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5 11:29:0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通用(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文学常识及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领会“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使之力戒骄傲自矜的不良习气。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欲抑先扬,波澜横生的构思美,以及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情趣美。

  二、学法引导

  1.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先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反复诵读课文,以达到熟背。

  2.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疏通全文,理清故事的脉络,了解故事的内容,领悟“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3.揣摩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安排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且怎样通过生动传神,细深入微的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

  4.写一篇渎后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含义,积累文言词汇,能够准确直译文章。

  解决办法: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教师明确重点、难点处的字词含义,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去感知。

  2.难点

  分析文章.写作特色及人物性格。(在疏通文意基础上,请学生来复述故事概梗,从而.总结出文章情节起伏,人物性格复杂,描写细致人微的特点。)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教学挂图。

  3.学生制作生字新词的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设计

  1.强化诵读训练,指导学生识记文言实词含义。

  2.准确直译文章,能够当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4.通过课堂讨论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七、教学步骤

  导语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的“状元”都是巧匠能工,他们娴熟的技艺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请看我们今天要学的这则故事《卖油翁》,陈康肃公和卖油老人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熟能生巧,每个人都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因为山外有山,所以只能精益求精。(板书课题)

  (一)明确目标

  1.文学常识,文言实词。

  2.直译文章,

  3.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特色。

  (二)整体感知

  1.文学常识(教师简介)

  2.范读文章,并训练学生诵读,读准下列字音

  咨 矜 睨 颔 杓 酌 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1.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文章,教师补充说明。

  2.教师以投影的形式来巩固实词含义。

  注意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矜、射、覆、沥、遣、圃、释

  3.请学生来复述这个故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看其对文章是否真正理解。

  4.从记叙文的角度来看。

  第一自然段都交待了哪些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5.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哪段文章写得具体?(学生用笔将这些文字划出)

  明确并继续提问描写卖油翁沥油的具体生动。为什么?

  作家要通过这件小事来表现“熟能生巧”的道理。写卖油翁沥油的一段文字要比写陈尧咨善射的一段详细。如此安排是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对卖油翁详写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了他以理服人,以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几字简略叙述,将笔墨多放于他的恃技而骄。

  6.请学生分析并讨论陈尧咨与卖油翁的性格特征,并从文中找到依据:

  ①陈尧咨 恃技而矜,盛气凌人,“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狂傲、骄横,“尔安敢轻吾射!”

  ②卖油翁 技艺高超,为人谦逊,“惟手熟尔。”

  7.分析讨论本则故事的艺术特色。

  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鲜明突出,描写细致人微。

  8.明确文章主旨。

  学生口头概括文章主旨,教师最后明确。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段小故事,告诉同学们即便有了专长,也不应恃技骄傲,一切技艺都是熟能生巧的。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从奶奶把杏子分送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故事,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引导学生从小懂得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别人。

  2.继续培养阅读兴趣,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奶奶把杏子分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们看见过结满果子的果树吗?

  如果你家有一棵果树,当果子成熟后,你准备怎么办?《杏儿熟了》这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

  (二)自读课文。

  (三)拼读生字词。

  黄澄澄羡慕栽仰着头糊涂忍不住傻不敢吱声馋猴儿揉揉腿

  颤颤巍巍衣兜婶子

  (四)再自读课文。

  (五)理清课文层次。

  △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合并?

  1.“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

  2.杏树是奶奶种的。

  3.奶奶让“我”数杏子。

  4.“我”数来数去没数清。

  5.邻居家孩子偷摘杏子摔下来。

  6.奶奶扶起孩子,叫他们别走。

  7.奶奶打杏子。

  8.奶奶把杏子分给孩子。

  9.“我”照奶奶的话,把杏子送给乡亲们。

  10.今年“我”又把杏子送给乡亲们。

  分段,归纳段意。

  (六)范读课文。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指导:奶奶的话,要读得亲切。“我”的话要读得天真、可爱。“我”心里想的话,要读得轻。

  (八)引导理解重点词句。

  1.奶奶为什么要把自己家结的杏子分给大家?

  2.指名读第七、八两个自然段。(突出:“颤颤巍巍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3.齐读奶奶的话。“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你觉得这句话对吗?再齐读奶奶的话。

  (九)总结。

  片断表演:

  “我”捧着果子给大爷、老奶奶、大婶、小伙伴们送去。乡亲们接过果子,表示感谢。通过表演体会把快乐分享给大家的幸福。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的偏旁。

  ⒉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⒊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3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识字。板书课题:识字2

  二、指导看图

  ⒈你知道哪些体育运动?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⒉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体育运动的图片,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老师边出示插图,学生边说运动名称。

  三、学习韵文

  ⒈学生自读韵文。(由激发学生学习与运动名称相关的词语的积极性导入)

  ⑴小朋友们,图上的这些体育运动的名称你们都会说了,那表示它们名称的字词你们都认识吗?

  出示12个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准确。

  ⑵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读音是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相互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⒉小黑板出示词语。

  这个词会读?

  相机正音:“足、走”是平舌音;“竞、饼、登”是后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⒊这么难读的词你们都能读准了,真不简单!下面,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词卡发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下面,再带着大家读两遍。

  ⒋这些运动项目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更好了。

  ⒌指导读韵文。

  ⑴单个的词你们会读了,一横行一横行读,你们会读吗?生自读。

  ⑵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⑶自己再轻声地读一读,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⑷齐读。

  四、巩固生字词

  ⒈出示去拼音的词语。

  刚才借助拼音,小朋友们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读准它们吗?

  ⑴同桌互读。

  ⑵开火车读。

  ⑶齐读。

  ⒉出示生字,认读。

  五、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足、竞、走”。

  ⒈学生看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认识“立”字旁。

  ⒉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⒊教师范写生字。

  ⒋说说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哪些笔画。“足、走”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竞”的“立”字头要写得扁些,第五笔的横要写得长些。

  学生描书上红田字格里的生字。

  ⒌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⒍反馈纠正。

  展示学生的`字(好、中、差),点评。

  ⒎学生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12种体育运动项目,其中有些项目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还有些项目“竞走、铁饼、铅球、标枪”,小朋友们还不太了解,课后大家可以问问体育老师,也可以问问家里的人,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七、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剩余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的偏旁。

  ⒉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⒊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⒈抽读生字词卡片。

  ⒉按“足、竞、走”的笔顺书空。

  ⒊出示:竞走 铁饼 铅球 标枪

  认读这四种体育运动项目,现在你们了解了吗?谁来说说看?

  二、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跳、高、远、标、枪、泳、击。

  ⒈认读生字。

  ⒉看笔顺表,记忆生字的笔顺。

  ⒊认识5个新的偏旁“足字旁、六字头、走之、三点水、击字框”。

  ⒋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⒌教师范写生字。

  ⒍说说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哪些笔画。

  “远”的“走之”不要远离“元”,要紧凑些;“跳”、“标”、“枪”、“泳”均是左窄右宽的字;“泳”的右边不要写成“水”。

  ⒎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⒏反馈纠正。

  展示学生的字(好、中、差),点评。

  ⒐学生在练习本上再写一个。

  三、作业

  ⒈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⒉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足字旁: 木字旁:

  三点水: 草字头:

  ⒊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篮球 ( )足球 ( )排球

  ( )铁饼 ( )铅球 ( )标枪

  四、课外延伸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在班级中举办一次“体育之窗”展览,同学们自己来做解说员。

  五、作业《补》《练》

  板书设计

  识字2

  篮球 足球 排球

  竞走 跳高 跳远

  铁饼 铅球 标枪

  游泳 射击 登山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濒临灭绝的朱鹮,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朱鹮鸟的标本)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朱鹮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路遇科考人员。

  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

  3)、发现并保护朱鹮,使它得到繁殖。

  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着。

  〈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生活在哪儿?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腼腆说明了什么?

  2、理解向往、腼腆的意思。

  3、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

  4、路人想小光问了哪些问题?

  5、路人跟爸爸说了些什么?

  6、是什么事情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7、科考人员做了哪些工作?

  8、理解寻觅、推敲的意思。

  9、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10、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对待的?

  11、这两只鸟是什么样儿?发现朱鹮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词语)

  12、小朱鹮的出生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光和伙伴们为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工作?

  3、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学会保护珍惜动物。

语文教案 篇5

  1、观潮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通过学习,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大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要求: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为什么这样分?

  五、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小结

  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

  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

  七、布置作业

  A类:抄写本课生字词,预习并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B类:抄写本课生字词,并从中挑选4个词语进行造句。

  C类:抄写本课生字词,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四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理解

  词语“横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两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五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齐读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2、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3、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

  1、概括全文中心思想。

  2、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A类:完成练习题,并完成小练笔:学校旁的小溪。

  B类:完成练习题,并把文中的比喻句抄入“采集本”。

  C类:完成练习题,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形

  潮来前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观潮潮来时越来越响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白色城墙

  潮过后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恢复平静水涨船高

  盛赞钱塘潮

  2.藏布大峡谷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7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重点、难点:

  1.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点拨需要注意的重点词语。

  六、作业布置:

  A类:抄写生字词,并为文章写一个提纲。

  B类:抄写生字词,并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C类:抄写生字词,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位置——强烈反差

  形状——鬼斧神工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

  景观——景色奇异

  展望——世界关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 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二、研读课文

  1、 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第一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二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分析第一层:

  齐读第一层两支曲子。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天地,在古代人的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最神圣的东西。是不容侵犯的。但由于窦娥的冤情深重,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竟无动于衷,所以窦娥唱出“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的'唱词时,便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共鸣。

  [滚绣球]

  明确: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

  分析第二层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阅读[快活三][鲍老儿]。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分析第三层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一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

  “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关汉卿要把“煞”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

  明确: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牌文本不同,试分析其优劣。

  《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那质问语气强烈;第二句《古》本为哀告祈求,而《元》本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比较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少反抗精神。

  十大古典喜剧:

  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君美《连闺记》、康海《中山狼》、吴炳《绿牡丹》、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

  十大古典悲剧:

  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 玉《精忠谱》、洪 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同学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同学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

  白公鹅

  二、新课学习

  1、同学默读课文,要求:

  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

  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同学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

  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

  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

  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

  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步态:慢条斯理 海军上将派头

  活动:无忧无虑 自由 自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8-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观潮》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