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9 09:59:1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梅香正浓》这篇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崇高的气概。课文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读后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叙事为主,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形象地将“梅花”与“民族英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针对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问题,能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继续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通过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来体会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和崇高气概,并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分析:

  1 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作者文章中饱含的激情,体会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

  2 自读文章,引导学生根据主旨发现问题,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促进对文章的感悟。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由冬季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傲雪绽放,引出课题并板书。

  2、教师提问拓展:看到梅花会想到哪些与梅有关的诗词?重点分析梅花所具有的品格,为理解史可法的精神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体会主旨: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将文章读通读顺,对于本文四字短语较多,文白交融的行文特点,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停顿。

  2、学生初谈对文章的感受,尝试着说一说本文与以往所学文章有何不同。共同交流,在文章的行进过程中释疑答惑,对于基本字词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作好基础知识的积累。

  酷爱:十分喜爱。拜谒:拜访、拜见。 高官厚禄:官大,待遇高。尸骸:尸骨。楹联: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戕害:杀害、残害。

  3、学生再读文章,通过对史可法感人事迹的描写,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首先让学生通过对联归纳出发生在史可法身上的几件事,再用自己的话复述每件事的大致内容,最后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尝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段义。并引导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品味每件事所蕴含的精神与品质。

  4、情感脉络:

  崇敬——由岳飞等民族英烈引入史可法的事迹

  感动——①忠心劝谏――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②誓与城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③气绝而死―― 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肃然——“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体现出一位忠臣的拳拳爱国之情。

  感慨——对比写法,更加突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5、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再次有感情诵读,并能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史可法那崇高的民族气节与英雄气概。

  (1)“他日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提出救亡方略”――用深沉朗读表现出史可法对国家与朝廷的一腔忠诚。

  (2)“吾誓以身殉城”――用坚定的语气体现出主人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拔刀自刎”――高亢的'语调体现无畏的英雄气概。

  (4)“大骂气绝而死”――要体现出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三、交流合作,深化感悟

  学生在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教者要围绕课文的主旨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借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1、史可法的精神源自于什么?

  2、对于这样一个昏庸的朝廷,史可法的所作所为有价值吗?

  3、文中最后提到的两类人,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此时的史可法已经站在国家与民族危亡的高度来看待生与死,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民族的兴衰。这一点更加体现出民族英雄们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四、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回顾全文,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借物喻人,将具有特质的事物与具有相同品质的人联系起来,使文章含义隽永,回味无穷。

  五、复习拓展:回顾以往所学的借物喻人的文章

  《古井》《白杨礼赞》《落花生》、

  六、体味“梅香”与“浓”的含义。“梅香”是指民族英雄们在国家与民族危亡之秋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与气节。“浓”字形象地指出这种精神所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巨大而深远的。

  七、总结与升华:如果将中国的历史比作浩渺的夜空,那么那些在历史关头挺身而出的英雄无疑就是那耀眼的星斗,是他们将夜空点缀得无比壮丽;如果再将这些英雄们比作傲雪怒放的梅花,那么他们所具有的铮铮气节犹如那浓浓的梅香必将永远弥漫在我们的心中。

  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梅花的诗句。

  2、查找英雄人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梅香正浓

  忠心劝谏――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誓与城存――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气绝而死―― 忠肝义胆的民族气节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第二课时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适时评点后,学生誊写作文。

  教学反思

  同学们的调查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调查早餐情况的,有调查阅读情况的,有调查上网情况的等等。但其中一些同学的调查过于简单,或者直接出示了百分比,或者所作调查与感受不相干,当然大部分学生还是真正进行了调查,起到了调查的实际意义。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搜集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师出示课件,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 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 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 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 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要求: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说

  1.生针对自己的说再次修正,并给同桌说,纠正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1.生自读写作提示,说说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综合性学习的发现、或活动过程、或心得体会)

  2.师引导:

  注意: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资料。

  二、自己书写

  三、同桌互改

  第三课时

  习作评改

  一、学生自改、互评

  1.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看看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连贯,有无错别字,标点使用是否正确,并用——勾出好词好句。

  2.请生在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词句。

  3.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诵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指出写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写评价语

  三、师总评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一、读一读

  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日积月累

  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

  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

  4、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5)

  1、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你们猜个谜语:尾巴象把伞,机灵又可爱。松树是他家,森林它最爱。(出示松鼠图片)

  2、出示松树,(松树)结在上面的就是它的果实,叫“松果”,小松鼠特别爱吃。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

  (二)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情况,自学生字。

  同学们回去做了预习,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再去读读生字,待会我们来比比哪个同学能把生字读准确。

  2、抽读生字。(用比赛的形式抽同学上来读会读的`生字)

  3、多种形式读。(重点用动作的形式,理解眨)

  4、组词读。

  (三)学习课文。(过渡:同学们学得真棒!那读课文,你们行不行?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数数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汇报6个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

  2、学生练读,抽学生读。

  3、学生自悟,相机指导感情朗读。那从这段里,你知道了什么。(突出高高兴兴,重点读好“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是呀,小松鼠当然是特别高兴了,因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下面你自己练读一下这个句子)

  4、练习说话。(那么……那么)

  师:举例;苹果那么红,那么大。

  4、再读句子。

  (2)学第二自然段。(过渡:是呀,小松鼠正吃得津津有味呢!忽然,松鼠眨眨眼睛,究竟它想到什么了?

  1、抽生读、学生练读、表演读。

  (3)学第三自然段。

  1、师范读,边出示课件。

  2、看到了这些,听到了这些,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带着你的体会,自读课文。抽生读。

  4、是呀,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你能帮它想想办法吗?学生说。

  5、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比较,得出植树是最好的办法。

  6、对,松鼠也想到了好主意,究竟是什么呢?请小朋友读4—6段。学生读。

  7、汇报松鼠的好主意。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小松鼠真的这么做了吗?)

  1、学生回答,说理由。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练读,抽读,齐读。

  课外实践:以后森林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把它画出来吧!

语文教案 篇5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正音:分娆逊数汗

  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感谢周阳中学张先福先生提供教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