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0 08:03:1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8篇[优秀]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模仿第1段写法。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要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欣赏动画片段。(没有声音)

  看得真认真,发现动画片里都有谁?(小鸭、小鹰和他们的妈妈。)

  你还观察到了什么?他们都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那小朋友们想知道小鸭和小鹰的本领是怎么学会吗?(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自己去吧》(出示课件)

  齐读课题,提示“自”是平舌音,“吧”是轻声。这3个生字,谁有办法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准音

  1.师:听老师读课文,把你们圈出的生字宝宝悄悄地记在心里。

  生:听

  2.师:你们想读吗?好,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自己来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读正确。开始吧。

  3.学习生字

  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由读这些生字,谁会读?小老师领读(纠正错音)

  师:在这些生字中我们应该要注意哪些字?

  生:回答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

  生:开“小火车”读

  师:这节课是我们班的男生认真还是我们班的`女生认真?

  生:男女生赛读

  师:真棒!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里的哪个字?哪些生字你早就认识了,是在哪儿见过的?还有几个字宝宝怎么才能记住它们呢?都来开动脑筋想一想。现在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师:刚才大家表现的都不错,不好,字宝宝的帽子不见了,快来帮他找找。

  生:戴帽子游戏。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给每个字宝宝都戴上了暖和的帽子。

  师:现在,我们来做猴子爬楼梯的游戏。(出示课件)一起读2次,小猴子才更有力气。

  师:太棒了!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汉字也有自己的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课件)

  师:小朋友自己先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我们一起来叫他们的名字吧

  老师范读;小老师领读

  师:去掉拼音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出示去拼音的词语)

  (指名读(2~3),齐读;比一比哪组读的最好)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生字宝宝和它的朋友,如果这些都跑到课文中你们还会读吗?请小朋友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读课文的时候,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我。

  三、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外面的景色多美呀!小鸭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小鸭看见清清的小溪,会想些什么呢?(指名交流)

  1.小鸭这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读读第1自然段,找出小鸭说的话,用“——”画出来,读一读。

  指名反馈,指导读出恳求的语气。

  2.妈妈怎么说?边读边用“~~~~”画出来,指名读。

  3分角色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指名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4.听了妈妈的话,小鸭就去学习游泳,小鸭都会遇到什么困难?(想象说话)

  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小鸭,过了几天,小鸭就学会了游泳。(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5.让我们连起来说说小鸭的故事吧。出示:——说:“”——说:“”过了几天,——学会了——

  6.练习用上面的句式说话。小猴又来了,小朋友们,你们也帮我编故事,好吗?谁来帮帮他。

  四、巩固生字

  小朋友这么能干,小猴带来三个句子表示感谢,你们会读吗?

  五、指导写字

  师:看难不倒大家,小鸭自己学会游泳,你们能自己学会写字吗?你们行吗?我们来写“自”和“己”

  小朋友们打开书本113页,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看看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样的?自己练习。

  师范写“自”和“己”,“自”是什么字加一笔得到?组词

  “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没有出头

  生:自己描红,写字

  真能干,小朋友都靠自己学会写字。小鹰是怎样学会飞翔的呢?下节课再学。

  六、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小鸭说

  妈妈说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练习在田字格中书写2个生字,把字写端正。

  3、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认识字形,理解字义。

  教学重点:会写“日”“田”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这些图片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大有关系,请你们先看一下第一幅图,告诉大家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学习“日”字。师:你们觉得它漂亮吗?古人也觉得它漂亮,于是古人就根据太阳的形状把它刻在兽骨或龟甲上记录下来,,我们把它叫做甲骨文(出示象形字)谁来说说这个字跟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答)师:你会读吗?教师领读“日”字。

  (1)谁来给日字找个好朋友?预设:日子、日月、日出等。

  (2)谁能在这三个词语里选一个出来造句?(生答)小朋友们可真能干,看到火红的太阳,我们会想到月亮,那古人又是怎样记录月亮的.呢?

  2.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月亮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变成了“月”的两个横。)

  (2)交流: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三、合作学习,教师点拨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6张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尝试着叫出它们的名字。

  2.学生汇报:叫出字宝宝的名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猜出它的名字的?预设:

  (1)我找到了“山”,“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动画。

  (2)我找到了“水”,“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

  (3)我找到了“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相机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动画,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4)我找到了“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相机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动画。

  (5)我找到了“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动画。

  (6)我找到了“禾”,“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相机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动画,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四、融会贯通,读准读顺。

  1、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玩游戏:找朋友。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占格位置,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2、师生交流: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提醒注意“日”和“田”的第二笔都是横折。

  4、学生先书空笔顺,再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个象形字,小朋友们觉得好玩吗?请你们放心后与你们的家人分享今天的收获。

  板书设计:

  4日月水火

  日:日子田:田地

  禾:禾苗火:火山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和zhichishi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及其四声,认准字形,读音准确。

  2、学会声母zh ch sh r与单韵母a e u的拼音以及zh sh与介母u韵母的三拼音。

  3、能正确地直呼音节,要求发音正确,声调准确,声音响亮。

  4、能正确地书写本课学的四个声母。

  教学重点

  1、正确区别声母与整体认读音节。

  2、准确拼读(或直呼)三拼音。

  教学难点

  准确区分整体认读音节和声韵相拼的音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课上要看一看谁能够把学过的看图本领用到今天的课上,学会新的知识。

  一、打开书看图1用比较的方法学习zh和zhi

  板书:zh zhi

  问:1、谁能根据图上小女孩的动作读出字母的音?

  讲:前一个是声母zh,后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zhi。

  老师或学生领读。

  集体学读。

  2、比一比今天学的声母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应当怎样来记?

  (以前学的声母都是单个字母,今天学的声母有两部分是z和h组成的。图中的左边小凳子像z,右边椅子像h,合起来是zh。)

  3、再比一比zh和zhi有什么不一样?

  (整体认读音节zhi比声母zh多了一个i)

  讲:整体认读音节zhi有四个声调可以直接给字注音。

  板书后练习四声zhī zhí zhǐ zhì

  二、看图2用比较的方法学习ch和chi

  (方法基本同图1)

  1、根据图上小男孩的动作读出字母的音。

  2、区别声母c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的音。

  3、区别记忆ch与chi的形。

  4、练习chi的四声。

  课中休息:练习z c s的儿歌与新的知识进行区别。

  三、看图3用比较的方法学习sh和shi

  1、根据图上的狮子读出字母的`音。

  2、区别声母sh与整体认读音节shi的音。

  3、区别记忆sh和shi的形。

  4、练习shi的四声。

  四、利用图上的太阳学习r和ri

  1、太阳也叫“日”,把日的音平读就是r,大点声音就是ri。

  2、根据图中小苗的样子记住r的形再记住ri的形。

  3、练习的ri四声。

  五、指导书写

  1、zh ch sh是用两个字母组成的,书写时注意把字母挨得紧一些不要分家。

  2、r的写法: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顶端留一点小尖起笔往右写一小弯笔。

  注意:zh ch shr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要与平舌音z c s进行区别,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学过的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用卡片打乱顺序读声母。

  2、用卡片读学过的整体认读音节。

  3、用卡片读四声。

  二、练习zh ch sh r与a e u的拼读,尽量直呼。

  板书:

  方法:1、请较差的学生拼读。

  2、请较好的学生直呼。

  3、请一般的学生学着直呼。

  三、练习三拼音

  方法:1、拼读音节复习三拼音的方法。

  2、借助字音读准音节(桌、说)。

  四、看图读音节(见书p16、竹子、喝茶、柿子、日历图)

  方法:1、看清图上画的是什么?人物要看清动作。

  2、看图下的拼音,先看清整体认读音节,再看清拼音音节。

  3、根据图意尽量直呼图下音节。

  五、直呼训练(见书)

  zha zhe zhi ri

  cha che chi

  sha she shi

  re ru

  方法:1、按竖着的顺序读。

  2、横着的顺序读。

  3、不按顺序读。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

  就在我们在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先后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的《太阳礼赞》。

  其实呢,这两首诗歌都是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诗人戴望舒诗人的《雨巷》。

  二、作者介绍

  诗人戴望舒诗人,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诗人戴望舒诗人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首诗来谈。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五、艺术特色

  第1. 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第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诗人戴望舒诗人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第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第4. 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语文教案 篇5

  【《秋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学重点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二、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板书课题:秋天

  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

  (秋高气爽秋风红叶秋水长天秋风萧瑟秋虫啾鸣秋实累累秋桂飘香霜叶知秋秋雨绵绵秋风习习枫林尽染落叶萧萧秋山如洗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秋风落叶)

  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

  5、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①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②画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

  2.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为诗歌标出小节。(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

  ②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注意: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

  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完成。

  (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5、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次板书:稻穗 向日葵 野菊花 苹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缤纷的)野菊花 (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 (红着脸的)高粱……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

  2、引导学生和课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

  3、教师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否则一个个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学习第一小节:

  ①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②我刚刚说过,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这整个一段内容充满着生命力?

  ③引导学生交流

  ④教师小结: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粱——这些能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就用活了,写出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5、细细地读,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这首诗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这样的。课后自己可以去试着找找,明天我们课上交流。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思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选择一到两处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后做些记录。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四)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诗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总结】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这首诗写得很美好很纯净,像世外桃源;诗不长,仅三节。虽很精粹,却容量大,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鉴于此,我便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体会诗歌优美意境,品味文中优美词句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时数为一课时。在这堂课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习投入,讨论认真,探究深入,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并且自主,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几次小高潮。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1、注意导语的连接作用,直击教学重点:

  我用一个小练习入课:请同学们为一句不完整的诗歌补充词语。“自在飞花轻似 ,无边丝雨细如 。”目的是通过推敲比较,让学生领略品味诗歌语言之趣、之美。

  这个小练习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大家细细揣度,都大胆说出自己的妙想。这样,导语在课堂上就成为了一座桥梁,把我将针对这首教学的重点“细品语言”和学生的实际感受连接起来。对于学生而言,目标明确,而且过渡自然。

  2、由表及里,推敲语言:

  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的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我在“一斑”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二”中编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三个栏目。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2、学习积累中华古典优秀诗文。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语文大课堂活动“今日家乡”。着力让学生每个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内容范围、文体样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修辞,并能实际运用。用指定的比喻词写句子,把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时间:第六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理解与运用:体会出句中带点词语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辞方法,把句子描绘的情景表现得更加具体形象。

  让学生在比喻句子中体会比喻修辞的作用。

  (1)投影: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比喻)

  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有一阵十分响亮的掌声。(形容)”

  (2)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馈交流:

  第1个句子中,采用“海洋”来比喻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宽广无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来比喻天安门广上的红旗也很多以及飘扬翻动的样子,就像大海上翻滚的波浪。

  第2个句子中,用“雷明”来比喻会场上人们的鼓掌声特别响亮,就像打雷的声音那样震天动地。

  (4)学习用比喻的方法来写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词。

  2、拓展与交流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宁宁和丫丫二人的对话。

  (2)各自说说自己的认识,或是产生共鸣的收获,或是与之不同的感受。

  (3)教师酌情进行点评。

  3、积少成多

  所选诗的作者龚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开新风气的人物。他48岁时因主张革新受到清政府顽固派的打击迫害,终以父亲老等借口辞官归乡。这首诗是他回家途中,读陶潜诗的有感而发。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将灭亡的封建制度,抗击朝政,表现他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以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1)对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和注解去解决。

  (2)指导朗读并能背诵。

  (3)可以让学生搜集、抄写有关表达“爱我中华”之情的诗句、格言等。例如: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宋。岳飞)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明。李梦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趁之?(清。林则徐)

  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飘泊我无家。(清。秋臻)

  人在异域最思念家乡,人在异国最怀念祖国。(侠名)

  二、语文大课堂

  1、讨论

  2、调查与采访

  (1)组成小组,组成小组,走进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进行调查和采访。

  (2)围绕调查对象,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去书店,还可以上网查阅、搜集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实物、图片、或录像等。

  (3)整理与分析

  以“今日家乡的……为题,写一份表格式的调查报告。

  (4)交流

  三、习作

  1、审题:读提示,明确写作要求。

  题目要求有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说明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内容范围,也不限文体样式”(第一句话);第二层解释“两不限”的具体含义:“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你特别熟悉的景物或物”——这是“不限内容范围”,“可以写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写日记或诗歌”——这是“不限文体样式”(第2句话);第三层提出写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题目恰当,自作修改等(第3、4句话)

  2、看“平台”,参与习作讨论。可按“习作讨论平台”的四点,先个体思考,再与同学交流。

  3、自动笔,进行初步试写。根据各人选定的内容、文体动笔的练习,可先列提纲,也可直接写。

  4、选例文,组织交流评改。

  教师审阅全班学生的初作,从中选择内容、不同的问题理文若干篇,分类与点评,使学生从别人的习作中的优点或不足受到启发。注意:要让学生也参与点评、发表意见。

  教学后记:

  教学中要注重写作指导,更要重视作文讲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金色花》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导入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作业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纸船》

  这是一曲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深情的呼唤。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教学步骤

  导入

  同学们,你可知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1923年秋天,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太平洋上,眼含热泪、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希望总会有一只能漂流到日夜思念的母亲身边。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就是以纸船寄托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同学们要想感悟诗人的情感,就要深情地朗读诗歌。

  朗读诗歌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②朗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过渡)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学生运用朗读方法再次齐读,直至背熟。为进一步理解诗歌打好基础。

  整体感知

  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教师导学]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①你能想像出诗人在什么情形下写的这首待?

  ②第一节中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哪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④第三节是诗人展开联想,这一想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纸船,并以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课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可参与,学生全班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万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过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而含蓄的,要深入理解,就要探究。

  问题研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有深度、难度的组内不能白行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全体同学共同探讨。(学生讨论,提出共性问题。学生交流,学生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教师小结]

  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抒发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作业

  《金色花》和《纸船》这两首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写在练笔本上。

  小结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在教学中,以朗读教学为主,教会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诗歌,在美的诗歌里得到熏陶。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 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① 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②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③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④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⑵ 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⑴ 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 )时,我觉得很( ),因为( )。

  ⑵ 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⑶ 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⑴ 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⑴ 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⑶ 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⑷ (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园地》教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