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大班数学教案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会按几何图形的2-3种特征进行分类,初步掌握在表格中看图形找特征的方法。
2、引导幼儿能正确地表述图形特征。
3、 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经知道各种图形名称。
2、物质材料准备: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几何图形若干、每人一张表格纸、勾线笔;归类盒若干。
活动过程:
一、猜想活动,幼儿产生学习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好多种图形宝宝,它们可以拼出什么来呢?
二、拼图活动,幼儿大胆操作交流。
1、幼儿进行大胆拼图。
2、请幼儿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数一数各有几个?
三、记录活动,幼儿细心记录。
师:请你将你刚才说的记录下来。
教师教幼儿如何记录,只要看图形找特征,在特征上打勾。
师:请你将你的记录结果讲给好朋友听。
四、游戏活动,幼儿将图形归类。
1、请幼儿按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放在一起。
2、交流:你是怎么归类的?为什么?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材料:纸盒做的楼房材料人手一份,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写有具体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图像若干,彩色胶带卷(用于标示楼房位置)。
环境:多媒体、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桌椅、地垫人手一块。
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
1、(师幼交流)孔老师第一次来小榄,发现我们小榄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
2、这是xxxx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
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镜头到一个单元)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这是一楼,(镜头到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
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
二、尝试操作 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
1、造楼房
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方法是:每个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楼房后套在你现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楼房正面展示给大家。
2、编门牌
楼房都有门牌。请你把造好的楼房按照一定的规律编上门牌。
(1)幼儿尝试自主编号。
(2)请你说说是怎么编号的。
(3)讨论:门牌号上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最底下的层叫做第一层,把最左边的间叫做第一间,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编门牌的方法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第一个数字表示层,最后一个数字表示间,中间用0隔开,楼房的门牌号就是101、102、201、202等
(4)请小朋友检查一下自己的门牌编对了吗?没有编对的调整过来。
三、探究学习 认识住宅地址
(幸福小区)小区落成了,大家为小区的落成放个三响炮表示庆祝吧。“啪!”(集体击掌三下)
1、探究楼号。xxxx小区里有几栋楼房?请小朋友来编号
2、探究单元号。观察第一栋楼房和第二栋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栋短,第二栋长……)第一栋楼房有三个单元,第二栋楼房有1、2、3,4、5五个单元。让我们从左往右数一数。教师逐一指各栋楼房,说说各栋楼房都有几个单元。
3、探究栋、单元、层、间的关系。红红要住进这个幸福小区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钥匙,钥匙上有她家的地址(出示及钥匙地址卡片2-3-301),你看得懂吗?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xx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单元?哪一间吗?
4、巩固认知。如果请你也来这个新小区住,你希望住在那里,请在新家的阳台上插一枝花,并告诉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单元几零几?(请幼儿指出具体住处并完整表述地址,并说“我的新家在xxxx小区xx栋xx单元xx室,欢迎大家到我的新家来玩”。)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分别板书。
这个小区太漂亮了,孔老师也想把家搬到xxxx小区来,我喜欢这套房子,你能说说孔老师新家的详细地址吗?(xxxx小区第4栋第二单元501。)
四、巩固迁移 尝试生活中的运用
搬新家:小区建好了,很多住户要搬进来了。请你帮助大家一起搬家好吗?请你根据他给的地址帮助他们搬进新家。
请一幼儿讲解他准备把新住户搬进哪里?为什么是那一家?最前面的xx表示第xx栋,中间的xx表示xx单元,后面的xx表示xx房间。(同伴间可相互交流)
五、教学效果
大班的这堂《数学与教案》对于快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比较的适合,进入小学,对于孩子们的文化知识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而目前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均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幼儿园开展这类似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认识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授课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自己的家门牌号码的`学习兴趣很高,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发现门牌号码的排列规律,在大家的讨论中,孩子们很兴奋的向同伴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可以看得出来,孩子们对于本堂课的内容很感兴趣。
六、教学反思
虽然本堂课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极高,但是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在尝试操作方面,梳理幼儿对门牌的认识,有一个环节是造楼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一致,有的小朋友造楼房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还有的就是在给楼房编号码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反应比较慢,不知道门牌号的编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全面,争取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操作,这是今后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8以内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比较8以内数量的多少。
2.学习用添一个或去一个的方法把不一样变成一样多。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感知8以内的数。
我们都知道多做运动对身体好。那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出示幻灯:看有什么?跑步机有几台?用数字几表示?单车有几辆?用数字几表示?
2.学习变成一样多。
我们一起去看看。你们看,健身房的叔叔已经把跑步机都排列整齐了,数一数,有几台?看一群小朋友来跑步了,有几个?一台跑步机上只能站一个小朋友。你们发现了什么?怎么办呢?(添一个)
还有些小朋友他们想骑单车,有几辆?来了几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骑一辆单车,够吗?那怎么办?(去掉一个)
锻炼的小朋友有点累了,他们想去休息一下呢。这间屋子是给骑单车的小朋友休息的`,有几把椅子?几个小朋友?够不够?怎么办?(添一个)
这间屋子是给跑步的小朋友休息的。看看有几把椅子?跑步的小朋友有几个?多了一张椅子怎么办?(去一个)
3.幼儿操作。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来完成老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是变成一样多:用添一个、去一个的方法是两组物体变成一样多。第二个游戏是蝴蝶找花,有几朵花就和数字几的蝴蝶相连。
4.教师讲评。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看分合式列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2、学习9的第一组加减,并看算式编应用题。
3、学习归纳、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数字,加、减、等号、分合号。
2、点子图、9的第一组分合式
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游戏:碰球。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学习9的`第一组加减。
(1)出示8的第一组分合式:"这道分合式怎么读?""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分合式?"(1+8=)"你是用哪道算式来表示哪个分合式?"(用1+8=这道算式来表示1和8合起来是9这个分合式))"请你把这道算式的得数算出来。""这道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个数?"(分合式中少的那个数)"请把分合式填完整。"
(2)出示分合式9可以分成8和?。"这个分合式怎么读?","列出算式并算出分合式中少的那个数是几?"(9-8=1)
三、小组活动第一、二、三组: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写算式。
第四、五、六、七组:填分合式列出算式。
四、活动评价。
(1)出示4道分合式和相应的4道算式,幼儿重点讲述这两个分合式与列出的算式意思。
(2)归纳分合式。
"可以用哪一个分合式来表示这4道算式。"
(3)看算式编应用题。
"这4道算式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什么事呢?"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二等分的方法,发展思维灵活性。
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苹果、绳子、纸(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吸管、杯中的水、等分练习册、若干图形、笔。
四、设计思路
尽管幼儿在生活中已接触过许多等分的实例、但要他们亲自实践对物体的等分、尤其是理解等分的方法,还是有’—定难度的。因此,活动前首先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组织讨论,使幼儿‘对等分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操作探索,讨论归纳后,幼儿对等分有了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在思维方面提高要求,即设计练习纸及游戏活动以有利于促使幼儿采用变通思维,培养幼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五、活动流程
讲解演示一探索操作一讨论理解一巩固提高
六、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幼儿,如果两个小朋友,只有一个苹果,苹果怎么分着吃?
2、组织讨论等幼儿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一个苹果如何分成为相等的两份,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二)探索操作
1、提供操作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讨论理解
1、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2、教师总结:一个物体(图形)被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就是物体(图形)二等分。
3、讨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请幼儿把等分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的有什么不同。
②总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四)巩固提高
1.每人一套等分练习纸.请功儿把二等分的图找出来,并画上圈。
2、幼儿动手,老师巡回。
3、玩游戏;找朋友
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分成二份,一份在参加的游戏幼儿手中,另—份贴在磁性黑板上.游戏前,幼儿在活动室周围边走边念儿歌:勤锻炼,身体好,找个朋友来赛跑。念到最后—字。幼儿分别到黑板上取下一个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拼得又对又快:
七;活动延伸:感知将图形三等分,扩大范围感知等分现象。2.欣赏故事《两只狗熊》,感受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评析: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2. 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评析: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 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按照个子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毛毛虫说:“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时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小兔说:“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page_break]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评析: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测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长短,设置了悬念,让幼儿猜测兔子会提出什么要求。可以说,不同的提问角度,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F.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L.
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5角、1元的硬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特征。
2、会用钱币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3、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给幼儿准备足够数量5角、1元的硬币。
2、小熊、小猴的头饰,糖果若干。
3、布置一个迷你小超市。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1、课件(银河超市若干物品)
2、小朋友,你们看看银河超市有哪些商品?你想买些什么食品回家?
3、你想把食品买回家,需要什么呀?(钱)
二、认识硬币:
1、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钱:展示5角、1元硬币。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说这些钱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了解这些钱币的特征:金黄色的那个就是5角钱的硬币,硬币中最大的就是1元钱的硬币)
教师小结: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硬币
2、小朋友们认识这些硬币,森林里的动物们也认识这些硬币,还会用它们来买东西呢!不信,你们看------
3、教师讲述故事《小熊买糖果》。
4、表演故事。
(1)小熊买牛奶糖(5角钱)
(2)小熊买棒棒糖(1元钱)
(3)小熊买巧克力糖(1元5角钱)
三、游戏:小猴买糖果
1、每人一个小猴头饰和1元5角钱。教师交代要求:购买的糖果不能超过1元5角钱。
2、幼儿自由组合进超市买糖果。
3、让幼儿说说自己不一样的买法。
4、教师小结。
附故事《小熊买糖果》
一天,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小熊到超市里去买糖果,招待客人。
走进超市,来到卖糖果的柜台,看见了自己想买的牛奶糖,就问营业员阿姨:“阿姨,牛奶糖怎么卖呀?”阿姨笑眯眯地说:“牛奶糖五角钱一颗。”小熊又问:“棒棒糖多少钱一根呀?”“棒棒糖一元钱一根。”小熊买了牛奶糖和棒棒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小狗来小熊家玩。小熊拿出牛奶糖和棒棒糖给它吃,小狗不喜欢吃,摇摇头说:“我喜欢吃巧克力糖。”小熊马上来到超市的糖果柜,问阿姨:“阿姨,巧克力糖怎么卖呀?”阿姨说:“巧克力糖一元五角一颗。”小熊买了巧克力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熊和小狗开开心心地吃着糖果,一起玩了!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两种图形的排序规律并能按此规律进行走迷宫活动。
2、理解游戏规则,并在游戏情景中增强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3、增进幼儿勇于接受挑战,积极动脑的习惯。
教学准备:
1、白板课件,视频转换仪,电子白板一块。
2、操作纸每人一张,图形(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若干。
3、场地布置:迷宫游戏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瞧!是谁啊?是懒羊羊!懒羊羊的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这么着急?
懒羊羊:不好了,村长被灰太狼抓走了,要我赶紧回羊村拿锦囊去救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锦囊吗?原来锦囊里装的一般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让我们一起帮助懒羊羊回羊村吧!
二、主动探究,找出规律顺序。
(一)学习ab形式的排序方式。
1、铺桥。
(1)可是回去的路上灰太狼设了许多陷阱,看,前面是什么?(操作: 懒羊羊过桥)懒羊羊要过桥了,呀!桥上的木板没有了,走不了了,我们来帮懒羊羊铺好吧!
(2)看一看这座桥是按什么规律铺的?那后面应该怎么铺?谁愿意来帮助懒羊羊?注意了铺错了可是要掉进陷阱的哦!
(3)小结铺桥规律:原来这座桥的路是按照1个正方形、1个圆形、两个图形为一组的规律来铺设的。
有了你们的帮助懒羊羊终于顺利的通过了这座桥。
(二)学习abb形式的排序方式。
1、过山洞。
(1)看,来到哪了?山洞,山洞里灰太狼设置了很多迷宫,也要我们自己铺一铺道路。山洞里一共有几个迷宫?3个迷宫,它们的.路都不一样。
(2)各个山洞
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迷宫,你看到了什么?原来 这是禁止标记,它告诉我们有它的地方能通过吗?你还看到了什么?图形,这些图形告诉我们什么?原来是铺路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1个圆形2个正方形或圆方方)还看到了什么?箭头,箭头表示什么?那入口在哪呢?请小朋友找一找入口,你觉得在这里那我们插一面小旗,再用手指画一画看一看能不能走出迷宫?呀,碰到 还能通过吗?不行,那谁还找到了入口,我们一起用手指走一走,
能走出迷宫说明入口找对了。找到入口和出口后,再按照规律圆方方来铺路。接下来应该铺什么?后面铺什么?后面还有几个迷宫要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助懒羊羊铺路,好吗?
2、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在铺路的时候先找一找迷宫的入口和出口,找到入口后将小旗贴在入口处,然后找一找铺设道路的规律,从入口处开始,按照规律把迷宫里的路铺好。(小朋友加快速度,不然我们会被灰太狼发现的),铺好后请你用手指按照你的路线走一走,看看能顺利走出迷宫吗。完成的小朋友请你拿好迷宫图轻轻坐回小椅子上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铺的
3、交流纠错。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迷宫?好,我们按照他的路线一起用手指走一走看看能走出迷宫吗?你是怎么铺路的?按照什么规律?他铺的对吗?我们按照规律说一说。你们都铺对了吗?
三、集体游戏,体验成功快乐。
1、出示锦囊。
懒羊羊终于回到了羊村拿到了锦囊了,我们打开看一看,锦囊里有什么好办法?要请我们小朋友按照规律铺设道路去救村长。
2、了解“营救村长”的方法。
你看到了什么?小旗表示什么?是起点,你还看到了什么?这些图形告诉我们什么?铺路的规律。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示范: 看着就是那条小路,从起点处开始按照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规律一格一格往下铺。
请小朋友小组合作,每一组上都有一个锦囊请小朋友打开锦囊,看清锦囊里的指示的规律一起铺路,铺好后请你检查一下是否和你锦囊中的规律一致,完成后把你们的小路放在前面相应颜色的小旗处,然后排好队。
3、游戏“营救村长”。
你们的道路都完成了,下面我们赶快排好队伍,和懒羊羊一起去营救村长吧!还记住我们要轻轻的不然会把灰太狼引来的。“村长,你在哪?我们来救你了。”我们赶快把村长扶出来。(教师带领幼儿按照示意图走出迷宫)
四、结束(村长成功获救)。
耶!终于成功救出村长。我们赶快送村长回羊村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形状和颜色结合,进行计数,并能正确填写在格子里。
2、运用数字或符号准确记录计数结果,试用表格进行统计活动。
活动准备:
1、黄瓜 茄子 辣椒 胡萝卜。
2、二维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产生统计兴趣。
1、观察左边的图,讲述蔬菜名称。
小民的妈妈买菜回来了,你们看看都买了什么菜?(引导幼儿自由讲述菜名,然后个别提问,最后集体逐个点认。)
2、点数各蔬菜的数量,进行计数练习。
小民妈妈买了几根黄瓜,几个茄子,几个辣椒,几个胡萝卜呢?(让幼儿自由数一数。)谁能说说每种蔬菜有多少?(引导幼儿完整说出四种蔬菜的数量。)有什么办法让我一下就知道各买了多少蔬菜?
二、观看表格,学习统计方法。
1、观察右边图表,学看二维表格。
你们看书中右边有一个表格,表格上有什么?你知道表格有什么用?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都表示什么?这一横排的格子都表示什么?(教师手指黄瓜,顺着其同排的格子慢慢地滑过去。)第二排表示什么?(茄子),表格上面有绿、红、紫、橘黄色的标记,绿色表示第一列格子的蔬菜全是绿色的,红色表示的第二列的.蔬菜全是红色的。
2、分析表格,学习填表。
现在我们知道了蔬菜、颜色标记和空格表示的意思,每个格子都表示一种蔬菜,想一想格子里的茄子是什么颜色的?(紫色)让幼儿说说黄瓜、辣椒、胡萝卜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填在哪个格里。
三、操作幼儿用书,运用表格,进行统计。
1、了解填写表格的具体方法。
小朋友,你们再数数,妈妈各种蔬菜究竟买了多少,然后根据蔬菜的颜色在对应的格子里填上数字进行记录,这样你们数再多的蔬菜都不会忘记了。
2、自由数数,填写结果。
3、交流结果,互相检查。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快乐数学教案04-02
大班对称数学教案04-0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2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