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2 07:19:4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实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语文教案(实用)

语文教案 篇1

  1、师:上课了,看到你们做得这么端正,老师奖赏你们听一个故事,高兴吗?故事的题目叫《神笔马良》。(老师讲故事)

  2、这支神笔真神奇,画什么,什么就变成真的,你们是不是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神笔呢?一位善良的晓姑娘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神笔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一首小诗,名字叫---《假如》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这么感人的诗歌,你也想读一读吧?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他们吗?现在我们就认真的读课文,用铅笔勾画出生字,争取把文章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读书时指导纠正学生读书姿势)

  1、学生听老师讲《神笔马良》的故事,从故事中感受神笔的神奇。

  2、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时不拖音。

  3、学生自由读书,圈画生字,并用自己的方式认识文中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是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神笔马良》的故事就像一条神奇的彩带能紧紧系住孩子们求知的心,从而使他们乐于接受新知识。

  4、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5、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勾画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1、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小淘气和他们的朋友们都来了,我们一块打个招呼吧!(出示词语卡片:马良、缩着、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

  2、小淘气高兴地送走了朋友,又来找我们玩了,让我们大声听他的名字吧!(出示生字卡片:良、缩、遥、寻、食、哭、泣、健康、操)

  3、生字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要想办法记住他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呀!分小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4、这些小淘气蹦蹦跳跳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快看他们在做什么?谁愿意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5、把生字送回课文,指名三个学生读诗歌的三个环节,纠正读音。

  1、学生认读词语。

  2、学生认读生字。

  3、学生分小组讨论识字的方法、交流识字方法。

  4、学生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5、按要求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别人读。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多种有趣的方式,让生字在学生的眼前多次再现,寓教于乐,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4、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典乐曲《十面埋伏》,引导学生想象古战场的悲壮场面。

  2、背诵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场面。

  3、学生介绍搜集到的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师补充。

  “出塞”是乐府的一种曲调,此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

  4、请学生完整地表达诗歌题目的意思。板书课题:出塞 王昌龄

  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

  1、自由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小组之间互相读,相互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法了解诗歌的大意,鼓励学生质疑。

  4、指名读诗歌,讨论交流。小组之间讨论诗意,提出疑问,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三、精读全诗,入境悟情

  1、教师讲述古诗的历史背景,引入境界。

  2、赏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朗读古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述的景象。板书:秦汉

  (2)再读“万里长征人未还”,师生共议“人未还”的内涵,学生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剧。板书:人未还

  (3)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在音乐、景物中想象古时征战的悲壮景象。联想战争的残酷。

  (4)拓展理解“人未还”所表现的战争激烈。

  (5)朗读前两句

  ①学生自由读。

  ②指读,品味诗歌所描写的场景。

  ③同学间互相评读。

  ④想象画面朗读。

  ⑤在音乐的烘托下朗读。

  3、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学生自由读后两句。

  (2)自由谈谈对“但使”的理解。

  (3)抓住“但使”、“不教”一词,体会飞将军李广的威武、英雄气概。板书:但使

  (4)小组讨论后,说说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5)指名朗读,教师平读。

  (6)学生带着对飞将军的崇拜之情读文。

  (7)教师激情引读。

  (8)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再次朗读体会作者赞颂汉将李广,渴望平息战事的`理想和慨叹边将无能,朝廷无能的悲痛。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学生自由组合朗读全诗。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个性,配乐朗读全诗。

  3、在教师的引导下试背全诗。

  4、观看课件背诵全诗。

  五、展开想象,入情练笔

  师:人间最难过的是离别亲人,远征战场。作者面对荒凉的关山,举头望月,思念亲人,此时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用你的笔描绘出当时的悲壮景象好吗?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边塞的诗歌,比较、赏读、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出塞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会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掌握本文结构和论证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兴贤”在现实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论证方法和结构在写作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自学法、引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1069年2月,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1085年,哲宗即位,起用司马光为相,新法全被废除。虽然新法被废除了,但王安石的变法,仍旧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贤》。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论述了任贤使能、任用贤才的重要性。

  【内容解析】

  1、 文章分为两段,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讲为什么要“兴贤”,也即“兴贤”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怎样“兴贤”,也即“兴贤”的做法(教师补充,这是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有:A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六国论》B.论点 ———论证 ———结论《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 第一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反之则亡(反)。举例(事实)论证——列举历史事实,以古证今。

  3、 君王要怎么做才能“兴贤”?

  明确:①“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要求广泛咨询众人的意见。②“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要求广开言路,让人们敢于说话。③“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要求疏远小人。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要求不墨守成规。⑤“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要求不要对人才求全责备。

  4、 本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言表达灵活,或用对举,如“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或用排比,如“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