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4-02-21 08:31:29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模板

美术教案模板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的知识。

  2.培养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中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特有的民俗、信仰氛围中,在农耕经济、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风俗、宗教活动的需要紧密相连。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功能多样。由于它是各民族、各地之间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并与民生民俗共存,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各种玩具充斥市场的今天,更应让孩子们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艺术,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民族自豪感。

  2.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部分)及其图案、色彩所包含的寓意。

  难点:深入浅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启发学生初步认识、感受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玩具(包括民间、现代的玩具)

  (教师)民间玩具及有关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 “玩具总动员”: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玩具。

  (2) 揭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直观体验。

  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有些玩具虽然不是很精致、美观,但距今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接下去我们看一看祖先制作了哪些玩具,翻开课本第36、37、38、39页,以及民间玩具挂图。

  ①燕风筝“五福捧寿”(纸玩具)

  ②大公鸡(泥玩具)

  ③狮子滚绣球(布玩具)

  ④木马(木玩具)

  ⑤螳螂(棕榈叶玩具)

  ⑥面人(面粉玩具)

  ⑦鹿鸟(糖玩具)

  ⑧三勿猴(石玩具)

  3.师生交流。

  (1)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玩具?

  (2)说说对这些玩具的感受:引导学生仔细观赏图片,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色彩、花纹等特色,初步认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探究其制作方法。并以自主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作出简单的评述。

  (3) 教师小结补充:

  续上述玩具:①产于北京,风筝色彩鲜艳,造型简洁对称,其制作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②产于山西,中间滚圆两头细尖,可做成各种动物形象,尾部有一竖一正两个小洞,用嘴一吹,就会发出呜呜的叫声。③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又有动感,头部纹饰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④产于云南昆明,可在地上滚动,曾在民国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⑤产于湖南,利用棕榈叶编织而成,南方各省均有棕叶编织艺人。⑥产自上海。⑦湖北、山东、四川等省都有,它是用糖泥吹制或糖油浇著而成。⑧产自山东,用滑石刻制而成,仔细观察可以看到3只猴子的姿态各不相同。

  4.拓展表现。

  (1) 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一下民间玩具。

  ①你想用什么方式表现?

  ②你制作的玩具会用到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

  ③教师适当补充,鼓励学生大胆制作生活中的玩具,并能表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

  (2) 课后,拜访当地民间艺人,学习制作民间玩具。

  课外资料

  1.中国民间玩具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民间玩具往往被人看作“小玩意”而不加注意。有人还认为这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不屑重视,所以,有关它的历史,文字史料极少,甚至著名产地的县志中也难找到片言只语的记载。比如,无锡泥人早已名扬四海,可是追溯它的历史,只能说“相传始于明代”;又如陕西凤翔,民间玩具手艺世代相传,究其起源,也只能说“相传起于明初”。然而传世和出土的实物史料,却雄辩地证实着我国民间玩具的历史源远流长。

  2.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种类。

  中国民间玩具的分布地域广阔,花色品种繁多,制作材料庞杂,各种物质材料几乎都可以被用来制作民间玩具;功能也比较复杂,一种玩具往往具备多种功能;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很广,可谓包罗万象。据民间玩具材料和式样的不同,表现技巧和功能作用的差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如按玩具性能分,有节令玩具、观察玩具、音响玩具、益智玩具、健身玩具、实用玩具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竹木玩具、面塑玩具、泥玩具、布玩具、陶玩具、纸玩具、食品玩具等;按造型特点分,有飞禽走兽玩具、花虫果蔬玩具、神话传说和戏曲人物玩具等;按使用对象分,又分为低幼儿童玩具、少年玩具、成人玩具等。

  联片、书橱、竹椅等)进行的雕刻。我国南方较为流行。竹雕的表现方法有镂雕、阴刻、浮雕等多种。还有一种以老竹根作原坯,对其稍作雕刻,创造成意象的人物、动物等各种造型。这些作品作陈设用。

  “木雕”是在上好的木料上进行雕刻而创作出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如书中的明代紫檀九龙纹笔筒,因紫檀木质地坚韧、纹理细密、色泽光润,故雕刻精美,堪称笔筒中的精品。另外,我国的黄杨木雕也非常有名,一般用于建筑和家具的装饰,陈设作品多采用圆雕的形式。

  “牙雕”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有时也叫“牙角雕”。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充满艺术魅力。犀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其技法与竹、木雕刻大体相同,器物造形也以笔筒、镇尺、笔架、屏风等为多。书中的商代象牙雕杯采用了镶嵌的工艺,被称为牙雕绝品。

美术教案模板2

  活动目标:

  1.感知中国结的色彩、构造。

  2.通过“中国结”感受中国人民的团结,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在室内布置大大小小的中国结。

  活动过程:

  1.观察“中国结”感知其色彩、构造。

  (1)为什么叫“中国结”?

  小结:中国结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布绳结,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勤劳勇敢,人们把美好的愿望编织到中国结里。

  (2)认识中国结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红色)你看到红色有什么感觉?中国结下面的这些是什么呢?出示"流苏"的字卡。这些流苏还像什么?还有什么是相同的呢?

  (教师用手摸“结”来提醒幼儿)每个中国结都有结,有心形的、菱形的、圆形的,这是中国结的身体,叫“结体”(出示汉字),表示团结起来力量大。这是什么呢?它像中国结的耳朵,是“结耳”(汉字)。如果它能听到声音,他会听到哪些声音呢有结耳、结体、流苏就可以组成一个“中国结”(汉字)。中国结有很长时间了,每逢节日,人们就会编织中国结,把希望、心愿都编在了结里,希望能实现。

  2.看幻灯扩展幼儿的认识。

  你喜欢哪一个?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说明。例如:鱼表示年年有余,簸箕表示丰收,酒桶表示长长久久……你在哪见过中国结?你看到中国结感到怎样?

  活动延伸:

  设计中国结请你来设计一个中国结,把你美好的祝福都编进去。

美术教案模板3

  活动目标:

  1.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体验酱油画的乐趣。

  2.能根据圆形面包大胆添画,发展幼儿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用手指练习画圆和小短线,完成酱油画。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画圆大胆展开想象并添画。

  活动准备:

  1.酱油、盘子、棉签、勺子、抹布,大、小画纸等。

  2.已有了解过圆形物的知识经验。

  活动流程:

  一、以“面包师”的身份进场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乐乐面包房”开张啦!这么多客人要吃我们的面包,面包不够,我们要在=再做一点。

  2、你们知道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儿回答)

  3、真棒!这些美味的面包就是用这些材料做的。但是今天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来做面包。出示装有酱油的瓶子,请幼儿观察。看:“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闻:“闻一闻是什么气味?”尝:“谁来尝一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呢?”

  通过讨论并小结:这是酱油。提问:“你在哪里见过酱油?”

  4、酱油的用途:用酱油可以做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小结:酱油是一种调味品,厨房里少不了酱油。酱油可以用来烧红烧鱼、红烧肉,还可以在吃馄饨的时候撒上酱油,时馄饨的味道更鲜美。你们说酱油的用处大吗?

  二、讲解示范。

  1、师“今天我们也来用酱油来试试好吗?”帮帮熊妈妈的忙。出示大的面包盘。

  2、师:做面包呀,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听好了!

  教师示范:拿出小棉签,蘸一蘸,舔一舔,找个点儿转一转,转呀转呀转呀转。圆圆面包做出来。一个圆圆的面包烤好了,哇!好香啊!我都闻到香味了呢?你们闻到了吗?”

  3、师:要把面包做得大大的、满满的才香,才好吃。你们想不想来做一个?拿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师幼再次共同联系)

  4、发散思维,请幼儿想象。

  师:香不香,你们闻闻。可是客人说他们喜欢吃各种不同样的面包。我们快想想办法吧!(充分让幼儿想象并说说圆形面包烤完后会变出哪些不同的形状样子)后示范:

  (1)“香香的面包会变成什么样呢?看仔细哦!(画线条)

  (2)你们看我烤得面包变成了什么呀?”(太阳、毛球、小刺猬)

  (3)“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看看你的面包会变成什么?”(个别幼儿说或画)

  三、幼儿大胆作画,巡回指导。

  1.出示逐一介绍做面包的工具:棉签、酱油、白纸、抹布

  2.讲解操作要求:

  (1)先用棉签蘸上酱油,(蘸一蘸、刮一刮、绕一绕,在纸上顺时针画圆做面包。)

  (2)面包要烤得大大的`,在面包变变变时,添画上有长有短的线条,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面包哦,这样森林里的小熊们才会更喜欢哦!

  (3)画完将小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师:客人们好饿啊,我们一起来多做些各种各样的面包来送给他们,赶快行动吧!(走到座位边上站着操作)

  3.放音乐、幼儿作画,随机指导。

  四、鼓励评价。

  师:面包做好了,我们来放进大大的烤箱,烤面包喽!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做了哪些面包?(点评部分孩子的作品)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许多美味的面包,你最喜欢哪个面包?(说说自己或同伴做的什么面包)现在我们一起来烤面包吧!

  师:面包烤好了,闻闻想不想?让我们赶紧供给客人吃吧!

  师幼互动

  结束:客人们,我们小面包师做的面包好吃吗?面包师们,下班时间到了,让我们和客人说再见吧。

美术教案模板4

  目标:

  1.了解花的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感受各种各样的花的美,产生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表现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准备:

  1.若干图片,蝴蝶图片,汉字卡片。

  2.多种表现花的材料:橡皮泥,纸杯,彩纸,白纸,笔,糨糊等。

  过程:

  (一)引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漂亮的朋友——出示蝴蝶。

  蝴蝶飞呀飞,它会飞到哪里去呢?

  原来它是去找好朋友,飞到一朵美丽的花(出示花)这儿停住了,看了看,好漂亮,又闻了闻,好香,于是它们成了朋友。

  (二)谈话活动

  1.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

  2.你们看到过什么花?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3.花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学生了解花的结构,认识汉字。

  (三)学生活动

  1.出示材料。

  2.学生简单讲述各种材料的运用。

  3.教师提出要求。

  4.学生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合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个别学生。

  (四)展示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花是同学们喜爱的植物,真实的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环境,美好的心情。装饰花卉又称花卉图案。图案本身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虽然很美,但它还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艺术形象进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变为装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图案变化。本课花卉图案设计是在对花卉熟悉的基础之上,对自然花卉物象的艺术加工。本课内容重点是设计应用。

  这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比较合理,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了图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了图案设计的有关知识。另外,在课上发现学生创作不够大胆,能够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业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在图案创作方法的讲解上还有些粗糙,学生学习得不够深入,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带有花卉图案的生活用品进行小组分析讨论),当时是怕学生画不完就把这个环节去掉了,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多样,师生互动不够。

  总的来说,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还算比较满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实备课,争取把课上得更好一些,使学生受益。

美术教案模板5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驾驭美术鉴赏的方法,培育学生“审美的眼睛”。了解保藏的意义,保藏的价值,培育学生保藏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育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驾驭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相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将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课前打算:

  课件、制作保藏卡工具。

  教学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意了物质生活的须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相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推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爱或厌恶等的心情反应。全部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观赏问题。

  1、展示并赏析图片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画中列宾画了十一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燥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验和特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相互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漫,空间空旷奇妙,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化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胜利的。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俄罗斯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11位纤夫的苦难代表了整个俄罗斯的苦难。画面的表现力,时至今日仍能给人以剧烈的震撼。用同样的方法来观赏下面两幅图米勒的《拾穗者》

  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

  观赏过了外国的作品,再来观赏中国的。赵孟坚的《墨兰图》

  朱耷的《荷石水禽图》

  南宋谢赫最先提出了中国画的品评方法,被称为:“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观赏与保藏

  学会观赏是保藏美术作品的前提,保藏不仅能满意审美需求,还具有爱护、传承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保藏使人们观赏各个时代的美术作品成为可能。美术作品的保藏一般分为国家保藏和民间保藏。从形式来说,可以分为博物馆保藏、美术馆保藏、画廊保藏、私人保藏等。美术保藏的门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书画、玉器、家具、陶瓷等。

  3、制作保藏卡

  尝试为宠爱的藏品制作保藏卡。

  保藏卡的文字信息包括:名称、时间、地点、收集的方法、材料、作品的简洁描述。保藏卡的表现方法有:绘画、拓印、剪贴等。

  4、小结

美术教案模板6

  一、教材评析:

  漫画作为一种简单夸张的绘画形式,因其幽默风趣的风格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初中美术第14册第3课《夸张有趣的脸》所涉及的卡通漫画,更是当下广泛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备受青少年欢迎的一种绘画形式。本课的学习要点是掌握卡通漫画的制作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幽默、观察和想像能力。课本的设计考虑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注重人格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创造和欣赏视觉造型艺术。

  二、学生分析:

  根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只有30分钟左右。其中对卡通漫画故事感兴趣的学生比例高达39%。尽管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卡通和漫画的世界,但是他们对这种视觉艺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临摹一些卡通人物上,并未有多大创新或想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临摹仅仅是培养学生绘画技巧的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课堂教学练习的唯一目的。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肖像漫画,初步了解漫画的造型方法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2. 技能目标:学生初步掌握肖像漫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能进行简单的肖像漫画创作。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到漫画艺术的表现魅力,培养学生学习漫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

  4. 创造目标:通过欣赏、评述、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激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自主创作一幅具有特征突出、个性鲜明,真情实感的肖像漫画。

  四、教学重点:

 1. 掌握漫画肖像画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2. 了解漫画人物形象的欣赏和生活中的设计应用。

  五. 教学难点:

  运用漫画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形象设计,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备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六.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漫画范图若干张、铅笔、纸张。

  七. 学具准备:

  教材、笔、作业纸。

  八. 课时安排:

1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展示著名漫画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夸张有趣的脸。通过肖像漫画介绍漫画肖像画的变形与夸张手法。

  二. 试一试,应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五官的单独设计:

  漫画创作重点在于五官的设计,因为五官是最能体现人物特征和情绪的地方,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夸张变形手法尝试设计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每位学生可以设计6个不同的造型,小组选择其中之一,展示最有创意的五个图形。

  三. 玩一玩:师生互动,完成一张夸张有趣的脸:

  1. 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张肖像漫画创作。

  2. 第一步,画出几何形作为脸型。

  3. 第二步,第一组同学代表在几何形的上方画出眼睛。

  4. 第三步,第二组同学完成眉毛的设计,画在眼睛的上面。

  5. 第四步,第三组同学负责画鼻子。

  6. 第五步,第四组同学通过夸张手法设计嘴巴。

  7. 最后,第五组同学添上头发和耳朵,完成一张夸张而有趣的脸的设计。

  通过这一环节来让学生感受漫画的夸张和有趣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合作精神。

  第四步,第三组同学完成在眼睛下方画鼻子的步骤。

  接着,第五步由第四组同学完成鼻子下方画上嘴巴的步骤。

  最后,加上耳朵、皱纹、头发、衣服等,一个肖像漫画就完成了,由老师完成最后的步骤。

  2、交流展示:

  这个方法简单有趣,只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不同有趣的鼻子、眼睛、嘴巴和发型等,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肖像漫画。设计意图在于添加图形趣味,通过初次创意设计使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由于老师在课前准备了夸张的脸型,因此给同学们的初次创意设计降低了难度,并示范了肖像漫画的步骤。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

  (四)欣赏评述、探索归纳夸张、变形的方法:

  漫画中的人物只是我们的想象,虚拟存在。如果我们要创作真人版的肖像漫画,还能如此天马行空地随意夸张随意变形吗?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夸张变形呢?下面我们欣赏几幅漫画来探究这个问题。

  1、根据脸型进行夸张:

  姚明的方形脸、巩汉林的长脸和傅彪的圆脸等不同类型的脸部特征。

  2、抓住五官中最突出的特点进行夸张:

  这两幅漫画的夸张点是哪里?是牙齿和鼻子。

  3、抓住性格特征、个性动作、爱好等进行夸张:

  多媒体展示学生自画漫画肖像,展示如何通过夸张变形表现出肖像的个性。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欣赏不同造型的作品,让学生深入探究漫画方法并拓展漫画知识面。

  (五)找一找,人物的肖像特征:

  小活动: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说一下老师有什么特点。如何通过肖像漫画自画像来表现自己的特点?让一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老师则通过线描的方法在16k素描纸上做出示范。突出老师所戴的眼镜,夸张了眼睛与嘴巴的小巧,表现出发型和职业特点。

  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理解夸张和变形只是表现手法的一种,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所描绘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师现场作画和示范来为学生的创作做铺垫。

  (六)画一画,自画像创意设计:

  请同学们为自己或他人画一张肖像漫画。

  提示:

  1、画自画像的同学应对照镜子或照片仔细寻找自身特点。

  2、挑选具有独特特质的同学进行创作

  目标:

  1、采取夸张变形的手法

  2、把握特征,凸显人物个性

  3、表达真实的情感

美术教案模板7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录象带(L49)。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引入新课:

  青铜及青铜时代

  1、什么是青铜?

  大家知道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金属材料是什么吗?(铜),玉和铜哪一个先被人们发现并使用?(玉)。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是铜,因为大家看到的或者接触到的青铜器大都年代久远, 1 而玉器现时都在生产。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发现了不一样的石头——玉石,在寻找石料和玉石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的铜(红铜)。我们来看一看红铜的特点(P16)、天然的纯铜是红色的,称为之红铜。这个红铜由于它的熔点很高(1080多度),不容易熔化,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只能是用锻打的办法来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在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红铜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离现在是9000多年。后来随着陶器的产生,烧陶器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度,那么这样的话就对熔铜就不困难了。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摸索,慢慢地发现在红铜中加入适量的锡或铅便会降低熔点(仅为800℃~900℃左右),硬度增强,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和化学性也很稳定,因色泽青灰,故称青铜。所以,青铜也就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青铜器铸造最常用的方法是浇铸法、失蜡法。(失蜡法可以做细、做镂空效果) 失蜡法的特点:

  1、制作简便,无需分块。它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熔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

  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进行打磨。 4.精确度相当高。

  青铜器的发明利用是为了铸造供发展生产用的工具和保护自己、攻击猛兽和敌人的兵器,而不是首先用作生活用具,这是青铜工艺发展的显著特征。

  2、青铜时代

  “夏铸九鼎”,而鼎又是青铜所铸,所以可想而知在夏朝就开始铸造青铜器了,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的代表作,那么青铜便是奴隶社会的典型代表。青铜器在奴隶社会广泛发展,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利的象征,西周晚期出现了铁器,经历春秋,到了战国的时候,铁器的使用越来越多,铁铜并用,直到秦朝铁器大量的产生,才取代了青铜器,而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所以我们把奴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两个鼎盛时期:商后西周、春秋战国

  中国的青铜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美国的弗利尔博物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都有着相当数量的中国的青铜器。

  青铜器的分类

  一、炊食器(比较一下它们的外形) 炊器:鼎、鬲、甗

  盛食器:簋、盨、簠、敦、豆

  1、鼎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圆鼎《大盂鼎》方鼎《司母戊鼎》、《杜岭方鼎》。

  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 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楚王问鼎中原) 大盂鼎(西周):出土于陕西,铭文记载周康王二十三年对贵族盂的策命,周王赏赐给盂奴隶1079人。

  司母戊鼎(商):它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现在也叫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为了祭祀其母亲戊铸造的。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后因过大重不易搬迁,太硬仅截一足都难,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后来,侵华的日本人闻知此事,欲以重金购之而不得。抗日战争胜利后,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曾作为蒋介石的寿礼,专车运抵南京,被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1948年5月29日,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蒋介石亲临现场参观,并在鼎前留影。稍后,国民党政府欲将此鼎运往台湾,但终因鼎身太重,不易搬动而放弃此念。建国后,于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比较司母戊鼎与杜岭方鼎的区别) 2.鬲(lì力):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chi音齿)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3.甗(音yǎn演):

  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eng音赠),置食物;下部为鬲(lì力),置水。甑(zeng音赠)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箅(bì)。箅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铜甗(yǎn)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4.簋(音gul鬼):

  簋是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具。相当于当现在的大碗。据文献记载:天子八簋、诸侯六簋、

  3 大夫四簋、士二簋。

  利簋(西周)(p14):铭文记载作于武王伐纣后的第八天 5.簠(fu甫) :

  古代食器,即文献里的“胡”或“瑚”。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古文献说:“方曰簠,圆曰簋(guǐ)。” 6.盨(xu须) :

  古代食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纽,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盨在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后期便消失了。

  7.敦(音duì对):

  古代食器,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8.豆(dou 音豆):

  古代食器,是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

  二、酒器(比较一下它们的外形) 饮酒器:觚、爵、觯、角 温酒器:斝

  盛酒器:尊、罍、瓿、壶、卣、盉、鸟兽尊、兕觥、方彝 挹酒器:勺(斗) 1.爵(音jué决):

  古代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上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三足一般是为了便于在器身下部生火加温。爵盛行于商和西周,尤以商代最多,春秋战国时已很少见。

  青铜爵上那一对形若蘑菇或伞形的立柱究竟作什么作用?(放置过滤网) 2.角( jiao 音角 )

  角形状似爵,由爵衍生而来,其前后都是尾。无两柱,一部分有盖。已发现的角,大多是商代的。

  3.觚 ( gu 音估 ):

  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的饮酒器。整个觚(gū)体分为三段。通体呈X形,这样的造型设计符合力学原理,使重心降低,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显得精巧别致而又不失沉稳庄重。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

  4 4.斝(音jiǎ甲):

  古代大型温酒器。有三足、两柱、一鋬,平口,无流及尾。盛行于商代。 5.觯(音zhì):

  古代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6.兕觥(音sì

  gōng 四公):

  古代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子多做成立体的虎、象、鸟等动物形象。 7.尊( zun 音尊 )

  古代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战国已很少见。

  龙虎尊(商):三龙三虎相间,造型盂纹饰达到完美结合。

  四羊方尊(商):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此尊造型雄奇、瑰丽,纹饰精细。方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脚踏实地的有力形象承担着尊体的重量,使得这个上边长几乎与器高相等的器具显得挺拔、刚劲,丝毫没有头重脚轻之感。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8.鸟兽尊:

  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似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主要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它们是另一种酒器,只是器名与尊相通。 妇好鸮(xiao)尊(商):这是一个猫头鹰形的一个尊。 象尊:这种鸟兽形的东西发现得很多,造型是很生动的。 9.卣( you 音有)

  古代盛酒器。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主体部分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鸱鸮形或虎食人形。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10.盉(he 音和)

  古代盛酒器。形状较多,一般是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盉从商代至战国都有,尤其盛行于商和西周。 11.方彝(yí):

  古代盛酒器。高方身,有盖,盖上有钮(捉手),盖和钮形似屋顶。主要盛行于商至西周。

  12.罍(音léi雷):

  罍是大型的盛酒器,又可盛水。罍(léi)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器腹很深,为了贮酒,不使酒挥发,口部为敛口并加盖。罍从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 13.壶:

  盛酒或盛水器。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

  立鹤方壶(春秋):高122cm,宽54cm,重64kg。方壶形体巨大。双层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颈高吭的仙鹤。镂空的双龙耳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并在腹部四角各铸一飞龙。圈足下以两只伏虎承器。

  三、水器(比较一下它们的外形) 盘、匜、鉴、缶、瓿、盆 1.盘:

  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2.匜(音yi宜):

  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3.盂(yú):

  古代盛水或饭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考古发现的青铜盂数量很少,主要是商代和西周的。 4.鉴(jiàn):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似盆,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二耳或四耳。盛行于春秋战国。 5.缶(fǒu):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战国。 6.瓴(líng):

  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盛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

  四、乐器(比较一下它们的外形) 铙、鼓、錞于、镈、钟 1.铙(音náo挠):

  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形体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使用时执把,饶口朝上,

  6 用槌敲击。特大的铙使用时需插在铙座上。 2.鼓:

  古代鼓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

  3、镈(音bo)

  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镈体趋向浑圆,形制与编钟相似,但口部平齐。

  4、錞(chún 纯)于:

  亦称“錞“,古代军中乐器。錞于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时代多属春秋战国至汉代。 5.钟:

  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的打击乐器(宫廷雅乐),有的大钟单独悬挂,称为特钟;有的大小相次成组悬挂,称为编钟。

  曾侯乙编钟:这个编钟是现在出的件数最多的,这套编钟,它是钟连那个钟架子,我们有好多在博物馆看那个陈列,那是复原的。这个它是钟架子,都是原来的架子,在墓里边的那个架子,还摆得好好的。那些零件和那个旁边那个铜人,这么托着,铜人连那个挂钩,这些都是原来的,上面都有铭文,根据这个铭文啊,记载它的部位,部位在什么地方。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 (视频:发现——曾侯乙编钟)

  五、兵器(比较一下它们的外形) 戈、矛、戟、钺、刀、剑、头盔 1.戈( ge 音戈):

  古代兵器。属“钩兵“,用于钩杀。 2.矛:

  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刺兵,用于刺杀。 3.钺(yuè

  月):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形体很大,形状像板斧,把人脑袋一下砍下来是不成问题的。 4.戟:

  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兼有戈用于钩、矛用于刺两种作用。

  7 5.胄(音zhòu宙):

  古代作战时戴的盔,亦称“兜鍪(móu)”。青铜胄盛行于商周。 6.剑:

  古代兵器。属于“短兵“,可手持或佩带。战国与秦汉最为盛行。短剑亦称“匕首“。 7.刀:

  青铜刀作为兵器,或作为工具,用途广,形制多样。

  青铜器纹饰 饕餮纹( taotie)

  又称神怪性的兽面纹,盛行于商和西周早中期。其基本形象是牛首、羊头等动物的正面头部的凶怒形象,作为器物的主题纹饰。

  夔纹( kui 音葵)

  青铜器纹饰之一,又称夔龙纹。即为头尾横列,当中有一足或两足的龙形的兽纹,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凤鸟纹

  也有人称之为凤纹和鸟纹两种,统称为凤鸟纹,盛行于商周时期。

  窃曲纹

  是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图案,中间常填目纹,盛行于春秋战国。

  环带纹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因而又称波浪纹。盛行于西周、后期。

  蛟龙纹

  是由多种动物的特征组成的一种虚构的不断演变的动物纹。从商代到明清,历经数千年,龙的形状变化极大。

  蟠螭纹( panch)

  蟠螭纹中的“蟠”屈曲,“螭”为没有角的龙。其特征为张口,卷尾,或两龙相交,或群龙交缠。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蟠虺纹( panhu)

  是由许多小蛇状的动物相关缠绕,构成几何图形 象纹

  最突出的特征是长鼻。鼻长下垂,向里勾卷。有的仅出现象首或象鼻为图案。流行于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

  鱼纹

  多饰于盘、洗内,呈鱼贯形,还常饰于铜镜上,皆为鲤鱼状,盛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沿用于宋至元明时期。 鸟纹

  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鸟纹盛行于商至西周。

  鹿纹

  鹿纹有全形鹿纹和鹿首纹两种。 虎纹

  一般为虎侧视爬或跑形状。虎纹流行时间长,一直延续到汉代。

  大家看这件铜器,它是这种花纹是攻战的,水陆攻战的这种花纹,很生动的。这个时期呢,不但一些铜器的花纹程式化,像这种花纹,它有了一定的范本。

  小结

  最后,总的讲一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古代的青铜器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广泛应用于当时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种类和数量都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当时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很重大的影响。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今天是限于时间,只能这么很粗略地这么说一说,我就讲到这里。商后西周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器类齐全、铸造精细、纹饰华丽。西周的青铜器在形状和纹饰上是更加规范化,

美术教案模板8

  课题: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课时结构:1课时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外国古代、近代雕塑的艺术成就。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2、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增长外国雕塑艺术欣赏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外国雕塑艺术欣赏审美观念。

  3、提高学生对外国雕塑艺术欣赏艺术品的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介绍古代希腊、罗马雕塑的艺术特点和近代罗丹雕塑。

  2、我们对雕塑艺术的看法。

  教学难点:

  如何欣赏分析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内容,请c同学提问。高中美术教案:外国雕塑艺术欣赏

  (一)、提问,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有同学知道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腊、罗马、两河流域等。

  教师:古文明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艺术,引入课题。

  (二)、介绍古希腊、罗马雕塑艺术。

  学生:a同学介绍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多媒体:介绍希腊雕塑图片欣赏。

  教师:补充介绍希腊雕塑艺术。

  强调希腊神话雕塑的情节性、表现力。

  2、希腊雕塑裸体特点。

  3、希腊雕塑创造了理想的典型的美的形象。

  学生:b同学介绍罗马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师:补充介绍罗马雕塑艺术。

  罗马雕塑的继承性。

  罗马雕塑生动的'个性特点。

  多媒体:介绍罗马雕塑艺术图片。

  小结:希腊雕塑和罗马雕塑比较:

  学生:谈谈感受

  (三)、文艺复兴雕塑《大卫》欣赏。(四)、介绍近代外国雕塑艺术。

  1、图片欣赏:《伏尔泰坐像》、《马赛曲》 2、教师:罗丹介绍

  多媒体:罗丹作品欣赏,重点是〈加莱义民〉学生:谈谈感受

  介绍布郎库西、摩尔等雕塑家作品。学生:谈谈对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认识。

  (五)、d同学谈谈秦始皇兵马俑与希腊、罗马雕塑的不同特色。(六)、c同学提问。

  下节课安排:

  一部分同学动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学写生活动。

  美术教案 篇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薰陶,领会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

  课前准备:准备好临摹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板书课题,解题。

  向学生说明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方法之一,要临摹一幅画,首先要通过欣赏,了解其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待有了足够的理解后才动手,不要拘泥于局部的一笔一点,应从整体着眼。

  二、指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

  提问:画中用了几大块颜色?形状如何?怎样构图组合?

  三、请学生对照课本上的线描图,教师说明构图的特点。

  四、学生作业:

  选一幅画进行临摹,先用草图形式画出构图,分出大色块。

  第二节

  一、检查临摹画稿:

  让学生对照原作检查在构图、物象的形象勾画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然后作认真修改。

  二、指导学生着色:

  教师按原作色调讲述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并作调色演示。学生着色:1、根据原作色调选定要用的颜色。

  2、着色时根据颜色的特性确定画法,如用水彩,则从浅到深、先主体后背景、先远后近、先大体后局部地完成。

  三、学生作业。

  四、讲评。

美术教案模板9

  课程名称:石膏像素描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目的要求:

  通过石膏像写生,了解人物造型的特点与规律;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表现形体面和整体立体特征的严谨技法;体会形象的美感和性格特征,用绘画表现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完成石膏像的立体塑造,把握住整体关系。

  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对物象结构的空间构造。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直观与讨论相结合。

  教材:《素描》刘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7—5621-1893-0

  参考书目:

  《当代素描教程》 丁一林 胡明哲 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 7-80526-149-0

  《素描构成表现》 陈守义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 7-5340-1125-6

  《现代素描技法》 斯图瓦特帕赛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 7-5356-0395-5

  《素描石膏像教学对话》 宫六朝 编 河北美术出版社 ISBN 7-5310 -1464 -5

  一、石膏像素描训练的意义

  素描是一种关于绘画最基本思维方式和观察方式的训练,是对未来艺术家和设计家基本素质的训练,这就是素描训练的目的。素描从其目的上可分为基础性素描和创造性素描。我们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当然是为了打基础的。石膏像素描是这基础里的重头课,是基础的基础。

  石膏像写生训练的意义在于学习和掌握空间中形体结构的塑造、以及对整体观察、整体推进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对画面节奏、韵律、形式感的把握。在造型能力方面偏重于对自然物象地把握(并不是如实描摹),而不是运用绘画语言自如的构造画面。

  二、石膏像素描阶段要树立以下几个重要概念

  1、基本形

  无论石膏像多么复杂,都要首先把它看成是由头、颈、胸等几个不同形状的基本几何形的组合,头发、五官、面部等是依附在这几个大基本形上的小基本形。

  2、形体结构

  石膏像是由多个不同形体相互穿插组合而成。这些不同形状的体快的相互结合与构造方式称之为形体结构。

  形的转折:三种形式 ------ 或方、或圆、或方圆间的相互转换。

  转折是对形的进一步深化分析与理解。

  3、形体尖端

  对形体尖端高峰的塑造是表现立体感的根本,

  一个凸起点,由它起上下、左右四个面都有转折。

  尖端的塑造就靠这些转折和虚实的处理。

  三、石膏像画法的两种表现手段

  1、光影素描(全因素素描、调子素描)

  全因素,培养整体的观察、理解及塑造方法,较全面地反映、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调子、质感、光感等因素。背景也在表现之列。一般为长期作业。

  缺点:暗部易被忽视,依赖固定光源,易形成被动摹仿。

  2、结构素描(体面结构分析式素描)

  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态度,以线和简略的明暗将复杂的头部形体作出简化的提炼概括,以将其基本体面结构强烈地突现出来,从而强化和加深对头部形体结构的理解。 此画法重结构、重主观、重理解,适合短期作业。不画背景。

  缺点:不能表现充足的空间及丰富的色调。

  尽管绘画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但就石膏像素描写生来说主观性应有限制,以客观描绘为主,不能把它变为创作课。

  四、石膏像写生的基本要求

  1. 形准(轮廓正确)

  这是基本的起码的要求。形准就是说画面造型与对象肖似,要点鲜明,透视和比例要正确,并且应该是明确的。

  在基本练习中坚持“形准”的要求,表面上看是实现了写实一派的效果,但实际上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的却是眼与手的准确性,是感觉的准确,是眼、手感觉的一致与协调,是一丝不苟的造型习惯,是从物象观察到形成感受,从感受到组织画面的全过程训练。

  形准是各家各派都不放松的要求,而“写实”是绘画训练之中最基本的,它体现着一切绘画风格的根据,是一切“变形”以至“抽象”诸种风格流派得以发展的源头之水。

  轮廓正确的标准必须包含着作者的感受,对于“形准”的要求必须严格。画不像、无感受的变形要禁止,强调特征、构图需要、做统一处理的变形要提倡。

  2. 完成立体塑造

  实现画面的充分的立体感;塑造出物象的完整的结构和它的整体的空间构造。

  (1)光影与明暗

  眼睛所观察到的明暗变化,在物体上大约有几个原因。a.固有色的明度;b.物体的质地;c.物体的形体起伏。从造型角度出发,我们特别重视形体起伏造成的光影明暗。

  用眼睛抚摸物体的表面———可以把眼睛所见的明暗光影理解和感受为其表面的起伏。

  (2)明暗与结构

  结构是立体塑造上的一个“目标”,是明暗手法和线描手法都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在基本训练中,坚持以充分的明暗手法来塑造立体,不仅训练了明暗手法本身,更重要的是逐步养成全面立体观察、立体感受的习惯,习惯于形体结构与明暗视觉之间的转换关系,习惯于对造型的细致丰富的感受方式。这些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未来任何风格手法的造型之中,形成一种可贵的素质。

  (3)物象结构与空间构造

  全部深深浅浅的调子如何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靠的是归纳与整理。归纳与整理的主要原则就是物象的空间结构,就是把调子理解为面,把面理解为体的一部分,把体再理解为全部构造的一个组件,把这些组件再全部安装穿插为完整的空间立体结构。

  不得法的明暗造形——无节制地分析明暗层次,割裂了明暗手法与立体造型之间的依存关系,孤立地画明暗,它与线描中无节制地描写头发丝和衣纹一样造型上不得要领。

  3. 作品的整体感

  这是作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要求。包括:

  (1)、画面因素自身的整体性:线的组织,黑、白、灰布局。

  (2)、造形本身的整体感:体现在形的轮廓、它的立体塑造上;体现在能够把无数细节、无数层次、无数转折都贯通起来,统帅起来的整体观察上。整体性实现在各个局部之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关系”上。

  训练整体感就是训练正确的观察方法。

  正确的观察方法、明确的整体感受是造形整体性的根据。

  画面“不碎”并不就有了整体感,画面形象有了逼人的生命力,这才是整体

  形成的证明。

  整体性不是一种“招数”或后期处理。

  讲整体要真诚、中肯、言之有物、要领鲜明、细节充实。

  五、石膏像写生的画法步骤(全因素素描)

  1.画前准备 观察思考

  全面观察、体会形象特征、选择作画角度、分析石膏像美之所在;分析其基本

  结构状态,预想画面效果。包括构图、形体美感、光线色调及表现方法等。

  2.构图、比例、基本形

  (1)、在画面中合理安排、确定石膏像大体位置,要考虑石膏像的形体构成及其体现的动势表情等。考虑空间的安排及视觉中心的位置,定出上、下、左、右最边缘的位置。

  用光影表现与用结构表现,背景的要与不要,在构图上是有差别的。

  (2)、利用辅助线找出头、颈、胸、基座大的.比例、动态关系,确定五官位置(五官透视要正确),抓住动态特征。

  要检查重心是否稳定。

  找到中心线有利于五官的位置确定及头部动势的把握。

  (3)、找出头、颈、胸等部分大的平面基本形,可根据感受对各部分基本形状特征加以适当夸张,抓住大关系。

  用长直线去画,用笔要松动,跟着感觉走,不要缩手缩脚,也不能画得太重太死,要使画面保持一种灵活可变状态,便于以后进一步调整、深入。

  3、基本结构

  有意识地确定石膏像的主要结构骨点、高点的位置,找转折,用几何形体的概念去理解每一个形体;要注意找到人中线的正确位置,两边同时画,透视要准确;画每一个点或形都要同时关照周围的形,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阶段就要从整体出发,找大的关系,细小的东西可在深入阶段解决;尤其是头发、胡子等要分组找出前后、虚实关系,不然就会过早陷入局部。

  打轮廓用笔用线也要有轻重、虚实、有节奏,以产生整体和谐、统一的效果。

  打轮廓要尽量凭自己的感觉画出正确的形体结构,过于依赖比较、测量会失去感觉的敏锐,产生不良后果。

  4、画出大体明暗关系

  (1)、分明暗面

  此阶段要求沿明暗交界线,将所有的明暗面淡淡涂上一层灰,将与石膏的白成明显对比的背景也淡淡涂上一层灰,此时石膏像便初步呈现出立体的形与光感,空间也由此而呈现。

  此阶段可以不分深浅,但线条排列要紧密,不可潦草。

  (2)、分明暗层次

  此阶段可按由重至浅的顺序将画面上的调子分成若干等级,如音乐之音阶,从最重处开始画上一遍。此时仍是大体明暗阶段,涂每一部分皆从明暗交界线开始到形体投影边缘为止。稍有变化,千万不可过早深入局部,尤其暗面的反光一定要呆在暗面里边,灰面与亮面可暂时不管。

  5、 深入分析反复调整

  逐渐丰富细节,找到各形体的转折,使形体结构更加紧凑,头、颈、肩的造形关系更加明确具体。

  调子顺序排好后,即可一遍一遍深入下去。每画一遍加重一层,内容丰富一层,形体感愈来愈强。灰调子及亮调子逐步显现出来,直至完成。

  深入阶段要珍惜每一笔的调子,每画上一笔都必须是表现的形体结构与转折,否则只是加重便失去了意义。要加强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运用素描的造型手段及明暗与虚实的对比,主观地去把想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对象。

  在作画的时候要经常用一些观念审视自己的画面。诸如体积、厚度、光感、整体、空间、主次、节奏等,尤其是整体观念时刻不能忘记。隔一段时间就要站出来远观自己的画面,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要避免出现灰、花、脏、腻、浮等易出现的问题。

  (基础较好、整体把握能力强的同学,明暗面分好后可采取局部推进的办法,一步画到位。)

  6、 回到整体、概括完成

  深入细节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细碎、灰、花等弊病,因此最后还要进行大关系的再整理,从而使整体造型更加明确、突出。个形体处于自己应有的位置,黑白、虚实效果也更加强烈。

  此时更不要太依赖于客观对象,不敢越雷池半步,或只跟对象比。画面要有主有次、中心突出、形体结实、协调统一。

  局部与整体是绘画过程中每时每刻都碰到的一对矛盾。局部刻画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每次对细节深入一遍都应是对整体的理解更深入一层。

  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处理得好坏是鉴别造形能力高低的标志。

  六、结构素描的表现

  画法步骤基本与全因素素描相同,只是不对光影做很客观的描述,不进行丰富的调子处理,运用几何形体的归纳态度,以线和简略的明暗将复杂的头部形体作出简化的提炼概括,以将其基本体面结构强烈地突现出来,从而强化和加深对头部形体结构的理解。

  深入的步骤一般是从一个地方推着走,每个地方都不做虚化的处理,允许有部分相同的调子出现,每个部位调子的深浅由画面的节奏决定,而不是由光源和阴影决定的。

  此画法重结构、重主观、重理解,适合短期作业。

  七、作业设置与要求

  1.石膏五官写生:共四张 每张四课时 共16课时。

  要求:两张用线结构构成,两张用明暗结构构成。

  形体准确,结构清楚,体积感强,效果突出。

  2.石膏半面像(分面像)写生:一张作业 10课时。

  要求:比例准确,透视正确,块面结构及明暗变化谐调有序,效果强烈。

美术教案模板10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相互交流,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正确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学习材料:线条丰富的图片课件、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师:四年级的美术课程,我们学习过线描课《自行车局部写生》、《植物写生》,同学们对线描画并不陌生,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线描造型课《精细的描写》

  2.课件:出示门采尔照片

  师:同学们课前对十九世纪的素描巨匠门采尔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请把你的成果展示并分享!

  学生汇报:

  1.生平简介

  阿尔道夫·门采尔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是德国十九世纪成就最大的画家,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历史画家,风俗画家之一,更是杰出的素描大师。门采尔一生为世界留下约7000余幅素描作品和80余本素描,速写集,广泛而深刻的表现了德国的社会生活风俗,其取材之广,数量之多,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与之相比。尤其是对德国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的描绘,为同时代欧洲画坛所罕见。

  2.成就荣誉

  门采尔是著名的素描大师,他造型严谨,笔法生动,很有表现力。门采尔在晚年享有崇高的声誉,在他70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名誉校长,71岁时被俄国彼得堡美术学院聘为荣誉院士。门采尔毕生奋斗的箴言是:“我们的命运只是攀登,达到高峰乃是下一代的事业”。

  3.代表作品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轧铁工厂》,是较早反映工人劳动和生活的油画作品。他的创作题材广泛,画有历史画、风俗画及风景画等。作品有历史画《无忧宫的宴会》、《无忧宫音乐会》、《威廉一世加冕礼》,风俗画有《轧铁工厂》、《舞会晚餐》、《柏林波茨坦铁路》、《阵亡烈士葬仪图》等。

  三、新课

  (1)赏析《两个中国的香炉》

  教师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进行赏析

  1、构图(画面两个香炉主次分明突出了视觉前后的空间效果。画面安排饱满)。

  2.造型(线条流畅,富于变化,粗细----(边缘线与细部刻画),曲直(边线花纹)虚实(主体及上下两部分)。

  3.注重细部的刻画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进行赏析,为学生独立写生线描画的绘画方法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

  (2)我们以身边的事物为例再来感受线条的造型魅力。(出示书包的线描画图)

  讨论:A运用了哪些线来造型?B抓住了哪部分的'细节进行刻画?

  (3)在美术作品中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像中的线条?(夸张、想像、概括)

  生:可根据创作的需要来大胆的想像夸张和概括。

  四、学生作画

  (1)通过对线描画的构图、用线及深入刻画进行分析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在画之前,要对着实物或图片做详细的观

  察,大家讨论并观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

  外,从前到后,从外轮廓的大形开始再到细部研究)找一找,你的作品上有哪些有表现力的线?

  生讨论研究并互相说一说,教师适时点拔观察的方法。

  (2)选出绘画能力强的一名代表到黑板前的演示纸上绘画,其他学生共同作画。互相取长补短。

  (3)教师指导绘画

  五、展示提高

  师生共同赏析学生作品,点评作品,互评作品,发现优点和不足,并请学生提建议。

美术教案模板11

  山西省临汾市幼儿园

  大六班 李婷

  活动名称:刮画《家乡的夜景》

  活动目标: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4、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关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萤火虫》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进来?(是晚上)。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家乡的夜景”。

  天黑了小动物们有萤火虫,城市的夜晚没有萤火虫为、该怎么办呢?灯光把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十分美丽,我们来看看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门)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灯和焰火)

  (2)再依次欣赏几张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会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桥、东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观察我们家乡的夜景,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广场)大家看看晚上的广场是什么样子?

  (4)观察图片,看看这是哪里?(是马路)观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说说晚上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5)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是楼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样子?(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天上有星星和月亮,还有路灯)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这有只神奇的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上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如果你有一尺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去哪里呢?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的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家乡的夜景”,乘着魔笔出了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先涂一遍浅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注意要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

  6、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7、活动结束

  让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大班美术活动:我设计的花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气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收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的花车是怎样的?

  2、与我们平时看见的车辆有什么不同?

  二、我们来做个花车设计师,设计一辆美丽的花车。

  三、讨论:可以设计怎样的花车?

  四、幼儿设计草图

  1、提示幼儿花车的设计不一定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车辆。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花车。

  五、讲评

  我们是小小设计师:介绍自己设计的“花车”。

  剪纸活动:花儿朵朵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幼儿制作并将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图上)

  4.师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你最喜欢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层一层的,每一层的颜色都不同。

  幼:鸡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状。

  师:累加剪纸的方法不仅可以做花,还可以表现很多其他的东西,以后我们再来试一试。 活动分析:

  剪纸活动是一个系列活动。该活动是为小舞台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进行的。在前期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感受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剪纸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纸艺术的美。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让幼儿欣赏作品的内容、画面布局,还鼓励他们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引导他们讨论剪纸方法,感受色彩、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纸,并比较它和镂空剪纸有何不同,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 剪纸活动不仅是技能的练习,也是对幼儿的一种文化熏陶,对幼儿生活观念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活动中关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等等。

  大班美术:金灿灿的油菜花

美术教案模板1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线条为太阳宝宝设计发型,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能大胆画出太阳宝宝的表情,并用点、线、面装饰画面,感受黑白对比的色彩美。

  3.培养幼儿对装饰画的兴趣,体验助人为乐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太阳宝宝发型图若干张,钩线笔,白纸。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画一个太阳宝宝)

  ——(指着太阳光芒问)这是什么?

  ——像太阳宝宝的什么呢?(头发)

  ——太阳宝宝明天要去做客,它觉得自己的`发型一点儿也不好看,想去理发店做个漂亮的发型。我们一起去理发店帮太阳宝宝选发型,好吗?

  2.看太阳宝宝发型图,并讨论。

  ——这个发型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发型还可以怎么改变一下?

  ——这个发型像什么?

  ——你喜欢哪一个发型?为什么?

  3.讲解画法和要求。

  ——太阳宝宝想请小朋友为它设计一个发型,你们愿意吗?

  ——把太阳宝宝画在纸的中间,画大一点,再画出太阳宝宝的表情。

  ——用各种点和线条为太阳宝宝设计发型,注意要画的和别人不一样。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

  (2)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

  5.开办发型展示会,欣赏讲评作品。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用了哪些线条设计发型的?

  ——你最喜欢哪个发型/为什么?

美术教案模板13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孩子们喜欢来到自然角观察那些发芽的植物,每天都会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很感兴趣。同时,孩子们在“找春天”的活动中发现,很多植物都长出了新芽,树上也长出来绿绿的嫩芽。孩子们知道在树上的嫩芽长出来之前,树上的树叶都掉了,是光秃秃的,但他们对树木长出嫩芽后的生长变化并不是很清楚,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知大树的生长变化。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和故事《树叶小耳朵》,请幼儿讲一讲、听一听中,感知春天树木的变化。第二环节,春天魔法师,尝试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一步感知树木的生长过程。第三环节,幼儿变身小小魔法师,自己进行操作,通过树叶生长变化和春天景物的添画,感受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试着用棉签点画、手指印画来表现树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

  2.感受春天的美好,萌发爱护树木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故事《树叶小耳朵》、树叶生长图片、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树叶小耳朵——春天树木的`变化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季节的大树呢?(冬天)为什么?(大树的树叶都掉光了)

  2.天气开始暖和起来了,温暖的春天到了,你认为这棵树会有什么变化吗?(长出树叶、树叶变绿等)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树叶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讲述故事)

  4.故事里的大树是怎么变化的?(长出绿芽、绿芽长成树叶、开出花朵)

  5.小结:春天到了,大树会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的春天变得更美丽。

  二、春天魔法师——尝试艺术表现

  1.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春天的魔法师吗,我们来帮助冬天的大树变成春天的大树。

  2.(出示材料盒)这是我们的魔法箱,里面藏着许多有魔法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些什么。魔法棒(棉签)、魔法药水(颜料)、魔法印泥。

  3.我们用什么魔法工具能帮助大树长出绿芽芽呢?(魔法棒和魔法药水)请你来试一试。(引导幼儿边点画边念咒语:变变变)

  4.用指印画画出小花朵。

  5.小结:我们是春天的魔法师,用魔法箱里的工具就能把大树变美丽。

  三、我是小小魔法师——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自由操作尝试。

  2.大树上长满了绿叶、开满了红花。要把你的大树打扮地满满的。

  3.鼓励幼儿把唱歌的小鸟和飞舞的蝴蝶蜜蜂添画出来。

  4.小结:有了小鸟、蝴蝶和蜜蜂,大树再也不会寂寞了。

美术教案模板14

  游戏目标:

  1、学习用撕贴的方法制作彩色面条,发展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可是它的妈妈不在家,他好想吃面条啊!

  谁愿意给它做一碗面条?

  二、观察面条的形状

  你吃过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

  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

  那你们吃过彩色面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长长的、细细的、五颜六色的.。

  三、撕面条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宝宝们用这些彩色的纸一起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撕下来的面条贴在大碗里!

  幼儿每人一张纸,按老师撕得样子开始撕,先把大的纸撕成一条一条,(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

  把撕好的面条装饰在大碗里,粘贴时,轻轻地摸上胶水粘贴在上面。

  幼儿自由撕面条,边撕边说:“请你吃面条”、“面条长又长”。

  教师巡回指导。

  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做好的面条送给小猫吃吧!

  四、在《生日歌》的声音中,大家一起来欢庆,祝小猫生日快乐!

美术教案模板15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的学习领域划分为四大部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其中欣赏评述课是比较难上的,弄不好就成了老师的一言堂。我在上欣赏评述课时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法

  运用比较欣赏法进行欣赏时,可以搜集不同层次,效果各异的古今中外作品,进行比较欣赏,让学生来判断哪些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是怎样处理的。比如在欣赏我国书法、篆刻作品时,可以选取书法篆刻大家的作品对比欣赏,引导学生体会他们不同的技法风格,流派特征。

  二、分析法

  把作品从形态、颜色、配色、构图、笔法、主题等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作品中的诸要素。在欣赏中外美术经典作品时,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审美意识明晰化,将欣赏所获得的技巧、方法、新思路应用到自己创作中,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从画家以及美术作品所处的文化、政治、历史背景着手,分析在作品中如何体现这些内涵,通过引导分析,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

  三、临摹法

  通过临摹,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灵,对欣赏作品产生共鸣、融合。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通过让学生临摹毕加索的扭曲变形的特殊的线条表现方法,并对于他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深刻的体会,来发现毕加索整个创作、表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临摹后欣赏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探究能力。

  四、问题法

  问题欣赏法就是设下悬念,引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感受、分析、交流等过程来解决问题,并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如《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的教学,就是先让学生去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劳动与绘画的关系?”“作者的创作意图?”“画面表现的主题?”“作品中人物劳动的心情和态度?”……然后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欣赏大量的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由学生群体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加以论证,最后由教师补充说明,进行深层引导,拓展学习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我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有效解决了欣赏课不好上,无从下手的问题。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美术教案--设计邮票08-16

美术教案-美术:螃蟹08-16

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8-16

美术教案-美术概说08-16

美术教案07-22

经典美术教案02-23

美术的教案06-20

美术教案-《蜗牛》教案08-16

美术教案-《刷牙》教案08-16

美术教案-小学美术课《菊花》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