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学唱歌曲《DOREMI》,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寻求使用乐谱的快乐。
2、学习五线谱的相关知识,能将五线谱上的C调单旋律译成简谱。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DOREMI》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景学唱歌展示主题:《DORMi》
(1)初听英文原版《DoReMi》
设问:这首歌让我们认识了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中文版)
设问:共有几个乐句?歌曲将七个音代表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编写歌词?
二、寓教于乐
(3)师范唱生伴唱
要求:将每个乐句用一个动作表现。(运动型、生活型、学习型……)
(4)生分两个声部演唱
(5)分七个组跟琴演唱
要求:每组用一个动作表示一个音
(6)跟着伴奏带有表情的唱好《DoReMi》,进行节拍传递游戏。
三、创造表现
(1)介绍《音乐之声》
设问:你怎么理解音乐电影的?你还听过这部电影其它的歌吗?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来自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经典插曲。它是罗杰斯代表作之一。《音乐之声》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音乐故事片。这部音乐电影获得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效和最佳剪辑)。它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永恒佳品。打破电影史上最高卖座记录的美国歌舞片。
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修女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的姑娘。她爱唱歌、爱跳舞,还十分喜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和美丽,应聘到一个上校家做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Re、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了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Re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
(2)感受《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会唱的同学小声跟唱
四、完美结课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音乐剧的魅力,感受到节拍游戏的趣味,懂得了稳定的节奏在音乐里的重要性;从歌曲里了解“音阶”的特点,让我们明白学习音乐的容易、有趣。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愿音乐给同学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课后反思
这首歌巧妙的构思在于将七个音的唱名,按孩子年龄的不同,来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音阶出发,运用作曲技法,使得学习音乐变得轻松、愉快。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
1、 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 认识力度记号f,p,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3、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 :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引入课题
1、谈话: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老师和一位同学来合作一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
2、你知道回声吗?(激发兴趣,让学生说一说)师小结: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原声)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二、欣赏《回声》
1、引入:音乐家发现了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有音乐家就想到用音乐来表现回声。当然,这个作品中的回声并不是对着山谷唱歌,而是两个合唱队模拟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知道这两个合唱队是怎样配合着表现回声的吗?
2、认识力度记号:像我们刚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乐中有专门的音乐记号,叫力度记号,刚才我们在演唱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强弱)歌曲里表现原声的用了哪种记号?表现回声的呢?
3、再次聆听回声(出示歌谱)感受乐曲中强弱的对比
三、发声练习 男女声分组唱,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一下回声。处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强的力度来演唱,表现叙述的语气。
四、学唱歌曲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友谊的回声》,先听一听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么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么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么样的真心,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1、欣赏歌曲,随音乐轻轻唱一唱歌曲。
2、个别指导
A 、出示:我喊一声,喊一声,噢,噢,噢。问:这个记号是什么?(PP----很弱)师生配合唱一唱,注意休止符
B、出示:回声回声…可爱的回声。师独自唱一唱,请学生为老师伴奏(拍手拍腿)述:这里有一个休止符,表示后半拍起唱,请同学们在为老师伴奏的时候注意一下,这里的休止符是怎么把握的(师再唱,生伴奏)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师弹琴,生边拍手边唱,逐步脱离拍手拍腿)
3、随老师弹琴,生轻轻演唱歌曲第一段 “向着大森林”尾音指导。
4、学唱第二段,师弹琴,生轻轻唱一唱,个别地方纠正。
5、随琴轻轻唱一唱歌曲。
6、歌曲处理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我们要用怎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7 、 让我们带者对友谊的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拍打节奏,轻声来演唱)
8 、纠正歌曲中错误的地方,跟琴演唱,提示带者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9、用强弱来打拍的形式,再次用情演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回声,你现在知道音乐中是怎么表现回声的吗?对,运用了两个力度记号,那就是强、弱。除了这两个力度记号,音乐中还有一些记号也是表示力度的,也有表现力度的变化过程的,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接着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3
教学目 标:
学习课文二、三、四段,了解扬科怎样爱音乐,理解句子的含义,了解在剥削制度下,穷人孩子的悲惨命运,感受作者对剥削制度的憎恨。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理 念:
以学法引路 ,多读多悟,通过多元互动,让学生在听、说、读、看、想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杨科对音乐的喜爱和当时现实的残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1、检查对文章大概意思和第一段内容的了解。
2、强调单元训练目标——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课堂学习任务。
二、深入学习第二段,着重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个别朗读,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扬科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乐声;圈出扬科听到的乐声。
2、为什么扬科把这些听到的响声说成是乐声呢?出示“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①指导学习:“凡是”提出条件,“都”表示结果。
②联系课文,说说扬科是怎样“注意听着”的。
3、理解“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说说这句话的表面意思,
①根据对“注意听着”的理解说说这句话包含着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体现扬科“沉浸在美妙的音响中”。
③回归学习提示进一步领会理解句子的方法,完成作业题四(1)。
4、集体朗读这一段填空:凡是扬科有空的时候,他都——。
5、小结:对扬科来说自然界的响声都是美妙的音乐,扬科爱音乐真是如痴如醉。
三、学习第三段,尝试运用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独立操作。
1、自由朗读思考:扬科爱听乐声,当他听到真正的音乐和歌声,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划出扬科感受的语句。
①反馈出示: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用“凡是……教……”改写这句话,说出表面意思。
②播放提琴合奏曲,范读。学生体会扬科的感受,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③指导感情朗读,比较“兴奋”和“陶醉”的不同读法。
2、找出最能看出扬科爱音乐的语句读一读。自由讨论并反馈。说出“要是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的含义。
3、配乐朗读出示幻灯(扬科拉提琴)想象画面及扬科的感受。
4、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扬科听音乐爱提琴,通过句子含义的理解,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爱提琴已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他愿意为音乐献出一切甚至于生命。
四、独立学习第四段,运用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
1、自学、提出要求:
a默读第四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b运用“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完成作业四。
c想想扬科是怎样爱音乐的,寻找疑难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从第四段中你学懂了什么?
(2)出示“……但是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慢慢地向着移动。”说含义: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扬科“爱音乐”而“不顾一切”?“无法抗拒的力量”又是什么力量?
(3)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评议、指名读、集体读。
3、质疑问难。学生自由讨论还有什么不懂?教师点拨。
4、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凡是……都……”谈谈感受,说一句话。
五、围绕课堂学习任务总结。
六、作业六:用“凡是……都……”造句。
附板书: 11、小音乐家扬科
爱乐声 沉浸
爱乐器 陶醉
摸小提琴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理发师》的学习,感受歌曲愉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用理发店内的声音进行节奏训练,渗透音乐要素。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劳动是高兴的。并能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高兴。
重、难点:
1、歌曲《理发师》愉快情绪的体验,并能用愉快的、正确的声音进行演唱。
2、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歌曲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用事先录好的在理发店内的声音为切口,请生聆听在哪里?都有哪些声音?并请生边做动作边模仿。
2、师用歌曲音乐做背景,请生随着音乐学做理发师。(先全班进行同一种节奏,然后分声部进行。)
3、教师出示理发过程影片,请生看看理发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并请生随着音乐进行理发。
二、 新歌教学:
1、教师语言导出新歌,请生听听歌曲的内容讲了个什么故事?并用语言描述一下,同时请生按节奏念歌词。
2、请生找出歌词中的.声音,教师与学生分歌词与声音进行歌词对讲。(请生边念边用动作表演声音。师:我做理发师,你们来当剪刀和摩丝好吗?)
3、请生复听音乐,并请生随音乐表演声音部分的动作。
4、分小组与男女进行歌词与声音的对唱。
5、请生复听音乐,随音乐轻轻的演唱,教师纠正演唱不正确的地方。
6、请生随琴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 音乐剧表演:
1、教师请一生上来当理发师,一生当顾客。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2、两组同学进行表演,再请一些同学进行节奏伴奏。(边看影片边唱歌边进举动作表演。老师请来了真正的理发师,我们和他们来一次比赛,看谁最出色,好吗?)
四、 小结本课: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当了一回理发师,大家玩得开心吗?确实,我们的理发师傅为我们带来了美丽,带来了高兴,他们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次用歌声来向他们表示感谢。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5
一、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
2. 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2. 通过编创旋律,掌握简单的旋律发展技法,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教学难点
1. 一字四音“啊”的演唱。
2. 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3. 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蕴含的师生关爱的情怀。
4. 旋律编创的音高走向问题。
四、 教学进程
1. 导入新课
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做的感人的事例,从而导入新课课题《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2.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A. 设问:歌曲给你什么感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B. 讨论后,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段歌词
3. 再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用怎样的声音、力度、速度、旋律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
4. 学唱歌曲:
A. 跟着伴奏学唱歌曲旋律
B.代词入曲
C.说说歌曲两部分旋律的'演唱方法:
第一部分:主歌旋律平缓,音区比较低,可用稍慢的声音,稍弱的力度来演唱。
第二部分:副歌的第一句旋律比较高,适合用较强的力度演唱,以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一句,随着旋律级进下行,力度可以逐步减弱,用以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
5. 学用1、2、3、5、6、1(高音)为节奏编创旋律。
老师引导学生学用划旋律线的方法来编创有节奏的旋律。
6. 小结。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6
音乐课《小小雨点》教学设计
教育艺术的真谛在快乐。当孩子们感到快乐时,他会自己走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置身于音乐的海洋,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气氛活跃。
一、理解教材,挖掘快乐因素;
《小小雨点》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儿童情趣。歌曲的节奏密集,旋律欢快,充满活动,描绘了小小雨点从天空上落下来时,小花朵与小麦苗高兴异常的情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会小花朵和小麦苗的快乐,我将教材的配套课件和自制课件进行了融合,加入了雷公公的歌声和创编等环节,努力挖掘音乐的内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设计了“云妈妈和小雨点的故事(导入)——和雷公公唱歌(练声)——和小雨点去旅行(听赏)——感受小雨点的快乐(学唱歌、编身势动作)——带小雨点去旅行(创编)——请小雨点歇一歇(展示、评价)——做快乐的小雨点(结束)”的教学环节。让孩子们化身为小雨点,感受小雨点活泼跳跃的音乐形象,设计了律动、创编等教学环节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技能。让孩子们不仅学会唱歌,而且能在唱歌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演唱歌曲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二、视听结合,留住快乐心情;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接触任何一个音乐作品“感受歌曲”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小雨点要去旅行”的教学情境后,让孩子们听赏歌曲《小雨点》的动画视频,在欢快的音乐中孩子们跟着小雨点去旅行,来到花园中花儿绽放出可爱的笑脸,来到田野里,苗儿慢慢往上爬……可爱的动画形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乐呵呵的模仿着小花、小苗的形象。这时,不仅让孩子们走入了音乐,而且也为学唱后的身势动作创编做好了铺垫。
在随后的学唱中,教师让孩子们多听感知歌曲。第一遍视听了解歌曲内容;第二遍边听歌曲边做二拍子的身势伴奏,感受歌曲节奏;第三遍听,用小雨点快乐的声音“la”模唱歌曲;第四遍听感受演唱者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多次的聆听让孩子对乐曲更加熟悉,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多种教学形式,让快乐保鲜;
快乐也是需要保鲜的。孩子们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整堂课保持,学习兴趣也会随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而随之转移。因此,教师要多选用适合孩子们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孩子们的兴趣。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读谱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但为孩子们创设“帮小雨点找伙伴”的情境后,孩子们参与读谱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在多次聆听后,孩子们已经发现了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旋律基本相同,教师再与学生进行乐谱接龙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读谱,模唱旋律。让孩子们不因为有知识技能的学习影响快乐的学习心情。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双早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小雨点》这首歌曲的歌词短小、富有童趣,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再创作。在孩子们学唱后,教师先提出了“小雨点还会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让孩子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说一说,再按照填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填空创编歌词,并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节奏。当孩子们创编的非常合适时,教师除了语言上的`鼓励,还请全班学生演唱新创编的歌词,让孩子们感受的成功的喜悦,激发其他孩子的再创作。
四、自信展示,快乐参与。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课的歌表演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表演,我让孩子们再次听赏《小小雨点》的动画,画面上动感的的花儿开放、小苗成长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当教师要求孩子们自行创编时很多学生都能动起来,但再请学生表现时,孩子们却缺乏自信,不敢独立表演。于是,教师就请全班学生一起来表现,教师从中发现创编的比较有新意的学生。再请这些孩子上台展示,先给他们奖励,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再让“小观众”评一评他们的表现好在哪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有了之前的表扬和示范后,孩子们参与的兴致更高了。
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为了鼓励孩子们的表现,教师自己也参与展示,让孩子们体会到表情、身势与歌声的配合,和孩子们一起享受快乐。当我在展示时,孩子们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表情也随着我的表情变化,教室里充盈着快乐。课后,有孩子对我说:“老师,你的样子真可爱,说话的语气和我们一个样!”只有和孩子处在平等的关系上,孩子们才会主动与你交流。当孩子们爱老师时,自然也会爱这位老师教的课,她的学习过程也是快乐的。
课堂中的快乐无时不在,但要每个老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本节课我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通过听、说、唱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课堂,快乐的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从“海顿的故事”和“音乐家小档案”入手,能简要地说出奥地利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在听赏其作品《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和《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的片段时,能初步感受到义响乐的表现力。
2、结合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的听赏,能初步了解弦乐四重奏这一重要的室内乐体裁,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并能在听赏参与活动中,记住其美妙的主题旋律。
3、在听赏海顿的两首著名交响乐片段时,能了解力度这一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能记住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并在表现活动中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海顿的生平及主要作品,通过聆听作品选段,能体体验亲切、纯净、充满生机的海顿音乐。
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强弱的特色。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故事导入:
(一)听赏《告别》交响曲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说一个故事:在几百年前的奥地利,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长期担任了一个埃斯台哈奇公爵的的宫廷乐长。有一次,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每年夏天都带着家人和仆人来此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进。天长日久,乐手们思乡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亲朋在大厅听赏他们演奏的音乐。奏到最后,没想到那些乐师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只留下了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地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善解人意的公爵领会到他们的意思,第二天便宣布:全体人员返回宫廷。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为《告别交响曲》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有趣的乐曲?
1、播放《告别》交响曲选段,全班同学闭眼聆听
师:你有没有听出乐曲中乐师一个个离开的情境啊?为什么?
2、请同学们交流
师:没错,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乐曲的主题。
3、哼唱主题。
4、画旋律线: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演唱表现(学生反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渐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二)听赏《惊愕》交响曲
师:后来这位音乐家跨海到了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名流慕名而至,将音乐会当成了社交场所,热闹非凡。而且还有很多的.外表高贵的贵妇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却常常打起了瞌睡来。这让乐队的乐师们都很不高兴。于是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又谱出了一首很有趣的乐曲。第一乐章轻快的第一乐章奏完时,又有贵妇人睡着了,这时,柔美的第二乐章开始了,音乐格外安详、平和,贵妇人们都昏昏欲睡了,突然,整个乐队都爆发出强烈的合奏,加上定音鼓的猛击,似惊雷响起,那些入睡的贵妇人被这一击都惊愕地跳了起来,于是这首乐曲就取名为《惊愕交响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乐曲吧!
1、聆听全曲
2、讨论音乐特点:通过乐曲的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
3、哼唱主题
4、参与表现:用人声、打击乐、非常规音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5、了解力度术语
三、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听了这么有趣的两个乐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写这两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谁呢?让我们翻到书来看一看。
1、了解作曲家海顿。
师:原来这个有趣的作曲家名字叫海顿。好的,今天回家,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一下海顿的生平。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