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12 07:06:50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教案【热】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教案【热】

五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111的练习二十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理、学习、探索和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两端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和封闭图形四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举一些生活中植树问题的例子并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根据间隔数和棵树求全长的问题

  重点:能熟练解决三种基本问题的植树问题

  学习过程:

  课前复习:

  回忆所学的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情况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知识网络

  1、不封闭路线植树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在植树的两端都植树: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1;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1);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1)。

  (2)如果植树路线的一端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

  (3)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1;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1);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1)。

  2、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棵树=总距离÷间隔长; 总距离=间隔长×棵树; 间隔长=总距离÷棵树。

  二、课堂达标

  1、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______棵树苗;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那么共需______棵树苗;

  (3)如果只有一端栽树,那么共需______棵树苗;

  2、先选择所属类型,再列式解答。

  (1)小学生广播操队列中,其中一列纵队26米,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米。这列纵队一共有几个学生?属于(  )

  ①两端种  ②一端种  ③两端不种

  (2)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属于(  )

  ①两端种  ②一端种  ③两端不种

  3、两根栏杆之间,每隔5米放一个广告牌,一共放了19个。这两根栏杆之间相距多少米?

  三、知识拓展

  1、小明要到高层建筑 第12层,他走到第4层用了60秒,照这样计算,他还需要走多少秒才能到达第12层楼。

  2.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3题。

  (1)出示题目。

  (2)提问: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跟前一个练习题有什么不同,你又要如何计算?

  (3)学生讨论后交流,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9题。组织学生读题并归纳有效信息,讨论这道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并列式算出答案。

  4.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4*、15*题。

  (1)出示题目。引导观察,理解题意。

  (2)学生先独立解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5.第11题,读题理解题意,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醒学生,一张桌子坐6人,分开的两张舟子可以坐12人,如果两张桌子并在一起接头处不能坐人,所以只能坐10人,以后没病一张桌子都只能增加4人,照这样,10张桌子可以坐6+4×9人,而38人要并(38—6)÷4+11,即9张桌子。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五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与简洁,发展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求含有字母式子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2分钟)

  0.24÷0.4  1÷4  3.7+3

  1.1×3.2 0.24×2.5

  1-0.08 4.02÷0.1 12×0.99

  1.1×3.2、0.24×2.5、12×0.99是怎样算的?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二、揭题认标(2分钟)

  情境:我们学校的好人好事不少,最近学校通告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

  一同学在学校操场主席台上拾到一个粉红色钱包,里有n元钱,请失主速到学生处认领。

  20xx年12月2日

  问:猜猜钱包里有多少钱?启事中用什么表示?n可以表示哪些数?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出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自学例1。

  学习目标: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

  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小组交流(5分钟)

  学生交流预习单。

  交流内容:

  1.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这里的a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可以怎么表示?

  3.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汇报。

  四、研究例2、例3(10分钟)

  1.填表

  (1)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280千米

  已经行驶/千米 50 74.5 … b

  还要行驶/千米 280--50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b可以表示哪些数?

  2.这里的b和刚才的a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指出:a表示小棒的个数,必须是整数;b表示已经行驶的路程,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解决问题:

  当b=120时,剩下多少米?

  当b=200时,剩下多少米?

  当b=( )时,剩下(  )米。

  2.研究例3

  导学单:

  1.我们曾经用字母表示过哪些公式?把它们写出来。

  2.这些字母公式还可以怎样写?自学书本P100例3下面的一小节,把这些

  公式再写一写。

  集中汇报

  追问:还要行驶的千米数280-b可以化简吗?为什么?

  指出:在字母表示的乘法算式中,通常都要化成最简。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完成书本P100练一练第1题和第3题

  第1题注意1×χ的省略写法,χ×χ的省略写法。

  问:这样省略有什么好处?

  2.完成书本P103 练习十八 第1至3题

  第3题第(1)小题,追问苹果树的棵数可以用省略写法,梨树可以吗?

  六、课堂总结(1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五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老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所有叫做平面图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2、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3、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出示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制作长方体。

  制作准备:

  橡皮泥八小团,细棒十二根(分成三组,每组四根长短相同)

  制作过程:

  1.按下图的顺序,逐步搭成一个长方体的架子。

  2.成品如图。

  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

  (1)(2)

  (1)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体,12条棱长的和是()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

  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

  面的面长是()厘米,宽()厘米,左

  边的面长()厘米,宽()厘米,相交

  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

  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设备:

  幻灯片、一个正方体纸盒、一个长方体纸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幻灯显示)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

  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

  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

  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

  生:……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差生。

  二 自主探究

  1.认识面、顶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

  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能指出面、棱和顶点吗?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面的特征。

  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

  师: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生:我用画的方法……

  顶点、棱的特征。

  师:观察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

  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生:……

  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整理特征。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名称 面 顶点 棱

  正方体 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认识长、宽、高。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

  师:你们能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

  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练一练第二题。

  三 巩固新知

  练一练的第三题。

  师: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

  生:……

  师: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

  总结

  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课件演示:)

  1、我们已经掌握了约数、倍数的意义,谁能根据整除的.意义判断这几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

  8267 6972 1867 5625

  2、导入 :你们通过笔算都能判断出哪个数能被2整除,哪个数能被5整除.想不想不用笔算就判断出一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的特征.

  3、反馈练习:大家检验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是不是能被5整除.

  4、判断: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60、75、106、130、521

  思考:哪些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呢?(60 130)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的特征是今后学习通分、约分、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希望同学们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副标题#e#

  四、随堂练习

  1、下列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 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1)能被2整除的数:

  (2)能被5整除的数:

  (3)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

  3、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4、填空.

  (1)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2)能被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5.选择题

  (1)的数是偶数.

  A.能被2除尽 B.能被2整除 C.个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 B.不能被2整除 C.无法判断

  (3)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

  A.都是奇数 B. 都是偶数 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4)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被5.

  A.整除 B.除尽 C.除不尽

  (5)三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 B.可能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

  五、课后作业

  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

  各有几种排法?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2.初步学会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3.能用方程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4.在探究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 了21支铅笔。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根据 题意说出它的等量关系。

  2.交流:

  ①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②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③一共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

  ④一共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

  [说明:本题是较简单的一步计算应 用题,学生很容易用算数法解出。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寻找等量关系上,鼓励学生根据三个数量之间的 关系说出不同的.等量关系,有利于新知的引入。]

  3.选择其中一个等量关系列出算式。

  4.交流:

  数量关系 一共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

  对应算 式 21-7=

  5.如果选择其他的等量关系,你能 列出对 应的算式吗?

  6.小结:如果把未知数假设为x,那么我们就能利用其余三个等量关 系列出相对应的方程。

  [说明:让学生自主选择等量关系写出对应的算式,他们会借助原有的知识 结构选择等量关系④,由此也 就凸显出了“利用前三个等量关系列式必须有未知数参与”的感悟。]

  二、探究新知

  例题: 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铅笔。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以等量关系①为例,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格式。

  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解:设小巧买了x支铅笔。

  7+x=21

  X=21-7

  X=14

  答:小巧买了14支铅笔。

  2.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3.归纳解题步骤,揭示课题。

  4.从 等量关系②、③中任选一个,模仿解题。

  [说明:在师生的探究、交流过程 中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并在模仿练习中进行及时内化。]

  5.尝试练习。

  小巧买了14支铅笔,是小丁丁买的铅笔数的2倍,小丁丁买了多少支铅笔?

  [说明:通过尝试练习,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列出不同形式的方程,并能阐述相对应的等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果园里有橘树326棵,比梨树多37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学 校有科技书48 6本,是故事书的3倍,学校有故事书多少本?

  四、全课总结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哪些注意点?

五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化法和聚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化聚。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化聚,并解决有关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体积单位之间的化聚练习。

  1、填空

  4.5立方米=()立方分米

  78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52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61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10立方分米=()立方米

  2、说说化聚方法。

  二、解决有关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1、一根长方体钢材,长1.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1)启发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分析。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先求钢材的体积。

  5×5×1.8=45(立方米)

  7.8×45=351(千克)

  2、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4分米。填满这个沙坑需要黄沙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些黄沙重多少吨?

  (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

  4分米=0.4米

  4×2×4=32(立方米)

  1.4×32=44.8(吨)

  3、用方程解

  (1)把6立方米的沙土铺在长6米、宽5米的房间里,可以铺多厚?

  (2)把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立方体刚,锻造成高和宽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这个长方体有多长?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说说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备注

  4、一种长方体机器零件,底面积是260平方厘米,体积是20xx立方厘米。这个零件的`高是多少?

  列出算式,并说出解题依据。

  20xx÷260=8(厘米)

  5、修一个长50米,宽40米的长方形操场,想铺20厘米厚的三合土,上面再铺4厘米厚的煤渣。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列出算式,并说出解题依据。

  三合土:20厘米=0.2米50×40×0.2=400(立方米)

  煤渣:4厘米=0.04米50×40×0.04=80(立方米)

  三、思考题

  把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份,每份都有5个小正方形相连,并分别可折成没盖的立方体纸盒。

  (1)积极思考

  (2)讨论交流

  四、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引导促使学生发问。“容积和容积单位”新课导入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一定会有所提高。

五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使学出了解生活中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加深学生对两步应用题与三步应用题的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玩具厂要生产1800只小熊猫,计划每天生产200只。实际只用了6天就完成了任务。

  (1)计划要几天做完?

  (2)实际比计划少用几天?

  (3)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

  (4)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几只?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生独立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提问:

  ①“每天节省5千克”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②题中有“计划烧40天”,为什么又问“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①要想求出这批煤实际可以烧几天,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计划每天烧煤的`吨数和实际每天烧煤的吨数)

  ②所需的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给出了吗?

  ③你是怎样想的?

  5.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提示:题中的单位名称不一样,要先化为一致再计算。

  列式为:

  1000÷(1000÷40-50)或1÷(1÷40-0.05)

  6.检验

  7.改变例4的条件和问题,投影出示改变后的题目: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改进炉造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

  8.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算式:1000÷(40+10)

  9.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0.比较例4与改变后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三、应用

  1.做一做:红星小学计划20天收集树种120千克。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收集2千克,收集这批树种实际用了多少天?

  生独立解答,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1-2名学生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如果把上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为“实际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收集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四、体验

  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解题的关键。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1-5题。

  六、板书

  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例2.想一想:

  ⑴

  ⑵

  ⑶

  综合算式:

五年级数学教案8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 教学实施

  1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讨" + "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 2 )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和 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 ,一个是 ,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 3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 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 变成 , 变成 ,所以 + = + 。

  老师:通过计算 +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 1 )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 ) - = ( )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 - = - =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 - =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 (先通分,将 化成 )。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 2 )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 - 和 - 。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 + 、 - 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 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 )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1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 l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

  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 - =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5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 ",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 "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

  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 (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 + = (个)。

  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

  2 . = + = + + = + + = + + + + + + +

  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 。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五年级数学教案9

  课题:练习一课题:练习一

  内容:练习

  课时: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

  数等概念。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一、基本练习

  1、倍数和因数。练习第一题,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你认为对于倍数和因数有哪些值得注意?

  2、第2题,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加强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3、第3题,分一分。

  4、1——20以内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进行分类;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奇数优势合数,这个数可能是几?

  二、数学游戏:猜猜我是谁

  1、(1)我是比3大的奇数。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2)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乘积是18。

  (3)猜数游戏:一行6、7人到前面,给大家看出谜底,象上面一样,让下面同学给出谜面,这几个人可以抢答,直到给出的谜面足以确定这个数且有人猜到这个数为止。

  教学反思:

  这里的练习课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在3、4题学生一点难度都没有,但在1、2题上学生还是有点费力气,尤其是第二题,这里有好几个答案,对他们进行方法法的指导,学生终于可以顺利的`找到全部的答案。

  三、运用知识模型

  1、第13页第5题。独立思考,全班讨论,明确实际上就是找90的因数。

  2、第6题。中间的数其实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因此它们的和必然是3的倍数。

  四、总结,阅读。

  阅读《你知道吗?》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阅读材料。

五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 、123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 475,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身高接近1 。 485m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 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五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书43—44页

  教学目的:

  1、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2、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和一个分数有相等关系的分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读题说得数)

  3.5×31.8×54.8÷1.28+3.74.5×2

  2.5×43÷0.50.8+1.50.8×0.50.14×6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3.根据120÷30=4在□里填数。

  (120×3)÷(30×3)=□

  (12÷□)÷(30÷10)=4

  (1)学生填空。

  (2)你是怎样想的?(回忆除法中商不变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新课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中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

  2.实际操作,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三张形状大小相同的纸条。

  ①把第一张纸条平均分成2份,其中1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②把第二张纸条平均分成4份,其中2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③把第三张纸条平均分成6份,其中3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2)说说这三个分数的意义。

  (3)把三张纸条上下对齐,观察阴影部分: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3.启发引导,总结规律。

  (1)从左往右观察总结。

  ①观察手中第一、第二张纸条。

  知道平均分的份数由2份变成4份,表示的份数由1份变成2份。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填书,一人板演。

  ④观察上面两个式子,分数分子、分母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从右往左观察又知道了什么?

  启发学生知道:

  (3)观察上面两组式子中,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总结归纳:

  ①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③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④学生读书中分数的基本性质。

  ⑤为什么“零除外”?

  因为分母不能是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又因为除法里,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4.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在下列各图中,画出阴影,表示图下面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5.看书

  (2)学生阅读课本并填书,一人板演。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6.反馈练习:

  (1)填空。(投影出题,一人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学填书,再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为什么?

  2.口答(由学生提问,并指名回答)

  3.同桌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互相编题、提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五年级数学教案12

  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③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及训练

  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仪器

  教具

  教材第73-74页有关的投影片、线段图等。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73页的苹果图。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表示什么?

  (3)练习:说出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

  ●○○○○○●●

  ●○○○○○●●

  ●○

  ●○

  ●○

  3.揭示分数的意义。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单位“1”

  一些物体★★★★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2)反馈。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②、、各表示什么意义?③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练习。练习十三第1、2、3题。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阅读课本第74页最后一段并思考: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①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②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③()个是()。

  ④是()个。

  (4)想一想: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表示个。

  读作,表示有个。

  三、课堂实践

  1.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

  2.读作(),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4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借助时间线段图或竖式来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间经过多少时间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按要求计算时间,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借助时间线段图或竖式来解决同一天中,时和分、分和秒形式的两个时刻间经过多少时间。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课题

  师:这节课是()时()分开始的,到()时()分下课。你能算出这节课上了多长时间吗?学习了今天的本领你就能得到答案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小丁丁上午9时28分进入动物园,当天上午11时09分走出动物园。小丁丁在动物园里参观了多长时间?

  读题,明确题意:已知进入的时刻和走出的时刻,求经过的时间段。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3.反馈。

  可能出现:

  ①利用时间线段图

  9时28分,到10时,经过了32分钟,到11时又经过1小时,最后到11时09分,又经过了9分钟。所以,32分+1小时+9分=1小时41分钟。

  9时28分,到1 0时28分,经过了1小时,到11时,又经过了32分钟,最后又经过9分钟。总共经过了1小时41分钟。

  ②利用竖式计算

  4.分析交流:

  ①哪个竖式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②41分钟是怎样得到的?

  5.小结:在时间的计算中,“小时”和“分”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运用线段图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解题的过程,并得到最终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1.小丁丁跑800米用了6分24秒,小胖跑800米用了5分45秒,两人跑800米相差多少时间?

  2.15时44分从上海开出的火车,于当日18时40分到达南京,这列火车在路上花了几小时几分?

  可以这样算:从15时44分到18时44分,经过了3小时,再减去多算的4分钟,就是2小时56分钟。

  [巩固练习,学生能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时间。]

  四、总结

  “同一天中,某一时刻经过多少时间会到哪一个时刻”,或者“同一天中,两个时刻间经过多少时间”的时间计算问题,可以使用时间线段图或竖式计算来解决,生活中这样的时间计算问题很多。

  五、课后练习

  运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计算:

  1.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时间。

  2.吃一顿晚饭的时间。

五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够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等量关系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单价×( )=总价

  工作时间=( )÷( )

  ( )×时间=路程

  ( )×数量=总产量

  三角形面积=( )×( )÷2

  长方形面积=( )×( )

  正方形周长÷( )=边长

  (上底+下底)×( )÷( )=梯形面积

  长方形周长=( + )×2

  平行四边形面积=( )×( )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找出( ),并用( )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 )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 );

  (4)检验,写出( )。

  常用关系:付出的钱数-( )=找回的钱数

  已修的`米数+( )=总共要修的米数

  总路程-( )=剩下的路程

  三、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五年级数学教案15

  第8单元 总复习

  第2课时 位置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114第4题及练习二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掌握将数对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 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方法】:组织练习,质疑引导。练习体验,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谈话: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老师想调整一下同学们的座位。下面是座位示意图:

  已知(1,4)表示小亮的位置。

  ⑴小明、小丽和小红的位置用数对分别可以表示为( , ),( , ),( , )。

  ⑵老师想把小刚排在(5,3)这个位置上,请你在图中标出来。

  ⑶从小明的位置向左数2列,再向后数1行就是小强的位置,小强的位置是( , )。

  2.下面是一幅街区平面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五爱城所在的位置可以用(2,7)表示,它在火车站以东200m,再往北700m处。

  ⑴像上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⑵小刚家在火车站以东600m,再往北400m处小红家在火车站以东900m,再往北200m处。在图中标出这两名同学家的位置。

  ⑶星期六,小刚的.活动路线是(6,4)→(2,7)→(4,3)→(5,7)→(7,6)→(9,4)→(11,1)→(11,8)→(6,4)。与一说,他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二、回顾整理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先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三、巩固拓展

  1.运用平移的方法加深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按要求完成题目。 (答案:数对略)

  (1)中点A的位置可用数对(1,1)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其他各顶点的位置分别怎样表示?

  (2)写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和向右平移的的图形,写出平移后的各顶点的位置。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小结: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变化。

  2.教材第114页第4题。教师:我们都下过五子棋,都知道五子棋的规则。请观察题中的情境图,你能用数对来准确地表示出图上的棋子的具体位置吗?

  学生观察图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四、课后小结

  位置可以由数对来确定,要注意数对的规范写法,逗号前面表示列,逗号后面表示行。

  五、作业: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板书设计】

  位置复习课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教案09-29

五年级教案数学教案12-27

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22

五年级数学教案10-12

【经典】五年级数学教案12-12

五年级的教案数学教案02-17

[经典]五年级数学教案05-08

小学数学教案五年级07-02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01-14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