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段),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习作。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含书面习作)
四、教学用具:
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书。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书。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5.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的是”话别“,所以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先看文章的片段,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5.教师:文章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本、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沈伯伯的眷恋之情。
四、指导选材。
1.同学们已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评议。
五、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镇牯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了解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诵第2、4自然段。
4、感受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风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凭借本课语言特色,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句子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四、教学设计意图:
1、在大语文思想的指导下,从小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研究互动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碰撞。
2、以体验感悟、交流等语言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充分挖掘句子内涵,以读悟情,激活学生思维,全体参与,充分体验,为语言实践增添情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觉到了的`美丽神奇,那么最能反映特点的句子是哪一个过渡句呢?
2、出示句子“的确,,瞬息万变,趣味无穷。”齐读。
二、深入学习课文第二段。
1、听课文第2段录音,围绕“的确,……”这句话,作者笔下的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
2、小组合作探究3、4、5自然段,自主选择其中一段进行研究。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你最想学哪些句子,为什么?
3、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4、交流反馈,指导感情朗读,随机填表,感受的美丽神奇。
三、细读第一段,入境悟情。
1、引入:古往今来,令人心醉,那么古人是怎样赞美它的呢?学习课文第一段。
2、出示苏轼的诗,理解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体会清代学者的言行,感悟的令人心醉。
4、指导朗读,感受的美丽神奇。
四、扩展活动:赞。
假如你是一位庐山小导游,根据你的体会,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写诗、写片段、画画、唱歌)来赞一赞的美丽神奇。
五、布置作业。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庐山云雾的奇丽。
一、谈话导入,读题解题。
1、上星期我们跟随老师不但领略了长城运河的风采,也感受了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老师要带领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去游玩,大家开心吗?(板:庐山)
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北濒波涛滚滚的长江,南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着避暑山庄的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会的人跟老师一起背,好吗?(师生同背)这首诗大诗人赞美的是什么?(庐山的瀑布)
3、这堂课,(板:的云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庐山的云雾(生:齐读)
4、读了这个题目,你看课文的重点会写什么?(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读者文章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是写庐山的云雾。)
5、质疑:现在,你们的脑瓜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生质疑:为什么写?有什么特点?)
6、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们是想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自己到书中找答案?(看来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学习真正的小主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顺,并结合预习情况动动笔,读懂的地方写下批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生读师巡视)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
庐山瀑布似乎笼罩系腰带变幻无常千姿百态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幽谷游览弥漫云遮雾罩瞬息万变一屡青烟神秘
漂浮四蹄生风腾云驾雾飘飘欲仙
A.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全读准了这些词(开火车,随意点击认读,及时肯定)
似乎:即好象。(提示)似,多音字,大部分时读[si],如:似乎,骄阳似火,似茫茫的大海;只有在“像……似的”的句式中,与“的”连起来读翘舌音[shi]
系腰带:系,多音字,当解释为“打结”时读[ji],如:系腰带、系鞋带、系蝴蝶结;更多的时候它读[xi],如:关系、联系、系统
B.这些词中你们读懂了哪些词?能用朗读和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收获吗?
交流:
笼罩:像笼子一样罩在上面。(手势理解)
变幻无常:常,规律。
千姿百态:千百种姿态,形容很多姿态。(真的有这么多姿态吗?用文中的句子来证明一下,读——)
一泻千里:泻,很快地流。江河水流迅速。(正如李白诗句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
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流连、留恋,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但在用法上,它们有一些细小的区别:流连,通常用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而留恋,则用于对故乡、母校、亲人等。
幽谷:幽深的山谷弥漫:(热气、水气、雾气)充满、布满(联系实际:大雾天、浴室)
瞬息万变:瞬,眨眼;息,呼吸。形容变化极快。
神秘:
C.同学们词语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课文的朗读情况了。(分组读,边读边想刚刚提出来的两个问题,看看有哪些聪明又胆大的孩子能用简短的话来解决那些问题)
D.同学们读得很整齐,很流利,而且好多同学读得还很有感情呢,老师相信他们一定读懂了。现在有哪些同学已经找到那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呢?
(生答)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
这两个句子是二三两节的中心句,概括了这两个小节的意思,放在前面,起到了总起的作用,也叫总起句。后面的话全是围绕它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总分。
E.那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吗?
(1)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4)写人们对云遮雾罩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三、教学第一自然段
1、过渡:是呀,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人一种神秘感,难怪作者要来写它呢。快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作者对庐山云雾的情有独钟?哪些词句又让你感受到庐山云雾的神秘?
2、生朗读思考,交流
3、引读: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是因为那——(),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
4、小结: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理解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还初步解决了刚刚提出的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厉害,把掌声送给自己。下面还有本堂课最后一项任务,掌握生字的书写。
四、生字教学
1、学生自己看生字,提出注意点:瀑、幻、罩、系
2、辨析识记:幻(幼),庐(炉),瀑(暴),泻(泄),返(饭、板)
3、好词积累:三顾茅庐、风云变幻、天姿国色、迷途知返、返老还童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辨别组词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I.学习课文一、二段,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2.理解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背诵2、4自然段。
理解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背诵2、4自然段。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教学第一段。
(1)读第一段,思考讨论:文章的第一句话与课题有什么联系?第1、2自然段是怎样赞美庐山云雾的?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教师提示:①一开头就讲课文主要内容的写法叫开门见山。②“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诗句本来是咏叹庐山的面貌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此处用来说明因云雾的遮掩而不容易认识庐山真容的意思。③“一起千百里,一盖干百峰”写出庐山云雾的广阔。
2.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思考:第3自然段开头的.过渡句,哪句话是承上的,哪句话是启下的?
(2)庐山云雾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边读边列表,看作者是怎样写出庐山云雾的特点并把它写具体的。
地点
雾名
特点
主要词语
主要句式
九江
登山路上
牯岭
大天池等
(3)学生汇报,教师指点。
(4)品析妙句,划出比喻、拟人、对比句,看看这样写好在哪里。
(5)抓住文中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完成作业本第3、6两题。
3.指导背诵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将第4自然段分为3个层次,总提云海,雨过天晴后,太阳照耀下。并找出背诵支撑点“尤其”、“每当...”只见“、”青峰秀岭“、”特别......更......“、”夕阳......将......“等词,试背第4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背诵第1自然段。
4.作业:熟背2、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题。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欣赏方法欣赏课文。
2.积累词语,会用刚刚转眼间、最、特别是更是,懂得比喻、拟人,对称等修辞的特点和运用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学会欣赏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准备
分好小组,配乐两段,投影片七张(其中文字片四张),小黑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如果说庐山云雾以其特有的多变、多情、多彩赢得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千古名句,那么,课文(庐山云雾)就宛若一件精美的艺术晶,任我们玩赏、品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半是仙境、一半是人间的庐山,去领略趣味无穷的{庐山云雾)。
出示幻灯片:美丽的庐山云雾
二、初赏课文。
1.师配乐朗读(庐山云雾》(第三自然段),学生闭眼欣赏,体会美感。
2.像这样美的景物、美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去欣赏。今天,我们将要上一节语文欣赏课。
3.出示小黑板,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①词语、句式、段式、节奏
②划、议、读。
三、分赏课文。
(一)师生共同欣赏(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生晶词赏句,用。。。标出好词,用一标出好句,并想一想为什么写得好?
2.师生共同欣赏。
(生漫谈,师整理)
(1)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
a.这句话写出了云雾的什么特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b.训练。
把句子补充完整:
庐山云雾______,刚刚______,转眼间______。
春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________。
c.指导朗读。
用惊叹的语气读。
(2)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
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a.理解蕴意: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
风起浪涌:想象海上风浪的景色,写出了雾来时的气势。
飘飘悠悠:哪些事物也是飘飘悠悠的? 写出了雾去时的轻、慢。
b.比读,体会节奏
换成: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轻轻地飘呀飘。
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披向了千重山川。
c.指导朗读。
男生读雾来时,雾浓时的句子,女生读雾去时,雾稀时的句子。
小组赛读,站起来读。
3.集体朗读及分读。
4.谈欣赏体会,小结欣赏方法。
读、划→议、读→评、读
过渡:同学们,别留恋多变的云雾,那多情的云雾会更让我们忘情。
(二)学生讨论欣赏(第四自然段)。
1. 分小组按欣赏方法讨论欣赏。
2.指名汇报欣赏过程。
师整理板书:时而时而
一半(隐)一半(留)
出示幻灯片: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庐山云雾
3.评价讨论学习的.汇报情况。
指名一组感情朗读。
4.集体朗读。
过渡:同学们把多情的云雾读得多忘情啊!但等待着我们去欣赏的将是更壮观、多彩的云海。
(三)学生独立欣赏(第五自然段)。
1.独立欣赏。
2.老师考查。
(1)先填空,再照样子积累(找或写)几个词语:
①( )峰( )岭 (②) (③)
④( )( )云海 (⑤) (⑥)
(2)填空:
庐山云雾中(⑦)壮观的要算云海。
每当(⑧),只见(⑨)。
特别是(⑩),更是(11)。
(3)用_______划出两个比喻句。
出示幻灯片:像彩练,又如芙蓉
3.指名朗读,师予以配乐。
4.小结独立欣赏情况,总结分赏情况。
欣赏课文不仅从词语、句式、段式;节奏等方面着手,还可看段落连接、开头、结尾、照应等。
四、表现课文。
(一)古人是用诗句、言行来表达对庐山云雾的热爱、赞美之情,今天的我们就大显身手,去用诗赞、歌赞、书赞、舞赞庐山云雾吧!
1.学生发挥特长,表达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
2.学生表现。 (配乐)
(二)总读课文。
同学们,庐山云雾是多变、多情、多彩的,但如果没有课文《庐山云雾),我们又怎能一睹庐山云雾的风采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朗读(庐山云雾》。
音乐渐起朗读声渐起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6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2、课文着重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文中哪两句话分别告诉你们的?把它划出来,一起读一读。
二、精读第二小节:
1、这一小节重点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自由读第二小节,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试着用简笔画的方法来画一画这些姿态。
2、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结合简图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
师述引读:看作者用词多贴切呀。站在山腰或山脚,抬头仰望,那山头的一片云雾,就像——( ),多么轻柔可爱啊;那些——( ),又像——( ),显得高贵典雅,让人爱不释手。站在山顶,俯瞰山谷,那云雾——( ),一眼望不到边际,令人觉得辽阔而深远;仰望天空,云雾——( ),使我们不禁想仰天长啸。
3、指导朗读:这么美的云雾,真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你们能用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自由练习,指名读,齐读)
4、庐山云雾这么美,这么神奇,那是它真的有这么多形态吗?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这云雾千姿百态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通过丰富的想象,用了比喻的.手法)
3、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4、这千姿百态的云雾真的让人神往,让人陶醉,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指名读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2、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表示变化快变化多的字词。
(生读圈)
3、交流:
A.变化多:
(1)请大家一起告诉我你们一共找到了哪些姿态?(4种……)
(2)这4种就能让你们觉得变化很多了吗?(不能,还有省略号)
(3)我们来看看这4种姿态究竟能不能说明变化多?
一缕青烟: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轻盈柔和的美
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浓重、厚实,气势非凡——雄伟壮丽的美
四蹄生风的白马:小巧运动着的美
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高大静止的美
师述:这些或浓或淡、或静或动的形态是多么地具有代表性啊,而这些形态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时间再长一些,那变化该有多少啊?可见变化真多。
B.变化快:
(1)那你们又从哪体会出云雾变化的快呢?
(2)学生交流: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3)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4)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句式练习: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转眼间( );
明明是(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 )……
4、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它的变化之多、变化之快真是令人惊叹,我们该怎么通过朗读来展现出来呢?(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就置身于庐山的云山雾海之中了。在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四、略讲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们也置身于云遮雾罩的庐山,感受着这神秘莫测的云雾奇景,你们想说些什么?(生交流)
2、师述:看来大家的感受一如作者一样,都不想回去了。
3、造句:像作者一样,面对美丽的自然景物,不忍离去,即流连忘返。你们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吗?(生造句)
4、美丽的景色总让我们沉醉,让我们流连忘返。现在我们正身临庐山,让我们再次读一读作者的慨叹:(齐读最后一小节)——
五、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7
一、导入
1.上课前请同学读两段话(课件出示第一、二小节)
2.那么庐山云雾底有什么魅力吸引了这无数学者,诗人的呢?
(板书:庐山云雾 )
二、初步感知美
1. 现在同学们就开始欣赏这篇美文吧!特别对描写云雾见风姿的句段,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你感受到的庐山云雾是怎样的?
2. 自由朗读课文
4.浅谈感受 、朗读了庐山云雾之美文,你感受到的庐山云雾是怎样的呢?
5.读课题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不同的感受读一读课题
三、品味美
(一) 教学第三自然段 多么令人神往的庐山云雾啊!它的一大特点即是————(瞬息万变,趣味无穷)
1. 就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是不是真得如此呢?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细细品味,看谁能真切感受其中的真味。
3. 出示黑板,指名读
4. 哪些地方体现了庐山云雾这一特点呢 刚刚……转眼间
① 雾来时…雾去时…雾浓时…雾稀时
雾来时,好壮观;雾去时,好轻悠;雾浓时,遮住万般秀色;雾稀时,给山川披上外衣。
将原文改成这一段话,你认为怎么样?
(什么东西也飘飘悠悠的)
5. 指名读
6. 老师请大家欣赏云雾那迥异的风格,相信观后你会读得更好
7. 齐读:怪不得老舍爷爷在观赏完庐山云雾写下了这样几句话,瞬息万变万万变,忽隐忽显,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现在让我们溶入这多变的云雾里,一起来享受这份无穷的`趣味!
(二)感受云雾的多情
1. 过渡:这奇异的云雾,特别喜欢光临牯岭,一年365天,就有197天与它朝夕相处,说起牯岭也有个故事:有位英国游客在炎热的夏天来到庐山观赏云雾住在牯岭,清凉的雾气沁入肌肤,老外连声说coll,coll,山民虽不知其意,但猜出可定是赞美,于是就将这coll变为岵岭。这令老外也连声说“凉快”的庐山雾,能引起你哪些丰富的联想吗
?认真读,你脑中一定会出现别具韵味的岵岭云雾图。
2. 生自由读 1`
3. 指名说联想(解决冉冉升起、团团相彻、浮游荡漾)
4. 导说
是啊!这多情的云雾,怎能让住在岵岭的人感到单调呢?
他时而————时而————时而————时而————(仿照第三自然段)
5. 齐读: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朗读将在场的所有老师带入这牯岭云雾之中?
(三)欣赏云海的多彩
犹如仙境的山镇古岭真令人流连忘返,但这不是最壮观的。 因为最壮观的要算大天池等地的云海。瞧!这就是云海的两张画。
1. 出示图画(根据第五自然段内容所画的二幅画)
你能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与每幅画对应的内容吗?指名读
第一幅 每当雨过天晴……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
第二幅 特别是太阳……竞相开放
2. 你喜欢哪个景观,就选读那个片段,再看看老师的画你认为与课文内容比起来哪儿
还不够美的。
3. 讨论交流
重点体会“俯瞰、万顷白云、绚丽动人、银涛要浪、斑斓”等词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 对比读两个片段
四、深化美 1`
1.读了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忍不住写了一首小诗 配乐读诗
风起如涛静如纱,来去浓稀各不同。
青峰秀岭云中裹,恍若身在仙境中。
2.齐读
3.导读课题
这就是叫人神往的——————也令所有人着迷的——————
【庐山的云雾六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01-10
语文 -庐山的云雾08-15
《庐山的云雾》的教案08-15
初中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08-26
六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08-20
庐山的云雾语文教案设计08-25
庐山云雾08-15
庐山的云雾08-16
《庐山云雾》08-16
庐山的云雾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