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27 09:48: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精选【5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一组:放牛

  敌人扫荡 迷失方向

  开始:一点儿也不听话(陌生)

  一、由找反义词引入课题:

  15月亮和云彩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会分清内容的主次。

  2、联系上下文体会马鹿借助眼神、动作、声音向人们求助,并能有感情地读好有关句子。

  3、结合马鹿的叫声进行说话训练,体会母子情深。

  4、体会马鹿母爱精神的伟大,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体会马鹿借助眼神、动作、声音向人们求助,并能有感情地读好有关句子。

  2、结合马鹿的叫声进行说话训练,体会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体会马鹿母爱精神的伟大,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

  一、 照片导入,激情质疑:

  1、(出示2张照片)

  在课开始前,老师请大家看两帧照片,一帧照片是攀枝花6.1级地震那一天,一位正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但当消防官兵把她们从废墟中刨出来时,她们僵硬的身体依旧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母亲依旧保护着她的女儿。

  另一帧照片是学校放学时,我们的爸爸妈妈,年迈的爷爷奶奶顶着寒风瑟缩着身体,等待你们放学的情景。

  2、从这两张照片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情)

  3、是呀,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情”了,可是,你们知道吗?不仅人有情,就连大自然中的动物也有着深深的情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马鹿有情。(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1、马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课题中的“情”是什么情?

  5、关于马鹿,谁能来介绍一下?(出示马鹿的图片)

  设计意图:

  1、 “文道合一”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生活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太会把老师讲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情感上缺少从课文到生活的迁移。在这篇课文中学生仅仅学会理解马鹿身上的母爱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将课文的主题推向生活,感受自己家长对自己的关爱,因此在这篇课文的导入中,我选取了两张照片,一张来自具有震撼力的新闻素材,一张来自自己班级学生的生活。从自己家长的照片导入,孩子们肯定意想不到,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照片内容与课文的情感主线一脉相承,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人与动物情感的对比,又使学生自然地质疑,为后面围绕问题,抓住主线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2、马鹿这种动物学生不是很熟悉,因此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查查资料,课上由学生简单介绍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同学们对马鹿的了解还真不少,但课文中的马鹿却不仅如此。

  2、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马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交流,概括出“勇敢、母爱”(板书:勇敢 母爱)

  4、浏览课文,分一分,哪几小节表现了马鹿的勇敢,哪几小节又描写了马鹿的母爱?(1-4小节:勇敢 5-13:母爱)

  5、你这两个内容,哪个是课文的重点?你们想先学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

  1、这篇课文很长,共13小节,初读课文有些散,因此整体感知中,我分两步走,初读课文,找出马鹿身上两大特点——勇敢和母爱,再浏览课文,理清脉络。有了 “勇敢和母爱”这两个关键词,课文的脉络一下子清晰了:前半写马鹿遇险,“我”扣动扳机救鹿。后半写马鹿引我们救落入陷阱的小鹿。

  2、两部分的内容比较独立,情感上并不一定要有第一部分的铺垫,才有后一部分,因此,我让学生来选择先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3、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学会抓住课文的重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分清脉络后,学生很容易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三、 深入品读,感悟真情

  围绕“勇敢”,学习第一部分

  1、读1-4小节,你从哪里读出了母鹿的勇敢?

  2、随机学习句子:马鹿知道自己跑错了地方,于是就跳得高高地在空中打了个

  旋儿,想重新跑回林子里,而狼却抢险一步横在了马鹿的前面。马鹿使足气力,准备腾空越过狼的拦截,可狼却倏地俯下前身,前爪按地,眼睛瞄准了马鹿的喉咙。

  3、根据学生回答,找到三个动词,指导朗读。

  围绕“母爱”,学习第二部分

  1、马鹿怎样机智地向人类求助?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5-7节,划出马鹿向人类求救的句子,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句子一:马鹿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眼睛直直地注视着我们。我的伙伴捡起一块石子扔了过去,马鹿机警地一闪身,敏捷地躲开了。然后迈着方步,不情愿地朝林中走去了。

  ① “傻了似的”真的傻了吗?结合“我幕锇榧衿鹨豢槭?尤恿斯?ィ?砺够??匾簧辽恚?艚莸囟憧?恕?”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悟?(按照动物的常性,听到枪声,狼吓跑了,马鹿也应该吓跑才对,可它却一动不动,傻了似的,其实马鹿是想用异样的眼神引起我们的注意啊!)

  ②“一动不动”,马鹿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你是马鹿,你会想什么呢?

  ③“不情愿”想象一下,不情愿离开的马鹿会有怎样的动作?(脚步很慢,眼睛看着我们)不情愿的的表现其实就是马鹿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带着理解男女比赛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

  1、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学生都能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来读懂文本,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估计学生能找到这三处关键词,那么我要做的是“点拨”。如“傻了似的”学生可能会一位马鹿是受了枪声的惊吓,所以我引导学生结合“我的伙伴捡起一块石子扔了过去,马鹿机警地一闪身,敏捷地躲开了。”再读一读,有什么感悟?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读中体会,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2、换位思考,想象马鹿的想法,有助于理解马鹿在危急过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自己的孩子,从而体会伟大的母爱。

  3、结合“迈着方步”,想象马鹿“不情愿”的样子,学生自然体会这是马鹿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句子二:马鹿向前走了几步,忽然停下来,回头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们,而后又死死地盯着林中的一个地方,一步一回头地朝那里走去。

  ①“死死盯着林中的一个地方”,林中的那个地方有什么?对于掉入陷阱绝望无助的小马鹿,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出示)

  你体会到了什么?(小鹿的无助)

  这一切,让马鹿妈妈多么痛心啊,那份无奈,那份牵挂使它不愿离开。千言万语尽在心头,不会说话的马鹿只能用眼神、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求救,从这段话中还能哪里感受到马鹿的'求救信号呢?

  ② “期盼的目光望着我们”透露出马鹿的爱和期望,救子的急切心情;也对我们充满着暗示。

  ③“一步一回头”带着它无尽的期待,此时此刻,救出孩子是它最大心愿,此时大马鹿一定想了很多。你是大马鹿,如果,你会说话,你会对我们说些什么?

  ④ 指导朗读:不会说话的马鹿千方百计用眼神、动作向我们求助(指名读)

  马鹿没有救出自己的孩子,它不肯离开(指名读)

  小马鹿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东西吃,没有水喝,救不出孩子,马鹿妈妈心急如焚,它怎么能离开?(齐读)

  句子三:马鹿将我们带到密林深处,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低沉的叫声。它围着一个坑子转了一圈之后就跑出去很远,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

  ①就这样,马鹿想尽办法把我们带到密林深处,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低沉的叫声,(听声音)这声音多像母亲在低声安慰自己的孩子啊!马鹿仿佛在对小马鹿说:“ ”。

  (也许母亲在自责,自责自己没有照看好孩子;也许母亲在给孩子鼓气,鼓励孩子不能放弃;也许母亲在把好心人已经来到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孩子;也许……)

  ②它围着一个坑子转了一圈之后就跑出去很远,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听声音)好像在向人类大声救助:“ ”。

  (那阵阵大声地鸣叫,是一声声迫切的呼救;那阵阵大声的鸣叫,更是一位母亲爱子心切的表现啊!)

  设计意图:重点内容部分,文字较长,跨了9个小节,比较散,学生不容易把握主次,紧扣母爱,分成“求救和团聚”两个部分学习,就使教学条理强了许多,同时也分出了主次。求救部分抓住三句话来体会马鹿妈妈求救时的动作、神态,体会对小马鹿浓浓的爱。抓住两次鸣叫,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说话,能使学生很好地体会母爱,同时也训练了联系上下文来想象说话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母子团聚的激动场面。

  过渡:人类被大马鹿感动了,他们把小马鹿救了上来。母子终于相聚了,你瞧,(视频或图片)

  出示:忽然,大马鹿一个箭步冲过来,在离我们十多米的地方折过身,声音柔和地叫着它的孩子。

  小马鹿欢快地叫着,一跛一瘸地跑向母亲。大马鹿用舌头舔着小马鹿。小马鹿紧紧地靠在母亲身边,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朝我们张望。

  (1) 精彩的朗读同样可以再现感人的场面,让我们用声音来表现母子的深情。(自由读,指名读。

  (2) 创设情境说话:你的感受太深了,我也被你的朗读感动了,现在,我就是那慈爱的大马鹿,你们就是欢快的小马鹿,我们一起来读。)

  孩子啊,我们终于团聚了,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我说什么呢?演一演

  小马鹿 说:“ ”。

  换一换,我就是那小马鹿,你们是我的妈妈,你们会对我说什么?

  大马鹿 说:“ ”。

  设计意图:围绕“母爱”的主线,后半部分的重点应在感受母子情深上,而不在于作者怎样救,四年级的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这样的长课文,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把握主线,抓住重点,同时抓住重点也是本单元对学生的训练,因此,在本环节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同学看,来体会母子经历了大难后相聚的那种欢欣;通过读来再现欢欣的场面;通过情境表演想象说话,来丰富无声的画面。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母爱。

  回读第一部分

  1、 再次回到第一部分,思考:课文的主线是“母爱”,写“情”可为什么还要写大马鹿的勇敢?默读1-4小节,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 “凄惨的鹿鸣声”:正是大马鹿这声声凄惨的求救声,引来两只狼。

  3、 “想重新跑回林子里”:一个“回”字写出了在危难中,大马鹿对小马鹿的牵挂。母爱的力量也给了大马鹿与恶狼抗争的勇气。

  (设计意图:如果学生选择了先学第一部分,那么在学完第二部分后对第一部分进行回读十分重要,有了第二部分的情感铺垫,学生很容易找到初学时被我们忽略的关键点。如果学生选择了先学第二部分,那么回读与第一部分的教学,结合起来,学生能学得更深,对文本的挖掘就更透了。)

  四、小结疑问,总结全文:

  1、(看板书)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而课题中的“情”就是——母爱

  3、母爱无处不在,她有时轰轰烈烈,有时微不足道;有时缠缠绵绵,有时狂暴粗野;母爱,需要懂得感恩的孩子细细体会;母爱,也需要我们代代相传……

  4、当我们再次回眸这两帧照片的时候,相信,我们会有更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理清脉络,学习课文后再进行概括,难度降低了很多,相信学生能顺理成章地得出答案。

  2、回到学生的质疑,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次点出中心,深化了学生的理解,也是对学生提问的尊重。

  3、再次回眸两张照片,深化的不仅仅是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更是学生感恩教育的迁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艺、丝、显、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课前正唱有关风的歌曲

  1、老师知道你们唱的歌曲中有风,小朋友也读过和风有关的诗句,会背吗?(学生背)

  2、平时你感受过什么样的风?听过呼呼的寒风吗?

  3、那我们知道风可以听得到,又能感受到,能唱出来,能写出来,那么能画出来吗?(板书:画风)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这来了三个可爱的新朋友,想认识吗?是谁呢?赶快认识一下吧(出示三个名字:陈丹 赵小艺 宋涛)谁来当小老师领大家读出他们的名字?(指两人领读后齐读)谁还想读、

  2、看!屏幕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去掉拼音的名字)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女士优先,女同学先来试试,男同学再来!(男女轮读)

  3、老师把他们的名字拆开,你还认识吗?出示字卡片, 开火车读。

  4、咱们班谁姓这个姓(出示陈)赵呢?、有姓宋吗?涛,谁能给他找个朋友?艺:找朋友 ……

  5、我们再来轻轻地喊他们的名字吧!今天我们学和这几个孩子有关的故事,愿意读读课文吗?你打算怎么读呢?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7、读完了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谁来教教我?出示(显得更美了 风车呼呼转 旗杆)指名读。再出示转、杆多音字组词。

  8、课件出示找找说说:第一行字是我们刚学的字,下一行是我们以前认识的字,看看这些字还能组成哪些新的词语?

  9、我想:把这些字送回课文,一定会读的更好,请小朋友再次自由读课文。

  10、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他们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就是小评委了,你们可一定要认真听,等一会要评评

  11、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细读课文,感悟

  1、那三个小朋友到底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可以用笔划出你的答案。

  2、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2)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3)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4)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3、那能不能把这么多的他(她)换成小朋友的名字,说的更清楚些吗?谁来帮忙?

  4、那他们赵小艺的画是怎样的?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美丽的郊外,几棵小树被风吹斜了,还有呢?想好了吗?想不想看看赵小艺他们的画。你看到什么了?谁能给他配上课文的内容?(出示赵小艺、陈丹、宋涛的画)

  5、出示写赵小艺的画的内容: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板书:飘着的旗子〕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6、风在飘着的旗子里,还会在哪里呢?咱们下节课再来学。

  四、写字

  1、那咱们读了课文,想不想练习写字,课件出示“艺、丝”。认识它们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课还有上下结构的字吗?打开书看看68页的田字格,还有上下结构的字吗?(显、忽、)看看这两个字上下两部分怎么样?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15、画风

  飘着的旗子

  《画风》教学反思:

  《画风》是第四册中的讲读课文。这篇具有童趣的课文,叙述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画画,突然想到要在画面上表现出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来。于是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办法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风的方法:比如画一面飘着的旗子;画一棵弯弯的小树;画一些斜斜的雨丝:画呼呼转的风车。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语文教案 篇4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齐读课题

  二、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三、看看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开火车读)

  喜欢 因为 迟钝 准能

  再看看课文中有那些生字(指读)

  喜、因、喂、线、迟、能

  四、这节课就学习这6个生字。

  1、请你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看看你想怎么学习这些字。

  喜、喂——比较难

  线、能——左右结构

  因、迟——比较简单,可以自学

  2、先来学习这两个比较难的字

  (1)先来看喜字,这个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拆分法:士+口+..+口——喜

  我们再看看这几部分有时怎么组合成这个字的。

  (2)再来看看下一个字。指读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结构特点是什么?重点看看右半部分写时注意什么?

  竖提的.起笔位置在哪儿?

  捺在哪笔出锋才好看呢?

  3、接下来我们学习2个左右结构的字。

  这2个字相请同学们分小组研究学习。先找找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别说说2个字是怎样记和写的。

  汇报:相同点:结构相同,左右结构。

  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不同点:线:头不齐脚也不齐

  能:头不齐,脚齐

  字形不同

  记字方法

  线:熟字换部件,浅——线

  熟字换部首,红——线

  能:拆分法….+月+匕+匕

  写字注意:

  线:二倾斜,较短。斜钩长点,起笔在竖中线上。

  能:左、右两部分收笔位置要对齐。

  匕写实要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4、最后2个字请同学们自学,选出其中一个字来学习。

  五、齐读6个字。

  觉得哪个字不好写,再写一个。

  六、练习,形近字组词。

  因( ) 尺( ) 线( ) 蛙( )

  困( ) 迟( ) 钱( ) 娃( )

  七、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会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2、过程和方法: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教学准备:

  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学会单韵母a,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a。

  2、过程和方法: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童话导入,引起兴趣。导入:整体认识拼音

  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用简笔画勾勒城堡图)拼音王国中有很多的拼音,认识他们了,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和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吗?拼音王国中有三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简笔画勾勒三座房子)今天,我们来认识韵母家族中最最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就是aoe.(出示带有手脚的拼音卡片)。

  (挥动卡片)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

  欢迎你们来我的家做客。请把书翻到第6页。

  (二)、仔细观察,从中体会。

  1.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我们的a

  很害羞,躲到图中去了,看哪位小朋友能把它找出来?哦,是小姑娘在唱歌,发出了aaa音。她的嘴巴是怎样的呢?(张的大大的)你能模仿她吗?模仿a的口型老师也学着她的样来唱一唱:1351∣1531∣学生跟唱aaaaaaaa我们念a的时候,也和唱歌一样,要张大嘴巴,口型保持不变。看我先来念:张大嘴巴aaa.小女孩练唱aaa,aaa阿姨的阿。医生检查口腔的时候,要我发aaa学生跟念,自己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发音。

  (2)认清形:

  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图,找一找小女孩身体的哪一部分像a的形状。是啊,小女孩圆圆的脑袋就像是a的肚子,她的'小辫子就像是a的尾巴。边描写头像,边念儿歌:“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我们一起来写个a:(教师范写)a要两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接着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学生书空a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送它回去好吗?它的家就是这拼音格,跟我一起念:“拼音格”

  四线格就是由四条线组成的,分上格,中格,下格。我们可以称它为四层楼房。我们的a就住在中格里也就是第二层,好,我们比一比,看谁先把a送回家。(教师巡回,纠正)学生在语文书上找到拼音格的中格,临摹写一个a。

  3)学习声调:

  把a送回家了,我们也该开着汽车回家去了。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汽车分别是怎样走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四声调,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声调符号,a遇上它们,读起来声调就不同了。

  你们发现汽车的走法和a的四声,哪些地方很像呢?(同桌学习,观察讨论)

  对了,第一声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们念的时候也是平的,教师范念ā

  跟老师说:“啊,阿姨的啊”

  “阿姨好”。

  第二个是上坡,也就是第二声,听老师念:á

  别人的话你没听清楚,会问他:“啊,你说什么?”就是这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三声要下坡再上坡,形状像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也要这样拐弯,边做手势边读“啊,怎么能这样?”就是这样个音。跟我一起说。

  第四声是下坡,声音也要从高往下降,边做手势边念“啊,祖国真伟大!”跟我一起说。

  巩固练习:(念儿歌):车平地走aaaa,汽车上坡aaa,汽车上坡又下坡aaa,汽车下坡aaa。

  (三)巩固练习

  1、黑板指读字母。

  2、看卡片读字母。

  3、看书上字母的位置,读一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翠鸟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