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虫图片,让学生比较认识。
2.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2)出示并学习生字词。
二类生字词:趴在 惊讶 认识 糊涂 委屈 骗人 爱抚 产卵 孵出
脱去 一段
一类生字词:漂亮 引起 惊讶 认真 回答 认识 相信 产卵
三、再读课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并汇报交流:(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小结
师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毛毛虫还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来昆虫世界里也有许多奇闻怪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团,也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发育过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指名读、齐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变化的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丑小鸭》
《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
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揭示课题(小黑板出示)
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毛毛细雨,小雨,大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三)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话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找出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粗略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知道这是小雨点回答完了,在问大雨点。)理解“回答”。
(5)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地方”这个词中,“方”
字读轻声。
4. 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5、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前4段。
(四)读文感悟?
“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会怎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图片)
“雨后这些地方都怎么样了?”
咱们闭上眼睛想想:一场大雨“哗啦啦啦,哗啦啦啦”过后,小草怎么样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样了你能说说吗?
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
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五)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六)指导书写 “半”,进行书写练习? (机动)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板书:望岳唐杜甫
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板报稿的种类、组成及写作格式。
2、收集校园内的好人好事,不良倾向,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懂得板报稿的种类、验成及写作格式,并能对校园内发生的事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我们天天都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应该说校园里发生的事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把校园里发生的'事记在板报稿上。那么记在板报稿上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二、明确习作要求与方法
1、读习作要求,说说这次要求的要点是什么?
2、反馈:报道班级和学校的消息。(发生的地点发生在校内,而且是一则消息)
3、自学习提示,要求:
1)什么叫板报稿?
2)板报稿可以写哪些内容?
3)板报稿的种类有哪些?
4)板报稿由几部分组成?
4、讨论反馈:
1)刊登在学校或班级的黑板报上的稿子。
2)可以表扬好人好事,可以批评不良倾向,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
3)种类有报道稿、表扬稿、评论稿。(重点区别一下这几类的不同点)
4)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结合这一单元的消息的知识说说对标题和正文的要求)
边讨论边板书:
标题(点出主要内容)
开头(概括全文)
报道稿——正文经过(事情过程和背景)
结尾(意义和看法)
5、对照习作,巩固深化。
1)让学生自己讨论。
2)指名说说其特点。
三、选择材料
1、给出可以选择的范围。
午间活动、学习方面、体育方面、管理方面等。
2、要求选择有意义的事件,能从中发现什么,或从中可以教育同学什么等。
3、讨论选择材料。
四、试着口述,再次巩固报道稿的写法。
1、自由口述
2、同桌一起讨论,互说。
3、请好、中、差的学生口述,并给出评讲。
4、教师讲评。
五、小结
1、说说这节课所学到的有关板报稿的知识。
2、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再次修改板报稿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写板报稿。
二、教师指导
三、学生修改,评议。
四、抄写。
语文教案 篇5
预习提示: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自学生字、生词 。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教学重点:
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教学难点:
探究故事中蕴涵的与时间有关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解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请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和猜一猜文章的意思。教师随即梳理问题,并相机出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3、学生谈对题目的理解。
二、学法引路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欲速则不达》是一篇古文的译文。文章虽然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题目所概括的:欲速则不达。请同学们回忆学习《井底之蛙》一文的情形,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快的理解古文文意?(生谈自己的经验。)
2、教师出示“金钥匙”内容。
三、熟读课文
1、请学生选自己适用的方法自读《欲速则不达》的.古文和译文。要求: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指名分读古文和译文,师生共同正音。
3、请同学领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同桌互读古文和译文。
4、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
5、生质疑自学有困难的字词含意,师生共同解疑。
6、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7、师生共同分析齐景公的“欲速”表现。
四、探究明理
1、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
2、教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齐景公身边的侍从,当看到齐景公嫌马跑得不努力,自己下车步行时,你打算怎样说服他回到马车上去?”
3、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并推选发言人。帮发言人补充,完善发言内容。
4、各小组发言人汇报,师生随即评价。
5、师生共同解决解题时还遗留的问题。
6、请学生结合课题用一句话说说读文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板书:快与慢。请学生结合本课再谈理解。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生活中“欲速则不达”的事。教师也可补充实例。
六、布置作业
1、将《欲速则不达》与《效率专家爸爸》对比阅读,总结自己的体会。
2、继续积累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
课后检测:
课文通过叙述 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板书设计:
欲速则不达
急速
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天地》教案08-08
语文《观潮》教案07-22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