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音乐教案(实用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选自高中二年级音乐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本节课内容包括两个个部分:《情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回忆》三个作品的分析;介绍交响合唱和歌唱基本要素(发声器官的健康与卫生)的相关知识。由于本单元涉及的内容面广、量大,本教材又是《歌唱》模板,所以在教学时,重点是声乐,其他的例如音乐剧的形式、交响曲和结构及奏鸣曲式等内容点到为止,不祥讲。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情谊地久天长》、《欢乐颂》及演唱《回忆》等合唱声乐作品中,感悟情谊、团结的人文精神,并了解相关的交响合唱的知识。
2.学会演唱《回忆》及自选歌曲,实践歌唱技能,懂得歌唱不仅要掌握技能技巧,还要知道歌唱发声器官的健康和卫生常识。
3.归纳前几章学到的歌唱知识(包括名人名言),进行歌唱表演的交流与研究,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
教学重难点
1,设计好《回忆》的合唱教学过程,歌曲的情绪,歌曲的风格及其演唱的形式等。
2,引导学生正准确的发声方法并深情地合唱《回忆》以及其他自选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老师上节课布置的作业么?两首曲子唱熟了没?我们先复习一下,一起来唱《友谊地久天长》。
二、音乐剧《猫》简介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合唱的经典曲目,和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来介绍一个特别的音乐形式——音乐剧。我想先问一下大家,大家说说知道的,或者是了解的音乐剧有哪些?(《歌剧魅影》、《音乐之声》、《猫》等)。好,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音乐剧《猫》,一起走进“杰里科猫”的音乐世界。
同学们都看过音乐剧《猫》,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简要说一下剧情?这部音乐剧主要是讲述一个叫杰里科的猫族王国里,有各式各样的猫,它们中的领袖叫杜特罗米内。它们每年聚一次。今年的聚会还有一个特别的使命:挑选一只猫派往天国,使其获得新的生命。于是,众猫都用歌声和舞蹈展现自己。其中有一只猫叫做格里泽贝拉,她是猫歌剧中最经典的角色,被称为“魅力猫”。她年轻时是猫族中最优美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它哀求猫族的原谅,并希望它们接受它,但是大家对他的态度却十分冷淡,甚至蔑视它。当它再次出现唱起了《回忆》这首歌时,歌声感动了领杜特罗米内,最后得到大家的宽恕,还被选为派去天国的代表。
《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被认为是欧洲音乐剧的四大剧目,其中《猫》居首位。《猫》从构思、改编、排练到首演,经历的十年的.时间。《猫》从首演开始就场场爆满,在莫斯科首演时,观众起立欢呼鼓掌长达20分钟!目前,该剧已在13个国家用10种语言演出过。
三、欣赏音乐剧片段
1.欣赏音乐剧的开头段
2.欣赏《回忆》。《回忆》是该剧中最动听的一首歌曲。该曲调在整部剧中一共出现两次,现在给大家欣赏的是格里泽贝拉第一次出现的唱段。听完之后告诉我带给你们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在歌声中,格里泽贝拉回忆它离群后的一段时光,那时候的它,年轻、优美、幸福、富于幻想,但是现在它变得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淤泥。它渴望长辈、兄弟姐妹伸出热情的手来抚摩它,给它暖和。但是没有一只猫对它伸出援手,最后它只好黯然离开。)
3.再次欣赏《回忆》。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格里泽贝拉的第二次出场。同一曲调不同场合出现,带给你的感觉有没有什么不同?(当格里泽贝拉再次唱起这首《回忆》时,歌声感动了猫族中威望最高的老杜特罗米和众猫,老杜特罗米决定宽恕她,并在征得大家同意后,把格里泽贝拉选为去天国的代表。)
四、学唱《回忆》
1.节奏分析。打开课本第55页,我们看一下谱。该曲采用的是不常用的12/8拍,就是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12拍,其实就是4个三拍组成的。有两种划拍子的方法。一种是打三拍子,一小节打四次三拍子;另一种打四拍子的图示,也就是打一下包括了三个八分音符。
2.难点分析。二连音。第五小节中,两拍唱成三拍,也就是三拍平均分成两排来唱。
3.放音乐,跟唱。下面我们一起跟这原声带,小声哼唱歌曲,注重在唱的时候要掌握好三拍子歌唱性的感觉。
五、总结
《猫》是一部相称经典的音乐剧,大家也看到了,音乐剧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了,它包容了舞台,灯光,对白,歌唱,舞蹈,甚至是魔术,一切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在音乐剧中呈现,相对而言,音乐剧也是最年轻而且最具有流行元素的表演形式。音乐剧的音乐通俗易懂,情景幽默而富有喜剧色彩,受到不同欣赏程度着的喜爱,除了之前说的经典的曲目外,现在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比如《芝加哥》,《红磨坊》,《假如·爱》,《雪狼湖》,他们是以电影形式手段展示,但是它本质上就是音乐剧,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多多了解写音乐剧。
六、作业
高中音乐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和体验《歌唱祖国》《同一首歌》两首作品,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知识与技能:感受和学习二声部合唱歌曲,提高学生感受合唱歌曲的魅力。
3、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学唱与分析、师生交流等手段,学生能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两首作品,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抒发,感受二声部合唱。
四、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引导法、讨论法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
六、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二《歌唱》模块第二单元《赞美祖国》。在这个单元主要通过感受和体验《歌唱祖国》《同一首歌》两首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初步体验合唱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同一首歌》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曲采用的是带再现的二部曲式。4/4拍宽广的节奏、曲调和缓抒情,旋律徐徐向上。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知道9月3日是什么日子吗?有没有看今年的阅兵仪式呢?生:回答
采访:大家的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
展示阅兵仪式的图片,进入今天的主题《赞美祖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新课
1、师:同学们所知道的关于赞美祖国的歌曲有哪些?
生:积极讨论并回答。
师:是的,说到赞美祖国的歌曲怎能忘记我们的国歌呢?大家在什么场合能听到《国歌》?
生:(天安门升国旗、学校升旗、奥运会时中国获得金牌颁奖)
师:听完《国歌》有何感受?
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看到这些感觉到祖国日趋富强,为祖国感到骄傲)
2、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位小朋友演唱的一首歌曲,大家还记得是哪首歌吗?
生:《歌唱祖国》
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激动的时刻。
3、欣赏歌曲《歌唱祖国》
4、歌曲分析
师:歌曲是几拍子的?什么调的?速度如何?生:讨论并回答。
5、师:一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又叫什么?生:答
师:除了副歌部分,还有什么?生:主歌
师:是的,这首歌曲同样也是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大家说说这首歌曲的主歌和副歌分别在哪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讨论并回答。
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节奏。四二拍子,强弱规律。
师:这首歌曲副歌部分是由强拍进入的还是弱拍进入的?
生:回答。
6、演唱歌曲(简谱、歌词)
师:引导学生做到正确的歌唱状态(身体的姿势、面部表情、歌曲情感的.表达等)
7、以上《歌唱祖国》是一首爱国歌曲,这唱出了人们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心声。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激励人们的歌曲《同一首歌》。
(三)拓展:欣赏《同一首歌》
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一首深情、真挚的歌曲。
歌曲背景介绍:《同一首歌》的原型是30年代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音乐人在上海沦陷后创作的。时逢国难当头,很多人梦想和希望破碎,生离死别。作者创作该曲,并配上词。以此激励自已和身边的人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可当时的局面无法让这首歌传唱。据说作者后来去了延安就沓无音信了。他的作品就此积压在音乐学院的资料堆中。到了80年代末才被陈哲等人发掘,整理,重新改创推出
8、演唱《同一首歌》
师:引导学生歌唱时注意节奏、旋律、气口、情感的处理等。
10、实践二声部:学生初步感受和声效果。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喜欢这节课的内容,学习歌唱最好的方法就是演唱歌曲,并能从歌曲当中抒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同学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祝愿大家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歌唱。
梁萃敏导师评语:
该课教学环节流畅、合理;教师教态自然、大方,亲和力强。教师通过情感熏陶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国家的情谊及自豪感,以感情为主线,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及思考问题。高二的歌唱模块有别于初中的唱歌课,基于鉴赏的基础上去发自内心地歌唱,授课教师充分关注到了学生们的喜好,从学情出发,设计了一系列适合学生掌握的歌唱方法,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缺憾的课,该课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度”的把握,如何更好地将鉴赏及歌唱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歌唱模块课首要思考的问题,若偏重鉴赏,学生无法体会歌唱;若偏重歌唱训练,学生的音乐情感无法产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启发、引导并引领学生坚持歌唱学习,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授课教师目的明确、有条不紊地系统化教学!
高中音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使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我国的“国粹”。
二、通过聆听《打虎上山》唱段,模唱“引子”主旋律、学唱京剧唱腔,体验京剧的韵味和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
三、了解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能模唱“引子”音乐主旋律,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教学重点:
一、模唱“引子”主旋律,感受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
二、在音乐学习实践活动中体验唱段中的唱腔、板式特点。
教学难点:
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的唱词。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合成器。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一)流程:感受京韵简介国粹导入新课
1.教师演奏乐曲,设问:老师首先给同学们演奏一首富有独特韵味的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你能从中联想到我国哪种戏曲艺术?
2.教师演奏后与同学交流,并总结这首乐曲是采用了京剧音乐素材编写而成。
3.简介: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导入:【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段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又名《打虎上山》。
(二)设计意图:通过富有京剧韵味的乐曲,营造了学习京剧的氛围。同时,设问也启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先前所知。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京剧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二、欣赏唱段,整体感知
(一)流程:了解剧情欣赏唱段
1.教师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智取威虎山”讲述的解放战争初期,我解放军侦察排长杨子荣化装成土匪打入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将敌人一举消灭的故事。
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从唱段中都感受到什么?
3.播放现代京剧《打虎上山》唱段(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4.师生交流。
(二)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打虎上山》唱段,使学生对唱段的韵味、故事背景、场景、人物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现代京剧艺术形式。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
(一)流程:模唱“引子”(主旋律)聆听“二黄导板”学唱“二黄原板”唱腔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1.欣赏【引子音乐】并讲解这段引子音乐在乐队的巧妙烘托下,表现出杨子荣挥鞭疾驰在狂风暴雪、茫茫林海、广阔雪原上的飒爽英姿。
2.请同学们分别聆听引子音乐中的'三个音乐片断,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来谈感受。
3.师生合作。教师用合成器模仿演奏管弦乐背景音乐,学生用“U”模唱引子音乐中圆号的主旋律共同完成引子音乐,体验风雪弥漫的莽莽林海。
4.展示课前搜集资料,聆听【二黄导板】。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介绍课前搜集的京剧“唱腔”、“板式”、“二黄导板”板式,聆听教师学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唱腔,感受杨子荣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
5.聆听【二黄回龙、原板】唱腔,模唱声腔。
⑴请学生介绍京剧“二黄回龙”、“二黄原板”板式后欣赏唱腔。
⑵欣赏后教师讲解通过原板这么一个抒情段落,我们感受到杨子荣这个英雄角色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戏曲中的角色在戏曲中称为行当,分生旦净丑4大行当,其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那象杨子荣这样的中年男性人物,则被称为老生。
⑶教师范唱,请同学们模仿老生唱腔用“真声”学唱这句“迎来春色换人间”,体验一下杨子荣的内心情感。
5.诵读【西皮快板】唱词。
⑴请学生介绍搜集的京剧“西皮快板”的特点。
⑵教师讲解京剧中的“板”与“眼”,并模仿演奏京剧锣鼓经西皮快板的节奏,请学生理解、感受。
⑶诵读唱词。先用学生熟悉的现代音乐“说唱”节奏读唱词,体验快节奏;再用锣鼓经伴奏诵读唱词,体验西皮快板。
6.聆听【西皮快板】唱腔。请学生随着唱段节拍“拍腿”,感受由抒情段落逐渐转为急速的过程,体验杨子荣“捣匪巢定叫它地覆天翻”的必胜信心。
7.师生交流:
【师】设问:唱段运用了多种板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英雄人物杨子荣,你感觉他是一位怎样的英雄人物?
【生】畅谈感受……
(二)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重点。通过模唱、聆听、学唱、诵读等教学方法感受《打虎上山》风雪弥漫、莽莽林海的情景,体验英雄杨子荣的豪情壮志。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口、肢体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京剧知识,体验京剧韵味,喜爱京剧艺术。
四、拓展体验
(一)流程:教学反馈体验锣鼓经
1.教学反馈。播放两个唱段(部分),分辨二黄、西皮唱腔。
2.体验京剧锣鼓经。学生用口模仿京剧武场乐器——大锣、小锣、铙钹的声音,演唱锣鼓经——慢长锤。
(二)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检测学生对二黄、西皮唱腔的认识能力。京剧的锣鼓经是戏曲音乐中特色的,让学生用声音模仿锣鼓经,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又使学生对锣鼓经有个初步的认识,进而使学生更加喜爱京剧。
五、板书设计:
打虎上山
现代京剧
高中音乐教案 篇4
授课年级 高一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激发学生对民间丝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风格。
2、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
主要教学内容
1、《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2、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方面的音乐知识。
重点和难点
《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比较作品的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
欣赏法、谈话法等。
相关准备
多媒体设备、《丝竹相和》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演示本课课件,出示课题。
二、了解古城苏州。
(1)教师以曾在苏州学习3年的经历给同学们介绍苏州。
(2)引导学生围绕苏州历史名人、有关名诗、著名景点等方面谈;阅读文字材料。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古典园林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藕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听苏州评弹片断,感受其优雅、娇嗔之风味。
三、作品鉴赏
(一)《中花六板》
1、聆听乐曲,说说有哪些乐器?
2、教师点评。
江南丝竹。其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
3、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江南丝竹。
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通常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的较为粗犷。
4、引导学生学说苏州话。
5、复听,结合苏州话的特点,体验音乐风格。
(二)《娱乐升平》
1、简介。
是广东音乐中流行较广的一首,乐曲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2、聆听,和江南丝竹比较一下,风格的`差异以及所含乐器。
3、学生交流后阅读书本50页第二段文字。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
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高胡、扬琴是主奏乐器。乐曲一般短小精悍。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流畅动听。名家有严老烈、丘鹤寿等。
5、观看粤剧片断,感受广东音乐和粤剧的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丝竹鉴赏活动
1、播放4首乐曲,请同学们区分类型。
(1)《三六》 江南丝竹
(2)《旱天雷》 广东音乐
(3)《行街》 江南丝竹
(4)《步步高》 广东音乐
2、讨论,回答类型并说明理由。
四、归纳概括
1、请学生归纳两种丝竹的音乐风格。
2、请学生归纳有关音乐知识。
五、课堂小结
让一名学生谈本课主要收获。
六、课外拓展
收集有关当地丝竹音乐的文字、音响资料,将其记录下来。
教后感
1、为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教师不妨跟大家谈谈苏州的概况,拓展欣赏苏州评弹以及广东的粤剧。。
2、要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加深体验,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高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 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
高中音乐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之《戏曲篇》第一课时。我国的戏曲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本课将以南音作为主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南音欣赏、老师传唱学唱、并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尝试南音小乐器演奏,让学生开心的了解身边的戏曲,进而了解我国更多的戏曲文化,弘扬民族音乐、乡土文化,传承戏曲、曲艺文化。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由于受流行歌曲的影响较深,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是很感兴趣,特别是戏曲部分更难接受。大部分学生对戏曲了解很少,有的甚至很难接受,所以学习难度很大。希望通过身边熟悉的戏曲引导学生喜爱戏曲音乐,把南音引进课堂降低学习欣赏戏曲音乐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设计思想:
我对南音了解较多,擅长南音演唱、演奏,多次获得南音比赛金奖,而且我校以南音为办学特色,大家对南音也相对比较不会陌生,所以对本课我将以南音为主,通过学校南音教学成果展示,老师参加演出、比赛视频,亲身体验有趣的南音演唱、小乐器演奏等,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戏曲文化,让学生充分感受戏曲、曲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热爱戏曲,弘扬乡土文化。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了解南音基本知识:流传地、伴奏乐器、构成等。能够用方言(闽南语)演唱简单的南曲《直入花园》片段,并能亲身体验用南音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加深对南音的了解并感受和体验。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欣赏学生南音获奖比赛照片,及电视台报道,配上音乐(南音《三千两金》)及文字资料切入主题,吸引学生了解南音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B初步认识南音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欣赏老师参加演出、比赛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南音的魅力。
C通过南音演唱(片段)学习,用闽南语演唱,练习咬字、吐字有趣的学习,感受体验南音唱腔艺术。理解方言在戏曲音乐中的独特表现力
D通过南音小乐器亲身体验,自主、合作表演,让学生喜欢上戏曲艺术。在快乐的学习中期待下一节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方言演唱了解南音的咬字、吐字等发生方法的特别之处、演奏南音小乐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热爱民族音乐、热爱戏曲文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喜爱戏曲艺术,喜欢民族音乐,并愿意参与戏曲鉴赏中的评论与评价活动。能对不同地方特色的戏曲做出评价,进一步继承弘扬、传承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愿意并喜欢聆听和观看、学习戏曲音乐,并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能用闽南方言南音演唱、并能用南音小乐器演奏《直入花园》,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唱奏中感悟南音魅力、戏曲艺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南音是我比较擅长熟悉的`戏曲剧种,我曾开过市级南音公开课,反思本课,我觉得本课是较为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戏曲本来是比较难上的一个课题,我充分发挥自身特点教唱南音,并通过快乐、趣味学唱南音反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的最后会让学生舍不得离开教室,他们还会想要学习更多的演唱、演奏等,让学生不但喜欢音乐鉴赏课,还喜欢戏曲艺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快乐自主的学习,热爱民族音乐。
本课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我突破常规教学,选用了教材之外的内容,把身边的音乐引进课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把鉴赏课与演唱演奏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产生学习了解戏曲的欲望,改变了原本较为枯燥的单一鉴赏课。让学生有了继续聆听和关注戏曲音乐的愿望。结合课外预习使本单元《音乐与民族》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回归主题。
不足之处的设计主要是在时间控制上,南音演唱、演奏学习是难点,时间不好控制,可多设计一课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南音。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喜爱戏曲艺术,喜欢民族音乐,下节课能愿意参与戏曲鉴赏中的评论与评价活动。能对不同地方特色的戏曲做出评价,进一步继承弘扬、传承民族音乐,那这节课就是成功的一堂好课了。
高中音乐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梅兰芳大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和他精湛的表演艺术风采,体验、比较、南梆子和四平调两种唱腔音乐在表现人物
情绪和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二)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感受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和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及他为中国戏剧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三)跟录音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海岛冰轮初转腾》选段的片断,实践体验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
二、重点、难点重点
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并在学唱中体验 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一段由四大名旦表演的录像片段进行导入。
(二)简介京剧的发展历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介绍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四)欣赏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
1.欣赏作品
2.简介作品的剧情
3.介绍南梆子及四平调的特点
4.学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这两首作品。
(五)欣赏李玉刚和梅兰芳在表演上的不同风格。
说说你对两个唱段的音乐情绪的感受与理解,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材资源:教材配套课件中第四单元第八节中的全部资源与第九节中《京剧的行当》部分资源。
(二)录像资源:四大名旦的表演录像片段,梅兰芳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录像片段,李玉刚的录像片段。
(三)教师资源,教师范唱并指导学生学唱。
(四)学生资源,发挥喜爱京剧艺术学生的特长,在课上充分展示其才华。
(五)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以聆听、学唱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学习了解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京剧国粹的兴趣和情感。
(二)辅助视频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引导学生理解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的特征,使审美情感得到升华。
(三)引导、提示学生课外到剧院欣赏京剧艺术,身临其境感受其京剧舞台艺术的独特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建议
(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阅京剧常识和相关知识,做成答题卡片,在课上进行竞赛抢答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二)课上学唱的片断,进行分组、或个体、资源组合的听唱检测。
(三)写一篇学习京剧艺术的体会,发表自己京剧艺术的认识与看法。
高中音乐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
(二)在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三)初步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专业音乐事业兴起的情况。
二、重点、难点:
重点:《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艺术表现力的发掘,音乐旋律、情绪、声部层次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指导读谱,聆听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及黄自在中国音乐史的地位及影响。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以聆听、鉴赏《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曲目,《玫瑰三愿》《山在虚无缥渺间》《花非花》为拓展曲目。
(二)以赏析《渔阳鼙鼓动地来》为重点,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清唱剧”。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本教材、教参、课件资料,教师组织好要精讲、聆听、观赏的教学资料。
(二)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黄自、萧友梅的'资料,查阅其主要作品的资料及贡献。
(三)学生注意听赏mp3资料《问》及《渔阳鼙鼓动地来》,体会作品的基本情绪,并阅读课本相应介绍。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教学方法:(针对教师)
1.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从作品内容、音乐要素等方面探究作品艺术表现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充分利用对比法、归纳法与前一课作品进行比照。
3、指导学生去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二)学生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努力通过赏析,去归纳、梳理近代音乐发展脉络,体会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性。
2.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充分利用课本资源、音像资源,在感知、理解得基础上,努力提出有深刻思考性的问题。
3、努力用演唱、读谱、分析作品深刻体会作品的音乐表现。
六、教学过程:
略
七、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够相对独立完成本节“拓展与研究”相应内容 。
2.能够有一定表现地歌唱《问》,初步学会读合唱谱欣赏合唱。
高中音乐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雪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
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也可由教师范唱)。
5、教师分句教唱。
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
①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
②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
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③注意力度的变化。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
7、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
教学评价
1、学生设计歌表演动作的广泛性。
2、学生参与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谐程度。
3、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4、学生听赏音乐的联想能力及表达能力。
5、随音乐做动作的和谐程度。
高中音乐教案 篇10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和欣赏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授新课
1、用录音机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三、课堂练习
在我们欣赏和了解《祖国颂》之后,同学们也一定喜欢上了这支气势宏伟的颂歌,下面我们就来练习《祖国颂》的合唱片段。
带领同学联系主旋律声部,然后逐步加入其他声部。
四、总结
音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与修养的必修课。今天同学们与老师配合的很好,出色的完成了今天的教学内容,请大家再课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我们会在下节课共同回答,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 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
高中音乐课、欣赏课教案目录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
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三、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高中音乐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特色:京剧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不可能用一节课讲完,本堂课从选材到组织,能简便地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京剧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智取威虎山》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老师演唱两首京剧的歌曲,让学生猜歌名。介绍京剧的历史。
三、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但在初期,京剧的行当仍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类,后来才把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
四、介绍京剧的乐队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与管弦乐。其中,打击乐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灵魂。京剧的“唱”、“念”、“做”、“打”完全按照规定的节奏进行,“唱”要有板有眼,“念”要抑扬顿挫,“做”则是舞蹈,而舞蹈必须表现出鲜明的韵律,谁来控制、体现节奏,那就是打击乐。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五、重点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
1、唱:欣赏《穆桂英挂帅》中《猛听得金鼓响》选段,和《红灯记》中《血债要用血来还》选段,分析花旦和老旦的音乐特色。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唱功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学会归韵、运腔等技巧,因而唱功是品评一个演员技艺高下的重要因素。目前京剧已形成不同的唱腔流派,使得京剧的流派纷呈,它的唱以其绚烂多彩而独具魅力。
2、念:欣赏《失街亭》中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剧中的念白是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样,很显然,京剧中的念白不同于我们日常的对白,它在推动剧情、刻画人物、揭示思想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戏谚“千斤话白四两唱”就正是为了强调念白的重要性。念白为“韵白”、“京白”两种,“京白”基本是京音,而“韵白”则讲究韵味。念白在音调上要抑扬起伏、节奏上要疾徐顿挫,除此之外,念白中的语气、语势、需要突出其节奏感,从而增强它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总之,京剧的念白,无论是“韵白”或”京白”,都不是普通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近于朗诵体,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并与唱腔协调,相互衔接,使念白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
3、做:欣赏《拾玉镯》开门、喂鸡、穿针三个片段。戏曲除了通过语言,而且要通过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京剧中的“做”正是为了完成以上任务而强调的一门功夫,所以称为“做功”也称“做派”。“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它有一套特定的程式体系。京剧中对种种生活情景,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上船、下船、乘马、行舟、饮酒、跪拜,种种不胜枚举的情景,在表演时均有一定的程式可供使用。
4、打:欣赏《三岔口》,“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京剧的武打范围广,难度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动作,尤其是大打出手时,刀枪满台飞,构成图案,有节奏、有层次,稳、准、美的体现着剧情。做为武戏的演员,需经过特别的训练,自觉地练功的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京剧在武戏剧目的丰富过程中,形成了武生行当,提高和发展了武打的技巧。那么,武生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夫呢,有两门功夫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把子功”和“毯子功”。“把子功”是传统武戏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毯子功”包括翻、跃、腾、扑各种技艺,俗称“筋斗”,因为这些技艺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要在毯子上进行,以免练功者受伤,所以又称“毯子功”。
六、欣赏《唱脸谱》。
展示中国的文化遗产,引起学生的骄傲和自豪——我是中国人。
七、总结和拓展。
作为当代的青年应该怎么样继承和发扬京剧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鉴赏感受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了解民族打击乐的多种演奏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打击乐的浓厚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
欣赏代表作品绛州鼓乐《滚核桃》,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使学生探究把握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利用头、身、尾作品结构并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
1、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技法。
2、对乐曲《滚核桃》中头、身、尾演奏结构的探究,引导学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教学难点:
掌握《滚核桃》乐曲结构特点和节奏特点。探究运用节奏表现的`多种形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体验法、实践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进入主题
观看水鼓舞《中国龙》,感受中国民间打击乐艺术魅力。
“我们一起来探讨鼓的文化,一起来体味鼓的铿锵神韵!”
出示课题《鼓乐铿锵》。
(二)出示图片,了解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及发展历史
同学们,这是什么鼓?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
(土鼓、青铜鼓、击鼓说唱佣、架子鼓、印度鼓、非洲鼓、
长鼓、手鼓)
(三)学生讨论鼓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最早的鼓不是以乐器形式出现的,同学们思考一下,鼓有什么样的用途和作用呢?
(狩猎、祭祀、政治活动、集体劳动、活跃生活)
(四)探究鼓各部位名称及音色特点
出示道具——鼓,让学生认识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用各部位演奏节奏,让学生感受各部位的音色特点。
鼓面:强而有力、浑厚结实
鼓边:力度其次,较生硬
鼓槌:明亮、略带生硬
鼓梆:清脆、通透
鼓钉:金属音质、尖锐
请同学们,用鼓的不同部位演奏本条节奏
2∕4XX·X︱XO︱XX·X︱XO‖
2∕4XX·X︱XXX︱OXX︱XXOX︱XO‖
(五)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观察鼓乐表演中所用到的演奏技法,学生上台展示。
1.双手敲击鼓面
2.敲击鼓梆
3.双手交替敲鼓面
4.闷击
5.双手交替敲击鼓槌
6.刮击鼓梆
(六)复听《滚核桃》根据乐曲的音乐情绪划分段落。
探究各段音乐特点有何不同?
分为头、身、尾三部分来组成表现手法就是运鼓梆,鼓棰,锣鼓,花敲等打击乐器!
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干打的击奏法丰富的表现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头”为散板,引子特点,先合奏后10人轮奏鼓梆,表现“晒核桃”
“身”以基本骨干节奏不断变化不断重复不断加速一直把乐曲推向高潮!
4/2XXX︱XXX︱XXXX︱XXX‖
“尾”跟头相似。
(七)拓展与探究
引导学生模拟创编袖珍版《滚核桃》
1、“头”用跺脚展示,由弱慢——强快,展现核桃随风滚动的场景
2、“身”用手拍出下列工整节奏,展现晾晒核桃的场景。
4/2XXX︱XXX︱XXXX︱XXX‖
(注:速度由慢到快,由弱到强)
3.“尾”用跺脚展示,由快—慢,由强—弱。
(八)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为民乐《金蛇狂舞》创编姑伴奏鼓乐
要求:运用本节所学演奏技法创编节奏
九)深化与小结:
希望这堂课上我们不仅了解的是铿锵的鼓乐,更是在了解一种文化。同学们在课下多关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世界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吧!
高中音乐教案 篇13
一、学科:艺术欣赏
二、教学内容:舞蹈音乐
三、课型:视听结合欣赏课
四、教具:磁带、录像带、VCD、DVD。
五、教学目的: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片段无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CL37)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
问题: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2、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P29(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艺术性的民间舞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在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先来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P30、31),并熟悉音乐主题。
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
这个舞蹈具有什么特点?(藏族特有的踢踏舞节奏的舞蹈)
(三)芭蕾舞
刚才我们欣赏了民族舞蹈,接着我们来欣赏芭蕾舞,芭蕾舞中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芭蕾舞,有西洋的芭蕾舞,我们先来欣赏中国民族芭蕾舞。
1、《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CL24)吴祖强等曲芭蕾舞
作者介绍:P32
熟悉书中的两段主题音乐
剧情介绍:P31
欣赏要求:看书后的问题P32
曲式结构:三部曲式引子‖:A:‖‖:B:‖‖:A:‖
先请大家一起来视听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注意每段一开始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再看芭蕾舞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表演。(欣赏后讨论并回答书中的问题)
1)、舞曲在总体情绪上有们什么特征?体现了什么革命精神?
情绪:轻松、欢快、活泼、诙谐、幽默。
精神:革命大家庭的和谐、团结精神及革命军队的乐观主义精神。
2)、三段体结构的中段在节奏上、主奏乐器上与前后两段什么区别?
节奏:一个紧凑,一个宽松。
情感:一个表现女战士的朝气、青春气息一个是表现炊事员的诙谐感。
乐器:一个是以单黄管为主,一个是以大提琴为主。
3)、虽然用西洋管弦乐队演奏,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否具有民族性?
从调式上讲,主旋律是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隐隐感觉到海南地区民族音乐的某些特点。舞剧既保持了西洋芭蕾舞原有管弦乐的特点,又恰倒好处地融入了中国南疆地区的音乐语言。因此,这段舞曲在调式上是具有民族性的。
2、《天鹅舞》选段“四小天鹅”(第11格)
音乐教案-舞蹈音乐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接着我们来欣赏西洋芭蕾舞。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现在的下课铃声吗?
让我们先来哼唱这首乐曲的主题。问题:你觉得这段舞蹈音乐有什么特点?(舞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感觉轻松活泼。)然后放DVD“四小天鹅”,听完后,问:“四小天鹅”舞蹈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四小天鹅纯洁可爱的品质)。
(四)、现代舞
《大河之舞》选段(第10格)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场演出第一个节目是什么?你们认为它是爱尔兰的民族舞呢,还是现代舞?请同学先说。(《大河之舞》舞剧最初是以爱尔兰舞蹈为蓝本的,但以后融合了爱尔兰舞、踢踏舞、俄罗斯民间舞蹈,还有西班牙的弗拉门科等多种舞蹈形式,根据舞蹈的某些特点,人们又把它归于现代舞的一种。)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前阵子非常热门的具有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现代舞《大河之舞》
欣赏后请同学谈谈该舞蹈的特点。(爱尔兰舞最独特的地方是,舞者的两只手总是放在身体的两侧,上身也几乎没有什么肢体语言,几乎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在舞者的两膝以下进行的。为了制造出舞蹈时发出的那一阵阵有节奏的踢踏声,爱尔兰舞者需要穿非常坚硬的牛皮鞋,跳舞用的地板也是特制的。)
在这个舞蹈中除了音乐伴奏外,还有什么声音为舞蹈伴奏?(舞者)
(五)、学生活动
以上我们欣赏了各种舞蹈,上次我们布置课后作业,现在请班上爱好跳舞的同学上来表演一段,大家欢迎。(接着欣赏本班同学的表演舞蹈)
先请她们做了新疆舞中典型的摇头的动作,西藏舞中献哈达的动作,然后再跳一段现代舞。
小结: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了解了哪些什么?(先请同学作回答)
同学们,我们要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汉族各地区也有各具地方风格特点的舞蹈,应该说我国的民族舞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在世界上的芭蕾舞,现代舞也是很精彩的,我们要把别国舞蹈中优势长处拿来为我所用,象中国民族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就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另外,我们要学会在比较鉴别中学会欣赏。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通过欣赏我们了解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舞蹈总是离不开音乐,我们从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中,看到了音乐对舞蹈表演所起到的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等。
高中音乐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体验其热闹、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江南人民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
【过程与方法】
在感受、体验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认识聂耳及其创作特点,掌握这位革命音乐家的伟大贡献。
【知识与技能】
带感情哼唱作品,认识作品的创作手法,体会作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复听赏音乐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音乐情感,认识了解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难点】
理解并掌握螺蛳结顶的传统作曲技法。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为学生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剪辑视频,并请同学们仔细留意:“视频中出现的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在哪里听过?”
学生自由回答。(《金蛇狂舞》)
2、教师总结并追问:“这样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给现场营造了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听此乐曲可以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欢腾的情绪;营造了节日氛围,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舟的热烈场景)
2、请同学们通过以往的历史常识结合课前的预习,简单介绍聂耳生平,教师做适当总结。(聂耳,是我国30年代的作曲家,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创作之中,也被称为是“人民音乐家”。它的创作领域包括群众歌曲、抒情歌曲、若干电影音乐作品以及民间器乐合奏曲,代表作品《码头工人》、《铁蹄下的歌女》、《翠湖春晓》等等。)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金蛇狂舞》,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乐曲演奏主要由哪些乐器组成?全曲由三部分反复交替组成循环结构,乐谱上已经标注了分段记号。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为主,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也使乐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
2、分段听赏音乐作品。
(1)分析第一段
聆听第一段,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场景?(比赛开始时整装待发,人声鼎沸的场面。)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更加热烈,节奏更加紧凑、力度加强、速度变快。)
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
3、探寻音乐的创作手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作品,并结合第三段的乐谱,教师弹琴,学生通过分组对唱、接龙的方式仔细展开思考:在这段旋律中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呢?这是一种什么创作手法?(乐句之间上下呼应、呈现出逐渐紧缩的形式,最终以简洁的.单音结束全曲。这是我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作曲手法,叫做“螺蛳(si)结顶”。)
4、思考为什么运用“螺蛳结顶”这种创作手法?怎样演奏才能更准确的表达音乐情感?(“螺蛳结顶”可以很形象呈现问答句式;演奏时,一问一答要体现出一强一弱的演奏效果,形成鲜明的力度对比。整体速度稍快些,这样基本上就能把作品的整体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
(三)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同学们了解施光南的声乐作品——请同学们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以及《祝酒歌》,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同样被称为“人民音乐家”的两个人,为什么在音乐创作上有着不同的风格呢?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总结。(两位作曲家生活于完全不同点历史时期——解放前和解放后,因此,艺术家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小结作业
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2、下节课我们以“人民革命音乐家”为主题召开一次音乐赏听会,同学们在课下整理文本及音响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