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05 07:20:5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用】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预览:

  走向虫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近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中国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习。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习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习,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近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语文教案 篇2

  学情分析

  对于这篇语句优美,情感炙热抒情散文,学生一定会有朗读的兴趣,完全能够通过朗读,捕捉到作者对白桦林眷恋以及对看林人的崇敬赞美之情。只是,学生对白桦林和看林人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教学时可以通过补充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解读。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感动自己的段落,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胸怀崇高理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自主质疑,合作交流,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白桦林的低语》,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白桦林,现在还想去看看那美丽的景色吗?(想),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复习旧知识,加强巩固

  Media show:图片+音乐+老师的范读第3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师:同学们,白桦林的确非常美丽,作者渴望再一次回到大森林中去,仅仅是因为这美景吗?(不是)

  还有什么更重要的原因呢?你能从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吗?

  预设:“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我一直怀念着你”

  “你”指谁?(看林人),一直说明什么?(每时每刻都在怀念)

  板书:看林人

  (2)课件:

  从大兴安岭回来以后,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着看林人?

  学习导航:

  1、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从文中划出体会深刻的语句,找出关键词,并在旁边作批注。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探究,理解课文。

  3、在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读中感悟(先总后分)

  1、预设:“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在默默的思念中,我激励自己要有你那样的胸怀,你那样的目光……”回到课文中,具体从哪些词句体现出来的?

  分: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你的口袋里绝没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守林人为了保护森林,强忍着烟瘾)

  资料插入:

  1987年5月6日-6月2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损失最严重的森林火灾,火烧面积101万公顷,其中有林区面积近70%,烧毁贮木场和林场的木材80多万立方米,受灾群众5万多人,死亡193人。

  每年,春秋两季,大兴安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火灾,防火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大兴安岭绝不容许有一撮烟草,一根火柴棒。

  ②“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但你给自己规定,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守林人为了森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严格控制酒量,绝不多喝一口)

  资料插入:

  大兴安岭冬季漫长而寒冷,一年中积雪期长达七个月之久,最冷时气温可降至摄氏零下45度左右。不错,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这一小瓶酒可以给你驱寒,可以帮你取暖,但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你给自己规定-------(生)“每两小时喝一口,绝不违章”。

  ③“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而是你的双眼必须注意四周的情况----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守林人为了森林,瞪圆了自己的双眼,心系森林)

  插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金粟米,但你为了森林,把这一切都抛之脑后,都无睱顾及,双眼随时都注意四周---哪怕是一缕淡淡的细烟,也不能忽略轻放!

  ④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但除了收听天气预报,你甚至不去收听你最喜爱的歌曲,因为你的双耳必须随时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哪怕有人偷代一棵小树,你也不能将他原谅!

  (守林人,为了森林,宁愿让自己无聊,也不愿去收听歌曲,因为听歌曲就没办法捕捉远近异常的音响,偷林人就会乘虚而入!)

  师:同学们,在森林里工作的人就仅仅受这些苦吗?他还会遇到哪些困扰呢?哪些危险呢?

  小结:同学们,森林工人为了守护森林,在岗位上绝不吸烟,控制酒量,不看书报,不听音乐,还要受到蚊虫的叮咬,野兽的侵袭。孩子们,看林人具有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板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师:为了大森林,他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伟大啊?此时此刻,你愿意把你最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吗?(配乐抽生单个读1-3个)

  师:读得真好!老师从你们的读中体会到了你对看林人是多么地敬佩,多么地赞美啊!

  孩子们,我们来设想一下:

  假如没有了这些看林人,后果将会怎么样?

  生谈。

  师:正如你们所说:(课件提示)

  (师)假如没有这些看林人,(生)火灾频繁发生,大量的树木被滥砍滥伐,鸟儿也失去了家园,飞不上蓝天;森林面积锐减,随之带来的是水土流失,沙漠面积增大,各种物种灭绝,大自然正向人类发出警示!

  师:是啊,没有看林人,大森林也将不复存在了,为了真诚地感谢看林人,我们再读一读第五自然段,那让人感动的语句。板书:感激

  课件:

  为了坚守岗位,你有烟瘾,但在岗位上…..

  为了坚守岗位,你怀里揣着一小瓶酒…..

  为了坚守岗位,你不带书报,不是你不爱看…..

  为了坚守岗位,你带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小结: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真实地折射出看林人那颗纯洁的心,正如一根杠杆,虽然很小,但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星星之火可以撩原…..

  2、学习第6自然段

  师:没有烟抽,没有酒喝,没有书看,没有歌听的日子,如果让我们来过,坚持一年也还行,那如果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呢?这样的日子可真难熬啊!

  我问他:“寂寞吗?”他是怎么回答的?请自己读一读第6自然段。你能抓住这段文字里的最主要的那个字来回答吗?

  生:笑

  师:笑说明什么?生:他热爱工作,以苦为乐。

  师:一个“笑”字,酸甜苦辣,人生五味尽含其中,一个“笑”字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从他爽朗豪迈的笑声中,我们听到了责任,感到了希望。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他具有以苦为乐的精神,怎么来以苦为乐呢?

  生:你教我以……

  你教我以……

  你对我说:“森林是大地的绿毯,我们要把这厚厚的绿毯,一直铺到北京城的边上!”这是森林人对工作的热爱,这是看林人坚定的信念,这是看林人豪迈的誓言。

  “尊敬的守林人啊,让我再听听这美好的祝愿吧!”

  女生读“森林……”

  “勇敢的看林人啊,让我再听听这豪迈的誓言吧!”

  男生读“森林……”

  师:森林是大地的绿毯,这厚厚的绿毯,不仅会一直铺到北京城边上,还会铺到……

  师:是啊,愿这绿毯,早一日铺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世界每一个角落!正因为这豪迈的誓言,所以……(回读第一自然段)

  正是由于看林人的默默奉献,坚守岗位,乐观豪迈,才献给了我们这份宝贵的礼物。

  课件陪图朗读第3自然段:

  师:低吟浅唱是什么意思?你能从书上找到和低吟浅唱意思差不多的词语吗?他们悄悄地会说些什么呢?

  师:我们再来读一遍题目,(生读)白桦林的低语

  师:那高高的山岗,那塔亭般的瞭望楼,那浓浓的绿浪,如此美景,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召唤!

  课件:

  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师:什么是平凡而伟大,什么是淳朴而可爱,白桦林可以作证,白桦林的低语即是回答。

  课件:

  在白桦林的低语中---愿你听到我的声音----我还要到大兴安岭去,如一滴雨,如一片雪,充满渴望地投向森林和你们的胸膛!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简说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第一个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指导同学们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同学们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同学们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再让同学们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个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同学们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同学们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同学们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语文教案 篇4

  海燕 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感知文章主题;

  2.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重点)

  3. 文章中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难点)

  教学设想:

  朗读——整体感知——分析精神——回扣生活

  教学过程:

  课前:诗歌朗诵训练《过零丁洋》

  一、导入

  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博击狂风巨浪;当鸟儿们都躲避风雨的时候,它却高声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就是海燕!

  二、背景介绍

  1901年11月7日那天,尼日尼诺夫戈罗德的人们很早就把火车站挤满了,他们是为了给自己喜欢的作家高尔基送行。沙皇政府这次破天荒的未经审讯就急匆匆的把高尔基放逐到库尔斯克去。高尔基刚到来,人群中就爆发出了“高尔基万岁”、“打倒专制制度”、“消灭黑暗势力”的呼声。示威者时而高唱革命歌曲,时而朗诵《海燕》。一位演说者大声说道:“高尔基被放逐了,原因是他说出了真理并揭露我们生活中可怕的事情。他有一件武器——他的笔,一种力量——他那在自由发表意见时所表示的思想……我们要用示威来表示我们是怎样的喜爱高尔基。” 示威结束后,一位生激动的高呼:“暴君将要死亡,而伟大的有利的自由的人民将要兴起!”就因为他的一篇短短的散文诗——《海燕》。

  海燕的写作背景:屏幕出示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三、听读

  多媒体播放《海燕》录音、图画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你怎么家?要求:要切合文章的内容;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

  四、学生试读

  小声读,小组交流,完成任务。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 划破乌云的利剑

  五、再读课文

  1.本文的抒情主人公是海燕,作者赋予了它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2.作者是如何塑在它的性格和精神的?

  六、分析

  你从海燕身上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海燕的人生因 而 ;

  我们的人生因 而 。

  七、齐读

  八、布置作业

  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