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0 07:07:14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3篇(优)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3篇(优)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 ,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 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 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 赠礼部侍郎, 谥号忠。 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 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 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 ,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 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课文中的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

  (二)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我国元朝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王冕,你想知道他从小是怎么喜欢上画画和他怎样画画的吗?好,老师带领你学习第十五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插图,从这幅画上,你都能知道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观察。

  2.然后指名回答。

  (1)从王冕穿的服饰能知道这件事是古时候的事。

  (2)王冕身后有一头牛,说明王冕小时候是放牛娃。

  (3)王冕在观看荷花。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写的谁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师读完后,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本课写的是画家王冕小时候学画荷花的事。

  (四)学习生字:

  1.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边看拼音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己看拼音读。

  (2)指名读,齐读。

  3.在读准生字读音的情况下,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1)学生自己读。

  (2)同学互相读,互相指出读音不对的地方。

  (五)识记生字。注意识记的方法。

  1.学生自己自学。

  2.小组内汇报,说明用什么方法识记的。

  3.指小组代表汇报识记情况,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加以点拨或加以强调。

  (1)利用熟字记字:

  读: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上是“十”,右中是横钩,下边是“头”。读书,读课文,读诗词,朗读。

  荷:上下结构,上边草字头,下边左边单人旁,右边是“可”。荷花,荷花生长在水中,它的根是我们能做菜的藕。荷叶,荷苞,荷箭。

  想:上下结构,上左是“木”,上右是“目”,下边心字底。思想,想念,理想。

  平:干字两横间加上一点一撇。平常,平时,平日,平平安安。

  样:左右结构,左边“木”,右边“羊”。样子,样品,榜样,一样,一模一样。

  美:上下结构,上边“羊”字头,一竖下边不出头,下边“大”。美丽,美好,美妙。

  买:上下结构,上边横钩,下边“头”。买东西,做买卖,买书。

  (2)其它:

  父:爸字去掉“巴”,笔顺是“。父亲,父母,父辈。

  书:独体字。笔顺:。书架有几层,书的字形像书架两层撂起来。书本,读书。

  更:上面一横,中间扁日,再一撇一捺。更好,更红,更美,更坏。

  丽:上下结构,上面一横,下面是两个“”并列。美丽:意思是漂亮,好看。

  (3)学生汇报记字方法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4.巩固:抽读生字和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5.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书”上边“”写小一些,下边“”写长大一些。“更”最后的一捺要过一撇。“美”,“羊”字头的一竖下边不出头。

  (2)其它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田格中生字每一笔的位置,再照范字抄写,要求抄写一个对照一次,有不对或不美观的擦掉再写,并鼓励孩子要一次成功,不要总是擦了写。

  (六)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在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后,再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边读边标出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读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理解这两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背诵课文第2段。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1~2自然段的内容,知道王冕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体会王冕想把荷花画下来的迫切愿望。

  (二)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2段。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让学生掌握背诵课文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课写的是王冕学画画的事,那么他是怎样想起学画画的呢?今天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己小声读课文第1段,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

  (2)再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

  (3)在小组内读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指名汇报,汇报时仍然是先读出这句话,再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①第一句话是介绍王冕这个人,从这句话中,知道王冕是个画家,是古时候的人。从图中的穿着打扮也能看出来。

  ②第二句话是说王冕因父亲去世早,家里很穷,他只好当了放牛娃。

  出示句子:

  “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只”和“就”说明什么?到三年级的时候,他就失学了,靠给别人放牛来维持生活。

  ③第三句告诉我们王冕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出示句子:

  “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些书来读。”“一边……一边……”是什么意思?是指同时,即干着这个,又干着那个。说句子,理解一边一边的意思:放学路上,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理解:他为什么一边放牛,还要一边找些书来读?(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这说明王冕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上不起学,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那么自觉地学习,那么顽强地学习,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多么让人敬佩呀。

  让同学们想象,正因为他是这样的渴望学习,自觉想办法学习,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画家。

  (5)指导朗读这一段。

  “很穷”、“只”、“就”、“放牛”等词要重读,体现王冕的`家境贫穷。

  “一边、一边”“找”重读,突出王冕克服困难、酷爱学习的精神。

  范读,多让学生试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过渡。

  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给别人放牛维持生活,他想学习,他爱学习,所以一边放牛,还一边找书看,那么他怎么成为画家的呢?

  2.学习课文第2段。

  (1)小声读第2自然段,标出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再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再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3)逐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2句话,读后告诉大家,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夏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

  地点:湖边。

  事情:放牛时,天气变化,下雨了。

  理解“乌云密布”。“乌云”黑色的云彩,“密布”布满了整个天空,正因为乌云密布,所以下起的是大雨。

  指导朗读这两句:“忽然”一词要读得快,“大”重读,强调雨下得大。

  ②指名读第3~4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描写什么的?

  为什么会“满湖通红”?太阳要落山,会出现晚霞,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一片晚霞照得满湖显现红色,美极了。

  再读第四句话,画出什么,怎么样。

  让学生读出你画的句子。指出描写颜色的词,“粉红”“碧绿”。

  指导朗读:老师要先激励学生的情绪,然后范读,再让学生读。

  同学们,一阵大雨过后,一片晚霞把满湖照得通红,湖里的荷花变美了,粉红色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呀,我们能把这美读出来吗?听老师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③王冕看着这满湖美丽的景色,简直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法,他想什么呢?(指名读第5句话。)

  理解“出了神”,看插图,王冕的表情。他两眼直盯着湖中,眼睛一眨也不眨,看呆了。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看得出了神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别人叫你,你也听不见,身边发生了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只是在那里看着。出示句子:

  “要是能把美丽的荷花画下来,那多好哇!”

  反复读这句话,提问:

  王冕产生了什么想法?

  这句话结尾为什么用叹号?

  王冕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念头,从叹号说明,王冕急切想画荷花。

  (4)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联系,为背诵打下基础。

  ①自己小声读第2段,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想一想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句子能前后颠倒吗?

  ②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王冕在湖边放牛。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忽然下起大雨。第三、四句话是写雨后湖中美丽的景色。第五句是王冕看着这美景出了神,产生要画荷花的强烈愿望。

  这几句话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的,句与句之间紧密相连,所以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3.指导学生背诵第2段。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去背,背得快,记得牢。

  (1)按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去背。这种背诵方法是背之前要认真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层次,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种联系再背。

  (2)看板书背。

  老师的板书一般都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线索,看板书背也比较快。

  (3)学生自己试背。

  (4)指名背诵,并让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来背诵的。

  (三)作业。

  1.读熟课文。

  2.继续背诵课文第2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并且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2.完成课后作业。

  三、教学难点

  从王冕学画中受到思想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前节课讲的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前两段。

  2.小结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读前两段课文,我们知道:王冕因为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只能给别人放牛,可是他渴望学习,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读。一个夏天的傍晚,当他在湖边放牛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满湖显现出一幅美丽的景色。王冕面对这幅美景,他简直看出了神,并且产生了想画荷花的强烈愿望。那么他怎样成为一个画家的呢?今天继续学习课文第3段。

  (二)学习课文第3段。

  1.自己小声读第3段:边读边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并且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接读这段中的每一句话(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3.让学生逐句理解,读一句读一句的理解。

  (1)指名读第一句,你抓住哪些词语,是怎样理解句意的?

  “平时节省”,和前文照应,因为他家里很穷,他省吃俭用,才能省出钱来买画笔和颜料。“找”来一些纸,请学生体会,想象“找”会是怎么样地找。可能别人扔掉不用的纸,也可能是别人用过的他再用反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他想方设法画荷花。我们要学习他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的学画用具是怎样来的。

  (2)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王冕是怎样画荷花的。

  从“不灰心”,“天天画”你体会到什么?说明他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指名读第3句。

  反复读一读“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这句话,体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

  说明王冕成功了,成为画家了。正因为他勤学苦练,肯下功夫,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再读第3段,体会王冕是怎样学画的,他为什么会成功?

  1.先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去体会。

  2.指名说一说。

  3.谈一谈学习这段你有什么体会?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受到思想教育。

  4.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

  (四)处理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动手在书上填写。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①根据课文内容,大雨过后,荷花开得更鲜艳了,比“很”还进一层的意思是“更”。

  ②王冕本来是应当读书的,可是只上三年学,就得去放牛维持生活。“才”是“开始”的意思。用“才”会让人误会他放牛已晚了,不合句意。

  ③王冕没有钱读书,没有钱买画笔、颜料,是靠他平时天长日久地去节省点钱去买的,所以写平时,而不能填“有时”。

  (4)把填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2.完成课后第3题;

  (1)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读句子。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突出重点词语。

  (3)在反复读的情况下,再读一句抄写一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运用自制CAI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高亮度投影设备或大屏幕彩电一台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 ,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好不好?(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看画面,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

  (采取变序法教学)

  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初读,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学生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⑵ 观察,以说代读:

  运用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静、清、绿画面各一幅,指导学生具体观察漓江水的特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水的特点说具体。

  ⑶ 精读,理解重点:

  勾画书上具体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反复读,找出重点词语体会漓江水的美。理解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作者把水比喻成无暇的翡翠,写出了水的颜色,是闪光的绿、透明的绿、迷人的绿、醉人的绿,贴切而精妙,这不仅仅只是比喻漓江水的绿,也是对漓江水静、清、绿三大特点的综合描绘,使我们对它的爱幕之心油然而生。

  ⑷ 深读,相互交流:

  讨论: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一改,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具体描写的好处:

  ①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②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自读句子,交流所得。

  ⑸ 品读,充分感悟:

  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轻声读、个别读、集体读、闭上眼睛试背)

  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

  本段小结:

  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

  2、总结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刚才我们学第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出示学习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思考: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抓住了哪些特点怎样写具体的?

  (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山的奇异、秀丽、险峻。根据课文结合画面,汇报讨论结果。学到这里你想对桂林的山说点什么?

  小结: 这一段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特点。桂林的山奇异到山山不同,峰峰各异,秀丽得像苍翠壮美的屏风,像新生的竹笋;危险得叫人简直不敢站在它的下面,兀立的怪石好像时刻会栽倒下来。

  (指导学生入情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都那么奇特,那么美,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生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齐读一二两个分句,想想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山围绕水,水倒映山的画面,让学生理解山水交融的景象。

  那么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就只表现在这些地方吗?出示课件: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桂林山水之美所表现的地方。

  作者游览了桂林山水,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学习第一自然段:

  正因为这里山美、水美,山水交融,加上绿树红花,竹筏小舟,更是优美奇绝,无与伦比,天下第一,所以,人们都赞美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什么意思?甲天下呢?人们为什么会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小结,回归整体

  学生看着课件上的板书总结:因为作者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才乘船去游览,然后,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写出作者的感受,这里确实美,美如画,不愧为甲天下的美称,前后照应,结构十分完整,作者是采用什么结构来描写的?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迁移训练,发散思维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老师根据它的特点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现在你们都是小诗人,请把你知道的风景胜地根据它的特点也写一首小诗。

  (交流学习)

  五、说话练习

  桂林山水非常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结束语: 同学们,桂林这里之所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因为桂林的人民保护好了桂林的山水,中外游客珍爱桂林山水,我们家乡的巴岳山也非常美丽。我们要热爱她,保护她,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的教案01-10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01-0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11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