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1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和石头人》。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活动过程:
一、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评析: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为什么?”两个问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评析: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既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评析:将大熊的表演这一次学习环节分为了两个部分,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好掌握一拍一次这个节奏,为之后的游戏打基础。)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1)启发提问:游戏要有谁?大熊什么时候出现?大熊出现前小朋友做什么?大熊出现后小朋友怎么办?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5、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曾曾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在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注重了使活动有重复、有变化,曾曾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目标,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曾曾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独立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创编“石头人”造型也是这样: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比如: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节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了此活动的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如:表演法、游戏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还不够投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比如在幼儿表演环节,我还能够适度再“放”一些,更多地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现,对于幼儿创新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会更加有利。
活动比较好地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节如对表演动作的探讨、对游戏方案的设计都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使幼儿能够分成投入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有效地学。
这虽然是一个歌唱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总之,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的特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这个活动,我收获很多,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2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曲《熊和石头人》的基础上,用动作表演歌曲内容,当“熊走”音乐出现时,能控制住自己不乱动。
2、能创编不同的造型,并能根据词义共同制定玩法和规则。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学会歌曲《熊和石头人》,有自由造型的经验。
2、物质准备:音乐磁带《熊和石头人》,熊的头饰2~4个。
活动建议:
1、复习歌曲《熊和石头人》,教师引导幼儿在熟练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组织幼儿复习歌曲1~2遍,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进行动作创边,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梳理,全体幼儿随音乐边表演边唱。
2、引导幼儿讨论,制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提问:根据歌词,你觉得谁应该变成石头人?为什么?石头人是什么意思?怎样做才算是石头人?
什么时候小动物们才能变成石头人呢?
小结:当大熊回头或转身的时候,小动物们就要变成石头人。“石头人”要保持造型不动。遵守这个规则,就不会被大熊吃掉;被大熊发现了,就要把他抓到场外停止游戏。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玩游戏。教师可先和1~2名幼儿一起当“熊”,重点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熊”来了,“石头人”要保持造型不动。
4、引导幼儿讨论,增加游戏规则,加大游戏的难度。
教师可提示幼儿,“熊”可以用什么方法试探“石头人”是不是真的?如:做鬼脸儿、挠痒痒等;每个“石头人”可以试探几次?
如果游戏中出现“熊”和“石头人”位“到底动了还是没有动”发生争执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解决。如:“石头人”要诚实,对每个“石头人”,“熊”只能试探一次等。
小结新规则:“熊”可以用表情和动作曲试探“石头人”时不时真的,“石头人”在这种不能够情况下,仍要坚持不动。每个“石头人”“大熊“只能试探一次。
5、利用新规则继续游戏,教师可鼓励幼儿创编“石头人”的造型,体验游戏的快乐、有趣。
【游戏玩法】
一人或几人扮演“熊”,事先找地方藏好,全体幼儿边唱边边按歌词表演。当唱到“再把舞来跳”这一句歌词时(歌曲的后半部分暂时不唱),教师插入即兴弹奏的舞曲(也可播放事先准备回到的舞曲磁带),幼儿随音乐自由结伴舞蹈。当教师开始弹奏“熊走”音乐(即歌曲的后半部分————从“要是大熊走过来”这句歌词至结尾)时,幼儿必须摆好一个造型不动。此时扮演“熊”的幼儿按节奏走出来,发现“动”的小朋友,就“吃掉他”。“被吃掉”的幼儿退出游戏,回座位上等待。当“熊”走音乐渐弱、渐慢,“熊”离开座位幼儿躲起来时,舞曲音乐再次响起,剩下的幼儿自由舞蹈,并在音乐结束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活动反思:
《指南》艺术领域中“表现与创造”中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本次活动中,我预设了一定的游戏《熊和石头》的玩法,孩子们在刚刚开始听我讲完规则以后,他们都纷纷说:“熊很大,孙老师,谁来扮演大熊啊?”在得到小朋友的一致意见以后,我第一次扮演大熊,孩子们随着音乐先唱歌,接着在音乐结束以后,他们都停下来不动扮演了石头人。一次表演以后,我发现孩子们只是在歌词的地方简单的做做动作,而在最后才进入游戏的环节,缺少一些表演的性质。于是我便问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心的动作,我们来学!”及时地退位,让幼儿自己去想想还可以有什么游戏的玩法和创新。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这次的活动很适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结尾处增加了“成功”或“失败”的'音效,提升了游戏的可变性和游戏性。所以在让幼儿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时候,要多多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可以改变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幼儿自己来学,主动去学,切忌桎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孩子更乐于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学习。
当然本次活动中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环节没有照顾到全体幼儿,对有些幼儿关注的还不够;对孩子引导性的语言还不够;孩子们在表演空间的设置上有一定的问题,他们常常拥挤在一起,不会分散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下次活动活动思考改进的地方。
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能按要求随音乐作出相应的动作。
2、能愉快地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与同伴友好合作进行游戏,有创新意识。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与幼儿一起玩“熊和石头人”的游戏,提出要求:熊回头时石头人要保持一个动作不能动。
二、熟悉音乐
1、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2、再次欣赏一遍音乐,简单分析乐曲结构。
3、老师随着音乐用手指在腿上进行表演,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在音乐进行到什么时候有变化。
4、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指在腿上进行游戏。
5、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三、游戏活动
1、第一遍游戏:幼儿起立,站在教师身后。教师当熊,进行游戏1遍,不做造型要求。
2、第二遍游戏:熊每次回头时,要求幼儿作出动物的造型。
3、第三遍游戏:要求幼儿两人一组,第三句时找朋友,第四句时两人一组摆出最后的造型,造型两人要有身体上的接触。
4、第四—五遍游戏:方法同前,要求四人一组摆出不同造型。
5、第六—八遍游戏:请几位幼儿扮演熊进行游戏,鼓励幼儿提出造型要求。
四、放松活动
开火车游戏,结束(四段音乐连放)。幼儿随音乐分别作出开车、停车的动作,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4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熟悉(熊和石头人)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熊和石头人》。
2、树林背景图一张,小鸟、小兔、小朋友图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自由想象模仿各种动物动作。
1、师:今天天气真好,树林里面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你想学什么小动物呢?请你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这个小动物的样子。
2、教师弹奏“熊和石头人”的音乐,幼儿按节奏模仿动物的.动作,音乐停止回座位。
3、请幼儿介绍刚才模仿了哪个小动物,并请他做做动作。
二、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新歌。
1、师:树林里面真热闹,到底有谁呢?我们仔细听?
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3、师: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的将相应图片贴在背景图上。
5、播放音乐,幼儿倾听。
师:我们来听听,是不是都说到了。
6、听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学唱歌曲。
(1)师:我们来玩个游戏,我来唱,你来做。我唱到什么小动物,你就把这个小动物的动作做出来。
(2)教师清唱,幼儿做动作。如,教师唱“小鸟喳喳叫”,小朋友可以做把小手放在嘴边做小鸟叫的动作。
(3)请动作做的好的幼儿表演给大家看,教师哼唱。
7、听着音乐做动作。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表演。
8、教师弹琴,幼儿唱。
(1)师: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树林里玩,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唱。
(3)引导幼儿用愉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学玩游戏“熊和石头人”。
1、师:歌里唱到的熊什么时候会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2、播放音乐,幼儿边唱边表演。接着播放最后熊走出来的音乐。提醒幼儿是谁来了?应该怎么样?(别乱跑)
3、第二遍播放音乐,并告诉幼儿熊来的时候,不能乱跑,可以原地不动,当成是一块石头,这样熊就不会发现了。
【中班音乐教案熊和石头人】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04-26
幼儿园大班《熊和木头人》音乐教案08-24
大班体育熊和石头人教案11-15
中班音乐教案:胖胖熊和小老鼠02-16
中班音乐熊跳舞教案03-20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熊与石头人》教案09-12
大班体育活动体育教案《熊和石头人》08-24
《熊跳舞》音乐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