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班会教案>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时间:2024-03-23 07:31:4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育任务

  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三、教育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做到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四、工作方法:

  1、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实际渗透到德育工作学科中去。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努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平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关心理教育的活动、包括听讲座、班队活动、社区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

  3、对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言行应加以杜绝。如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在不适当的场合公开学生的隐私,将学生成绩排名公布、随意在师生中扩散学生错误等。

  4、开设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注意保密、辅导教师作好记载,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

  5、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

  6、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言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组织好口头语言,同时要注意体态语言所产生的心理暗示。教育学生要先思考下面三个问题,再去进行教育:为什么要去教育他?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最好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先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和心理特点,后进行教育;先肯定长处,肯定进步,后指出缺点;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与学生谈话;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时,先稳定学生的情绪,后开展教育活动、

  7、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及时撰写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2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的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5、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专栏、黑板报等方面内容的定期更新;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纪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要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3、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3

  一、积极渗透《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的内容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

  二、心理健康教师要认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四、班主任工作要扎实,要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少先队工作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

  五、心理咨询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随时保密。

  六、切实开展好“读心时间"“家校联盟",咨询信箱和心理热线,接受不愿当面咨询的学生的咨询。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八、搞好宣传板报,通过校园广播站逐一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九、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侦测。

  十、建设好校园环境,使学生有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篇2)

  1.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扰,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努力开发个人潜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团体心理辅导对象为我校在校学生,对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团体辅导。

  3.团体辅导时间由辅导老师确定,全体成员要按时参加。

  4.全体成员应积极配合辅导老师工作,维持辅导室内正常秩序,禁止大声喧哗、说笑、打闹、讲脏话、粗话。

  5.按时参加每次团体辅导,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如有事需提前请假。

  6.参加团体活动时,注意力集中,不做其它无关的事情。

  7.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尊重每位成员的隐私,不得把在团体活动中了解到的信息外传。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4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状分析

  1、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目前已有三位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本科文凭,六位教师获得心理健康教育B、C级资格证书,两个县级课题已结题,一个市级立项课题正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案例、活动设计、宣传小报等均在县市获过奖;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的重视,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

  2、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方向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虽然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深刻认识的教育是无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因此,本学年的一个重心应放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上。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才是重点。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游戏中、渗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都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四、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五、实现途径

  (一)团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全校协同形式。这种心育工作是在学校各部门的合作下进行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教育工作。因这项工作在我校素质教育是处于起始阶段,我校要利用合适的时间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提高对这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系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广大教师和各职能处室通过学科渗透、教导处、少先队、班主任等方式进行经常地教育工作,达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目的。

  2、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例如,以班为单位,让学生把自己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以匿名信方式告诉辅导员。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后,针对咨询内容举办专题讲座,给学生答疑。

  3、学科渗透形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并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例如语文教材中爱国志士和伟大人物的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意志训练,耐挫折教育的极好材料。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情感的陶冶,美术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体育教学中克服一个个困难、接受耐力,毅力考验等等,这些既有对学生心理知识渗透,又有意志磨练,既有方法的引导,更有榜样的示范。所以,这样的有机渗透起到水乳交融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好效果。

  (二)个体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咨询电话,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建立好学生心理档案。

  2、团体咨询。是指对有同类心理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就是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团体咨询的人数一般在6至12人,咨询的具体过程一般有成立团体、团体活动,实施矫治和巩固效果四个环节。

  3、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4、书信咨询。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六、组织领导

  学校将组成由王云华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逐渐形成以教导处、少先队、各班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王银荣、黄其荣、潘茆勤、成玉泉、陶水娟、徐向红、崔凤先、吕志敏

  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心理咨询室、少先队、各班中队、校园文化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5

  一、总则

  1、本辅导室的宗旨是辅导学生的心理卫生,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为教职工服务。

  2、心理教师在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教师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3、心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辅导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4、心理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工作实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5、心理教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对于自己没有能力辅导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辅导者,要及时向心理治疗机构转介。

  二、对来访者的责任

  1、心理教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2、心理教师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3、心理教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4、心理教师应对来访者认真负责,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从正面促进其成长,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辅导教师辅导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辅导记录、

  三、与来访者的关系

  1、心理教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的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2、心理教师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咨访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咨访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咨访关系。

  3、当心理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4、 当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保密

  1、心理教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辅导与治疗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

  2、 本辅导室实行保密性的工作原则、心理辅导教师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制度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地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行心理健康教育课辅导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三、心理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四、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教师工作会议,研讨工作并提升专业素质;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五、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六、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辅导记录、辅导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七、为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除心理教师外,其他人员不得单独呆在心理辅导室。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6

  一、我校心理辅导的工作宗旨是助人自助,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矫治心理障碍,指导来访者自立自强,不断完善自我,从正面促进其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辅导专业工作,熟练掌握辅导的技巧和心理测试方法,恪守心理辅导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三、辅导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访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遇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辅导老师应及时发现并并转介。

  四、辅导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五、辅导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辅导人员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六、辅导人员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应努力动员与争取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七、辅导人员必须始终注意保持和来访学生关系的纯洁性,不得与来访学生及其家长建立心理辅导和教育关系以外的任何其他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7

  一、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每学年初调整、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调整健全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

  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方配合,协调统一,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 全校各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业教师任教。每两周上一次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四、 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预测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到预防和咨询的有机结合。

  五、 开办心语信箱,每周一、三、五开箱。师生进行书信交流,扩大交往空间。

  六、 设立专门的心语交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并对心理咨询的案例进行纪录、整理和入档,存档工作保证对咨询对象的情况保密。

  七、 开展心语乐园活动角,每周五下午七、八节让学生进行放松训练。通过心理剧的形式,演自己,自己演。合理宣泄,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八、 全校各班设一名心育委员,心理老师定期对心育委员进行心理专业知识培训,辅助心理老师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九、 紧密配合学校各年级教育、教学活动,编辑出版《心理健康教育简报》。

  十、 办内容新颖,富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使全体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8

  一、心理健康辅导原则:

  真诚、热情、耐心、保密

  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人员工作要求:

  1、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人员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辅导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2、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探索工作规律,还必须熟悉学校的组织、目标、规范和各种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态,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专业要求和本校实际相结合,以利于有效地开展工作。

  3、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访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要特别注意尊重来访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来访学生的心理权益;从保证学生健康发展出发,接纳对方的各种认识和情感困扰,理解对方的需求,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学生自愿接受服务的权利。

  4。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人员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向来访学生解释本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访学生的自身权利,使他们能明确了解这些问题。可以根据辅导室设置情况和求助者的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导服务。如:现场辅导、通信辅导、电话辅导、网络辅导。

  5、心理辅导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它私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独保管,不列入学校有关档案;只有在专业需要和必须会诊时才能和其他辅导教师讨论来访学生的案例;不应将学生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研究和写作中需要引用学生资料时,必须隐去可辨认出来访学生的有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不应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学生的秘密;出于保护学生安全,防止意外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帮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学生心理辅导资料时,必须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6、辅导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模式向学生提供帮助,立足于帮助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在辅导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求助者情绪,如遇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校领导和有关方面人员汇报。

  7、辅导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遵守我国颁布的《心理测验工作者道德准则》,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不滥用心理测验,科学、客观地使用测验后果。

  不掌握心理测量有关知识和方法的辅导人员不得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量。不得使用盗版、信度和效度差、不符合学生特点的量表。不经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同意不能强迫学生进行各类心理测量、

  8、辅导人员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应努力动员与争取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要时要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理性社会支持系统;在向教师、家长提供资料建议及分析学生情况时,要以保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辅导人员要热心和学校教职工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9、辅导人员必须了解学生心理辅导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推荐其他有关人员予以解决或建议学生到相关部门辅导、治疗;对学生提出的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

  10、辅导人员必须始终注意保持和来访学生关系的纯洁性,不得与来访学生及家长建立心理辅导及教育关系以外的其它关系,不得收受学生和家长的任何额外物质报酬及馈赠。

  实验小学团体心理辅导要求

  1、团体活动中成员的权利:

  (1)指导者要告诉对成员的期待。

  (2)活动中涉及的任何研究以及每次团体活动的录音和录像均需要让参加者知晓 、

(3)如果有些记录会影响到成员的参与,成员有权要求对此不予记录、

(4)团体指导者要帮助成员把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付诸日常生活的行动、

(5)要让每个成员有机会去讨论他们在团体辅导中的心得,并要求他们在团体外对团体经历予以保密,以免造成成员对此方面的'不必要的未完成情结。

   (6)如果团体指导者的指导不能帮助团体成员,并且可能产生直接性的危机后果,那就应该及时将他们转介给其他可以帮助他们的人、

  (7)要求团体指导者开展一些有安全措施的训练,并且针对团体成员自我表露和表露的程度来尊重他们的隐私,这样,可以让团体中潜在的危险最小化。

  (8)团体指导者和其他成员都要遵守保密的原则。

   (9)团体指导者和其他成员都有保持各自价值观的自由、

  (10)尊重个人的个体性、尊严和自尊、

  2、团体成员应承担的责任:

  按时参加团体活动、不影响他人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愿意向其他人敞开心扉、对其他人给予反馈、保守秘密以及满足其他人的需要。

  实验小学班主任参加心理培训要求

  1、班主任要提高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2、认真参加培训,遵守学习纪律,参训时间不少于集中培训的三分之二,少于三分之二不得参加考试、

  3、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主动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4、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5、增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6、珍惜培训机会,端正学习态度,每天的学习要做好纪录,及时总结反思,将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班主任工作实践相结合。

  7、每次培训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按时完成,经考试合格后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结业证。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五、辅导员明确职责和要求,严格遵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保密。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0

  21世纪的到来,对未来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十七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xx年—20xx年)》的精神,以及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的若干规定,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促进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此意见。

  一、指导思想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达到以下标准:

  1、要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2、要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3、要有课时计划。(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班队会活动等)。

  4、应设有心理辅导室及相关设施,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坚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5、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德育干部等应有系统的培训和进修计划。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德育工作体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德育的基础来抓,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突破口。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规划和健全心理教育工作网络,应健全机制,做到有分管领导,有专兼职教学人员。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基本原则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异常现象,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初步掌握一些心理保健常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等。根据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小学低段、中段、高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各有不同的侧重,学校应结合学生实际确立好以下教育重点、

  1、学习心理。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思维训练、潜能开发、心理调适、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使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2、人际交往。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适应各种人际环境,教给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等。主要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及亲子关系等。

  3、自我调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其树立信心,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要让他们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

  4、青春期心理、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5、生活和社会适应、要培养学生具有主动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的能力,提高抗挫折的心态和能力,在各种意外环境下学生能够自我保护。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

  2、现实性原则。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教育的实际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是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治,更是面向广大健康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促进每个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对于个别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帮助他们积极治疗。

  4、差异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他们的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通过个别咨商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

  5、主动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它做为一种预防性教育,而不是一种补救式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困惑,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6、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意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辨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7、全程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要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成为教书育人、育人健心的榜样,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随时随地、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同学科教学、各项活动、班主任工作等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并列入活动课程统一安排课时。活动课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班队会活动课进行。心理辅导应注意以活动为主,把传授心理知

  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

  2、建设心理辅导室。要努力建设符合标准的心理辅导室,科学开展咨商和辅导,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以专职教师和兼职辅导教师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期辅导,并有完整规范的心理辅导记录。同时,学校要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除开放心理辅导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站、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心理信箱、心理热线、宣传栏等,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要认真学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精神,积极学习其他兄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计划,重点推进,分层实施。在素质教育方案、德育工作计划中,必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培训、有课程、有活动、有检查、有评估。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科教学要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教学活动中不间断地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同时,在班主任工作、班队会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实现“全面渗透、全程开展、全员参与”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途径、

  5、努力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沟通的渠道。充分利用本社区资源和家长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发挥家长的作用,共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同时,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要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优势,充分整合教育资源。

  1、要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骨干,以兼职心理教师、德育干部、班主任、思品课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所有专兼职教师必须持国家劳动部注册心理咨询师三级或二级资格证,或持天津市教育局颁发的《学校心理辅导员》资格证上岗。

  2、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和主导力量,也是兼职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巩固性和实效性最强。因此要抓紧和加强开展对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1

  一、组织领导

  1.落实国家政策。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积极推进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纳入学校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3年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有学期或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4.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机构,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工作会议,并有会议纪要。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有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组织与实施,有相关的工作档案。

  5.完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实施、检查督导、评估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心理辅导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学生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二、条件保障

  6.配齐配好教师。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学校对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根据学生人数需要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7.加强培养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师资培训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每年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少于10课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交流和教研活动。

  8.保障教师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制定维护和调适教师心理的相关措施。

  9.加强阵地建设。有完备的心理辅导场所、设施,专人负责,运作正常。心理辅导室要有个别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拓展训练等功能空间及相应的设备设施,能满足学生心理辅导的需要。心理辅导室或学校图书馆要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类的报刊、图书。

  10.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原则上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低于10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教育教学

  11.保证课堂教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列入课程表,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安排,一般每班每两周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体系完整,有各年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与课件等。每月至少有1次年级以上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有2次年级或校级的公开课或观摩课。

  12.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公开课、教研活动或提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案例,供教师学习交流。

  13.加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节(月、周),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14.做好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每周不少于10小时,主要用于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团体辅导。心理辅导室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有相应的分析、对策与辅导效果评价。心理辅导要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辅导质量,依法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并记录在案。

  15.密切社会合作。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共同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为家长举办1—2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反馈学生的心理状况,协助家长或监护人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服务社区,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作用。

  四、科学发展

  16.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有相关的研究课题与实验成果。学校至少有1项地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获奖成果,有2篇公开发表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论文,或1本公开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类书籍。

  17.提高教育实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年以上,在区域内较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积极作用,教师广泛参与相关工作,多数学生心理发展得到有益帮助,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求助并得以解决。学校师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高,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良好。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2

  一、领导机制:

  我校实行三级管理领导机制:校级管理(校长直接分管)、学段管理(德育处、专兼职心理教师、中层介入)、班级管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直接管理及教学渗透)。

  我校建立了由校领导牵头,德育教导、教学教导、大队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各科大组长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及领导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运行有效。定期举办研讨,有记录。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管理机构:

  (一)组织架构图

  (二)架构图各部门职责说明

  校长:

  1、统筹规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目标和方向;

  2、统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确定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合适人选;

  4、出席并指导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会议。

  德育处:

  1、在校长室的统一安排下,协助及督导各年级、各班主任做好班级活动中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2、参与心理辅导室制订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3、会同心理辅导室实施学生行为困扰等问题的调查与处理;

  4、会同家委会举办家庭教育指导。

  教导处:

  1、在校长室的统一安排下,协助及督导各任课教师做好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工作;

  2、配合心理辅导计划,调整课程安排,落实心理辅导课的课时、教材等工作;

  3、配合心理辅导计划,做好学生心理及其他测验的课时安排。

  4、安排全体教师及心理辅导专兼职老师培训进修,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总务处:

  1、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支持;

  2、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

  3、协助心理危机干预的现场维护。

  心理辅导室:

  1、制定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家委会:

  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学校开办家长教育专题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12-2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实用】01-1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0篇)05-20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案03-15

心理健康教育02-17

心理健康教育的03-23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08-01

心理健康教育的小报08-03

心理健康教育随笔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