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舍暇、阴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梦寐以求”等词语。
2.了解有关航天和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展概况。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及写作思路。
能力目标
1.联系生活体验,欣赏、理解本文意味深长的语句。
2.领会悼词的感情脉络,体味本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1.体会悼词对陷入悲痛之中的美国人民所起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在反复诵读中受到熏陶。
2.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充分诵读,体会演讲词表达的思想及其感情变化的脉络。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情感表达丰富、强烈,冲击人的心灵。朗读是体味作品感情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感受演讲者的心情,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2.探究拓展法。课前鼓励学生积极搜求有关航天探险的背景材料,以求在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前提下深层理解课文内涵。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特别是选择关键词语揣摩语言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有关航天飞机外形、熊熊的火球、爆炸时分叉的火焰、麦考利芙照片等)
同学们,科学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到处叠印着探索者鲜明的足迹,而向未知世界每迈进一小步都会增加一百的艰险。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的一声巨响,“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化为碎片,人类探索太空的壮举遭遇重大不幸,这个“全美的灾难”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时为总统的里根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对遇难的全体机组人员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给予真切激昂的赞颂。今天,我们将在这篇演讲词的引领下去追忆为航天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们。(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1.美国航天飞机“挑战号”
“挑战者”号是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与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所改进。
“挑战者”号的首航时间在1983年4月4日~9日,共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发射一颗两吨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唐纳德·彼德森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
1986年1月28日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10次飞行。
2.摘自《北京晚报》1986年1月29日有关美国“挑战号”发生爆炸的报道
美国“挑战号”航天飞机于1986年1月28日在卡纳雅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5万英尺的蓝天时突然爆炸,机上包括女教师麦考利芙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是美国宇航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万分、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
三、诵读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全文,感知内容要点。标示段序并疏解字词。
哀悼(dào)锲而不舍(qiè)勋章(xūn)锤炼(chuí)阴霾(mái)孜孜不倦(zī)企求(q?)凝聚(níng )战栗(lì )拓荒(tuó)弥补( mí )不朽(xi? )
多媒体显示: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释义。
参考答案:(1)xiá霾疆qiè孜孜寐
(2)余暇:工作或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阴霾:文中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归宿: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2.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体会悼词的思想感情。思考:以特定身份(既作为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又是人民中的一员)演讲的里根,在悼词中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里根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两种感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国宇航史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悲痛,但演讲者的言辞更意在于给后继者奋然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3.学生速读全文,勾画出给人启示或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简要评点。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归结:
(1)“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七位宇航员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向宇宙进军的赞歌,他们的开拓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人民。
(2)“在痛苦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意思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今后的道路漫长曲折,航天事业不会一帆风顺,它需要人们为之奋斗、牺牲;同时,不只航空事业,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就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前仆后继,才会取得胜利。
(3)“我们所能找到的安慰是,我们在心里知道飞得那样高那样自豪的你们,现在在星际之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
航天勇士的魂魄虽留在了遥远的太空,但他们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却激励、鼓舞后继者更加奋然前行。他们是人类的精华,是永远铭刻在人类探索史的。
4.学生自由诵读,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教师明确:
从写作思路角度来看,文章以总——分——总的脉络行文。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5~13)分别追忆献身的航天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5~13语段,指名学生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名宇航员的事迹或性格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迪克·司各比机长为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朱蒂丝·莱恩尼科笑对工作,乐对人生。
埃里森·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树了难忘业绩。
罗纳德·麦克耐尔性格坚毅。
格里高利·杰维斯不忘母校为国争光。
科里斯塔·麦考利芙以勇气和探索精神荣膺全国人民的教师荣誉。
小结:正因为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展开深情追忆,所以他的演讲才是令人感动的、平易近人的,不给人客套、虚假、做作的感觉。
四、研读探究
1.学生默读全文,研讨研究疑难。
(1)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想象力”?
(2)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3)演讲词第16语段中提到一个世纪前美国西部的开拓者们的用意是什么?
(4)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5)你认为里根这篇声情并茂的演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指名学习小组报告研讨纪要,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小结:
(1)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象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提供助读资料:
多媒体显示:
殉难的女教师麦考利芙
美国“挑战者”号上7名遇难的宇航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民间的中学女教师麦考利芙。她是一位相当有名的社会学教师,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教授社会学课。1985年她从11000名应征教师中被选中搭乘“挑战者”号升空。
康科德中学有1200名学生。全校师生都以麦考利芙能作为第一位美国平民升入太空而感到莫大光荣。28日那天上午,全校师生兴高采烈,像节日一样穿着五彩六色的衣服,带着乐器,老早就挤入教室和礼堂的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候观看自己的教师的历史性宇航。
终于看到了“挑战者”号腾空而起,同学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可是,一瞬间学生听到一声爆炸,看到一团火球和飞机碎片拖着长长白烟。一个个笑脸顿时被吓呆了,大厅里一片寂静,孩子们很快放声大哭起来。许久许久,他们仍呆坐在电视机前,不相信那是真的。
曾经和麦考利芙竞选的一万多名中学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也都从电视中看到了这幕惨剧。
威斯康星州米尔沃基市斯托莱中学校长史伯斯塔说:“这个事件使人感到喉部好像堵住一块东西似的。我们要记住这个悲剧,接受教训再向前进。”
(2)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3)将开发美国西部的拓荒者的开拓进取与当前的宇航事业作类比,说明发展宇航事业同样需要前仆后继、开拓进取的精神。
(4)里根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指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5)本文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深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教师提示:演讲词属于议论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也即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动笔之先要弄清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明确演说者所处的身份、地位,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本文动人心魄的力量,主要是里根作为讲演者的姿态和角色定位适当,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言语都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五、课堂练习(分发讲义资料)
1.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
(1)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 )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A.深刻B.深奥C.深远D.深长)
(2)就在灾难发生的那天,我们所有美国人都( )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彻夜不眠。(A.关心B.关注C.关切D.关怀)
(3)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 )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A.请求B.恳求C.企求D.乞求)
2.下面句中空白处应填的一组是( )
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A.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
B.令人信赖的声誉巨大的勇气刚毅不屈的品质
C.刚毅不屈的品质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
D.巨大的勇气刚毅不屈的品质令人信赖的声誉
3.请用简明的语句概括下面一段话中的深刻含义。
他们来自这个伟大国家的四面八方——从南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从俄亥俄到纽约州的莫霍克,从夏威夷到北卡罗来纳和纽约州的布法洛。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4.“骄傲”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请用褒义的“骄傲”和贬义的“骄傲”各造一个句子。
参考答案:1.(1)C (2)C (3)C
2.A
3.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使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
4.如:(1)王晓同学在省里的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大家都为他感到骄傲。
(2)她从上次考试后就骄傲了,所以学习成绩下降很快。
六、课堂小结
“挑战者”号虽然已化为碎片,但人类的探索精神却得到了发扬,恰如新闻评论《“挑战者”号追思》中说:“一部科学史证明了一条定理:为了开拓,必须冒险。”从达尔文、诺贝尔到利赫曼、罗蒙诺索夫,无一不是冒着生命危险研究科学的,人类前行的史册镌刻着英雄的名字,而背景则是这种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但是先哲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愿因有了我们的担承,人类探索的脚步走得更远。
七、布置作业
1.学习了《真正的英雄》后,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结合你现在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怎样看待成功与失败?
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2
一、回忆往事,激趣导入
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迈开脚步,走近课文
(一)勇闯词语关
出示重点词语,找学生读并纠错
(二)速读课文
掌握了重点词语,我们再向前走一步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阅读时留意并圈点出有关环境、人物及情节的语句为下面的“闯关”做好准备!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生速读课文
1、看谁抢得快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57年前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当时我几岁?(8岁)
(3)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他们的名字是什么?和“我”关系如何?
(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有2个,他们的名字是内德、杰利后者与“我”的关系比较前者更加亲密因为杰利是“我的朋友”)
2、我要来帮忙
同学们的闯关又快又顺利,可现在有一个同学却遇到了麻烦。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文取的小标题,可是他忘记把具体段落标上了哪位同学能来帮帮他呢?
决心爬崖( )
陷入险境( )
脱离险境( )
脱险有感( )
三、质疑激趣,再走一步
师:咱们同学还真是和这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啊!可是,有人认为前6自然段占篇幅太多,建议大刀阔斧地砍去,将其提炼成“费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然后就进入第二部分,大家看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原文开头的巧妙和功效是修改后的“一句话”所不具备的,理由有二:
首先是“呼应内容,作好铺垫”比如,“闷热”的天气要素的'交代,不光是引发后面爬悬崖情节的要素之一——天气的异常,让人更加烦躁,也预兆着其后事态的发展。
其次是“引发悬念,激发兴趣”比如,身体方面自小的孱弱及母亲训诫的内容交代,会引起读者关于作者遭遇内容的__和好奇心一系列的问题,会如同“钩子”一样,将读者阅读的欲念牵引向后续的阅读。
四、仔细思考,走近人物
师:原来这前6段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啊!下面我们再向前走一步,结合715段,完成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述“我”的遭遇,再尝试用一个字来概括文中“险境”的特点。
2、用“‘我’是一个的小男孩,因为”的句式来谈谈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参考:
1、“我”的遭遇是“我”在悬崖上一个狭小的岩石架上进退两难,陷入困境。
这个“困难”的特点是:“陡” “高” “险”。
2、“我”是一个“身体瘦弱,性格软弱”的小男孩,因为第8段第11段第14段。
师:这样一个身体瘦弱,性格软弱的8岁的孩子,却陷入这样一个有着“陡”“高”“险”特征的“险境”,但结果却出乎意料,他最后成功脱离了险境,这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来与文中的“我”一起,重温这段经历及此后的感悟吧!
五、深入思考,走进中心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1623段,分别按照下列指定句式,小组合作来说说阅读的收获、感悟。
1、“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过程中,“我”变得越来越,成了一个的人。
2、读完作者的感受,我受到的启发是
参考:
1、“我”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自信),成了一个充满成就感(成熟的、有成就)的人。
结合原文第21段、第22段、第23段
2、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谈:
从心态角度上来说,意味着面对困难,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良好心态。
从方法的角度来说,只有把大目标分解成如同一步一步的小步骤,才可能完成。
从意志力角度来说,展现了意志的坚定,乃实现人生目标的必要因素之一。
从人生境界来说,感受到一个朴实而又极致的道理:非凡的成就,往往也是由平凡的点滴积累而成的。
六、品读“父亲”
师:我们一步一步走到这里,当我们为主人公的表现而感动不已时,是不是忽略了一个人呢?其实,指导“我”走出困境并收获成长的“父亲”形象,也有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
请大家带着自己对“父亲”形象的思考,仔细品读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依照下面的示例,为文中的父亲写一则颁奖词。
示例:高淑珍颁奖词
你用粗糙的手,支起课桌;你用宽阔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学生写完后展示
七、小结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在“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3
教学设想:
本文是美国总统里根为纪念“挑战者号”遇难的全体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词。这篇演讲词声情并茂,既令人悲痛,又鼓舞人心。朗读是体会作品情感的方式。本文教学,我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感情,理解语句的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快速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朗读课文,领会悼词的感情脉络,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速读,领会悼词的感情脉络。
2、朗读,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充分诵读,体会演讲词表达的思想及感情变化的脉络,体会文章丰富强烈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认识“真正的英雄”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介绍背景
人类的历史是在探索中前进的,在某些领域,每一次的探索就是一次冒险,都可能面临生与死的抉择,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中,就曾发生了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这场灾难的有关报道。(播放录像)
当长烟在天际消散,悲痛却在人们的心中积聚起来。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全世界为之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不已、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航天灾难,1月3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在追悼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沉痛哀悼遇难的七位宇航员,称他们为“真正的英雄”。今天我们将跟随里根走进英雄的世界。
(板书课题:真正的英雄)
(以播放录像创设教学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速读,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勾画相关语句。
①文中追忆了哪几位英雄?他们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分别是什么?
②在里根总统的悼词中,还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2、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1)(板书:追忆)
(2)明确:迪克:以危险为伴;迈克:胸前戴满奖章;朱蒂丝:微笑着,迫不及待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埃里森:梦想去月球旅行,建树令人难忘的业绩;罗纳德:性格坚毅,梦想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格里高利:随身带着母校的旗帜,纪念为他指点过未来的人们;科里斯塔:勇敢,有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3)还写到了对英雄的哀悼之情(板书:悲痛)。
(4)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未竟的事业(板书:力量、探索前进)。
(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训练了速读能力,安排速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速读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三、品读,体会感情
(一)走进文本,朗读悟情
1、寻读。本文以真情感动人心。七位航天英雄的牺牲带给人们的悲痛是巨大的。说说你从文中哪些语段感受到了这种悲痛之情。找出来,深情地读一读。(注意朗读时的语速、语气、语调等)
2、演读。请同学们把自己找到的句子推荐给全班同学,看看哪些同学的朗读更令人感动?请学生扮演总统,朗读。
学生朗读,师生合作点评。
3、范读。教师读第十四自然段。
教师指导读法:用心地、投入地朗读;找重点字词,最能表现情感的词。要读出悲痛之情。
4、赛读。请同学们找出具有这种号召力量的语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找出号召力和鼓舞力量的句子。在小组内展开竞读。
请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你们所找出的句子,读一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等)让学生齐读19自然段。里根总统认为,纪念英雄的方式是什么?(是号召我们缅怀这些英雄,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5、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小结一下悼词的写法吗?如:涉及哪些内容?表达怎样的情感?
悼词的内容:(对死者)哀悼——追忆——(对生者)学习精神,继承事业,继续前进
悼词的感情:表达悲痛、赞颂之情,并给人以力量
(二)、深入文本,话说英雄
1、过渡:为了探索,就会冒险。在20xx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上七名宇航员的生命又消失在没有痕迹的飞翔中。他们和“挑战者号”上的七位宇航员一样,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失败了。
提问:大家又知道我国有哪些航天英雄呢?他们因他们的飞天壮举而成为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那么你认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谈对“真正的英雄”的理解,教师结合文中语句点拨。
文中语句: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小结:这是里根总统对“挑战者号”上七名航天英雄的高度赞誉。也是对“真正的.英雄”的阐释。)
(三)研读文本,质疑探究
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合作探究。
(本环节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不脱离文本,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本;质疑探究,着眼于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四、联读,体验反思
“挑战者号”上的七位宇航员的生命永远地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抬头凝望遥远的星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要求尽情倾吐自己的真情实感,可表达哀悼之情,也可表达学习英雄的决心,探索未知世界的信心。
(通过写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感,也实现了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五、课堂小结
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们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我们结识了人类航天,这些人类真正的英雄,我们追忆了他们的业绩,铭记着他们的故事。我们哀悼他们,赞颂他们,并从他们的身上吸取力量,发扬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向一切未知的领域探索前进吧!让我们最后一次向这些英雄们道别吧!(集体朗读第二十段。)
(再次朗读,加深情感体验。)
六、作业设计
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4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品味诗中的语言。
3、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梦想应如何实现。
【教学重、难点】
1、诗的朗读。
2、语言的理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一定有很多梦想,能将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吗?(学生畅所欲言)诗人王家新在小时候也有一个美丽的.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阅读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诗人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关上书,听老师范读全诗,注意朗读的语气、速度、重音(读得重的词语)。
2、学生谈听读课文后的感受。
3、教师略谈诗的语言美,并提出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5、请一名学生朗诵后,其他同学评议,教师最后点评。
6、齐读。
三、精读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1、教师点拨: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他。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
2、学生小声或默读诗歌,探究一下,诗中的“海”与“山”蕴含什么意思?先个别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在全班交流,教师注意点评。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
四、赏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1、教师点拨:
诗中的“我”对大海是这样热烈向往,为了实现理想不懈追求,而这些都是诗人通过精美的语言告诉我们的,同学们,让我们默读诗歌,将你认为用得特别生动的词语作上记号,想一想,你为什么认为它用得好;将你不理解的词语也作上记号,小组内合作解决。
2、集体讨论,教师注意点评。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力争当堂背诵。
五、练习
1、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分别造句。
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七年级语文鼎尖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鼎尖教案03-10
鼎尖语文教案01-15
语文鼎尖教案7篇03-10
数学鼎尖教案02-26
鼎尖语文教案11篇01-15
鼎尖语文教案(11篇)01-15
鼎尖语文教案集合11篇01-15
数学五年级鼎尖教案01-11
五年级下册数学鼎尖教案01-14
数学五年级鼎尖教案6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