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地理教案>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时间:2023-10-26 07:29:03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初中地理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初中地理教案4篇

初中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

  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

  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二、新课讲解: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

  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

  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

  总结: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

  2、亚洲的地形特点:

  出示PPT,问:

  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依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

  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

  总结:地势起伏大

  点击“亚洲剖面图”

  总结: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

  最后总结亚洲地势特点:

  地势起伏大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

  3亚洲的主要河流:

  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

  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

  黄河、长江、湄公河

  恒河、印度河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在找的过程中,总结:

  总结:

  (1).流向

  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

  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有: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

  (2)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

  向南、向北、向东、向西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亚洲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因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向四周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区流。

  (4).亚洲河流还有哪些特点?

  亚洲地域辽阔,中部高、四周低,使许多河流源远而流长。

  活动:P9页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 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西部主要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高原。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是西部高,中部低,东部较高。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格局。

  综上所述归纳北美洲地形特点是

  地形多样,地势东西部高、中部低

  活动:P9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因为北美洲东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地势较低的平原,南部地势更低的平原,这使许多河流发源于东西部向中部流,汇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终向南流入海洋。

初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

  【提问】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

  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总结】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

  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教案3

  一、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学生能够提高从地图中获取、加工、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感受自然的神奇,逐步学会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地理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地形图的分析,掌握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南、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教师讲述:公元1507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根据他对美洲大陆的考察见闻,写了一本《海上旅行故事集》,向世界宣布美洲这个“新大陆”的存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这个“新大陆”命名,并仿照其他大洲的名称词尾形式称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亚美利哥的脚步来去了解一下美洲的自然环境。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南北各异的地形

  教师展示“北美洲地形图”和“南美洲地形图”,给学生3分钟熟悉,并尽可能多地识记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活动】

  1.6人为一小组,教师为每个小组分发写有地形区名称的卡片,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别上台将卡片贴在南、北美洲地形图中的相应位置,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适当协助进行提醒。

  2.用棕色彩笔表示山地、黄色彩笔表示高原、绿色彩笔表示平原,小组合作绘制北美洲地形简图和南美洲地形简图。

  3.小组讨论: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分布格局有什么特征?

  (学生进行讨论后,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教师总结】北美洲地形分布可以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整体而言平均海拔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南美洲的西部同样也是高大的.山系——安第斯山脉,在安第斯山脉以东,主要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二、南北各异的气候

  教师展示“美洲1月份气温平均分布”“美洲7月份气温平均分布”“美洲年降水量分布”,提问:

  1.美洲1月份气温从北往南有何变化规律?7月份呢?

  2.南、北美洲气温分布有什么差异?

  3.南、北美洲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如何?有什么差异?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展示“美洲气候类型分布”,提问:

  1.北美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其中又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比较,北美洲缺少哪两种气候类型?

  2.南美洲分布最广的是哪两种气候类型?各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总结南、北美洲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师生总结】北美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相对狭小;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三、探究地形与气候的联系

  【提问】

  1.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什么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

  2.在北美洲中部,为什么冬季寒冷的气流能长驱直入,并能到达墨西哥湾沿岸?

  3.南美洲西部高大的山脉对当地的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师生总结】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及南美洲西部的气候类型都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主要是因为大陆西部从北向南纵列分布了一系列高大的山脉,如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对气候的分布产生了影响,导致山脉东西两侧气候类型差异较大;北美洲中部由于是平坦广阔的中央大平原,加上山脉多南北走向,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可以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甚至抵达墨西哥湾沿岸。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作业:收集美洲自然环境之最,并记录下来。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地理位置。

  2、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范围大小。

  2、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找同学启发引导,体现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你知道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

  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因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言,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心中有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深入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导学题:

  1、一般从哪些方面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2、怎么详细描述亚洲的位置?

  第一步:师生共同总结亚洲的半球位置及判读的方法: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判读时要注意半球划分和经纬度划分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步师生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通过观察图验证学生的答案

  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详解

  学生展示1略

  学生展示2略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

  师生共同验证答案:亚洲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西面虽濒临大西洋的属海黑海和地中海,但并不直接濒临大西洋。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相邻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

  第三步:观察课件找到亚洲的四至点,验证学生答案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同处于一块大陆,即亚欧大陆。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位

  设计意图:注意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这既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同时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特点。

  教师小结1:通过自学,读图观察练习,我们已经学习到如何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运用所学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几个活动]

  合作1: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初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04-24

地理初中教案05-13

初中地理的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案11-07

初中地理教案06-07

初中地理教案【推荐】01-08

【荐】初中地理教案01-10

【热门】初中地理教案01-09

【精】初中地理教案12-26

初中地理教案【精】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