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教材第79—80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图上画出条形,表示要说明的数据。能看懂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能力:初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联系实际的学习中,渗透礼仪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条形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师:(出示全班同学的生日表)谁能看着这张表马上告诉大家,咱们班同学生日在哪一季度的人数最多 在哪一季度的人数最少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啊(数据太多太杂乱了)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一目了然呢
生:可以制成统计表。
师:是的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统计表的制法,那就请你们同桌合作完成统计表。(广播1人的)现在你能回答刚才那个问题了吗
生:回答。
小结:我们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知道整理出的数据可以制成统计表,了解统计的结果。
二,教学新课
师:那这样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还有没有别的表示方法呢
生:还可以制成方块统计图。
师: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生:以个方块表示5人,……
师:的确这种统计方式也是我们常见的,就按他说的,一个方块表示5人,制成方块统计图,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能看懂这幅图吗 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
生:略。
师:你认为用图形来表示与上面的统计表比较,它有什么优点
生;形象具体,很容易看出谁多谁少。
师:看来这种方块图还是比较好的,(出示图2)现在你们就用方块图帮老师一个忙,在本子上把这张表格也制成方块图(给你们2分钟)
生:为难。
师:怎么了 有困难吗
生:数字太大,要画的'方块太多了。
师:那据你们了解,还有别的统计图可以来试一试吗
生:有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师:大家的知识可丰富。原来统计图还有很多种呢 我看到大家已经把各种统计图放在作品区了。那我们就一起去带着问题去看一看吧。问:那你认为哪种比较适合来统计我们今天的内容:五2班同学生日。
生:自己浏览。
师:大家都选好了吗 请大家在网上投票。{广播}然后说说原因。(网上投票)〔准备开始〕
师: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都选择条形统计图呢
生:因为很容易看出在哪个季度的生日人数多。
生:方块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很相似,把小方块连到一起就成可条形统计图了。
师:那就尊重大家的意见,我们就先来认识条形统计图,其它的以后再认识。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这幅条形统计图{广播}仔细观察并讨论一下,看看你能了解哪些关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生:互相交流。
师:现在你应该比较了解你的条形统计图了吧。谁来说说看给从图上,你能看懂什么
生:介绍条形统计图。(教师出示)
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穿插讲授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师:那现在把我们的生日统计表画成条形统计图,你来想象一下,图上应该有些什么
生:标题"五年级二班同学生日时间统计图",日期,单位,横轴,纵轴……
师:请大家进入条形统计图,看看图上已经有了什么
生:回答。
师:你能完成这张统计图吗
生:自己完成。
师:你在图上画了什么
生:条形,数字……
师:你的条形的高度是根据什么来定的 为什么要标上数字
请其它学生提出意见后大家自己修改。
生:回答填空题。
师:关于这张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
生:提出问题。互相回答。
师:现在我们又认识了条形统计图,那请你把三种图进行一下对比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给你在三种中选择一种,你会选哪一种,为什么
生:略。
小结:条形统计图很容易比较数量的多少,知道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多,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少。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师:刚才我们已经在电脑上制作出统计图了。如果要你动手用笔来画一画,行吗
生:在书上完成。(展示一人的,评价,你能从图上看懂什么)出示做好的(和网上对比,修改。)
2,出示奥运金牌统计表。请学生说说表的意思,再完成统计图。
最后2008年的金牌数,请你根据前几界的情况估计一下,再做。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2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46页练习七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正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调查、收集数据并分段整理、统计,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和统计过程,获得活动过程的经验,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体会统计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培养尊重数据、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条形统计图和分段统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主要练习统计的内容。
二、图表练习。
1、做练习七第3题。
(1)填写统计表:交流课前收集的长江、黄河等4条河流的`长度,统一数据。提问:统计各条河流长度时,统计表里为什么不需要合计?
(2)完成统计图。
学生看图,说说这里的图形统计图和前面学习的不同在哪里?
提问:这里每格表示的长度是多少?图上怎样确定长江的长度是6397千米的?
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交流画法。
提问:你觉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四条河流的长度有什么好处?你从图上可以知道些什么?
2、做练习七第4题。
(1)完成统计图。
学生阅读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统计图:统计项目是什么?有哪些项目,图上哪里表示数量,一格高度表示多少?
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完成统计图。 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还能想到什么?
(2)填写统计表。
交流统计表。这里的合计数表示什么意思?
(3)表图比较。
呈现统计图和统计表。
提问:这里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是怎样表示数据的?和统计表比较。条形统计图由什么特点?
三、实践提升。
1、提出问题。
引导:如果用单脚站立,你知道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吗?你知道其他同学能坚持多长时间?
要知道你和同学的单脚站立时间,必须完成什么工作,怎么做?
2、收集数据
估计:以秒为单位,单脚站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把你估计的时间记录下来。
提出活动要求:
(1)各组组长负责,定好全组同学测量顺序,按序在记录表上写好姓名。
(2)每位同学按记录表上的顺序轮流测量单脚站立时间,以秒为单位。
(3)组长负责用秒表测定和报告每人测量结果,各人在记录表里记录数据。
(4)全部测量结束后,全组核对、统一记录结果。
3、完成统计表 独立整理、填表
交流:按表里的要求统计,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内容?分段整理统计要注意什么?
4、分析数据。
根据第5题的问题,讨论、交流,了解统计结果和发现的结论。
5、交流体会。
交流: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哪些体会可以和大家交流的?
四、练习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商量 或者说明的?
板书设计:
统计表------------直接填写数据 反映数量多少
条形统计图--------直条表示数据 反映数量多少 直观形象
单脚站立时间?
收集数据 统计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3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8页练习七第6-7题、“动手做”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调查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等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数据调查表,能用调查表收集、整理数据,并能有效地表示,能简单地评价和分析统计获得的数据。
2、使学生经历现实的统计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以及整理和表示数据的过程、方式,提高数据简单处理的技能,进一步感受数据可以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逐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和统计活动,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数据统计,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尝试在活动中提出建议,感受数学活动的成功,逐步具有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获得重视阅读和保护视力等方面的行为习惯教育。
教学重点:
数据统计和分析。
教学难点:
小组调查与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导回顾
提问:在前面的学习和练习中,你了解了一项统计需要经过哪些基本过程?
2、揭示课题。
按基本过程,自己来收集、整理数据,再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开展调查统计活动。
二、调查统计
(一)统计课外阅读情况。
1、出示练习七第6题。
提问:小力是怎样了解他的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的?他的调查表怎样设计的?你知道小力用这个调查表会怎样了解同学们的情况?
2、分小组活动。
引导:想:如果用这个调查表在小组里了解每个同学课外阅读情况,再整理数据进行统计。
分小组统计(出示要求)
(1)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阅读情况,如实填写调查表。
(2)组长负责收回全部调查表。
(3)小组讨论怎样整理数据比较方便,和组长一起用小组的方法整理。
(4)根据集体整理的数据,各人完成第46页的统计表。
(5)在小组里交流统计表,校对是否符合调查、整理的数据。
3、交流、分析数据。
交流:能说说你们小组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吗?
根据你的统计,简单分析你们小组课外阅读的数据。
4、汇总数据分析。
提问:如果要知道全班同学课外阅读的数据,可以怎样做?
分析:你对全班同学课外阅读的情况有哪些了解?
5、活动小结:总结我们这项统计经过了哪些活动,你对统计有什么体会?
(二)统计全班视力情况。
1、提出问题,了解要求。
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你觉得用什么办法解决,需要怎样统计?
出示练习七第7题。学生阅读、了解要求。
2、小组调查数据
每人依次汇报自己的视力情况,用你的方法做好记录,核对你的记录是否正确。
3、汇总数据,完成统计。
提问:按照我们班选择的调查项目,统计表中要设计哪些项目?
学生完成统计表的设置,根据汇总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4、分析、评价数据。
知道了全班视力的哪些情况,对班上同学的视力情况作一番评价。
5、活动总结。
说说这项统计的收获和体会。
三、拓展延伸。
1、完成“动手做”
(1)明确做什么。
说明要做什么,了解什么结果。
(2)了解怎样做。
强调滴水时要和硬币面靠近些,滴水要慢些,尽量使滴水能多一些。
(3)学生动手做。
同桌合作,一人滴水,数滴数,另一人记录数据,然后各自完成统计表。
交流:你滴得最多的一次是几滴?最少呢?
2、阅读“你知道吗”。
(1)阅读统计图。
了解怎样表示数据,在不同的统计图里分别知道些什么。
(2)交流:你觉得这些实际上都是什么统计图?第一幅统计图用什么表示条形的?为什么会想到用麦穗表示?第二幅,第三幅各是用什么代表条形的?
第二幅图里“100人”“10人”“1人”是什么意思,中国每平方千米有多少人?俄罗斯呢?
从图里你知道了什么,有些什么想法?
四、活动总结.
通过统计和活动,你了解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四年级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08-16
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02-09
条形统计图08-16
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12篇02-09
条形统计图(二)08-16
条形统计图(一)08-16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03-06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3-03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