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时间:2024-05-07 07:25:42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1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三、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增添(zengtian)姿态(zitai)遮挡(zhedang)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①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②第二节:

  绒帽(rong) 缠绕(chan rao)

  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③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④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教学结束:

  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2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层次清晰,比喻巧妙,用词准确。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努力尝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是:

  (1)以基于交互式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以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读写一体化为主要学习方法;

  (4)以培养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赏读课文等语文素养为归宿;

  (5)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为德育教育目标。

  本课的教学特点:

  (1)以读为本。通过读评议结合,感悟朗读,赏读课文,加深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

  (3)“积累运用”中“我的笔记本”旨在培养学生养成平日积累“好词好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性作业的设计体现了活动性、合作性、趣味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悟自得,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

  (1)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感悟和积累作者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句子。对于这种文质兼美的文章,我利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动的集成为阅读者创设情境,提供资源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平台。我设计了“自学课文”和“庐山博览”的环节,有“庐山简介”、“景点概况”、“名家摄影”、“风光欣赏”、“佳作名句”、“庐山故事”等小栏目,并将网页与因特网相关网站链接,学生可从中自由选择阅读,加深感悟与理解。

  (2)除网页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辅之运用多媒体课件,其中“品词赏句”、“感悟朗读”的设计是本堂课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及重点之所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编辑工具选择完成“积累运用”作业,锻炼了同学们精炼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审美、思维的独创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等四字词语表达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2.默读课文,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3.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生动比喻等语言表达的意思,认识排比句,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语言美、画面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词)读懂每一段的内容,学习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总分构段方式。能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清楚、具体地描写一处景物。

  前置学习活动:

  1.通过自主预习课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自主预习课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大致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查找相当庐山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知――自读美文,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老师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能不去地方:庐山。(板书)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庐山去欣赏庐山的云雾。

  2.齐读课题,从题目看,这篇课文重点写什么?

  (二)强化初读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变幻无常腾云驾雾四蹄生风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云遮雾罩一泻千里流连忘返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是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2)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小结:全篇总分总的写法。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围绕“神秘色彩”,总体介绍庐山云雾。

  1.这篇课文很美,好多同学虽然没有去过庐山,但是读了课文,也觉得那里的云雾非常美,有的同学还想去那里旅游。置身于庐山的云雾之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出示,齐读填空。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的感觉。

  “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假如我们来到了庐山,看一看,你身边是什么?你头上是什么?你脚下是什么?(都是云雾)伸手摸一摸,你觉得在电视里看到过的谁也是这样子的?(孙悟空、神仙等)说说这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

  2.这一段话通过人们置身于庐山云雾之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写出了庐山神秘的色彩,如同仙境一般,你能读出这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吗?指名读,齐读。

  (四)围绕“千姿百态”,感受比喻之妙。

  1.默读第二段,画出中心句,写了云雾的哪些姿态?(交流:笼罩在山头;缠绕在半山;弥漫山谷;遮挡山峰)

  2.飘浮在山间的云雾时刻都在变化,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云雾的姿态?指名朗读课文,看看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1)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比喻的写法,分别是怎样打比方的?

  笼罩山头→(白色绒帽)

  缠绕半山→(条条玉带)

  弥漫山谷→(茫茫大海)

  遮挡山峰→(巨大天幕)

  (2)再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边听边想象,你能借助作者的想象把云雾的姿态展现在眼前吗?说说作者的比喻好在哪里?

  交流,预设指导

  ――“白色的绒帽”为什么要写清是“白色”的绒帽?(体会云雾的颜色)比作“绒帽”和“帽子”有什么不同?(体会云雾飘飘的感觉)读读这句话,把云雾的特点从“白”“绒”就体现出来了,要读好。

  ――比作“一条条玉带”,和“一条条带子”相比,你觉得好在哪里?(引导抓住“一条条”体会云雾多;“玉”字写出晶莹剔透的美)读读这句话,多美的玉带,要读出这种美。

  ――比作“茫茫的大海”让你感觉弥漫山谷的云雾怎么样?(看不见远方,到处都是,如同大海无边无际),怎样读出这种感觉?

  ――“天幕”什么意思?大不大?“巨大的天幕”让你想到了怎样的景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是因为云雾的位置不同,作者看到的云雾的形态也不一样,这就是“千姿百态”。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4.作者看到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庐山的'云雾描写的如此传神。看着这些云雾让我们也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庐山的云雾还可能像什么呢?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几张庐山云雾图。

  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______。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_____。云雾弥漫山谷,它是______;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_______。

  所以作者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一句话-――齐读)。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乐朗读,也可以尝试根据提示背诵。

  5.总结第二自然段学法。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五)自主感悟“瞬息万变”,学习写具体。

  1.自学第三自然段。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收获。

  2.交流汇报

  (1)“瞬息万变”怎样理解?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得非常快?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云雾的“瞬息万变”。

  (2)作者在这里又把云雾的姿态做了哪些比方,找出来。(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读读课文,从这些词语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个比方?说一说。

  交流,指导预设

  ――“一缕轻烟”你能读出这个词给人的感觉吗?那轻到“随风飘荡”你能读出来吗?这样的云雾在你身边、脚下、头顶,有没有仙境的感觉?读出这种感觉?

  ――“九天银河”懂吗?庐山的瀑布李白是怎样写的?(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给你怎样的感觉?(很壮观)你能读好吗?

  ――“四蹄生风的白马”是什么样的?跑的快到什么程度?(理解“生风”)说明了什么?(云雾变化快)

  ――比喻成一座“冰山”你觉得形象在哪里?连起来读一读,把变化的快表现出来、

  ――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请看着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像云雾还会变成什么?(学生交流,练说句子)

  (3)练有感情朗读背诵。

  (六)抓“流连忘返”,升华感情

  1.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流连忘返”!齐读。

  2.你能用“流连忘返”说个句子吗。

  3.此时此刻相信同学们一定被庐山的云雾给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真是流连忘返,再一次美美地朗读一下课文吧,试着背诵下来。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七)拓展应用,读写训练。

  1.交流二、三自然段写法。(师总结: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着相似之处,段落开头都用中心句总括了庐山云雾的特点,然后围绕中心句再作具体描述,这样写,能抓住特点把事物描述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具体描写出我们的家乡、学校某一处景物特点。

  先回顾这一处景物的特点,用一句话写出来。

  再思考围绕这句话,你要写清楚哪些景物,把这个特点写具体,还能试着打个比方就更生动。

  尝试写话,评议修改。

  3.作家老舍先生的《庐山云雾》,欣赏不同作者笔下的庐山云雾的不同风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4

  教学目的:

  1、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1) (1) 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云雾的奇丽风光。

  (2) (2) 练习说话:庐山的云雾( )

  二、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1) 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喜欢的原因。

  (2) (2) 交流相机给“秀丽”、“尤其”换词。

  (3) (3) 指导朗读。

  (4) (4) 小结并板书:多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哪些句子是具体描写云雾地千姿百态的?(读书回答)

  3、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句子写得这么优美?(体会比喻句之妙)

  4、指导有感情朗读。

  5、让学生画出不同位置的云雾。

  6、根据板画引背。

  7、小结方法。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想想读懂了什么?

  2、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省略号处还可补充些什么。

  4、出示填空引背。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或背诵课文。

  2、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

  七、写字教学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练习用“秀丽”、“流连忘返”“造句。

  3、学习二三节,体会总分段式。

  4、情感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美的教育。

  一、导入:

  1、见过山吗?凡是山都会有什么?

  2、这些,庐山都有,可它为什么 与其他山不一样,显得很神秘呢?(“山,多幻变,敢把天刺穿。”)

  抓“变幻无常”

  3、你知道什么可以称之为“变幻无常”

  二、抓抒情句导读全文

  出示:云雾笼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什么意思?你在什么地方流连忘返?

  作者流连在何处,流连着何物?相信你读了全文会明白的。

  三、自读全文,思考,不懂的打“?”

  全班交流

  1、流连在何处?(山上、山道、山腰)

  流连着何物?此物有何神秘?

  2、学第二节

  (1)、你最喜欢读哪一句?读中议

  (2)还有什么姿态?

  (3)句子与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3、学第三节

  (1)它的第一句与其它几句也是总分结构,全节都是围绕“瞬息万变:”来写。

  (2)理解“瞬息万变:”

  (3)哪一句你感到最富“瞬息万变:”

  (4)还有什么变化?

  4、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小结。

  1、齐读最后一节。

  2、作者忘记了回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毛泽东诗词欣赏】:

  毛泽东 《七绝》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庐山概况】: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全年平均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季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6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二、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教学结束:

  1.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01-10

小学语文教案:庐山云雾04-12

小学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04-04

语文 -庐山的云雾08-15

《庐山的云雾》的教案08-15

初中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08-26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庐山的云雾》04-09

庐山的云雾语文教案设计08-25

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