是前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小1,后面的数字总比中间的数字大1。

  三、找一找:数字找朋友

  1、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数字住的房子,你们看一群数字来了,他们是几?(出示数卡2——8)

  2、数字国王为他们买了新房子,数字宝宝要搬到新家里去,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住在那一幢,国王出示一个标记图:小——>大,数字要按标记排队该怎么排?请你们送他们到新房子里去住。

  3、数字宝宝3和5的中间数字朋友捉迷藏躲起来,我们找一找应该是几?为什么?

  4、数字宝宝5的前面朋友也躲起来了,应该是几?后面呢?(引导幼儿知道比5少1是4,比5多1是6,5的的朋友是4和6)

  5、找错误:6哭了,她说我的邻居住错了,谁来帮我找出我的邻居朋友哪里错了,应该是几?为什么?

  四、幼儿操作:

  1、填空格:哪些邻居躲起来了,帮它画出来,并在正方形里写上数字

  2、圆点找朋友:圆点要找到它的前面和后面的邻居,请你帮相应的圆点相邻数画出来。

  3、连连线,教师和幼儿一同评价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9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3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