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05 09:31:1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汇总(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点,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师生:了解女娲的传说。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从孩子的视角,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述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著的追求。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第二部分(4~5段)写刘老师上课时的情景,表现他对工作的热爱与尽责。第三部分(6~10段)写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情景,展示他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执著追求。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事例的学习,了解刘老师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执著的精神。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来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特点。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1~3段:首先描写了春天的景物,抓住染上、摇摆、舒展、举起、吹奏等词语去感受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想起刘老师,自然引出下文(采取了倒叙)。

  * 第4段:先写刘老师的外貌,介绍了他的慈祥、忠厚和身有残疾的特点。接着写刘老师从女娲补天的传说讲到自己断腿的原因,以及我们听后的心情。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从老师的话可以看出他的诙谐和乐观。而同学们在笑过之后,心里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更增添了他们对刘老师的尊敬。

  * 第5段:详细描写了刘老师上课时板书的情景。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说明上课时间长,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再转向讲台写出了他上课时板书的艰难,但很迅捷。因此,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体会刘老师对工作的尽心负责。

  * 第6段:主要起到启下的作用,点明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 第7、第8段:写刘老师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快乐。教学时,要抓住描写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刘教师对生活的热爱与和对健全体魄的追求,从仰望、注视、漾出可以看出他在放风筝中更显得年轻。

  * 第9段:写刘老师有一次故意把线拐撒脱手,然后蹦着去追赶的情景,表现了他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气,而是十分乐观,他尊重生命,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要抓住他故意撒脱手,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这些描写进行体会。

  * 第10段:拿50岁的残疾老师与少年对比,会引发我们的哪些深思呢?

  * 生字书写,可重点指导膊、翘。

  * 课后第1题:前部分的要求应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后部分的背诵可以放在学文后。

  * 课后第2题:列出的三个句子都是为了向读者展现一个善良、身残志坚、积极向上的.人物形象。

  * 本文在记叙上采用倒叙的方法。

  * 此处小练笔只是某个片断描写,不要以篇章的要求让学生作文。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叔阳写的一篇散文《我的老师》。文中的刘老师虽然身有残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每逢春天一只只风筝在蓝天上同白云戏耍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时时想起刘老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1.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3. 通过预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生字和词语?或者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 说说作者回忆了刘老师哪几件事。

  三、研读课文,潜心感悟

  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刘老师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是如何描绘刘老师的形象的?表现了刘老师哪些性格特点?我对刘老师为什么至今难忘?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自读自悟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精彩片断,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1. 刘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1)出示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诙谐和乐观。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找出描写刘老师腿有残疾的句子:他有一条健壮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却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经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读一读,体会刘老师行走的不便与艰难。

  ③作者为什么不写刘老师左腿残疾的原因?

  ④一股酸涩的感情指的是怎样的感情?同学们心里为什么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⑤我们为什么更尊敬刘老师了?

  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2)出示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上课时板书的艰难、迅捷,结合想象去感悟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他每转一次,为什么会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③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少年心性。

  (4)出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执著追求。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气,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十分乐观,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

  ①读一读,说说这句话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性格特点。

  ②这情景带给了我怎样的感动?

  ③我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④有感情地朗读。

  2. 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为什么会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3. 朗读课文第一、二段,讨论:为什么一看到这种情景,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

  4. 作者热爱、尊敬、怀念刘老师什么?

  5.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1.如果让你写一个自己尊敬的人,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对你有哪些启示?(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有自己的心情、想法。)

  2.仔细品读1、2、3、4段,想一想,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己以后也可以试着这样安排顺序。

  五、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1. 这篇课文节选自苏叔阳的散文《理想的风筝》,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2. 请同学们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个片断。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 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 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 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 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

  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

  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 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 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齐读全文。

  习题:

  一、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 )mo( )shan( )

  几乎 石磨 扇子

  ji ( )mo( )sha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他停下来( )地

  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2、做风车的故事发生后,牛顿从此( ),渐渐地养成了( )的习惯.

  3、牛顿( )值得我们学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仿写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认识生活中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了解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续写诗歌。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明白了无论遇到再大的诱惑,也应该遵守规则。可是在生活中却有一些人不能遵守规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规则”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这句是个什么?再读课题,这句什么意思?带着理解再读。这些人在规则面前怎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大家先看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

  二、检测。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词:

  喂养 翻越 界栏 横穿 快捷 搁下 顺序 抢座

  满不在乎 瞪起眼睛

  (强调喂、横、序、搁、抢 的写法,听写生字)

  3、指名读文。

  (四名同学,每人一节,其他学生注意听,他们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建议需要给他们提出来。)

  三、交流释疑

  课文大家读的准确、流利了,相信课文的内容大家一定会理解的.更好。

  自学提示

  1、自己默读诗歌,用“~~~~”画出课文中都讲了那些规则?用“——”画出文中的孩子是怎样做的,为什么那样做?想想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2、组内交流,准备在班级展示。

  小组在班级交流,教师板书。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把课文读一遍, 想一想规则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在规则面前只为自己着想,不自觉,缺乏公德意识。)

  4、想想你从文中都明白了什么?

  5、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和同桌说一说。

  6、补充资料,

  (1)、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20xx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

  (2)、由于游人不遵守动物园管理规则乱投喂食物,致使部分动物死亡。

  (3)、由于有些工厂不遵守环境保护规则随意向江河投放有毒污水,致使部分鱼类无法生存… …

  看完这些资料,你最想说什么,(遵守规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四、快乐习作,

  结合生活,仿写诗歌:

  谁说没有规则?

  明明白白写着:

  -----------------------------。

  问他为什么?

  ----------------------------。

  全班交流,评议作品。

  五、积累规则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园。 —— (孟子)

  2、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 于动物。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我相信,只要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六、老师寄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规则是为大家,

  遵守规则才是美德。

  我们人人遵守规则,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七、阅读

  《让规则看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什么?

  八、作业:

  必做:积累课文中重点词语和语句,写摘录笔记上。

  选做:阅读课外拓展书上《让规则看守世界》。

  板书

  不准喂动物食品

  请走天桥和地下通道 遵守规则,

  不准乱扔垃圾 共建美好生活

  请按顺序排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能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通过朗读,初步感知“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1 、谈话:老师发现最近由的同学在读《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是吗?(随机采访一位同学)请问你的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它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那你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吗?【教师出示课件,简介杨红樱。】

  3、这节课我们学习杨红樱的一篇日记改编的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首先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出示7个生字所在词语】

  胶带 粘补 触礁 一艘船 小锯 筐子 又丑又笨

  抽屉 缅怀 帐篷 驯养 鹦鹉

  (1)指明读并正音;

  (2)说说在识记这些字时应注意什么?

  粘:多音字【出示“粘”的课件】

  “胶”与“礁”是同音字。

  “艘”是平舌音。

  “粘”与“丑”是翘舌音。

  “筐、篷、鹦”是后鼻音。

  “艘”与“筐”的笔顺。

  (3)齐读识记(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

  2、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学生自主交流后课件出示齐读:惬意 《鲁滨逊漂流记》 扉页 木筏 俘虏 栖身】

  3、通过预习,你都掌握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自主交流:

  惬意:意愿得到满足而感到愉快。

  扉页:书刊正文前印有书名、作者姓名等内容的一页。

  俘虏:交战时捉住的敌人。

  栖身:安身;寄居。

  爱不释手:非常喜爱,舍不得放下。

  荒无人烟:荒凉没有人居住。

  大无畏:毫不畏惧。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随机挑选学生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7-14段),教师学生随时指正。

  三、自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名字是什么?(板书:《鲁滨逊漂流记》)请大家浏览课文,思考:【课件出示】这篇课文都讲了关于《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根据这几方面的内容,请你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6):《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段(7-12):《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段(13-14):“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段(15): “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3、根据各段的内容,请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可做简单的.批注。)

  课文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故事告诉我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我”是谁?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交流:

  ——这本书是爷爷赠给爸爸,爸爸又赠给了“我”的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扉页上写有爷爷给爸爸的赠言“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和爸爸 写给“我”的赠言“学会生存”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有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

  ——这是一本让吴缅非常喜欢的书,给了吴缅启迪和希望的书。

  ……

  五、设疑结课

  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呢?(学生自由交流:为什么男孩子必读,女孩子要不要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六、课后作业【课件出示】

  1、抄写课后生字2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艘 筐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

  出示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 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谜底:松鼠。

  观图答: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0分钟)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2)全班交流汇。

  (3)分段朗读。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

  1、 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

  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听读感悟后贴图画(按以下排列)

  高兴──动脑──担心──快乐。

  3、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读哪部分内容。

  (教师随时指导。)

  4、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

  引深到人类也应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

  5、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一起朗读课文。

  6、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吧。

  学生按自己的看法答。

  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童话的美──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并排列出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歇后语,懂得意思,增加词汇积累。

  2、阅读成语故事《画蛇添足》,理解意思,学习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读一读、背一背歇后语,懂得意思,学习运用。

  2、了解成语的意思,主动积累知识。

  教具准备:

  投影幻灯、卡片、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一用投影幻灯打出歇后语,请学生读读,说说意思。

  学生发言。

  教师讲:一般的歇后语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方,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本意通过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得到。说话时,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它的本意。现在流行的歇后语,一般都是连后一部分全说出来。歇后语是一种独特、巧妙的修辞方式,基本上属于比喻的修辞范畴。

  二阅读成语故事《画蛇添足》

  1、初读成语故事,了解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成语故事,说一说讲了什么。

  学生发言。

  3、那个最先画好蛇的人为什么喝不到酒,他错在哪里?请大家自由发言。

  学生发言。

  教师:那个最先画好蛇的.人,又给蛇添上四只脚,蛇是没有脚的。他错就错在这里,多此一举。

  4、说一说《画蛇添足》的意思。

  学生发言。

  三板书设计

  画蛇添足

  本来无脚平空添脚

  多此一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小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