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1
教学目标:
理解积累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名句,背诵全文;
分析白居易的性格
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感受“声中之情” 。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长恨歌》缠绵悱恻 ,《琵琶行》沧海桑田。
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背景
白居易的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四、字词
五、学习“序”
1、快速阅读,疏通字词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六.录音范读 ,整体感知
思考: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4、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烘托)
第二次 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
第三次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5、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
五.精读音乐段
(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
音乐 特征 情感
转轴拨弦 和缓低沉 (序曲) 先有情
低眉信手 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
1、如急雨 粗重急骤
2、如私语 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
4、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
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8、如裂帛 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4、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六、人物形象分析
七、拓展阅读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白居易的有关常识。
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研读、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预习】
1、反复诵读诗歌,阅读《金版学案》第72走进作者探究背景,74页的审美鉴赏。
2、结合注释,疏理课文,初步感受诗意。
[教学过程和要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背景和作者简介。(结合初中学过的课文及《金榜学案》72页介绍)。
三.赏析课文
1、听课文朗诵,引导学生疏理课文。(依据《金榜学案》74页审美鉴赏)“闻琴声——品琴音——谈琴感”。
2、学生自学并串讲小序,了解小序的作用。
3、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琴声”。
4、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试背第一段
五.课后作业:
1、完成《金榜学案》75页(二)的3、4
2、预习:疏通翻译第二至第五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重难点
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及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
2、朗读这些句子,师生小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3、朗读第三段分析琵琶女
4、朗读第四、五段分析白居易的命运
5、比较分析琵琶女与白居易的共同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6、课堂小结。
三.【当堂检测】:试背第二段
四.课后作业:
1、完成《金榜学案》78页,79页14——16题
2、背诵《琵琶行》全诗。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乐伎和艺人们的悲剧命运
2、体会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用意
3、体会作者运用生动、恰当、新颖的比喻来描绘音调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诗篇中对音乐形象描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战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集团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和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在任左拾遗的三年,白居易从他的正义感和政治上的进取心出发,对时政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与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反而因越职言事而得罪,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送客浔阳江边,遇上一位弹奏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请她弹奏,听她诉说不的身世,诗人既同情她的飘泊憔悴,又联想到自己的贬谪,悲人自悲,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通过这一打击,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渐动摇,而向佛道思想靠近。他在庐山东林寺建了草堂,礼佛参禅,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相交,自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卒于洛阳。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创作必须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
二、教学“序”
诗人是借琵琶女沦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满怀迁谪之怨,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口译序
2、教师补充资料:
①在《江洲司马后记》中,白居易对司马之职,有一段议论:“若有人蓄器贮用,急用兼济者,居之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尊,处之虽终身无闷。”
②白居易在被贬谪谪去江洲途中新写的《杂感》里,曾用控诉的口吻说:“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种心情。
可见,怀抱“兼济天下”,意欲有所作为不甘于“养志忘名”的诗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谓“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诗人在满怀激情而又难以排遣时的旷达之语和强自安慰的话。
三、教学诗篇
1、范读诗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自读题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声声思捻抹复挑六幺
迸虾蟆钿头银篦呕哑嘲哳
②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
③理清诗中所叙事情
3、交流自读题
四、作业
自读题②、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领读第1段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寂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此时又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从夜送客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说是“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因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2、音乐的描写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琶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节节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节节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过程当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流,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文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在曲终之后,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身世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出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3、教学第4、5两段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能。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就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情况和作者被贬之前的情况相比是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处境也是有着某些类似之处。因而,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的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奏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过来又激起“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衣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4、小结课堂内容
三、作业
1、背诵诗中的一段音乐描写
2、熟读全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学生背诵“大弦嘈嘈如急雨……如裂帛”
二、新授
1、诗歌对音乐描写的特色
诗人以间接描写的手法,以听众的反映来尽写其魅力,“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三次弹奏,感情层层加深,颇具感染力。
2、分析诗歌的结构特色——先分写,后合写
一、诗人——送客
二、琵琶女——弹乐
三、琵琶女——诉身世
四、诗人——抒慨叹
五、诗人、琵琶女——共鸣
3、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妙处
请学生从诗中找出有关景物、环境描写的词句
枫叶、获花、江水、秋月、浔阳地僻、湓江地低湿、黄花、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山歌、村笛、呕哑嘲哳
这些环境或景物凄冷、苍凉、加上秋瑟瑟,更衬托了琵琶女的身世之苦,诗人的处境之遭,心情之凉,在全诗中起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4、分析字词的特色
本诗语言明白如话,但“用常得奇”处却俯拾皆是,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用词虽常,却既能刻画出邀者之情切,见者之态姗姗,又使琵琶女那千种情思,万般风姿跃然纸上。又如,第三段中“五陵年少争缠头”和“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争”和“稀”两字虽虽通,却非常准确、形象地概括了琵琶女前后两个阶段身世的巨大变化。
三、作业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曲终收拨当心画
凄凄不似向前声
【高二语文《琵琶行》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教案09-13
高二语文教案琵琶行04-23
语文教案《琵琶行》08-19
高中语文琵琶行教案06-09
语文 -《琵琶行》08-16
琵琶行高三语文教案11-04
高中语文教案:《琵琶行》12-29
语文 -琵琶行(并序)08-16
语文 -《琵琶行》 示例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