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时间:2024-10-11 18:50:02 秀雯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寻找规律的兴趣。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体会探索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出示题目:11= 1111= 111111= 11111111=

  要求学生以又快又准的速度进行计算。

  分组回答计算出来的答案,待全班核对答案后,进行探讨发现。

  2、观察与发现

  让学生观察前三个算式的因数与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3、运用规律快速说出答案: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迅速说出第四个算式的答案。请学生自己出类似的算式并说出答案。

  例如:1111111111= 111111111111= 等等。

  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出示题目:142857分别乘1、2、3、4、5你发现了什么?

  首先要求学生自主算出得数,再进行四人分组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发现的规律是:计算得出的结果都是由1、2、4、5、7、8这几个数字组成的。而且,计算得出的得数都是依次向右类推过去的。

  4、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乘6、7的得数。

  1428576= 1428577=

  在讨论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1428577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所以要求学生注意这一个规律只对部分的算式成立。

  完成该算式和规律后,第二关闯关成功。

  三、第三关:神奇的9

  1、出示题目:99= 9999= 999999= 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自主动笔计算,并针对上面两条题目总结出来规律。

  2、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99999999,9999999999的得数。

  学生掌握了也代表第三关闯关成功。

  四、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出示题目: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如选1、3、7、8四个数字,最大的数是8731,最小的`数是1378。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新组成一个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

  (举书本上的例子向学生说明,应该怎么样算,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选四个任何的数算一下,通过学生的具体计算计算和得出结果。)

  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在计算过程中有一个数都是存在的,无论所选的四个数字是什么,那个数字就是6741。

  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4、运用发现的规律。

  四步完成后,向学生表明连闯四关成功。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2

  教学内容:

  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课文第40、41页的”探索发现(一)“内容。)

  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关键:借助计算器计算,对比算式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剧院仪。(或挂图)

  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板书:探索与发现(一)有趣的算式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142857×4=571428

  (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142857×5=714285142857×4=857142

  3、第三关:神奇的9。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

  (1)板书呈现0—9十个数字。

  (2)让学生在这个十个数字中,随意选取4个数字。

  教师:请你在这十个数字中,选出4个你喜欢数字。

  (3)老师也选取了4个数字:6、1、7、4。

  (4)”卖关子“。

  教师:你到底是好孩子呢,还是坏孩子,老师可以从你选的4个数字中,推出来,你相信吗?

  学生A:不相信!

  学生B:老师怎么讲迷信呢。

  学生C:感到迷惑。

  (5)运算规则。

  规则:将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如:1,2,5,0。

  最大四位数:5210

  最小四位数:1025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得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数,再次相减......

  521085418730

  -1025-1458-3078

  418570835652

  6552996366427641

  -2556-3699-2466-1467

  3996626441766174

  达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你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6)学生探索。

  ①学生独自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②最终发现,计算的结果全部都是”6174“。学生发觉大家都是好孩子,笑了。

  三、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3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探索规律教学融于解决问题之中。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迫切想尝试的“算命”的活动情境,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42-43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乘法”第5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后,利用计算器来探索某些算式中所蕴涵的规律(如奇妙的宝塔、神奇的142857等)。这些问题的重点不是进行计算,而是通过计算结果的观察发现有趣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动问答等方式,比较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在体会探索的方法的同时掌握用有规律的题组解决繁杂的计算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为今后探索更加富有挑战性的规律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以小推大、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2.让学生体会探索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方法(观察、发现、迁移、转化),感受数学美和趣味性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用有规律的题组解决繁杂的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引发兴趣。

  【学情预设: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算生日”活动,精神饱满地开始探求新知。】

  老师通过算式(出生日期×10+10)÷10+10=( )测算出学生的出生日期,互动引趣。

  二、探索发现,掌握方法。

  师:其实刘老师不会算命。刘老师是利用了算式的规律,才算出大家的生日。生活中像这样神秘的算式还很多,也很有趣。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有趣的算式”。

  ㈠设置困难,尝试解决问题。

  师:9999999×9999999这个算式有意思吧……你们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它的结果?

  1.学生在练习纸上简单写出自己的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各种方法。

  【学情预设:】

  生1:用计算器算。

  生2:9999999×9999999

  =9999999×(10000000-1)

  =99999980000001

  生3:用竖式计算。

  生4:用电脑的计算器算。

  老师组织学生交流每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㈡探求“解题金钥匙”中的新方法。

  师:老师这边有一把“解题金钥匙”,看看能不能从这把金钥匙中找出新的方法。这把金钥匙是四个算式,看起来挺有意思的,是有规律的,大家先安静地观察算式一会儿吧。

  1.学生独立观察算式20秒。

  2.同桌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3.全班交流规律。

  4.应用规律推算出: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

  ㈢迁移方法解决问题。

  1.交流迁移的方法,认识“化繁为简”的思想。

  师:我们真得感谢这个从小到大的题组,从这个题组中我们找到了规律,再应用规律解决了问题。那么,现在我们面对“7个9乘7个9等于多少”这个问题,能不能从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启发呢?

  【学情预设:四年级学生可以从“解题金钥匙”中迁移“列出从小到大的题组,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并找到类似的题组解决“7个9乘7个9等于多少”这个问题,但是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这种方法,仍然需要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2.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⑵全班交流规律与推算的方法。

  ㈣互动研讨,了解算理,应用方法。

  【学情预设:在这组算式中存在着许多规律,让学生围绕着这些规律提一个知道答案的和一个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是给学生表达与展示所理解的数学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给学生差异发展创造空间。】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这组算式的规律,体验应用规律口算大数的趣味,通过老师讲解,了解一点算理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再借助“解题金钥匙”的启示,不仅让学生懂得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还懂得在解决问题中应用化繁为简、以小推大的数学方法,经历观察、对比、发现、迁移等真正的自主探索过程。】

  三、应用练习,感受数学美。

  1.应用练习。

  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

  同桌合作解决问题后,再指名学生展示练习结果和介绍推算的过程。

  2.感受有趣算式的美与神奇

  师生一起欣赏金字塔式的有趣算式的美,认识回文数。

  【设计意图:借助“唐僧西天取经”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应用新学会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数学算式的有趣和规律思想结合起来,延伸课的深度。通过欣赏有趣的金字塔算式,感受数学的奇妙。】

  四、拓展认识,发展兴趣。

  组织学生观察下面四个算式,发现“结果的数字都没有变化”的规律。

  142857×1=142857

  142857×2=285714

  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

  引导学生推算142857×5=(714285)、142857×6=(857142)后,老师再介绍与142857相关的史料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神奇的142857”学习活动,渗透数学文化,最大限度地引发数学思考的魅力,使“有趣的'算式”这一知识保持生命力。】

  设计思路

  “有趣的算式”这节课,遵循数学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创设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几组规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迁移等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本节课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发展目标,利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者又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在活动结构、教材的取舍大胆突破,更加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课始,通过问题驱动——“寻找解决9999999×9999999=?的方法”,在“解题金钥匙”(与1相关的规律知识)提示下,寻找到“列出从小到大的题组,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新方法。课内呈现的三个规律,老师都是只给出一部分规律,让学生观察、猜测、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

  2.积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活动、思维创造了合适的空间,有效地突显学生的主体。本课在学生交流与1相关的规律和利用与1相关的规律练习之后,放手让学生迁移方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2222222×5555555=?;在学生解决9999999×9999999=?之后,放手让学生围绕着题组中的规律提问互动,在提问题与回答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整节课,学生亲身经历了问题发生、发展、形成到解决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获得探索规律的体现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37——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请同学们猜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什么神秘东西?让学生说说计算器在生活中能帮助人们干些什么事?

  教师点拔:计算器除了能帮助人们算帐,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一些特殊算式的规律,大家今天和老师一起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算式,板书课题《有趣的算式》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1、复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①出示算式25×4

  ②如果计算器是关机的,我们要开机,应该使用哪个键?学生汇报并尝试。

  ③请学生说出25*4的输入程序

  25——×——4——=——结果

  ④我们要把这个算式清除掉,应该使用哪个键?

  ⑤学生尝试782*534,并汇报结果

  1×1=1

  11×11=121

  111×111=12312

  1111×1111=1234123

  11111×11111=?

  111111×111111=?

  ①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前4个算式的结果

  ②让学生先察每个算式因数都由什么数字组成?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③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的积是如何变化的?

  ④算式与积有什么联系?

  ⑤让学生不用计算器猜出后面两道算式的结果,并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2)出示算式

  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①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道算式的'结果。

  ②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因数是由哪个数字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③再看前3个算式的积是如何变化的?

  ④让学生说出算式与积有什么联系?

  ⑤让学生猜出后面两道算式的积。

  ⑥再用计算器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三、固化方法,构建模型

  让学生说出我们如何来发现算式的秘密?

  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

  教师点拔:

  我们在探索寻找算式的秘密时,先观察算式是由哪些数字组成,是怎么变化的?再观察积是由什么数字组成,是怎么变化的?最后观察算式的变化与积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四、巩固练习,提高技能

  1、出示课本37页下面的题

  ①让学生观察算式由哪些数组成,是怎么变化的?

  ②它们的结果由什么数字组成的,是怎么变化的?

  ③算式的变化和结果变化有什么联系?

  ④完成最后三道算式,再同计算器验证猜想正确不正确。

  2、课本38页练一练第一题

  ①先算出前四个算式的结果。

  ②猜一猜后面三道算式结果,再同计算器验证。

  五、拓展提升,发展思维

  1、课本40页第8题

  2、课后做完后,再写根据数阵

  3、写出两道结果相等的算式

  4、让学生观察数阵,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①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②如何来发现规律?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应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课本第42、43页的“探索发现(一)”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以小推大、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2、让学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和应用规律的方法(观察、发现、迁移、转化),感受数学美和趣味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及探索知识的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

  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掌握用有规律的题组解决繁杂的计算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

  五、关键:

  借助计算器计算,对比算式结果发现并能应用规律。

  六、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七、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稿纸。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引出算式

  老师讲述创编的“唐僧西天取经”童话故事: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在取经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不过,他们勇于去挑战困难,善于思考,最后取得了胜利;据说他们到了西天之后,如来佛把佛经放在一座很高很高的山顶上,还在路上设了三关考验他们,这三关可有趣了,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愿意去挑战一下吗?好,准备开始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关是什么:

  引出算式111111×111111。

  师:第一关,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从山脚到山顶有111111层,每一层有111111级台阶,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1,为了方便我们今天交流,遇到这样的.数,我们就读作6个1,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师:真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111111×111111这个算式有意思吧??你们猜猜孙悟空是用什么办法算出它的结果。

  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猜不准孙悟空用什么方法算没关系,不过那位同学帮我们点明了接下来思考的方向。

  二、探索发现,掌握方法

  师:这道题的1太多了,不好办,孙悟空确实是通过找规律算出来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探索的一种方法,大家看看这个算式,孙悟空把乘数中的1慢慢地减少,把它转化成了和它相似的、比较简单的算式,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难点是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不喜欢看闯关类型的电视节目?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闯关的形式去探索、发现一些有趣的算式,准备好你的计算器,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探究新知

  (一)奇妙的宝塔

  1、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1=11×11= 111×111=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快速计算出它们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快速写出算式的'得数。)

  2、学生汇报答案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我发现这三道算式都是由1组成的。我发现下面的算式中的每个乘数都比上一个算式的每个乘数多了一个数字1。比如:第一个是1×1=,下一个就是11×11=……)

  老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这三道算式中,第一道是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第二道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第三道是三位数

  和三位数相乘。

  4、仔细比较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乘数又有什么关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现表述出来。

  (我发现答案里都有1,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我发现积是以中间数字对称的,而且乘数是三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3,如果因数是四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4。我发现两个乘数的和的位数比积的位数多一个。我发现一个乘数有几个数字1,就从1排到数字几,然后再接着倒排到1。)

  教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发现。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这三道算式中,通过观察积与乘数中1的个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乘数中数字1的个数有几个,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几,再反顺序写到1。例如:算式111×111=,乘数111中有3个1,所以及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3,再反顺序写到1,所以积就为12321。

  6、现在同学们能根据我们发现的积的规律直接写出第一个问号代表的得数吗? (能)

  7、谁愿意汇报你的答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

  (1234321,乘数111中有4个1,所以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4,再反顺序写到1 。)

  8、到底对不对,我们还需要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9、通过验证,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谁能说一说第二个问号代表的得数?(123454321)

  10、同学们同意他的答案吗?(同意)

  同学们真棒,恭喜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二)奇怪的142857

  1、有了胜利的果实,同学们是不是有更大的信心来迎接我们的第二关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关将会是什么?(播放课件)

  2、142857奇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先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2857×1=142857,142857×2=

  285714,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

  4、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积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呢?

  (我发现这些算式的积总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组成的。这些数字总是循环排列的。)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142857×3=428571,积的最高位为什么不是3呢?

  (因为最高位后面是4,3乘4等于12,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最高位是4不是3。)

  6、那谁能说说要想确定积是多少,我们应该先确定谁?

  (要先确定最高位。)

  7、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积得最高位确定后,怎样写出后面的数呢?

  (按1,4,2,8,5,7的顺序循环排列。)

  8、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通过观察、探索我们发现这些算式的积都是由“1、4、2、8、5、 7” 这6个数字组成的,要确定积到底是多少,可以先确定最高位,最高位是几,就从几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

  9、我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秘密,你能直接写出142857乘5、乘6的得数吗?试着写写看。

  (学生独立写出得数,进行汇报:714285,857142。)

  10、你是怎样写出这个得数的?

  (142857乘5的积先确定最高位是7,然后从7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所以积就是714285.142857乘6的积先确定最高位是8,然后从8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所以积就是857142。)

  11、结果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12、看到同学们兴趣这么浓厚,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142857×7的积还有这个特点吗?

  (不具备这个特点,因为4乘7等于28,要向前一位进2,2加7等于9,而这6个数里没有9,所以它就不符合这个规律了。)

  13、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我们理解的对吗?(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14、请同学们继续想一想142857乘8、乘9的积有这个特点吗?(不具备这个特点。)

  同学们真不错,恭喜你们已过了两关,有没有信心走下去,去探索更多的秘密。(有)那让迎接我们一起迎接第三关的挑战吧!(出示课件)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7

  一、说教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 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 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 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挖掘宝藏。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通过四次闯关,在每一关中经历“计算、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这一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规律。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第二关:奇怪的142857。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总结出规律。

  第三关:神奇的9。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

  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通过“卖关子计算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的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解决22222222×5555555=?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8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

  能力: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具:

  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看图说出加法算式,再说出乘法算式

  2、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

  5+5+52+2+27+7+7+73+3+3+3

  二、新授

  教学例2

  一个一个的出示气球图1个5、2个5、3个5、要求4个5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列式?乘号后写几?怎样列式3个5是多少?5×3=20读会各部分名称:被乘数、乘数、积

  三、达标测评

  1、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3=63×4=124×5=20

  2、10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9

  学习目标:

  1.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3.训练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及思维能力。

  重难点:

  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中的小猫在做什么?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

  自主探究:

  (一)小猫钓鱼活动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

  1.(1)出示前两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盘子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1条)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还剩几条?)

  (3)要求还剩几条,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减法)

  (4)为什么?(要求还剩几条,就是从盘子里原来有的3条鱼中去掉小猫吃了的1条,所以,要用减法来计算。)

  (5)样列算式呢?(板书:3-1=2)现在,盘子里有几条鱼?(2条)

  2.出示第三幅图,谁来说一说?(小猫又吃1条)还剩几条?怎样列算式呢?(板书:2-1=1)现在,盘子里有几条鱼?(1条)

  3.出示第四幅图,谁来说一说?(小猫再吃1条)还剩几条?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1=0)

  4.1-1为什么等于0?(因为剩下1条鱼后,小猫再吃1条,最后,什么也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所以,1-1=0)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1-1=0这个算式来表示?6.只有1-1=0吗?

  7.学生说一个后立刻跟问: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件说一说吗?)(学生边说师边写算式,说2-3个就可)

  8.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减号前后的两个数相同,得数就是0。)像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板书……

  9.小结后对学生适当表扬(刚才我们)

  (二)拨珠,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掌握算式中间有0的加减法算式。

  1.(4、1组合)

  (1)看师拨珠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2)小结:同一幅图既可以解决加法问题也可以解决减法问题。

  2.5颗珠子分成两部分还能怎么分,又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自己看书说一说,填一填。如果有困难可用珠子拨一拨后再填。

  3.找学生作品在展台上反馈(看对错、结合图说一个算式)

  4.关注中间有0的。

  分别指加法、减法算式,说这为什么是0?(引导学生结合拨珠过程说。)结果怎么还是5?

  5.5+0=5,5-0=5那3+0呢?4-0呢?

  6.看来任何数与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板书)

  揭示课题:看来0不仅会在算式结尾,也会在算式中间出现,同学们真了不起,研究明白了算式中间或末尾有0的加减法。(板书)

  律动。

  二、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请同学们看图,列出1个加法和1个减法算式。谁愿意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套中1个圈,3个没有套中,一共有几个圈?1+3=4,一共有4个圈。/一共有4个圈,套中1个,几个没套中?4-1=3,3个没套中。/一共有4个圈,3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圈?4-3=1,套中了1个圈。)

  2.如果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可能套中几个?怎么列式?

  总结:学生说收获,教师适当插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得数为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知道了减号前后两个数相同,得数就是0。任何数与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并用学会用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会更多更好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得数为0或算式中有0的加减法

  3-1=22-1=11-1=0减号前后两个数相同,得数都是0。

  5-1=41+4=5

  5-2=32+3=5

  5-3=23+2=5

  5-4=14+1=5

  5-5=05+0=50+5=5任何数与0相加减,还得这个数。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 10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会把分步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2.通过训练,更进一步明白中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3.在做题中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验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明确练习目的,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设问:“四则混合运算”这六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则指的是+、-、×、÷)

  (混合指的是四种运算混在一起)

  2.设问:“混合与不混合”,你认为哪种复杂(或者说难一点)。

  (不混合的请同学举例子说明)

  3.再问:你认为自己对做四则混合式题的'正确性有无把握?

  (二)“练习十三”中的第1题

  1.先看第(1)小题。

  36×6=186

  60÷12=5

  186+5=191

  (1)你看了以上3小题有什么想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比较第(3)小题的两个加数,正好是①、②两题的结果。

  (3)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2.再看第(2)小题。

  (1)请全班同学把这一题与(1)比较。(不能照(1)硬套方法)

  (2)你发现了其中的16÷8=2后是怎样去思考的?

  (3)如果把36-20改为38-20,题目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三)基本训练

  1.先完成第53页第2题中的(1)、(2)两小题。

  (1)第一道题要求口算。(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算理?)

  (2)为什么答案会是100。你相信:100是正确的吗?

  (3)因数中有0的乘法,是否还要机械地再去计算?

  (4)再完成第53页第2题中的(2),看仔细、做正确。

  (5)作出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全体学生要注意审题。

  2.把第54页中的(3)、(4)两小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1)先看清题目,再明白步骤,最后正确计算。

  (2)先自我评价,再同桌讨论,最后全班校对。

  (四)改错练习

  1.投影出示第54页中的第3题。

  (1)请每位同学都自己动脑筋,找出错处。

  (2)请把错处用线条画出来。

  2.小组讨论,指出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8+2×l8+2)

  3.总结出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按先乘除后加减去做。

  (五)综合练习

  1.做第54页中第4题的(1)、(2)两小题。

  (看课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1)先画线,分清步骤。(保证步骤正确)

  (2)再计算,步步回头。(保证计算正确)

  2.做第54页中第4题的(3)、(4)两题。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认真作业。

  (2)教师作出评价,鼓励中下学生计算正确。

  (六)作业:《作业本》第44页(四十四)。

  (7)练习十三(二)

【四年级数学《有趣的算式》教案】相关文章: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04-01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10-27

大班数学《算式宝宝找家》教案03-24

大班数学算式宝宝找家教案03-19

大班数学活动:看图填算式分和式和算式03-25

大班数学算式宝宝找家教案4篇03-19

大班数学教案《看灯笼找算式题》反思06-21

数学有趣的数字教案03-22

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