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1
(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2.整理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
(二)能力调练点
1.正确读写多位数。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每个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3.熟练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咎育渗透点
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羹育渗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1.教学重点: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一)整理
1.第74页第1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2)投影出示,第74页第1题。
2.第74页第2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2)投影出示,第74页第2题。
(二)练习
1.互相写数进行读写练习。
2.练习十七第1题,投影出示。
(边整理边练习,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更有兴趣。)
(三)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四则运算。
2.通过图示,了解各部分间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的运算叫加法。
烁慌之莞二贮个加数
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除法是乘法逆:
“4\[一个因数二积÷另一个因数
蠢数,-淄巍’‘飞重严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关系/盖盂兰裴羞盂驾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关系逻云三苎善÷慧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有余数除法
关于减法和除法的联系可以暂不向学生介绍。
(四)练习
1.练习十七第2、3题,投影出示,分组合作学习。
2.练习十七第4、5题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3.独立练习,练习十七第6题。
(五)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
2.归纳乘法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乘法交换律oX凸二厶Xo
乘法结合律(口X厶)Xc二oX(厶Xc)
乘法分配律(O+6)Xc二OXc+6X
3.回忆还学过什么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力口法交换律o+凸二凸+o
力口法结合律(d+凸)+c二口+(厶+c)
4.引导学生比较,防止混淆。
5.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同组合作交流。
(六)练习
1.口算,练习十七第7题,投影出示。
2.练习十七第8题,投影出示。
3.练习十七第9题,分组合作学习,互相订正。
4.独立练习,练习十七第10、11题。
(整理和练习,可以穿插进行,边整理边练习,使学生掌握概念,提高计算能
独立练习可视为作业。)
(七)全课小结(略)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熟悉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使学生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平行边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引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角、垂直和平行的知识,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下面请看,我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教师演示)。我想问大家,谁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在这条直线上表示出两条射线?”
让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使学生明确在直线上点一个点,就可以得到两条射线。
然后再提问:从射线怎样能得到线段?指名学生回答。
在射线上再点一个点,这个点和射线的端点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从而使学生明确,在射线上再点一个点,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
接着可以让学生做第154页的第1题,并要求说出直线、射线和线段有哪些不同点?其特征各是什么?
然后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二、复习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
1.角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角?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一学生在黑板上用三角板画一个任意的钝角,注意强调应该从角的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画射线的方向不能弄反了。
2.角的度量。
(1)提问:怎样量角的度数?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强调量角器的中心要与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要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做第146页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角,再动手量角的度数。订正时,指名回答问题.并说明什么叫锐角、直角和钝角。
(3)画指定度数的角。
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画一个65。的角,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看对方画的角正确与否,再叫一名学生说说画角的步骤。
三、复习垂直和平行
1.两条直线的关系。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两种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
教师可以用活动木条演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可能是什么样的龟?
可以提示学生观察、分析上图。注意提醒学生,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3)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注意强调在同一个平面内。
2.做教科书第146页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订正时,先让学生说出作垂线和平行线的步骤,再由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回答是
否正确。
四、复习三角形
1.什么叫三角形?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强调“围成”,不能用“组成”。
2.让学生回答第146页的第4题。
(1)指名学生回答后,再问:“什么叫锐角三角形?什么叫直角三角形?什么叫钝角三
角形?”从而使学生理解各种三角形的含义。
教师再出示投影:
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2)在学生回答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后.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怎样用三角形的高?
五、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四边形?我们已经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
引导学生说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已学过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师出示投影:
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各是什么形。
2.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根据图示回答,注意强调只需说明“分别平行”即可。
3.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怎样作平行四边形的高?
学生回答后,指出: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可以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作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作高。
教师作演示:
1.什么叫做梯形?
注意强调“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什么叫做梯形的底和高?
指出: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教师演示作梯形的高,并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标在图上。
六、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十三的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七、选做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练习三十三的第4一6题。
第4题,注意要用到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才能求相应的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
第5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的和为180。
第6题,(1)是错的,有4条射线。(2)是错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或等腰三角形。(3)是对的。(4)是错的,下图是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但是拼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能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送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你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快乐!祝同学们成功!(让学生齐读,以调动课堂气氛。)
二、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祝同学们在这次月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同学们有信心吗?(生:有!)下面我们就对第四单元“圆”进行整理和复习。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能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指名读学习目标,再让学生熟悉一遍。)
四、1.出示复习指导:复习第85页-102页的内容,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公式及概念性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总结出来?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也可以互相提问或同桌讨论。(指名读“复习指导”,4分钟)
2.学生汇报:⑴什么叫做圆的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⑵什么叫做圆的周长?用公式怎么表示?
⑶什么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怎样表示?
⑷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多少倍?
⑸什么叫做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怎样表示?
⑹什么叫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⑺在我们所学的平面图形当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⑻如何画圆?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
⑼圆环的面积怎样求?
(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找其他学生做答)
师:同学们对本章应掌握的重点知识找得非常准确,而且很全面。下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电脑出示):半圆的周长和面积应当如何求?(让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本单元应掌握的重点知识掌握很好,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练功房”。
五、出示:走进练功房。(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㈠.认真思考巧填空.
1、圆的直径是4厘米,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答案:2;12.56;12.56
。
2、大圆的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答案:2;4
33、()和()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它的近似值是()。(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
答案:圆的周长;直径;π;3.14
4、()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答案:圆心;半径
5、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
(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答案:3;无数
㈡.脑筋转转来判断。
1、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所以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定大于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4、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5、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答案:√;×;×;√;×
㈢.精挑细选。
1、圆周率π的值()3.14。
A大于B小于C等于
2、一个半圆的周长是()。
AπrB2πrCπr+rDπr+d
3、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A长方形B等腰三角形C任意梯形D半圆形
4、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是()
A直径是两个半径B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C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答案)答案:A;D;C;B
㈣.智力比拼解一解。
1、一辆汽车轮胎外直径是0.8米,如果车轮每分钟转动500周,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米?
2、一个圆环的外圆半径是5厘米,内圆的半径是4厘米,求圆环的面积。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讲解)
1、3.14×0.8×500×60=75360(米)
2、3.14×52-3.14×42=28.16(平方厘米)
六、畅所欲言谈收获。(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
七、课堂小测。(做学案)
八、出示附加题。(学案完成后,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快乐数学”)
1、一种童车前轮直径是0.28米,后轮直径是0.35米,前轮行驶20圈的路程,后轮行驶多少圈?
2、在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练习八。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整理和复习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3、整理和复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二)、能力调解点
1、正确计算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提高计算能力。
2、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2、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巩固知识。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整理混合运算、应用题、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2、教学难点: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课件
五、教学步骤
(一)、整理
1、混合运算:
(1)、出示148-111÷37
说一说运算顺序。
(2)、出示(148-111÷37)×5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3)、出示720+650÷130说一说运算顺序。
(4)、出示5000-(720+650÷130)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5)、引导学生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6)、出示第32页第2题。
分组讨论。并独立计算
2、应用题。
(1)、出示第32页第3题。(投影出示)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说一说怎样想的'?
(2)、出示第32页第4、5题。(投影出示)
通过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出示第32页第6题。(投影出示)
独立计算。
3、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1)、投影出示第33页第7题。
(2)、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3)、独立填写。
(通过整理混合运算从两步到三步,进一步加深运算顺序,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就是抓住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形成网络。)
(二)、练习
1、混合运算:
(1)出示练习八第1题,投影出示
①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并订正。
(2)分组计算,练习八第2题。
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文字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3题(1)
分组讨论并订正。
(2)、独立练习,第3(2)、(3)题。
3、应用题。
(1)、投影出示,练习八第4题。
(2)、独立练习,练习八第5、6题。
(三)、全课小结(略)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10分)
320+185:600÷50;5800÷100:3900÷300;
4800÷60;148+37;350+470:420-150;
200-82;175-56:54+97:32+368:
120+90:199+76:12+18+14:25+67+75
二、填空(30分)
1、画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2分
(1)、60-80+16×3
(2)、30+(%-12×5)
(3)、(1070+28×289)÷18
(4)、(285-15+20)×3
2、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3.在O里填上“>”、“<”或“=”。(6分)
25×(225÷25)○25×225÷25
34+66×40○(34+66)×40
540+27-18○540÷(27-18)
三、计算(16分)
1.(4800÷75+36)×24
2.(338+565-204)÷3
3.1520-(970+38×2)
4.540+9÷3+16
四、列式计算(20分)
1.82与25的差,乘16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530除以5的商,加上14乘7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8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24分)
1.一个生产小组,每个人每小时制6个机器零件,10个人8小时可以制多少个机器零件?
2.运动会上315个同学参加团体操,他们平均分成5队,每队再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个同学?
3.学校买了5个排球,每个40元;买了5个篮球,每个2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4.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同方向出发。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5千米,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甲的3倍。3小时后二人相距多少千米?
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意义,正确进行升与毫升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等腰、等边三角形的认识。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会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把图形按要求平移或旋转90度,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已学内容并进一步的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回忆-反思-整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升和毫升
(一)回顾与整理,提问:
1.说一个容器装液体比另一个容器多的时候,我们说这个容器的什么比较大?
指出:我们说这个容器的容量大。
2.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通常用到哪两个单位?
指出:通常用到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
3.一升等于多少毫升?
指出:1升=1000毫升1L=1000ml
4、你能举例说说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吗?
(二)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116页第15题
完成书第117页第16题
小组交流,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回顾与整理,提问:
三角形由什么围成?
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和底?
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怎么分?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什么叫等腰和等边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梯形有什么特点?和平行四边行比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
等腰梯形有什么特点?
指出: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2、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可以分为三类,三个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6、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
7、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8、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
9、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腰,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高。
10、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二)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117页第17题
完成书第117页第18题
3、完成书第117页第19题
4、完成书第117页第20题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口答,学生独立画图,同桌互查
学生独立画高,要求学生分清哪条是底边,并正确画出高,标出直角标记。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并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说说时怎样想的?
三、复习对称、平移和旋转
回顾与整理,提问:
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怎样画?
3.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怎样画?
4.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注意哪些?
5.怎样把简单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转90度?
指出:
1、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2条,沿折痕画。
3、正方形有3条,沿折痕画。
4、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弄清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5、找准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二)、巩固练习
完成书第118页第21题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如何思考的?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汇报
五、作业设计
完成相应的补充习题
六、教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难点
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
一、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480÷60=360÷90=
240÷30=420÷70=900÷30=
180÷20=560÷80=250÷50=
450÷90=630÷70=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722÷90≈350÷68≈455÷70≈
578÷60≈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55÷5=280÷40=
85÷5=640÷80=81÷3=
360÷90=96÷4=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汇报发言
口答结果,说口算的方法
口答结果,说估算的方法
学观察,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确定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巩固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使学生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确定商。
巩固商不变的规律。
10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665÷25=816÷51=
1826÷83=3672÷18=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2、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先独立笔算,然后在全班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和笔算的方法
说试商方法
互相说一说题意,独立填写表格,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完成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使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小记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7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第96页),练习十八的2、3、4,第97---98页1、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480÷60=360÷90=240÷30=420÷70=900÷30=
180÷20=560÷80=250÷50=450÷90=630÷70=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368÷60≈422÷80≈720÷89≈722÷90≈350÷68≈
578÷60≈507÷80≈289÷50≈455÷7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55÷5=280÷40=85÷5=640÷80=81÷3=360÷90=96÷4=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665÷25=816÷51=1826÷83=3672÷18=1584÷48=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2、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七的第1一7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具准备:投影片或小黑板若干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的意义。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谁能从大到小地说出小数的数位顺序?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2页的第1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的具体含义,并写出这两个小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第1题。做完以后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填写的小数,集体订正。
二、复习小数的性质
教师:想-想,小数有什么样的性质?
整数有没有相同的性质?
整数的末尾添0,大小有没有变化?
指名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
两个小数的大小又怎样比较呢?
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让学生回答]二述问题后,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2题的3组小数,先让学生做,做完以后,分别让学生说-说每一题比较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2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3题中的4道小题,指名让学生回答,每回答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3题,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4题中的第4小题,指名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教师提问:
这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4、5两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师: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能不能去掉?
保留壤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指名让学生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之后,教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5题中的第(1)题。指名让学生做,并说一说傲时是怎样想的。
教师接着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第73页第5题中第(2)题,先指名让几位学生说一说: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应该怎样改写。然后请另一名学生具体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做。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做练习十七的第6题,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如发现错误,就请同学说一说做这一题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六、做练习十七的第7题
先让学生做,然后指名提问做的结果.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判断的,有没有不同意见,为什么这样想,理由是什么。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9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共有“五个板块”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和小数的近似数,其中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本单元的关键。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知识点比较散,所以这一单元的复习有一定的难度。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情况,笔者出了相应的前测卷,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前测分析,发现:本单元知识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近似数和小数与单位换算这三块内容,其中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很不乐观,情况如下:
图1第一幅图的错误率居然达到了25、53%,第二幅图的错误率是36、17%,图2的错误率也是25、53%。图1第一幅图和图2的错误率是我没有预想到的,测试前我以为这样的基本的题、常见的题,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比较好,但是前测的结果让我吃了一惊。图1第一幅图错误的学生大部分填了1、4,第二幅图大部分填了0、3。细细分析图1这么高的错误率,我们会发现:学生只是关注到了涂色部分的份数而没有关注到分成的总份数,实质上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没有真正地理解。至于图2,我发现学生说不出1到2这一大段表示多少,也就是说学生对这样的题学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后去做,有些无从下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知识,沟通小数和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通过介绍0.3、分析错例、猜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在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练习,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整理和练习,对知识的进一步领悟。
教学预设:
一、梳理知识
1、回顾知识。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出示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2)引导回顾:回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根据生说师相机板贴知识点。
2、整理知识。
(1)提出问题:那现在我写一个小数(板书:0.3),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介绍它吗?
(2)明确要求:在你的介绍中不出现这个数,但让别人一听就明白你在介绍它。(出示课件)
(3)回答一生,理解要求
评价:这样的介绍符合要求吗?
(4)知识归类:他用到了这儿的什么知识?
3、独立思考
(5)思考:他是从意义的角度来介绍的,那还有不一样的介绍吗?
(6)记录:看来已经有很多同学想到了,别急,把你想到的记录在学习单第1题的框里。
学生记录。
师巡视并引导:想到一种的再想想还有没有不同的介绍方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7)汇报,根据生说师相机板书内容。
预设:
①意义:3个0.1;画图;十分位上是3,个位是0等。
②大小比较:比0.2大比0.4小的一位小数。
③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如3的小数点左移一位是几。
④近似数:如0.29保留一位小数。
⑤单位换算:如300千克等于几吨。
(8)总结:一个0.3大家居然想到了这么多,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智慧,把掌声送给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0.3”,让学生自主地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这样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的学习任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思考介绍方法”和“汇报介绍方法”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表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二、查漏补缺
1、过渡:刚才我们用一个0、3对这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这节课除了梳理,我们还需要查漏补缺,我对你们的作业和练习情况进行了整理。猜一猜,我们班哪块知识错误最多?(出示课件)
2、根据生说,课件相机出示相应内容并分析。
预设:
(1)小数与单位换算。
①出示错例。
②说妙招:的确,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那做这类题目谁有妙招?
学生总结方法,师板书。
③做一做:那让我们用这个妙招一起来做一做这几题。在学习单第2题的框里写一写过程。
④汇报,师相机书写过程。
(2)小数的近似数。
①出示错例。
②分析错误:这题错误稍微有点多,主要有两种错误,(出示错例)你能帮忙分析一下错误原因吗?
生分析原因。
③引导总结:对于做这样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同学们做得这么棒,这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那小数的大小比较跟整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③同桌交流:想好的跟同桌说一说。
④汇报。
(4)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①课件:恭喜你们,你们做得很棒!
②沟通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其实我们早就用到过了,一起来看。
出示题,做题,问: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①课件出示:找0、4题
②学生判断:图2、
③激疑:图1为什么不可以?(0.04)图3呢?(0.8)
④总结:都涂了4格,为什么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
图1得出4/100,图2得出4/10,图3:通过再分得到了8/10,所以这个4格其实表示的是0.8。所以我们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分的总份数。
⑤沟通联系:那问题又来了,出示问题:小数和分数有着怎样的联系?
⑥做错题:相信现在大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吧!这题应该是(1.04)这题呢?总份数不是10份的要先平均分成10份,是0.6。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根据学生错误情况,让学生对本单元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查漏补缺。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维能力;让学生沟通小数与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而且本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升
1、猜数。
(1)大家学得这么棒,奖励大家玩一个猜数的游戏,(出示课件:猜猜我心中想着几)它就装在这个信封里。
(2)第一猜:给大家第一条信息:它在1与2之间(课件出示直线),会是几呢?
生猜。
师: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3)第二猜:那再给你第二条信息:它保留一位小数约是1、7,可能是几?
生猜,师相机板书。
师:那这个数最小是几?
最大是几?(1、74,1、749……)(师板书)
师:这些数都有可能吗?为什么?(只要看百分位,跟后面的数没关系。)
师:那找得到这个最大的数吗?(找不到)
师:那有多少种可能?(无数种)
(4)第三猜:那再给你一个信息:它是一个两位小数。
生猜,师判断:大了,小了。
(5)揭晓答案:1.66
2、找位置。
(1)那你能在这条线上找到1、66的位置吗?
(2)那要准确地找到它,谁有好方法?
3、说关系。
(1)出示1、0、1、0、01。
(2)问:1、0、1、0、01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猜数”和“找位置”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对小数的近似数、小数的大小比较等的认识,直观地理解1、0、1、0、01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猜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在“找位置”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步骤:先确定这个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再确定它在哪两个相邻的一位小数之间……感知“找小数位置”的方法: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右往左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么复习的?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74650285750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742950228600意义和读写
意义和读写
板书(部分):
63500057150
742950114300性质和大小比较
性质和大小比较
74295025400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768350273050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
768350203200近似数
近似数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且知识点比较散,对于这一单元的复习,怎样对知识进行梳理?怎样可以做到高效?怎样能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通过对这一节课的研究,感悟到上好复习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展开。
1、制定任务,高效梳理。
学习任务好比承载教学内容的“舟”,复习课学习任务的选择要符合知识内在的逻辑,又要构建整体的学习框架。“介绍0.3”这一任务无疑是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需唤醒所有有用的知识,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个“0.3”,承载了本单元涉及的五块内容,学生通过“介绍0.3”,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出来,高效地完成了本单元的知识梳理。
2、基于学情,有效复习。
复习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也就是说,要针对学生学习困难和错误进行复习。这一单元知识多又散,一节课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通过前测,了解了学生的学情。
小数的读写、性质与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比较,这些内容学生基本上没有问题,所以这节课中对这些内容的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如大小比较知识只是让学生沟通了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联系;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也只是让学生沟通了跟以前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上。如“找0.4”题,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涂了4格,表示的小数却不一样”,通过比较、分析、总结,让学生感悟到“不仅要看涂的份数,还要看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才能直接写成小数”,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又如“单位换算”这块内容错误比较多,所以让学生经历了“说妙招——用妙招——说思路”这样一个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这块内容。
这样针对学生错误的复习过程,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并有效地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复习。
3、精选练习,合理拓展。
复习课除了查漏补缺,还要使学生进一步地熟练技能、拓展思维,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关注恰当的拓展性。如:有关“小数与近似数”的题学生常碰到如“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3.5,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这样的题,所以学生以为“近似数是3.5的数只有两位小数这几个数”。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猜“近似数是1.7的数”,通过找符合要求的最小数和最大数,让学生从这种固定思维中走了出来,感悟到“近似数是1.7”的数有无数个,并初步感知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又如:找1.66的位置,学生经历了“说大概的位置——找确切位置”的过程,并在找确切位置的过程中,让学生用“顺着”和“倒着”等不同的方法来找,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10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1826÷83= 3672÷18= 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 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08-16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02-11
数学教案-课题:整理和复习08-16
整理和复习08-17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5篇02-11
整理和复习课08-16
课题:整理和复习08-16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04-09
数学教案-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