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经典)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
2、认识“伍、席、芳、桂、求、封、充、足”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2、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以熟字导入 新课。
1、教师出示:正、平、直、分;指名读这些字,本课要学习的生字里就包含了这些字。
2、形声字有什么特点?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示义项,声旁表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形声字,看谁学的好。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一组生字。
(1)教师板书“正”,学生齐读,并组词。
正在 立正
(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整齐的整的上半部分
这样就组成了“证”和“整”,请同学们想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你们能想得差不多是因为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的作用,但又不完全一样。
(3)同学们一起看由“整”字组成的词语“整齐”。多用于形容队伍排的整齐。
(4)学生自己读第一个句子,有不会认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整”字组词。整理 平整 工整
(6)再看“证”字,板书“证明”
(7)读第一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会。认识生字“伍”和“席”。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证明的“证”字为什么是言字旁?因为,证明一般都是通过说话来完成的事,所以是言字旁。
(10)用“证”字组词。证实 作证
2.学习第二组生字。
(1)教师板书“平”,学生齐读、并组词。平常 平时
(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提土旁。
“平”加言字旁就成了“评”,加提土旁就成了“坪”。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评”字组成的词语“评比”,通常评是用语言来讨论和对比的,所以是言字旁。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评”字组词。评理 批评 评论
(6)再来看“坪”,板书“草坪”。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毯”。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草坪的“坪”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因为,草坪是在土地表面上,草离不开土,所以是土字旁。
3、总结学习方法:
1)认识熟字
2)在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
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
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
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习第三组生字。
1)按照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自学。
2)教师板书“直”,学生齐读、并组词。正直、笔直、直线
3)让学生点击鼠标:单人旁和木字旁。
“直”加单人字旁就成了“值”,加木字旁就成了“植”。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4)同学们一起看由“值”字组成的词语“值日”,通常值日是有人来完成的,所以是单人旁。
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6)用“值”字组词。值班 值岗 值勤
7)再来看“植”,板书“植树”。
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
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10)再想一想,植树的“植”字,为什么是木字旁。因为,植本身就有植物的意思,指草木,所以是木字旁。此处的“植”用做动词。
11)用“植”组词。种植 植物
三、指导书写: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根据形声字的记法,找出记忆规律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3、教师指导。
整:上下两部分都较短,“正”字中间一竖压田字格竖虚线。
证:右边宽,左边窄,“正”字中间一小横压田字格横虚线。
评和坪:右边宽,左边窄,“平”字的第二横压田字格横虚线。
值和植:右边宽,左边窄,“直”字中间三横要写均匀,不能靠得太紧。
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二)
正——整(整齐) 平——评(评比) 直——值(值日)
——证(证明) ——坪(草坪) ——植(植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三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3、培养良好的记字及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后三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1、正确识记后三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及词语。
1.认读生字词。
整齐 评比 值日
证明 草坪 植树
2.认读要求会认的字词
队伍 主席台
二、复习学习方法:
1、认识熟字
2、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
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
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
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第四、五组生字。
1、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
2、请学生做小教师板书“分”,学生齐读、并组词。分钟 分数
3、小教师板书草字头和绞丝旁。
“分”加草字头就成了“芬”,加提绞丝旁就成了“纷”。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4、同学们一起看由“芬”字组成的词语“芬芳”,通常芬芳是指花的芳香,所以是草字头。
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
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认识生字“芳”和“桂”。
6、用“芬”字组词。芳香 芳草
7、再来看“纷”,板书“纷纷”。
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求”。
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10、再想一想,纷纷的“纷”字,为什么是绞丝旁。
因为,纷纷是形容多而繁杂,而绞丝旁恰好能表现出这一现象,所以是绞丝旁。
11、用“纷”字组词。纷纷
12、请一名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五组生字。
1)小教师板书“主”,学生齐读、并组词。主要 主管
2)小教师板书三点水旁和木字旁。
“主”加三点水旁就成了“注”,加提木字旁就成了“柱”。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注”字组成的词语“注意”。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
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注”字组词。注视 关注
6)再来看“柱”,板书“柱子”。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
认识生字“雕”。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柱子的“柱”字,为什么是木字旁。
因为,柱子通常是木制的,所以是木字旁。
10)用“柱”组词。圆柱 水柱
四、学习第六组生字。
1、教师板书“共”,学生齐读、并组词。
共同 总共
2、教师板书提手旁和单人旁。
“共”加提手旁就成了“拱”,加单人旁就成了“供”。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拱”字组成的词语“拱桥”,拱最早是双手抱在一起向人作揖,所以是提手旁。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
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拱”字组词。
拱手 拱洞
6、再来看“供”,板书“供应”。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词“充足”生字“丰”。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供应的“供”字,为什么是单人旁。因为,供应是人来提供补充,所以是单人旁。
10、用“供”组词。
供给 提供
五、指导书写。
(1)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每部分、每一笔的占格情况。
(2)照范字书写。
芬:“分”字要短一些,宽一点。
纷:“分”字要细一些,长一点。
主:中间一竖压田字格的竖虚线。
共: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些,第二横要压田字格横虚线。
供和拱:“共”要稍宽点。左右紧凑一些。
六、句子练习。
1.同学自己读,理解句子意思。
2.同桌互相读,每组句子一人读一句。
3.教师指名一组同桌读,看哪组读得好?
七、完成课后习题。
1.将课本打开到课后习题三。
(1)读题目明要求。
按拼音填空,巩固本课生字。
(2)学生自己对照本课生词表,完成填空。
八、看课后习题4。
1.读题目明要求。
2.学生根据词意完成连线。
3.汇报完成情况。
(1)教师说前边的形容词部分,学生集体答后边名词部分。
(2)指名回答。
(3)读一读。
九、作业 。
抄写生字词。
正确、流利的读句子
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二)
分——芬(芬芳) 主——注(注意) 共——拱(拱形)
探究活动
1、让学生自己画一棵苹果树,做一些小苹果,在上面写上生字,然后与同桌做摘苹果的游戏,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摘得多。
2、做一字带多字的练习:
——纷(纷纷) ——柱(柱子) ——供(供应)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学习重点
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学习目标
1、诵读提示:
整体语调:缓慢、低沉的。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漂泊之意。
2、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导学、导思
赏析诗歌
(一)内容分析
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写
。后四句
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 。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3.颔联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你认为这两句写景的诗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其实这两句诗是 ,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
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悲从中来,悲愤难抑,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
这是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
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5.尾联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了 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 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照应 ,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二)艺术手法
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 。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导练
⑴前两联写景,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⑵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读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基本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分小组学习。
学情调查:
1、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感性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2、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渠”、“驳”、“箩”等词不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小游戏。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模仿画,比一比谁画的好、快。
2、导入新课。放水乡风光图像,交流感受。
3、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水乡什么多?
4、读后交流,揭示课题《水乡歌》,板书:水乡歌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诗歌。
2、检查字词与课文。
3、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⑴教给方法,理解“渠”“驳”
歌、曲都是人们唱的,它们意思相近,我们可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歌曲”,想一想:渠是什么意思?驳呢?
⑵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其它提出的问题。
三、精读,体悟情感
㈠第一段画水
1、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还是船?(水)
2、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3、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
4、看第一段图像,师引读
5、指导朗读,齐读
6、指导作画
㈡第二段画船及其它
1、船应该怎么画,自由读第二段
2、请一位小朋友画一只船,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白色)船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水上)画一只行吗?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
3、水上有白帆,天上还有云朵,师再画云朵。
你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4、这么多船在干什么呢?(捕鱼、捉虾、运输……)
5、小组交流,水里面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
(鱼、虾、蟹、荷、鸭、鹅、稻田等)
6、把刚才说的画下来,指导作画。
7、水乡那么优美,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㈢第三段画歌及其它
1、歌可以画吗?读第三段
2、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
3、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么多的帆船你能听到他们在唱歌吗?
4、指导朗读
㈣扩展想象升华内涵
1、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书上的插图。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
2、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会背的站到讲台前和老师一齐背诵。背诵全文。
本文是一首诗歌,歌咏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语言简洁干练,明白如话,内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水乡画面,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诗歌的意境由此而生。如果学生能看到(通过自己的想象)这样的画面,那么感受水乡的美及体验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便易如反掌。如果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画出这样的画面,更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对诗歌内涵的把握。
一、以画促读。
精读部分以画促读,读懂诗歌,读美诗歌。画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对文本语言创造的过程,读懂了方可画好,画好了自然理解了水乡的生活,便可读美诗歌。动脑读书、动手画画相结合,读懂诗歌、理解重点句,便可入境悟情。在以画促读的过程中,时刻不忘学生的提问,涉及到相关问题解决后问一句“你懂了吗?”是对学生真实的关怀。
二、以读为主。
本节课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学,受到美的情感熏陶,初步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故读好既是手段又是我们的一个阶段目标。本节课安排了各种形式,行之有效的读书环节,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读好,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现苏教版的教学特色。三、开放自主。
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大胆质疑;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动手作画;解放学生的身体,让他们活动自由!针对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设计教学,在过程中他们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四、目标整合。
符合第一课时教学模式的初读部分,以学生为主体,自由读,检查中注意根据教学实情及时纠正字音、句子,初读时注意识写生字、整体感知课文等各项目标的.整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让初读落到了实处。
五、填补空白。
根据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对水乡基本上没有感性认识,故在激趣导入中设计两步:一是让学生观看水乡影像,由画面直接感知,一是让学生听配乐朗诵,从文字中获得印象,在教学初始阶段让学生对水乡有整体感知:水乡美、水乡水多、船多、歌多。
教学反思
在《水乡歌》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认为做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导入。以画激趣
在开始学习之前,师板画小帆船,请学生上黑板画,比赛看谁画得像,画得快,看以闲笔,实则是教者在一次下乡试教时灵感突现偶得之,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调动起来,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让学生兴奋起来了,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并且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师生关系融洽,亲近起来,便决定比赛那天也采用这个小环节,事实证明,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发挥了以上所说的作用,还为精读部分以画促读作了很好铺垫。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放水乡影像,让学生对水乡的景色有了初步感知之后,紧接着配以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文本语言,学生对教材有了较全面的认知,能够直接反馈水乡的典型特征是三多,即水多、船多、歌多。通过一番看、听,整体感知了水乡秀丽的风光,再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己感知、体悟,在交流不懂的问题后,及时地把相关问题归类,如字“渠”“驳”的理解,先教给方法,“歌”和“曲”都是人唱的,意思相近,可以组词“歌曲”,那么“驳”是什么意思?学生经过老师的示范和指点,很快就能想出“驳”是“船”的意思,可组词“船驳”,“渠”有“河”的意思(是人工开的河),可组词“河渠”,字词的理解也体现出目标的整合,相对地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精读,以画促读。
在三段的精读时间内,设计以画促读,创设情境,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出来。画要画好,课文必须要读懂,学生便饶有兴味地去读课文了。三段的画方法也有不同,第一段在充分读之后交流水乡的水是什么样的,得出水乡水多、水绿、水清,先读好这一段再指导学生作画。第二段在自由读后,请一位学生画一只船,教给方法,再请小朋友画多只帆船,教师画上云朵,由画到文,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由画促想,这么多船在干什么?水里会有什么?水上呢?水边呢?在小组充分交流后再作画,有感情读第二段。第三段以画设问、促读,歌可以画吗?先自读第三段,小组交流谁在唱歌?为什么唱歌?师小结,水乡人们通过辛勤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么多的帆船你能听到他们在唱歌吗?这一段虽未画歌,但通过图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认识到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真正做到以画促读,未着笔墨却体悟深情的目的。
三段学完以后,继续以画促进诗歌内涵的理解,还可以画什么?楼房、小鸟、树木等,揭示出“鱼米之乡”,进一步认识水乡风光优美,作画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四、积累,配乐背诵
在教师小结课文之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上音乐,会背的学生站到讲台前,以类似大合唱的形式为一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如读的不够充分,不到位,精读部分能读懂了,但离读美还有一些距离,画是本文设计的一个亮点,但同样是画,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画得不够细致,教师的具体指导没能显示出来等等,上好一节课是要千锤百炼的,再给我一些时间,我会上得更好
语文教案 篇5
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缩小语言环境,使字词不断重复再现。
从题目入手,质疑激趣,产生阅读期待。
用多种方式来理解词语,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三、布置作业。
将学生引入诗境
《安徒生公园》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坐落在奥登赛的安徒生公园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童话之外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后,搜集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安徒生这个人。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的资料,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里几篇安徒生童话大师的作品,我们都由衷的敬仰他,他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的故乡欧登塞,建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安徒生公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小公园到底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0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白桦”、“毛茸茸”、“铜雕”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绘”、“请悠”、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三、品读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课文。
A:你认为欧登塞美吗?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来?
(引导学生用美的感情读出来)
B:小公园里有那些事物与安徒生有联系?从文中的语句去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C:读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学生交流。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所蕴涵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安徒生作品之外的很多知识,有关这位大师的资料很多,出示安徒生的剪纸《丰富人生》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每幅剪纸画面,进行童话想象或命题。最后谈谈写一写《我心中的安徒生》。
回家以后给父母讲一讲安徒生的故事。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板书设计:
安徒生公园:古老美丽
清悠的小河、红叶的丹枫、疏疏落落的白桦、长条拂水的垂柳、
洁白的天鹅,马头鱼身的铜雕,
构成童话世界、竖立一座安徒生铜像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拣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
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小鸭》。(板书课题:4丑小鸭)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区别,不要读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读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ǒu和cù。
钻(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读丢了。
3.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标序号。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
4.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四、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
2.熟读课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8-2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小学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