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优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画面特征自主探索5的加法,并列出5的加法算式。
2. 初步理解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3. 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加法式卡、5的加法图。
2.苹果(5的加法图)、梨子(一道5的加法算式)、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活动过程:
1.以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秋天到了,很多动物约好一起去秋游,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呢。”
2.拍手游戏:复习5的组成
小动物们可开心啦!邀请我们一起玩“5的拍手游戏”。
师:“我拍1”幼儿:我拍4,师幼:我们一起拍拍手。
3.来了几只动物。(幼儿看图自主探索学习5的加法)
(1)集体探索5的第一组加法
教师:很多小动物都来了,我们看谁来了?(出示1只小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呢?(又出示4只兔子)你能用三句话说清图片的意思吗?谁会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呢?1、4、5各表示什么?
(2)幼儿自主探索5的加法
①教师:还有哪些动物来了呢?请你从篮子里拿一张图片,先学会用3句话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图片的.下面列上算式。
②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③个别幼儿进行交流。(先用3句话说清图意,再列出算式)
4.探索加法中两个部分数的互换规律。
(1)教师把幼儿探索出的算式题贴在黑板上,读一读。
(2)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些,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把相同数字的算式贴在一起。)
(3)请幼儿观察2组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加法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可以互换的规律。
5.游戏摘果子:复习巩固
教师:小动物们来到了果园,摘了很多果子,但是一定要把果子上的题做对了,水果才能带回家。
苹果:看图编题,列算式。
梨子:写朋友题。
橘子:算式填写完整。
(1)幼儿任选一种水果进行操作。
(2)评价操作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不受长度的曲直、横竖等形式的影响,感知长度的守恒。
2、初步学会比较几个同类物体的长度,尝试用计数、测量等方法加以验证。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套操作材料(三种不同造型的、一样长的电线;1根绳子、6根一样长的火柴棒、剪刀)2、记录表、铅笔。
3、幼儿学习过测量的方法,知道测量的要点(起点一致,才能比长短)。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探索,初步感知长度的守恒。
1、出示电线材料、记录表,猜测是否一样长。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不同造型的电线,小朋友先猜一猜,这三根不同形状的电线一样长吗?
(2)师:(出示记录表)不改变电线的形状去观察后,把你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觉得一样长的请写等号("="),不一样的请写不等号("≠")。
2、观看记录表,探讨、验证三根铁丝是否一样长的方法。
(1)先出示两张猜测不一样结果的记录表,先让幼儿观察一下。
师: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那怎样用一些好办法来验证出它们是否一样长呢?
(2)小组讨论。
3、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如用绳子去测量;将铁丝拉直对比等)师:现在请你们想一个你觉得又快又好的办法来检查一下它们是不是一样长?你们可以两个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来操作,另一个小朋友负责记录第二次试验的结果。
4、教师小结:一样长的铁丝无论摆成怎样的形状,它的长度始终都是一样长的。
5、让幼儿自由操作改变电线的形状,再次感受长度的守恒。
二、提供同数量同长度的火柴棒,继续探索长度的守恒。
1、请幼儿将六根火柴棒自由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然后与同伴探讨连接起来的图形总长度是一样长,为什么?
师: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各准备了6根火柴棒,看看它们有什么是一样的?(都是一样长)。请你们摆出各种不同的造型,然后和旁边的同伴比比看摆完不同造型的火柴棒总长度是一样长吗?为什么?摆放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
2、操作讨论,深入理解长度守恒。
(1)师:6根一样长的吸管不管摆成什么样子,它们的总长度是一样吗?为什么?
(2)小结:一样数量、一样长度的物品无论摆成什么造型,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不变的,都是一样长的。
三、延伸活动:在数学区继续投放各种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感受长度的守恒。
师:我们刚才想到了两种验证长度一样长的方法,在数学区中,小朋友还可以在区域活动时,想出更多更好的验证方法。
附:记录表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观看课件,学习4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思维推理能力。
3、学习4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4的相邻数是3和5。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重难点分析:
1、重点:由3比4少1,5比4多1的关系,推出4的相邻数就是3和5。
2、难点:用语言清楚地表述比较出的结果。
活动方式:
集体和个人
活动准备:
知识:学习了3的相邻数,初步了解了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
物质:教具:课件:幻灯片两张,数字胸饰若干
学具:每人3朵蓝花、4朵黄花、5朵红花。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语气,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表演内容是:一位小朋友扮演数字"4",哭着来到小朋友面前,请小朋友帮助找朋友。
二、展开: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开花",观察比较感知3、4、5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花园里掀开了3朵蓝花,过了今天,又开了4朵黄花,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问:"蓝花和黄花谁多谁少?蓝花比黄花少几朵?3比4少几?"通过游戏,你知道了4的一个好朋友是几?(因为3比4少1,4的一个好朋友是3)
(2)以同样方法,引导幼儿操作比较4、5之间的关系。
花园里又开了5朵红花,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5比4多1,4的另一个好朋友是5。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好事,给数字4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3和5,也就是说,4的好朋友是3和5。
2、教师播放课件,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
(1)第一张幻灯片,屏幕上出现3多蓝花、4朵黄花和数字3和4,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3比4少1,4的好朋友是3。
继续播放:屏幕上出开出5朵红花和数字5,引导比较,得出结论。5比4多1,4的好朋友是。
(2)第二张幻灯片出现,数字3、4、5,把数字"4"请上台来,问:"数字4你找到朋友了吗?是几和几?"幼儿一起说出结论: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戏:"找朋友"进行巩固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3、4、5)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3,一个是数字5。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反思:
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现有的水平,借助事例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轻松的在事例中自然将问题解决。
以“找朋友”游戏巩固学习相邻数,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不足之处,因为自己的示范的语言不够简练,太复杂,促使幼儿不能及时消化运用,以后我首先要有思考,运用最简单的方式,适合幼儿理解表述的方式进行示范,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清晰的要求,有效的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国庆出外旅游的情况,激发幼儿对旅游景点的向往,培养幼儿(幼儿食品)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已有的简单资料进行汇总,学习用最初步的统计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前一阶段都在进行“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
2、国庆放假以前发过一张旅游去的统计表,国庆过后资料已回收。
3、前一次活动中幼儿对去过的地方进行过交流,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旅游景点。对每一个旅游景点都统一了标记。
4、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讨论,集体探索
1、提出问题:今年国庆节,很多小朋友都跟着父母外出旅游去了。隔壁班的老师问我,你们班到底有几个小朋友出去了,有几个人没去?都到哪几 个地方去过了?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我一下子回答不出,小朋友,你们帮帮忙,你们能帮我算一算吗?
2、展示幼儿有关旅游去的绘画作品以及交来的.表格。告诉幼儿凡是旅游去的孩子都交来了一张表格,请幼儿用自己的办法统计。
(1)逢双数
(2)5个5个数
(3)逢单数
(4)6个6个数
(5)一个一个数
3、我们班共有35个小朋友,外出旅游的有26个,那么没有出门的有几个呢?
(1)减一减
(2)数用来表示没去的人的花片等
4、26个出去玩的小朋友当中,有的去的地方是一样的,那么26个人一共去了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1)教师出示空白统计表格。告诉幼儿小格子里表示旅游景点,用标记表示,大格子里用画勾的方式统计去过的人数。
(2)按着顺序统计,从第一张第一个景点开始统计,再一张一张往下。
(3)统计人数时,也要挨着顺序往下找,有1个人打一个勾。
(4)不重复景点,也不重复人数。
5、观察得出结论:一共去过18个地方,到杭州去的人最多。验证:看一共有几个勾,是否是26个?
二、提出问题,小组积累资料
1、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中,弟弟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妹妹朋友一共去过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分成弟弟组,妹妹组,分别把自己旅游去的景点和弟弟妹妹的标记做出来,分别帖到两块黑板上去。
三、个别探索,集体交流,了解统计小方法
1、弟弟拿着表格,统计妹妹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2、妹妹拿着表格,统计弟弟去过哪几个地方,去哪个地方的人最多?
3、两个两个交流检查,看统计结果是否一样。
4、小组绘制成一张大统计表。
5、交流弟弟组和妹妹组的统计结果。若发现不同答案,则及时寻找原因:景点重复记或去过的人重复统计等。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培养幼儿的运算能力。
2.激发幼儿学习10以内数字加法的兴趣。
3.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10以内各数的组成,理解加法。
难点:练习加法和组成,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准备
扑克牌5-6副,并将牌中的(10,J,Q,K及大王,小王)拿掉。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示范玩法。
幼儿分成5人一组玩石头,剪子,布游戏,确定首先摸牌者(用其他方法来指定也可以)。
基本部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轮流摸牌,每人摸5张。
2.从桌上的牌中再翻开5张摆放好。
3.确定出要凑的数目(如凑10)
4.幼儿观察自己手中和桌面上的牌,寻找是否有可以凑成“10”的牌(用两张或三张牌凑成“10”均可)。
5.由能凑成“10”的幼儿出牌,并将凑成“10”的牌收为已有;不能凑“10”的小朋友可随意出一张牌放在桌上。
6.依次出完牌后,再轮流摸牌,将手中的牌补齐始终保持5张牌,桌上的牌也保持5张牌。
7.根据以上规则继续玩游戏,最后得牌多的`为胜。
结束部分:
小朋友分组按以上玩法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在家庭或活动区中继续玩此游戏。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属于游戏型活动。这一游戏,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定出要凑的数目,按对幼儿年龄特点,一般从5开始比较合适,以后逐渐增大到10;在游戏中可启发幼儿用多张牌凑出规定的数目如,3和2凑成5,也可用两个2和1凑成5,以培养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敏捷性,提高幼儿的运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这节课也可以做减法游戏,方法与其相反,另外,把这节课用别的教材来讲也可以,如;用各种水果模型来玩也可以,反正,无论用哪种方法来讲,幼儿理解而实际生活中运用每节课所学的内容,才能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6-27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