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化学的教案最新

化学的教案最新

时间:2024-02-29 15:51:45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的教案最新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的教案最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的教案最新

化学的教案最新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③蔗糖的'水解反应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三、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小组实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新课引入: 同学们中午都吃些什么?

  米饭、面条、蔬菜、肉、鸡蛋

  以拉家常方式引入课题,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环节一:三大营养物质的组成特点

  提出问题:根据表3-3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上有什么共性;你能说出它们的类别?

  ②糖类各代表物的分子式有何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

  ③分析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有何特点?

  ④通过以上分析你对哪些物质属于糖类有何认识?

  ⑤油和脂在组成上有何区别?

  ⑥如何鉴别它们?检验?

  小组热烈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糖有个基本的认识

  环节二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强调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记录现象,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检验

  自己动手,让学生在做中学

  环节三水解反应(共性) 蔗糖水解教师边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油脂的水解较复杂,由酯化反应的特点----水解反应---油脂水解的产物----两种环境下产物的差异---皂化反应

  蛋白质水解产物----各种氨基酸

  观察、记录、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自主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存在与应用

  阅读、讨论

  了解常识,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见板书

  特出重点,形成知识体系

  环节六课堂小测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共性和属类

  都含C、H、O 三种元素 都是烃的衍生物,其中油脂属于酯类

  2.分类与同分异构现象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鉴别方法)

  (一)特征反应(特性)

  葡萄糖①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医学上用于诊断糖尿病

  ②银镜反应

  制镜工业,热水胆瓶镀银(还原性糖或者-CHO的检验方法)

  2.淀粉—常温下淀粉遇碘(I2)变蓝

  3. 蛋白质

  ①颜色反应

  ②灼烧

  (二).水解反应 (共性)

  ①单糖不水解,二塘、多糖水解产物是单糖

  ②油脂酸性、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③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

化学的教案最新2

  教学目标

  1、系统的归纳总结出酸碱盐的种类、性质、转换

  2、进一步分析巩固复分解反应条件

  3、能熟练鉴别几种物质

  重点、难点:酸碱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特殊离子的鉴别。

  考点及考试要求:物质分类中酸、碱、盐相关内容一直是化学学科中尤为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延伸领域较广,也是中考中占据分值的考点,重点突出较多,难点同样很多,很多学生学习此处内容时较为吃力、需要多总结归纳、强化训练。

  知识框架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沉淀或气体三者之一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酸的性质:

1、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不显色

  2、酸+多数金属氧化物=盐+水

  3、酸+碱=盐+水

  4、酸+盐=新酸+新盐

  5、酸+活泼的金属=H2 +盐

  三、碱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5、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8、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10、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11、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四、盐的性质:

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6、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7、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8、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9、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10、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11、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

  12、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13、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14、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的教案最新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而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二者都属于热力学研究范畴。

  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其原理可制成多种电池,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的腐蚀,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2、课标分析

  ①新课程标准对电极电势等概念不作要求,在理论方面控制了知识深度。

  ②氧化还原理论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已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介绍和分析。

  ③本节课重在对原电池中正、负电极的判断,设计原电池时对正、负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选择以及对电极反应产物的判断等。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决办法:

  ①学生共同探讨设计实验方案,体验探究过程。

  ②通过数字实验室电流传感器作图和多媒体动画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盐桥的作用。

  ③结合实验现象强化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原电池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体会化学反应原理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习原电池联系社会、生活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教学内容的处理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把教学内容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①在必修2 “化学能与电能”的基础上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进一步强调原电池的组成和原理。

  ②学生讨论且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实验的乐趣。教师通过电子白版转换多媒体动画和电流传感器作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并讲解原理。

  ③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结果量化对比、讨论并归纳总结出原电池中盐桥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④结合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熟练掌握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策略: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动手设计实验,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手段:利用数字实验室电流传感器及多媒体动画等辅助教学,量化电流强度及演示原电池盐桥中离子的移动方向,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电化学原理。

  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亲自探讨原电池,并运用现代数字实验室及多媒体动画展示等直观手段,动静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让学生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学生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分析:

  ①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于原电池的感性认识。

  ②通过原电池的探究,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化学反应原理的过程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演绎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①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判断。

  ②缺乏知识连贯性。

  ③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学法指导

  ①合作探究法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合作、共同探究、提高学习技能。

  ②教师问题引导法

  针对学生探究实验中现象,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探究思维。

  ③多媒体演示法

  运用电子实验室电流传感器作图、多媒体演示原电池中盐桥中粒子的移动方向,增加直观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构思

  (一)实验引课

  教师演示实验,引入课题,质疑问题。

  设计意图:

  ①考察学生对必修2所学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②为本节课探究实验创造情景。

  ③实验引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问题导课

  1、上述实验装置构成原电池了吗?

  2、为什么无电流通过?

  3、怎样才能使得装置有电流产生?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和解决的方法

  设计意图:

  ①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②通过讨论判断,强化学生对已有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提出解决方案。

  根据现象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现象1:电流传感器显示有电流通过,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结论1:发生了原电池反应,且其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负极:Zn-2e-=Zn2+正极:Cu2+ + 2e-=Cu

  总反应:Zn + Cu2+=Zn2+ + Cu

  现象2: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流越来越小,直至无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全部覆盖。

  (二)问题导课

  1、为什么随着时间的延续,电流逐渐减小,最后没有电流呢?

  2、怎样才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呢?

  根据现象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电极反应:Zn - 2e-=Zn2+ (负极)

  Cu2+ + 2e-=Cu (正极)

  电池总反应:Zn + Cu2+ = Cu + Zn2+

  盐桥:通常是KCl饱和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盐桥的作用:

  ①使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②平衡电荷。

  (三)课堂小结(学生概括)

  1、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2、原电池中电子、电流以及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3、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板书设计

  教师简明扼要书写课堂探究主题流程,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板书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强化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的教案最新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鉴别一些常见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物质进行检验和鉴别,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物质检验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生活中的化学

  1、请你说说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

  例如: ......等。

  2、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出上述几种物质。

  活动二、合作过关----巧辩试剂

  第1关:任选一种试剂鉴别

  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HCl、Ca(OH)2,你有多少种方法鉴别它们?

  ① , ② , ③ ,④ , ⑤ , ⑥ ……

  归纳整理常见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碳酸盐溶液的鉴别方法。

  第2关:加入一种试剂鉴别

  现有HCl、Ca(OH)2、NaCl三种无色溶液,选择加入一种试剂来鉴别。(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请学生到讲台进行演示实验)

  所加试剂 现象

  HCl

  Ca(OH)2

  NaCl

  第3关: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现有HCl、Ca(OH)2、NaCl、CuSO4四种溶液,不添加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

  要求:1、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2、利用实验药品和仪器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药品:A、B、C、D四瓶试剂。实验仪器:试管若干、滴管4支)

  3、记录实验现象,鉴别出四瓶溶液。组长汇报实验方案和结论。

  A

  B

  C

  D

  溶液名称

  活动三、我会整理

  1、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物理方法:看、闻、溶……

  化学方法:①任选试剂鉴别②加入一种试剂鉴别③不加任何试剂鉴别

  2、检验及鉴别物质的一般步骤: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活动四、科技前沿

  1、酒精测试仪

  2、指纹识别仪

  3、便携式DNA分析仪

化学的教案最新5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难点: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三、实验准备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刚好褪色。蒸发实验所得溶液结晶。

  2、相关的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问题结构,引导性材料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前准备的有关焦裕禄主要事迹的材料介绍附近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纪录片。

  问题1: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问题2:能否利用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提出解决的办法要利用到哪个知识点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同学们在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后,教师做简要的评价,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本第60页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3:课文中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4:你还知道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哪些应用了中和反应的实例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5:你能写出本课题中关于怎样处理工厂废水的反应原理吗

  问题6: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想过对谁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拟订一份调查报告给有关部门,其中包括你了解的情况和改进的方案。

  点评:问题结构是构成教学思路的基本的材料,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活动的智力保证。教师展示问题结构的技巧是,先给学生“焦裕禄事迹”等各方面的材料,为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将学生的'思路送进“前沿阵地”,然后再层层深入。问题结构在抓住知识属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和反应的应用,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不断深入,不断变换研究问题的角度实质,这一过程落实了知识技能目标,强化了过程方法目标,点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二板块: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和厕洁精洗厕所里的污垢引入课题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汇报、交流活动与探究是酸中的什么离子,与碱中的什么离子相互作用。学生猜测、讨论、分组实验、总结用课件演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验证猜想与结论实践与应用“酸雨”导致土壤酸化用洗洁精清洗厨具实践与应用设计实验:皮蛋有涩味,如何验证它呈酸性还是碱性,在食用前可如何处理并完成该实验。

  第三板块:教学范例

  我们已经知道

  ①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②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③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④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水,可减轻痛痒。

  我们还应知道

  提出问题:

  酸有哪些性质碱有哪些性质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猜想:

  我猜想酸和碱之间会发生的反应有:。

  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取10 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酚酞试液。

  2、向1中再逐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至颜色刚好为无色。

  3、蒸发反应后的溶液。

  小结:

  1、酸与碱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

  2、盐的定义。

  知识小结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是盐和水。

  我发现的新问题:

  猜想依据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我们怎样应用

  ①解释“向土壤中洒熟石灰”的秘密。

  ②一些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酸,要除去它,加什么物质最合适

  ③皮蛋味涩,如何做可除去涩味,亲自动手试试看。

  ④被蚊虫叮咬处肿成大包,这是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可涂一些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⑤醋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除去,说明去垢的原理是什么。

  ⑥早晨空腹时,为什么要少吃苹果或酸性食物较好凉胃后医生建议吃的药丸,请想一想主要药物的化学性质是酸性还是碱性治疗胃病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⑦上网收集有关中和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我们的感受学完本节,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

  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

化学的教案最新6

  一、教学目标: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自制酸碱指示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教学难点】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三、学习指导: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505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常见的有石蕊和酚酞。石蕊试液是紫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酚酞溶液呈无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下面同学们能通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来验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下表里。

  1同学们两人一组相互之间说一说自己的实验方案。老师随时纠正。

  2填完下表后同学们说一下被检验的各种物质是酸还是碱。

  3酸溶于水叫酸溶液所以酸一定呈酸填“酸”或“碱”性碱溶于水叫碱溶液所以碱一定呈碱填“酸”或“碱”性。所以都可以用指示剂来检验它们的酸碱性。

  【小组讨论】

  1试总结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性溶液和酸溶液有什么关系碱性溶液和碱溶液有什么关系

  3用指示剂验证NaCl、Na2CO3、NH4Cl这三种盐的酸碱性通过这几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点拨】

  1酸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酸还有可能是盐如氯化铵、硫酸锌等。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碱溶液的溶质一定是碱碱性溶液的溶质不一定是碱还有可能是盐如碳酸钠等。碱性溶液包含碱溶液。

  2盐溶液有可能呈酸性也有可能呈碱性还可能呈中性。

  【跟踪练习】

  1把氢氧化钠、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变化依次是C

  A紫色蓝色红色B蓝色红色无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紫色

  2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呈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学习指导二:自制酸碱指示剂

  【自主练习】

  酸碱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指示剂随处可见同学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体验一下并填写下表:

  1取几种同学们准备的植物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

  2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

  3试验指示剂12种在下述4种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小组讨论】

  1在第一步中为什么要加入酒精此过程是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出现“万紫千红”的花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九、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十、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

化学的教案最新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及鉴别方法,了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学习蔗糖水解反应的实验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义,了解麦芽糖的性质。

  能力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科学思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及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进行实验、共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从而学习新知识这一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

  通过对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还原性实验的现象进行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蔗糖的水解反应及对水解产物的还原性进行检验,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

  重点、难点

  蔗糖的非还原性;蔗糖的水解反应;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培养;实验方法及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的教案最新8

  教学目的

  1.使了解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2.使掌握氯气的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性质

  实验准备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研讨——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投影](第四章章图)

  卤素中最主要的单质是氯气。这一节我们学习氯气,让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一节氯气

  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性质

  [引导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二)性质

  [讲解]氯气的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板书]1.与金属反应

  2na +cl2 2nacl

  [讲解]氯气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让动手实验、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 cu+cl2 cucl2

  [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

  [练习]

  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方程式)

  1.跟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跟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板书]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学生实验]h2在cl2中燃烧(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由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h2+cl2 2hcl

  h2+cl2 2hcl

  [讲解]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讨论]

  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

  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碳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安全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练习]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

  3.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

  [讨论]

  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小结]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cl2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cl2还有哪些重要性质和用途?在实验室又如何制取?cl-如何检验?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

  [课外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列出fe、na、cu、c、s、h2、co、c2h5oh的颜色、状态、密度、沸点等性质,并通过实验,记录它们燃烧是否有火焰。想一想,火焰的产生跟上述哪种物质性质有关?

  已知物质燃烧时,中心温度一般在1 000 ℃左右,燃烧时产生火焰的物质在此温度下是什么状态?由此推论,物质燃烧呈什么状态时便可产生火焰。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

  [引导阅读]氯气是一种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能跟多种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它能否跟某些化合物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水反应的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l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

  2.次氯酸有何重要性质和用途?

  [板书]3.氯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cl2+h2o == hcl+hclo

  [演示]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实验4-4])。

  [讨论]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引导阅读]

  在演示实验4-4时,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那么cl2跟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什么物质?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漂粉精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l2跟naoh溶液反应。

  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板书] cl2+2naoh ==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 cacl2+ca(clo)2+2h2o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讨论]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讲解]cl2的性质如此重要,用途又这么广泛,那么在实验室怎样制取cl2呢?

  [板书]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演示][实验4-5](边演示、边讲解制取cl2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程序,收集方法和尾气吸收)。

  [提问]cl2在跟金属、非金属单质以及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往往有氯化物生成,其中可溶性氯化物溶于水时,一般能电离出cl-。那么,怎样检验这些可溶性的氯化物呢?它跟我们在初中里所学的检验盐酸中cl-的方法类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盐酸中cl-的检验方法。

  [板书]三、cl-的检验

  [实验]检验盐酸、nacl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实验。

  [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ag++cl- == agcl↓

  2ag++co32- == ag2co3↓

  ag2co3+2h+ == 2ag++co2↑+h2o

  [小结]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

  cl-的检验。

【化学的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化学的教案12-11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08-17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12-12

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案08-17

化学教案-化学式08-17

化学教案-化学平衡08-17

关于化学的教案01-19

化学教学教案11-13

化学科的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