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18 07:01:02 三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教案合集(1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1

  学习内容:

  教科书28-29页例5、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

  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

  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

  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

  6、做一做:0÷2=0÷4=0÷5=

  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9、做一做

  0÷2=0÷4=0÷5=0÷102=0÷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

  (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5)独立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

  三、练习巩固

  (1)竖式计算:604÷2=840÷7=296÷4=835÷5=

  比较今天学习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

  揭题: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判断题:书第30页,让学生在改错中巩固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第30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随堂作业

三年级数学教案2

  一、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二、教材分析

  体育中的数学是通过研究体育中体操队列与安排比赛场次的问题,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通过体操队列的变换队形,探索行数、每行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教材将两个知识点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体育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获取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

  三、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要到了,体育节中会遇到好多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在体育节上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先来解决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师:说一说在体育节上可能会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新课

  1.比赛项目一:体操表演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年级体操队彩排时的队形,如果要变换队形站成4行,每行要站多少人?

  (从队形可以看出,这个体操队有6行7列,总人数为67=42(人),要站成4行每行人数应为424=10(人)2(人),每行可以站10人,另外两个人可以在前面领操。)

  (2)如果站一个方队(正方形队伍)可以怎样做?

  (队伍有6行7列,要站成方队,可以去掉一列或是增加一行。观察图片。)

  (3)为了出场时的队形是方队,我们只出场36名队员,他们可以站成一个几行几列的方队?

  (方队的行列相等,因为66=36,因此所站成的方队是一个6行6列的'正方形。)

  (4)在表演过程中要不断变化队形,这个方队可以变成哪些长方形队伍,请你找一找?

  (因为无论怎么样变化,总人数36不变,136=218=312=49=36,所以可以站成1行36列、2行18列,)

  (5)把结果整理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

  2.比赛项目二:拔河比赛

  (1)四年级的1,2,3,4班要进行几场拔河比赛。

  (1班和2班,1班和3班,1班和4班,2班和3班,2班和4班,3班和4班。)

  注意:进行过一次比赛的两个班级不能重复。

  (2)能不能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法来表示。

  ①可以用连线的方法。

  ②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3+2+1=6

  ③还可以画线段图。

  (3)提供列表格的方法,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含义。

  (在表格中,两个班级交叉的表格代表两班之间的一场比赛,自己班级和自己班级不能比,用斜线划去,而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班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舍弃。)

  (三)作业

  1.如果我们班的学生要站成方队,可以怎样做。

  2.完成教材77~78页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

  研究体育中的数学问题,目的就在于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教学契机,让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体操表演中,要站成4行后又余2人,我请学生将数学问题的解决与生活中的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怎样站才能更美观呢?学生设计出让这两个人领操,给人感觉此举很有意义。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突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学生的内在潜力是无限的。在比赛中列表格的方法对学生来讲偏难,但通过呈现方式的改变,将表格放手交给学生,请他们来分析这种方法的道理,在探究表格意义的同时,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搭配问题,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5及练习二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交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识,谁来和大家说说?

  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也会用到。

  二、进入情境,运用新知

  1.出示第

  9页例5彩图。

  这幅图画了些什么?

  2.通过指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说说各场馆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问答。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结: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先辨别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场馆和设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如果有人问路,要把行走路线说清楚。

  三、巩固运用

  1.第9页“做一做”。

  2.小游戏:问路(第11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2页第5、6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4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算法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理解“什么是面积”,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面积”,会用比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自主探索发现“什么是面积”,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合作、讨论、交流、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找出更优的比较方法,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

  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硬币、小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期中考试刚刚过去,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们班的某某进步很大,老师现在向他表示祝贺。(与某某击掌)

  师:大家观察一下,老师和某某击掌时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的手大。

  师:这“手大”,指的是手的什么大呢?

  生:手的面积大。

  师:哦,是面积大,(板书:面积)那到底什么是面积呢?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击掌,比较手的大小这一环节的设计,来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实例,理解含义

  师:大家先来看看老师的手,它的表面到底有多大?你能确切地说一下吗?

  (生先观察,然后独立回答)

  师:我认为你们说得都不太准确,我有一个好办法(投影展示手印)。这就是老师手表面的大小。谁还想看看自己的'手的表面有多大?

  生:(李晓明)印手印。(实物投影展示)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只手的表面,你能发现什么?

  生:老师手的表面大,李晓明手的表面小。

  师:(自言自语)看来手的表面有大有小啊!同学们再看,老师手的表面与黑板表面比,谁大谁小?

  师: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物体,请你摸摸它们的表面,比比谁大谁小,摸完后互相说一说可以吗?

  (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摸得非常认真,一定比出它们的大小了吧?请坐好,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生: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去摸周围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滲透了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对!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你能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指名同学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请同学们任选一个物体的面,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画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此项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把物体的一个表面画下来,这样就由“面”过渡到了“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做了铺垫。

  师:看来大家都完成了,请坐好。这些是同学们的作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请你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选的是什么物体的哪个面。

  生汇报。

  师:我们看这几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个图形有大有小。

  师: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是封闭的图形。

  师:你们能完整地概括一下你的发现吗?

  生:它们都是封闭的图形,并且有大有小。

  师:对!它们都是封闭图形,并且有大有小。(板书:封闭图形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学到这里,大家知道什么叫面积了吗?

  指名说一说。

  师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探究方法,比较大小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面积的含义,看!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投影展示)哪个面积大呢?

  生1:长方形纸片大。

  生2:正方形纸片大。

  生3:……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也是不统一的。能不能同桌合作,想办法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呢?

  师:我们可以利用学具想想办法。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

  (各组代表到前面演示、介绍比较的方法和结果)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剪拼、摆图形、画格子……)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等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在交流中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小结:这些方法都可以比出图形面积的大小,但要注意,在使用摆图形、画格子的方法时,所用图形和格子的大小一定要一致。

  四、课题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页练习六6-11题。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75-36=3×15=12×6=5×13=

  13×4=4×21=18×2=7+23=

  2.长方形周长如何计算?正方形呢?

  请大家取了数学练习本先估计下封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准确不准确。(注意让学生说一说要量出哪些数据)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六”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讨论:如何画一个和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要画出这个正方形,你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如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完成“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审题,完成后同桌先交流检查,再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菜地的一面靠墙,可能是哪一面?这样篱笆的长度还有几面?哪一面靠墙篱笆最短?

  4.完成“练习六”第11题。

  (1)出示第1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3个问题:拼成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组织小组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如何拼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如何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周长又是多少厘米?

  5.完成思考题。

  (1)观察图形,和同桌指一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指是哪几条边?

  (2)围成这个图形的几条边的长度你能找出来吗?

  (3)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你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三、课后作业。

  课本45页“动手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6. (10+6)×2=32(厘米)

  画正方形略,所画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厘米)。

  8. 39 45 72 65 52 84 36 30

  9. 6×3=18(厘米) (18+6)×2=48(厘米)

  10. (8+5)×2=26(米) 5+8+5=18(米)

  11. (1)(6+3)×2=18(厘米) (2)4×4=16(厘米) (8+2)×2=20(厘米)

  教学反思:

  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关注原来图形的周长和拼成的图形的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推理能力。最后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第34~35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千克=( )克4千克=( )克

  3000克=( )千克5000克=( )千克

  2千克○160克550克○1千克

  3千克○2500克10千克○8000克

  二、巩固练习

  1、第1题

  (1)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篮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篮球大约有多重?乒乓球大约有多重?你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

  (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2.第2题

  (1)提问: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大约有多重?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头大约多少千克?

  (2)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4题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解释。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你能算出2号杯里的橙汁重多少克吗?怎样算?

  (3)学生算出2号杯中橙汁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3号杯和4号杯里的橙汁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5.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重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课,你又学到了什么解题思路呢?

三年级数学教案8

  学习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2= 89÷2= 69÷3= 55÷5=

  67÷6= 84÷2= 85÷4= 96÷3=

  (规范竖式的书写规范)

  二、导学新课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给三个人。

  提出数学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

  2.列式:48÷3=

  (1)分一分,算一算:

  用4捆小棒代表4篮橘子,独立尝试分一分。

  全班交流,说一说:先分那部分,再分哪部分?

  “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2)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和48除以3的不同之处。

  每人共分到16个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

  与48÷2的不同之处:

  被除数的首位不是除数的.整数倍。

  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3写在十位上,表示30。因此数位一定要对齐。

  3.算一算,想一想:

  38÷2= 52÷4= 72÷3=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交流算法,强调格式书写的规范性。

  58÷7= 73÷6=

  问题: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小,商是一位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大,商是二位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分一分,算一算。

  用竖式算一算,并结合竖式算一算,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3.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

  4.完成课本练一练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5页的第3、4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第3,4页。

  六、板书设计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每人共分到16个

  30÷3=10,表示3人先分掉30个

  48-30=18,表示分掉30个,还剩下18个

  18÷3=6,表示3人再分剩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在个位上商6.

三年级数学教案9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教学内容:

  万以内进位加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进位的`加法题

  四、教学重点:

  万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五、教学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口算:

  50+70300+500900—50044+22

  30+5035+5587+49(遇到困难)

  2、87+49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万以内进位加法。

  (二)新课展开

  1、春天到了,学校安排我们坐车去动物园春游,三年级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辆车限坐88人,两个班坐一辆车能坐的下吗?

  2、列式计算。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40+40=8012+80=92

  45+7=5252+40=92

  47+5=5252+40=92

  4、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直接用45+47算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请生上台演示)

  5、列竖式计算

  6、多媒体出示例1图片,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7、列竖式计算(重点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做一做1、2

  2、请生回答,集体讲解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位数的运算法则,你们学会了吗?

  (五)作业

三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课文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系列“旅游中的数学”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并学会依靠小组的集体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

  3、让学生在中活动中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是,学生能选择比较合理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师生傾情交谈,引入课题

  1、教师:同学们去过哪儿旅游吗?你们是怎么去的?

  让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说去过什么地方?怎么去的?是跟旅行社去还是自己去的'?

  2、教师:如果你们是自己家里一起去的,那旅游前你们要做写什么准备工作呢?

  了解所要去的城市的介绍,有些什么景点;买火车票、买飞机票......。

  3、教师:买票的话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呢?票价及时刻表等。

  二、解决租车问题:

  1、小组进行合作讨论,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表示。

  教师:方案很多,可是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方案比较省钱?

  最省钱的策略就是车的座位如果不可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

  所以,要租1辆18座大车,2辆12座中巴,是花钱最少的。

  三、解决在快餐店吃饭问题:

  1、教师:平时如果家里没煮饭,爸爸、妈妈会带同学出去吃饭。有时会去快餐店吃饭,下面就有一家快餐店的菜单。

  2、说说各种菜的价格。

  3、教师:你们家出去吃饭,点菜时,你们爸妈会怎么想的?

  每个同学根据家里人的喜好选择饭菜,并准确计算吃家钱。

  4、学生汇报。其他同学,一起帮他验算,看看他算的对不对。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评析: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评析:本环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评析: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 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评析: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级数学教案12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

  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15. 1+2+2=5(厘米) 1+2+3+2=8(厘米) 1+1+1+1+1+1=6(厘米)

  16.(20+8)×2=56(米)

  教学反思:

  应特别重视图形之间的比较和沟通,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都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充分理解内在的关系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各自特点的比较说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指导方向,结合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培养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出来。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呈现,可以看作三条主线,其后又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种表现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最为突出。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特点,以“树形图”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三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7、4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情感态度: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事物的质量的估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25千克大米一袋、2千克沙袋一袋、5千克沙袋一袋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一下你带的物品的名称和它的质量?

  2.你是从哪里获得这些信息的?请问字母“g”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3.我们还学过哪些质量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4.谁能告诉大家,千克与克之间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的目的在于理一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怎样。同时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二、体验感知,教学新课

  1.第一次感受。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你知道这个质量单位叫什么吗?(板书:吨)

  你从刚才的图片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主要让学生说说每件物品的质量)(板书:t﹚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很大、很重。特别是通过这些现实的物品的呈现,激发学生了解有关“吨”这个质量概念的现实意义。同时能了解到质量单位吨可用字母“t”来表示。

  小结:计量较大或大宗物品时,通常用“吨”作单位。

  2.第二次感受。

  ①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让我们一起来提一提2千克的沙袋有多重?

  请组长把2千克的沙袋拿出来,全体同学提一提。

  你们是怎么提的?说说提小袋的感受?(板书:两千克-较轻)

  ②请小组长把大袋沙袋拿出来,给组员提一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提的,提大袋沙袋有什么感受?

  这样的沙袋你能提多少袋呢?

  当同学想同时提起几个沙袋显得很困难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你想知道这几袋沙袋的重量吗?(板书:5千克--较重)

  3.第三次感受。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物品。谁愿意帮老师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没叫到的同学请仔细观察。(搬25千克一袋的大米)哪些同学也想上来搬一搬?可以多叫几位。

  请下面的同学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情况,看他们搬你有什么感觉?(可从动作、表情、人数等方面观察)

  采访抬米的同学:请问你有什么感觉?

  4.第四次感受。

  (课件出示:40袋大米的图片)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几袋大米?你知道这些大米的质量是多少吗?你是从哪里知道一袋大米的质量的?

  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来算一算,40袋大米的质量是多少?

  这些大米质量是1000千克,用我们今天新学的知识来说就是1吨(课件出示)(板书:1000千克=1吨﹚指名学生读一读。

  这40袋大米的质量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说?

  对,1吨就是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这40袋大米你拿得动吗?老师拿得动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把1吨重的大米运走?

  小结:1吨这么重,单凭我们一个人或二、三个人的力量是拿不动的。

  5.第五次感受。

  ①算一算、说一说:

  每头牛的体重约是500千克,()头牛的体重约是1吨。

  每袋面粉的质童约是20千克,()袋面粉的质量约是1吨。

  1袋水泥的质量约是50千克,()袋水泥的质量约是1吨。

  1桶油的质量约是100千克,()桶油的质量约是1吨。

  ②新星学校三年级每位同学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大约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

  请你估计一下,像老师这样的体重多少位是1吨?

  现在你们明白1吨有多重了吗?

  设计意图:“1吨”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让学生感知吨这个质量单位呢?教学中先以直接经验为主,让他们对2千克、5千克的质量有充分的了解;再以滚雪球的方式,让他们逐步体会到提15?25千克的东西已是他们不能承受的了。最后通过计算这个教学环节,进一步多角度多层面理解1吨有多重。

  三、单位间的换算

  刚才我们明白了1吨有多重,并知道1吨=1000千克。下面请大家进行换算。

  1.5吨=﹙﹚千克3t=﹙﹚千克6t=﹙﹚kg

  20xx千克=﹙﹚吨20xxkg=﹙﹚t

  请拿出本子,把括号里的数写出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段时间我们本地的苹果要运往外地,请想一想,这两堆苹果能一次性装上这辆车吗?﹙课件出示)货车限载10吨,两堆苹果,一堆:5000千克,一堆:5吨。

  ﹙课件出示﹚装着10吨货物的货车来到一座桥梁前,桥梁显示其载重量10吨。问这辆货车可否通过这座桥梁?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将课题补充完整:1吨有多重?1吨等于1000千克。

三年级数学教案14

  单元内容:

  教材第1—14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和分米度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3、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会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并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单元难点:

  1、能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表示物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课时安排:

  7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并且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还知道1厘米=10毫米。

  (2)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时间:总第1课时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时间:总第2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3课时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3.归纳小结。

  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时间:总第4课时

  课题:练习一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第9题、第10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05-04

三年级数学教案07-21

有关三年级的数学教案01-20

三年级数学教案01-14

三年级优秀数学教案01-17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01-11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02-28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1-30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