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经典(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本堂课的内容是教科书P23-26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之后,对圆锥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目标有三个方面: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能够正确看出圆锥的平面图,能够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出圆锥。
2、实践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对圆锥组成的正确理解。
教具准备:
本次课的教具准备需要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圆锥,老师需要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
通过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让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随后指定几名学生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圆锥的底面为一个圆,有一个顶点,以及一个侧面,该侧面被称为圆锥的特征之一,同时,圆锥的高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2、小结
通过总结圆锥的特征,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构成。强调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进行分组实验)
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其长度,因此需要借助平板来进行测量。
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圆锥高的测量:
将圆锥底面平放。将平板水平放在圆锥顶点上。竖直地测量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在展开圆锥的侧面时,首先让学生猜想它将成为什么形状。然后进行实验,可以发现圆锥展开后会呈现一个扇形形状。
课堂练习
进行以下练习: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制成圆锥,然后让他们尝试量出底面直径。教师应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辅导。让学生自由观察,只要是类似于圆柱或圆锥的形状都可以指出。然后让学生说出周围还由什么形状组成的物体。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补充习题:
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些是圆锥。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出示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指出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总结
通过观察感知和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圆锥的特点。通过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差异和侧面展开图的实验,学生对圆锥更加深入理解。此外,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学生提高了对圆锥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感知和探究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锥的特点。在旋转和比较圆柱与圆锥的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通过练习和解决问题,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锥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3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4、巩固练习:课本24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六第2题:同桌互说倒数。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 )×( )=( )× ( )=( )×( )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追记: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点犹为关键,如“互为”,因此我也适当的加以提问点拨。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共分3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3。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1) 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计划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将学会反比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准备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底面积”和“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3)师追问:在什么情况下,“底面积”和“高”成正比例关系?
2.探究反比例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体会函数思想,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理解反比例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探究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继续探究圆柱体积问题,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将从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开始。
2.引入课题
如果已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与高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本节课将探究圆柱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反比例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初步感知反比例的量,并思考如何探究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思维完整性。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教师出示以杯子的底面积为自变量,水的高度为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表格。
教师:请观察下表,思考其中的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如何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学生1:表中包含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学生2: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升高。
学生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也就是底面积×高度=水的体积(一定)。
(4)明确反比例的概念及特点。
由于水的体积保持不变,因而杯子的底面积变化就会影响水的高度。杯子底面积增加,则水的高度相应地降低,而当杯子底面积减小时,则水的高度反而会升高。然而,无论杯子底面积和水的高度如何变化,它们的乘积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比例关系,即杯子底面积和水的高度是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图形,明白对称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渗透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性质,会找对称轴。
教学难点
准确找全对称轴。
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剪刀、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人体、昆虫、房屋、衣服……)
这些图形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指出中间的那条线。)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看出来的……)
还有别的办法吗?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也可以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二)讲授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
(1)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
(3)巩固概念。(投影)
①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生:天安门、奖杯、汽车图是对称图形,金鱼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也就没有对称轴。
②拿出从方格纸上剪下来的几何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个人完成后,按顺序摆放在桌子上,同桌互查,再指名按顺序说。
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在xx里写明有几条对称轴。
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并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回答:
1°任意三角形不是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3°任意梯形不是对称图形。
4°正方形是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学生再折一折,老师示范。)
5°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图形。(再折一折,沿任何一条直线折都不重合。)
6°长方形是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有四条对不对,折一折。)
7°圆是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在你那个圆上至少画出三条对称轴。)
8°等腰梯形是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③小结。
问:决定一个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具备什么条件?有几条对称轴由谁来决定?
④练一练
打开书第125页“做一做”,读题后做在书上,一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投影订正。
第2个图和第4个图较难,要引导学生用对折的思想思考,关键找准第一条对称轴,其它就好找了。
2、对称图形的性质。
(1)结合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
(2)测量并归纳性质。
打开书第125页,看下半部分的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A,B,C,D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保留一位小数)
认真度量,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投影订正。填后的结果:
A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0。6厘米。
B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2厘米。
C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0。6厘米。
D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1。2厘米。
问:根据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什么?
(A,D两点及B,C两点都分别在对称轴两侧。A,D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都是0。6厘米;B,C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都是1。2厘米。)
问:根据度量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的性质吗?
板书:在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验证性质。
量一量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到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看126页上面三幅图,同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有很多建筑、生活用品都是对称图形?
(四)巩固练习
1、第127页1题,画出对称轴。
2、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
3、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也可按第127页第3题先画、再剪。
4、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和
和5:2
1/2:1/3 和6 : 4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称。
(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
板书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 = 60:40
内项: 6o
外项: 40
(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让学生再写出几个比例。
如: : = 60:40
外 内 内 外
项 项 项 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1) 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
(2) 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3) 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师作适当的补充)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4) 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1
两个外项的积是
两个内项的积是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
如: = 60/40
3.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5) 学生归纳。
在比例里,两外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 )=(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1)负数的初步认识
(2)(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确数据,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重点难点
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情景导入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气温的表示,谁能说一说温度都是怎样读写的组织学生讨论回忆上一课内容。
师:很好,大家都很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负数知识。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2)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3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像20xx,500这样的数表示的是存入的钱数;而前面有“—”号的数,像—500,—132这样的数表示的是支出的钱数。
(3)教师:上述数据中500和—500意义相同吗(500和—500意义相反,一个是存入,一个是支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快速而又准确地表示出向东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进20步和后退25步吗说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把学生的表示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2。归纳正数和负数。
(1)你能把黑板上板书的这些数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展示分类的结果,适时讲解。像+8,+4,+20xx,+500,+100,+20这样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数,前面的+号也可以省略不写。像—8,—4,—500,—20这样的数,我
们把它叫做负数。
(3)那么0应该归为哪一类呢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发表意见。师设难:“我认为0应该归为正数一类。”
归纳: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4)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教师鼓励学生注意联系实际举出更多的例子。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2题。组织学生动手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检查。答案:
4 +41 51负数有:—7?
3正数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
(2)正数:+8负数:—8
+4 —4 +20xx —20xx +500 —500 +100 —100 +20 —2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教学内容
借助数轴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教材第5页例3)。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负数。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以及正数与负数的比较。
重点难点
认识数轴、0。
情景导入
教师用CAI课件演示教材第5页的主题图。
教师: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新课讲授教学例3。
(1)教师: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
(5)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①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②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和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和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第4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教师用课件出示答案、订正。
答案:
1。略
2。第4题:点A表示的数是—7;点B表示的数是—4;点C表示的数是—1;点D表示的数是3;点E表示的数是6。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上面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学习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贯彻唯物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公式。
2、利用教具演示,清晰地了解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数量适当;学生需要准备用于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学具。
教学设想
学习《圆柱的体积》需要学生基础的圆柱、圆和长方体相关知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方面,让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想象、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联系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后,水龙头还是不停地滴水。看一下,这是一刻钟的结果。
1、出示已装好水的圆柱形容器。
(1)激发思考:容器中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体)你们能够测量这些水的体积吗?
(2)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1:可以用计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水的体积;
学生2:可以称出水的重量,然后推算出水的体积;
学生3: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中测量出长度、宽度和水面高度后计算。
教师:现在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们会怎么测量?
学生1: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
学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测量出长度、宽度和高度就好了。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生活情境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渗透新问题和已知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
2、情境创设
教师:假设你是一个建筑师,需要计算某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职场背景创设情境,并提出具体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引出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旧知
教师:请问圆柱体与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学生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与圆有联系。
学生2:圆柱的侧面展开成长方形,与长方形有联系。
教师:大家觉得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学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学生2:不对,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并理解与当前学习有关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请思考一下,如何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
学生:我们可以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进行计算。方法是将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切开圆柱并将扇形拼起来即可得到类似的长方体。
【设计意图】通过启发猜想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将圆柱的底面分成多个相等的扇形,再对圆柱进行切开和拼接,就能把它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当学生将圆柱的底面分的份数越多时,他们将越接近于一个长方体的形态。与此同时,还可以展示一个动画,将圆柱底面分别划分为32、64、128等份。
[设计目的: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猜测和探究,在自学、实践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和发现者。]
(3)小组交流汇报:
我们发现,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而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因此,我们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V=sh 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使用工具进行演示。
(4)总结概括:
通过圆柱与近似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我们可以用字母V来表示其计算公式V=sh。
[设计目的:首先,我们使用学生的联想来建立圆柱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从而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接着,我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圆柱和长方体转化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抽样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理解抽样问题中的某些基本原则,并能够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2.意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抽样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样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示例
示例:一个盒子里有4个红球和4个蓝球,要摸出至少两个同色的球,最少需要摸几个球?
1.猜想答案。
鼓励学生猜想至少要摸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抽样2个球,有多少种可能?
结果:可能抽中2个同色的球。
(2)抽样3个球,有多少种可能?
结果:一定可以抽中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抽样球的数量与颜色种类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可以发现:只要抽样数量比颜色种类多1,就可以保证至少抽出2个同色的球。
二、练一练
问题1:
(1)独立思考,判断是否正确。
(2)和同学们交流,并解释理由。
问题2:
(1)请您说明至少抽多少个球,您可以保证至少抽出2个同色的球?
(2)如果抽样4个球,可以保证至少抽出2个同色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训练
完成课本练习12的问题1和问题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的:
1、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与不等底等高的圆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1/3Sh
拿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进行实验。为什么倒3次不能刚好倒,和刚才不一样呢?
强调:“等底等高”。
问: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
练习: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明:不要漏乘1/3,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 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③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9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4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02-13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3
新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8
【热门】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17
【推荐】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