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02 09:33:0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8个,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是怎样建造的。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4.练习抓住特点写一种小动物。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写作的能力。

  3.继续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了解蟋蟀是怎样建筑住宅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抓重点语句,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悟,教师及时点拨归纳,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同桌讨论与集体讨论三者有机结合

  (二)学生自由读,理解内容

  (三)结合实物进行观察,讲述,写作

  五、教具准备

  (一)生字生词卡片

  (二)幻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幻灯片

  (三)挂图

  (四)录像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认识蟋蟀吗?谁能简单说说蟋蟀有什么特点?

  2.蟋蟀不仅会叫、好斗,而且有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领。今天我们来学习《蟋蟀的住宅》。(板书:15蟋蟀的住宅)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提出学习任务,明确目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宅”、“慎”、“扯”、“骤”是翘舌音。“择”是平舌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慎重”、“选择”、“住宅”、“挖掘”、“骤雨”、“钳子”、“住址”。

  (三)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1.哪部分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哪部分写了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7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8—10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2.课文可以分几段?

  (三段,第1自然段是第一段,2—7第二段,8—10第三段)

  教师边听边做总结性板书(一、蟋蟀的`出名。二、住宅特点。三、建造过程)

  (紧紧抓住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预习提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蟋蟀出名的原因?

  教师板书(唱歌、住宅)

  2.(指板书)问:结合生活实际谈一下蟋蟀为什么因唱歌和住宅而出名?

  同学们很熟悉蟋蟀的歌声,但对它们的住宅了解不多,下文着重介绍蟋蟀的住宅为什么有名。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部分分几层意思写蟋蟀住宅的特点?

  (分三层意思讲的:一是住址的选择;二是使用的工具;三是屋内屋外的情形)

  2.逐层深入理解:

  (1)第一层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投影仪显示)

  ①提问:“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指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②以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一是慎重选址,二是自己挖掘)

  ③说说“慎重”的意思,并找出蟋蟀“慎重地选择住址”体现在什么地方?

  (慎重:谨慎、小心。一是“排水优良”;二是“有温和的阳光”。)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

  教师板书(柔弱的工具)

  (2)第二层

  ①指名朗读,让学生观察蟋蟀的形体,体会人们对他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的原因。(出示蟋蟀挂图)

  ②自由说说蟋蟀的挖掘工具怎么样。

  (3)第三层

  ①图文对照,默读思考:蟋蟀的住宅从外部到内部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出示巢穴投影片)

  ②师生交流归纳:(从外部看:向阳、隐蔽、干燥、弯弯曲曲、有门、有平台。从内部看: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总的印象是“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板书:伟大的工程

  ③指名读第三层。

  ④讨论:

  假设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投影仪出示)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蟋蟀挖掘巢穴用自己的足和腿)

  “伟大的工程”对什么而言?(柔弱的工具)

  蟋蟀挖掘巢穴是用自己的足和腿,靠这样简单工具,竟把粗糙地方修理平整,筑成那样好的住宅,所以作者发出感叹,称赞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3.指导学生用赞叹的语气朗读第二段。

  (六)小结

  让学生对照板书总结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

  (二)检查复习

  1.检查生字词。(弃、住宅、慎重、选择、挖掘、住址、骤雨、钳子)

  2.蟋蟀住宅的特点。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幻灯出示)作者写蟋蟀怎样建造住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动工时间,再写怎样挖掘,最后写不断整修)

  3.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同桌讨论。

  (1)让学生勾划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过程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分别在扒、搬、踏、推等词下面加点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体会蟋蟀建造住宅时全身使劲,很吃苦耐劳)

  (2)“休息一会儿”和“不大一会儿”说明什么?“‘我’看得有些不耐烦”又说明什么?

  (说明蟋蟀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干,很有耐心)

  (3)蟋蟀是随什么来对它的住宅进行长时间的修整?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

  (4)“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说明了什么?

  (在别的季节里,更不会放松整修住宅了,说明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也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4.检查自学情况。

  5.让学生总结第三段内容,并让学生用简炼的词语进行板书:(初寒动工、不懈工作、长期整修)

  (扶放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6.教师归纳讲解。

  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认真,一点儿也不马虎,可见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板书:辛勤劳动)

  (四)(放全文录像片)思考: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蟋蟀住宅的?

  (五)朗读全文

  找出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巢穴比作人的住宅的句子,并讨论其妙处。

  (“不肯随遇而安”“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平台”“弹琴”“唱歌”“修理”“休息”等,这种拟人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

  (二)识记字形

  有的学生从形近字的角度认识了“掘”与“倔”、“宅”与“它”、“址”与“扯”的区别。

  有的通过分析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了“骤”。

  (三)练笔

  1.(幻灯出示)练笔要求。

  运用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一篇短文。要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清楚,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2.回忆《鲸》、《蟋蟀的住宅》抓住动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1)通过哪些方面写鲸的外形的?(出示《鲸》的幻灯图片,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内容)。

  (2)怎样写《鲸》的生活习性的?

  (3)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鲸的特点?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师生小结:通过分析《鲸》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抓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蟋蟀的住宅》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描写具体的?(出示板书)

  我们就运用课文中观察方法和抓住事物的特点的方法进行一次练笔(引导学生回想本组课文中学列的方法为学生练笔作铺垫)

  3.让学生读并理解要求

  (1)运用本组学到的观察方法。

  (2)抓动物的特点。

  (3)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4.让学生观察动物说特点

  (1)师准备小动物,生四人一组观察讨论抓什么特点来写?

  (2)运用说明方法再说。

  5.学生自己动手练笔。

  6.指名读,酌情表扬。

  (四)小结

  七、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赏析《蝉》这首诗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二)赏析《孤雁》这首诗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一般咏物诗并不道破所咏之物,但杜甫此诗开篇就唤出“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是多么执著的精神啊!

  2、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1)理解:以“谁怜”二字设问:夕日的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2)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明确: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

  因为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尽了同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象又听到了同伴的呼喊声。

  浦起龙评析说:“惟念故飞,望断矣而飞不止,似犹见其群而逐之者;惟念故鸣,哀多矣而鸣不绝,如更闻其群而呼之者。写生至此,天雨泣矣!”(《读杜心解》)

  4、尾联: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

  明确: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

  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鸭全然不懂,纷纷然鼓噪不停。

  诗人以孤雁自比,野鸭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5、赏析: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明确:传递出乱离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

  三、赏析《鹧鸪》这首诗

  鹧鸪(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首联: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外貌特征。

  这种鸟儿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由整齐。这种鸟儿与哪一种鸟儿比较相似呢?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似。

  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看出是咏鹧鸪。

  2、颈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

  颈联中“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青草湖”“黄陵庙”引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

  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因此联,作者被称为“郑鹧鸪”。

  3、颔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颔联承“啼”字。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试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

  “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的啼声感人。

  “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的啼声之悲。

  4、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尾联“相呼相应”明写鹧鸪雌雄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象在叫“型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

  诗人着意表现鹧鸪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加传神。

  赏析: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识字。

  4、在朗读中体会新王后的狠毒,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识字。

  2、在分角色朗读课文中体会新王后的狠毒。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白雪公主》VCD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雪公主》(一),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2、从《白雪公主》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新王后十分嫉恨白雪公主的美丽就派人猎杀白雪公主,可好心的猎人却放了美丽的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在树林走了很久,来到七个小矮的家。善良的七个小矮人让白雪公主留下,并告诉她:要提防狠毒的`王后,她很快就会知道你在这儿。要把门关好,不要让任何人进来。“白雪公主有没有听他们的劝告呢?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白雪公主二》。”

  二、初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至第八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

  六、学习第十到第十五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白雪公主活了之后,会怎么样?

  3、说《白雪公主》这个事,评出班级的故事王。

  八、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把白雪公主(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文章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删减后,抓住重点,写家乡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2、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读读背背唐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

  阅读短文,从文章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

  一、 读一读、背一背古诗《终南望余雪》。

  二、朗读《雾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作者是从那几方面描写雾凇的?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根据你的调查,家乡有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叙述有顺序、有重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 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

  听: 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谈: 如何努力,将来建设可爱的`家乡。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运用搜集到的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写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变化最大、印象最深的一两方面来写。

  教学难点 :

  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教学过程 :

  一、 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 什么要求?

  1、充分利用学积累运用七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叙述。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读给别人听,再自己修改。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语文教案 篇5

  A.教学目标: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这种方式阐明事理;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

  B.设想:

  1.学情:这篇短文,学生应该能从文中发现全文思想的中心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可能使学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过两次假设性的对比,就能把“与民同乐”的大的观点论证出来了,是不是有说服力呢?教学上应该联系实例,并通过练习,掌握逐步推理的论证方式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论述的强度。至于文言词句,本文在理解上没什么难度,应该布置课堂作业,及时整理。

  2.教法:诵读法、练习法

  3.课时:一课时

  C.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请一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正句。

  2. 学生齐读,,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确:“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三.局部理解

  1. 用五分钟时间,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有疑难先作记号,等一会集中讨论。

  2. 解疑。可以让学生提问,学生解答。

  3. 教师归纳重要词语:

  见、语、好、乐、今、王

  4. 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明确:不是。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5.思考: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明确: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6. 讨论:

  ① 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时,脸色应该是怎么的?为什么会“变色”?

  (明确:无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以说“恼怒,恨庄暴转告孟子”,也可以说“良心发现,羞愧不已”。

  ② 孟子谈音乐侧重于品位还是侧重于音乐的欣赏?为什么?

  (明确:欣赏。孟子善于从对方能够接受的角度谈话,消除对方的反常心理,便于展开自己的论述。这就是求同存异法。)

  7. 试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请一学生上黑板来画。)

  转换概念 转换话题 再换话题

  吸引对方 诱敌上钩 直奔中心

  四、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练习巩固

  1. 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 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语文教案 篇6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所引发的关于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专题研究型学习。《我们成功了》反映了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的实力。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环保、国民素养、国际形象的竞争。所以网络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历史、体育、地理、环保、社会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学习内容概述】

  在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小组协作利用专题网站进行关于奥运历史、北京申奥、北京环境、奥运场馆和奥运对北京的影响等方面文章的阅读,解决想要了解的问题,完成学习报告。

  【学习成果】

  1、通过上网阅读,解答了北京为什么要申奥,申奥为什么能成功等一系列问题;

  2、通过完成学习报告,培养了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3、通过在BBS上发帖表达对北京2008的祝愿,进行了具有创意的工作;

  4、通过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小组协作的.形成性评价,培养了自我评价能力。

  【学习过程】

  激发情感

  1、北京申奥成功了,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喜悦、骄傲、激动、兴奋)

  2、交流自主学习笔记,包括自己在课文摘录的好词佳句。

  3、学生自主提问:谈谈自己还想了解哪些关于北京和奥运的知识。

  4、组内讨论问题,解决不了的发布在BBS讨论区,并说说这节课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问题。(小组讨论、上网阅读、询问老师等等。)二、小组协作

  专题探究式学习〖准备阶段1、了解主题网站的大致内容:教师把“北京──奥运”专题网站的主要栏目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确定阅读研究的内容。

  2、指导学习报告的填写方法。

  3、学习评价标准,来指导完成学习报告。

  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了具体的指导,学生学习时做过程评价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协作学习

  1、学生利用主题网站中丰富资源进行主题探究式学习,摘录关键词、句、段或图片,打出自己的观点或学习感受来完成网站中的研究报告。

  2、教师深入学习小组个别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

  3、完成学习报告的小组互相观摩学习并修改完善小组的学习报告。〖交流汇报

  1、同学推荐小组汇报学习报告。(汇报学习者、研究的问题、研究方式、研究成果和自我评价表,说说加星或减星的理由。)

  2、全班评议,教师总结

  3、未汇报的组把研究成果回复到BBS讨论区的问题下。

  〖总结升华

  欣赏网站上的申奥短片,在BBS上留下自己的希望和对北京的祝愿。

语文教案 篇7

  一、 教材简析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五项内容,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记句和读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3部分:“我会认”、“我会读”、“比比写写”。通过“我会认”中复习同偏旁的字,让学生用归类认读的方式加深记忆。“我会读”,是通过读了词语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生字,积累词语。“比比写写”是引导学生仔细辨认,把字看清楚。“读读说说”则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我会读”是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 设计理念

  1、 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性,让学生在读中学,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2、 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 教学目标

  1、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 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 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四、 课前准备:挂图、苹果图、苹果、小黑板。

  第1课时

  一、 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语文园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二、 我会认

  1、 小朋友,你们瞧,小兔、小猴、小狗正忙着摘苹果呢!我们一起去帮他们摘,好么?

  2、 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果背面贴着带有“ 亻、口、言”的字,在苹果树的下面贴出分别写着“亻、口、言”的三个筐)。树上的苹果可真多,我们赶快去帮他们吧。

  A.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台来摘苹果?并把它贴到相应的筐上。

  B. 当一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这字。

  C. 找出三组字各组的字形特点(小组读——全班读)

  3、 扩展练习: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三、 我会读

  1. 刚才我们帮小动物摘了苹果,它们可感谢大家了,还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苹果。

  2. 出示装苹果的筐(筐里装满了苹果,正面写上词语)

  A、 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送给我们的苹果吧(学生自由练读)

  B、 合作读: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说说都有哪些苹果吗?

  C、 个别读:现在我要把这些苹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读准它,就能得到它哦。

  4、 扩展练习:你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来说一句话吗?

  四、 比比写写

  1、 小黑板出示六组形近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认一认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A、 自由练读

  B、 汇报(这些字长得都很像)

  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识记。

  2、 指导书写

  A、写字前,你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握笔、写字姿势;把字写的端正、整洁。)

  B、把你认为最美的字给你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 读句说句比赛

  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到语文园地里痛快地玩了一节课。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到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吧!

  1、 指导读句子

  A、 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B、 指名读。

  2、 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呢?

  A、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B、 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 说句子比赛

  A、 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B、 汇报并比赛

  C、 评议:“吗、呢、吧”是否用得准确,说话时否体现出问问的语气。

  D、 鼓励说得不理想的学生再试一次。

  二、 我会读(朗读比赛)

  1、 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 交流感受:听了朗读,你好象看见了什么?

  3、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会读、读不好的字。

  4、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学。

  5、 指名读,评议。

  6、 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与白云交流的语气。

  7、 朗读比赛(个别比——男女赛读)

  8、 扩展练习: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理解: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学习生活的叙事诗,它采用对比的方式写了两个学生对待提问的不同态度。当老师问“谁有问题请举手”时,学习委员高高举起了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受到老师的夸奖,我则犹豫不敢提出问题。最后两人脸都红了。教育学生质疑问难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举手发问是勇敢的表现。该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光对学生,同时对老师也是一种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7个生字,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记忆“豫”“犹”“缘”的字形;

  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议论不休”和“犹豫不决”的含义;

  3、在充分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知道“我”和学习委员脸红的不同原因;

  4、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树立自信心,大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发表个人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会举手吗?什么时候要举手?在你想举手的时候,你都敢举手吗?指名说。

  (简析:第一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是用意是明显的,意在引导学生知道:我是会举手的,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导致了我不举手。第二个问题意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第三个问题就切入了本课的教学中心,切入了本课教学的要害)

  2、平日你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简析:设计的意图就是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和新课标的理念一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对等的)

  3、今天,有两位同学也遇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下面我们就去学习《举手》。(教师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它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指名说。

  2、我俩的脸都红了,脸红了,却不是一个缘由。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小节的?(课件出示句子。重点“俩”“缘由”)

  3、你能用上“俩”来说一句话吗?

  4、研读课文,探究学习

  我俩的脸红了,脸红了,却不是一个缘由。

  为什么我的脸红了?(因为我没有举手。学习委员举手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感到难为情)结合学习“缘”。你有好的办法记住它吗?

  为什么学习委员的脸红了?(因为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而高兴激动)

  结合理解什么叫大海上勇敢的水手?你见过大海上勇敢的水手吗?

  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

  我为什么没有举手?(担心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担心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练习生活理解“犹豫不决”“哄堂大笑”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曾经犹豫不决?什么时候教室里会发出“哄堂大笑”?

  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指导说话

  ①假如,你就是当时稳中作者的同学,你会举手吗?指名说

  ②假如你就是那位学习委员,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③假如你就是作者,听了学习委员的话之后,你想说什么?

  5、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6、感悟说话

  老师有一首小诗想献给大家。(课件出示小诗)

  我

  愿做你的朋友,

  成为你学习路上的帮手。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难点:

  1.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

  1.学习了第9课,我们了解了一位生活在海洋中的非常庞大的动物朋友──鲸,谁能概括地说一说:“你都了解了鲸的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一位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朋友──(课件出示松鼠图片)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

  读后出示生词,指名带读。

  驯良 乖巧 矫健 榛子榉实 帽缨舵 蛰伏 苔藓狭窄 勉强 栎树 褐色 敏捷 机警 警觉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2.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①由学生或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松鼠的某一方面读懂、读完整后,再交流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出对松鼠的特点和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②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松鼠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尾巴的描写,是从形体方面表现它的漂亮的特点;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乖巧,最后写繁殖、换毛、是补充说明其他习性。

  ③用上“先──再──然后”自己说说松鼠搭窝的过程。

  四、朗读比较,再品语言

  1.读读下面一段对松鼠的.文字介绍,与课文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出示

  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准确的语言把对松鼠的描写更生动、更形象了。2.放一小段松鼠的影片,再回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松鼠的讨人喜欢。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丛书。

  2.布置观察一种小动物,学着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

  板书设计:

  松鼠

  漂亮 驯良 乖巧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板书课题《槐乡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介绍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a、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解决。

  b、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3、槐乡的孩子是( )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4)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园地》教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