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同学的数感,培养同学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同学认知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身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俺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 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同学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考虑:
(1)同学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同学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同学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填出10以内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逆向思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画一画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填未知数的过程,感悟填未知数的逆向思维方法,同时,在解决填未知加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实物图抽象填未知加数算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数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填未知加数的算理,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填出10以内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理解填未知加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师导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扑克牌吗?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小小的扑克牌游戏,你们有兴趣吗?
2、(师出示两张扑克牌的背面):我这儿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出他们是几吗?你怎么猜的?(生胡乱猜4、5后)你有什么依据吗?
3、看来,刚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现在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条件,这两张牌合起来是9,猜猜,他们可能是几和几?(1和8、2和7、3和6、4和5板书在一角)
4、刚才我们想出这几种可能,现在我告诉大家,这其中一张是7,你能知道另一张是几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5、再猜:如果两张牌合起来是8,其中一张是7,另一张是几?如果其中一张是2,合起来是10,另一张是几?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珠笔图
① 师:还想再猜吗?(出示圆珠笔图),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经有7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10支了)
② 已经有7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7+()=10
③ 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生试读,师示范读,生再次跟读。()就用来表示不知道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小括号里的数。
④ 谁能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同桌先交流,再汇报。
⑤ 生汇报后师出示答案。
2、教学书P70小旗图。
① 有一位叫小红的小朋友现在想考考大家(出示P70的小旗图),谁会读小红提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已经画了6面小旗了,再画几面就是8面了。)
② 你能解决小红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再把小括号里的数填上。
③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几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小朋友们很快就能填出小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5 ()+4=7
独立填好后,说说你的想法。
2、小结:刚才我们表现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填小括号里的数,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拍手游戏吧!
三、课间游戏
拍手游戏: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老师拍:
我们拍:
四、实践运用
1、P70做一做1
左图不变,右图实物图及算式改为( )+5=9。先观察,再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说一说想的过程。
2、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点子图和算式5+()=8,师:请小朋友把点子图和算式合起来看看,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应该再画几个点子,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为( )+2=7
3、填算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独立完成后校对。
2+()=8 ()+6=9 ( )+1=7
1+()=9 ()+5=72+( )=8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游戏;
有几朵美丽的花,可惜每一朵花都少了一片叶子。请小朋友们给每一朵,再先一片叶子,使每片叶子上的数加起来等于花心上的数。(学生活动)
9 578 10
41 4 2 1
6、9、4、5、3、2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钟面的12个数,能指出分针,时针。认识几时,能拨出几时。认识大约几时。能根据要求在不完整的钟表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和大约几时。
四、教学难点:画出时针或分针
五、教学准备:几个自制钟表,学生学具钟表,课件,练习纸。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钟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作用啊?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认识了它,就能更好的利用时间了。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钟表。
3、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认识钟面
1、看屏幕上的钟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呀?再看看你们的钟表模型,上面也有数和指针吗?
2、有哪些数呢?我们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一共有几个数?从几到几?(板书:1-12)
上面是多少?呢?左边是几?右边呢?
3、钟面上除了1到12这12个数,还有什么?
这两根针一样吗?
(长一些的叫分针,短一些的.叫时针)
板书:分针(长),时针(短)
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老师出示一个大钟面),谁愿意上来帮我们找一找,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怎么跑动的呢?
仔细观察针是怎么样跑动的,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三、认识整时
1、通过刚才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他们来看时间呢?
2、喜洋洋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
喜洋洋在干什么?他看的是什么节目?谁知道它什么时间拨出?(晚上的七点拨出)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板书:7时。
3、课件播放:喜洋洋吃中饭
喜洋洋在干什么?我们几时吃中饭?。
板书:11时。
4、播放:喜洋洋运动
喜羊羊下午4时在做运动。
5、这里有3个钟面,你能把他们和所表示的时间摆在一起吗?
为什么这样摆?
分针指在哪个数上?
6、如果分针还是指着12,时针指着8,那是几时?8时。如果时针指着5呢?5时。
7、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间呀?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8、出示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9、下面就利用我们的发现,来看看这几个钟
课件出示3个钟表。说说这三个钟表分别是几时,为什么?
学生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来回答。
10、看看喜洋洋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生活的。
课件播放:7时刷牙,
8时读书,
9时做操,
12时吃饭(我有个问题问大家,刚才的钟面上都有两根针,这儿为什么只有一根针呀?是一根针吗?认为不是的举手,那怎么就见到一根针呀?)12时的时候,两根针重合在了一起,时针有点短,被分针挡住了。实际还是几根针?
6时看电视,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形成了什么?一条直线。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条直线。
9时睡觉。
11、课件比较都是九时的两幅图
都是九时,为什么一个是在做操,另一个是在睡觉?
一天中有两个9时,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12、(动手拨钟表)
1、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4时,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并介绍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是4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在自己的钟表上播出4时。
2、练习拨出整时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大家喜欢看课外书籍吗?喜洋洋和他的好朋友懒洋洋今天相约去图书馆看书。他们约好下午这个时间在图书馆见面。(出示3时图)
喜羊羊早早做好准备,当她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懒羊羊睡了个懒觉,急匆匆地来到图书馆,看到钟面是这样的,她迟到了吗?
像这样,3时不到一点,或者3时超过一点,接近3时的,我们就说是大约3时。
2、课件出示三个钟表: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
这些钟表要怎么认读呢?
学生逐一回答,并说出为什么。
五、巩固拓展,升华知识
1、这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习,有什么收获?
认识分针和时针,钟表上的12个数字。认识了几时,大约几时。
2、钟表的样子有很多种,我们一起到钟表店去看一看吧
3、电子钟
(出示3个电子钟表)
这个钟表上的时间你们会读吗?点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认读三个钟表上的时间。
只有12、3、6、9的的钟表,
这里的12个数没有都写出来,你们知道显示的是几时吗?
3、这些是钟表店的钟表,他们坏了,你们能帮忙修一下吗?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要求给这些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在画之前,有没有小朋友要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的?
4、学生展示作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1—5各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1—5各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本节课教学的: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如新课开始时,出示课件“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情境导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 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
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 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 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教学准备:
1. 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 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 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 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 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 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 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 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 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 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 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 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课题 一起做游戏 课型 数学游戏课
教学目标 1、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
2、 能够从游戏中获得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3、 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积木、扑克牌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开展活动。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积木。你们瞧,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1、玩“搭积木”游戏。老师讲解游戏规则。
①每组有十个各种形状的物体,拼搭时,10个物体都要用上。
②搭出的`作品要有创意。
③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
2、学生两个人一组,玩搭积木游戏。
二、评比活动,总结经验。
1、各组展示各自的作品,评选“小小设计师”。
2、全体成员进行评比,并说说评比中的发现。
3、议一议。
在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小组合作,操作体验。
谈话:刚才的游戏,有趣么?接下来,我们要四个人一组玩一个游戏,你参加吗?
1、四人一组开展游戏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①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数的和。
②结果比10大的被淘汰。
③ 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④ 结果一样大的,谁摸牌少谁获胜。
3、第一轮游戏开始。
① 4人一组,展示各组的游戏情况。
② 游戏后,小组派代表说说游戏中的发现。
4、出示第91页的“玩一玩”主题图。
①提问:淘气已经摸了3、5,还摸吗?
②淘气如果继续摸牌,摸到几才能获胜?摸到1可以吗?为什么?
5、第二轮游戏开始。
①展示某一小组的游戏情况。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通过今天的数学活动,你有那些想说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算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朋友们把这些题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师:屏幕上出示动态的画面:湖里有4只天鹅。
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屏幕上出现2只天鹅向湖里飞走的画面。问:湖里的这些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又飞走了2只天鹅)
师:要求湖里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并列出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4+3-2。
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再对照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比连加、连减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
让学生试着计算4+3-2的得数,计算后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配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小步骤,以突出计算的.顺序和第二步计算减法时的被减数。
2、学习先减后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注意观察,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鹅)
在注意观察 ;湖里的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要求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呢?
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板书:4-2+3
师:谁来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指名说说)
师:这道算式谁会计算呢?(指名说说得数和计算顺序师板书得数和小步骤)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4、学儿歌
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减。
三、巩固练习
(1)算式大比拼
(2)判断
(3)看图列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的我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根据算式7+2-5编个故事。
2、指导丛书第35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学生数感,并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灵活解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1
20+60 80+10 20+50
70-20 60-30 90-60
2、连加连减口算
3+2+4 1+3+4 7+2+10
10-5-2 6-2-3 15-5-2
指明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
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
要求:
(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
(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2、基础练习。出示第四题基础练习
要求:
(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
(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
师模仿售货员一个学生上来模仿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学生看,后要求学生分组模拟。
要求:
(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根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
(3)口头列式,并回答。
(4)全班反馈,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第7题,
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心和它交上好朋友吗?
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比一比谁是细心的孩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1、 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
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能认识和理解0的产生和意义。
4、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1、数数中手口一致,渗透综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
5、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
课时安排:9课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1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并且初步学会解决图画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号列车去乡下奶奶家,来算一算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图列式 PPT出示喂鸡图
同学们你们看小明正帮奶奶干什么呢地上有几只鸡出示动态小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试着把我们刚才看到的.完整的说出来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板书5+2=7
请你们再看黑板,说说又看到了什么又来了1只小鸡,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有7只了,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怎么列式计算
师板书7+1=8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来一碗米,请同学们继续看(ppt出示动态图)谁能用“原来···来了···又来了···”完整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5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A生说出题意 B你能像他这样说一遍吗C同学们齐读题意
2、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你会列式吗
板书5+2+1
3、对比刚才我们同样是求 一共有几只小鸡第一种方法是我们熟悉的,用了两次加法计算,第二种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哪儿不相同
4、师小结我们原来学的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要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把三个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可以叫它连加(板书连加)
5、认识了连加,跟老师一起读算式5加2再加1
6、这个算式当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7、5+2+1这里有3个数字,应该先算谁和谁再算谁和谁呢
8、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3【练习】三、知识运用
1、导学案出示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分组比赛
7+2+1 = 3+0+5 =
2、生活当中有许多连加的例子,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原来···来了···又来了···”说句话吗
2、同桌合作摆一摆,一人摆,一人列式计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笔,摆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据摆好的图,列出算式并且计算
3、导学案出示 燕子图 看懂题意再列式计算
4、编写连加算式
活动4【作业】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活动5【导入】拓展延伸
1、多个数连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17,18 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17,18 减几的减法。
2、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17,18 减几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沟通本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1、口算
11-5=
11-8=
12-7=
14-6=
13-4=
15-8=
14-9=
16-8=
做完口算以后大家说一说怎么做的。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实物投影仪出示第95 页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学校校园里花坛里的新栽了一些小树,你们喜欢嘛?我们要爱护这些小树苗。今天有两个小朋友在给这些小树苗浇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学生1:小红说:我只浇了9 棵,剩下的是小华浇的。
学生2:我数了数,一共有16 棵小树。 教师:从两位同学获取的信息里,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3:小华浇了几棵?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解答呢?
学生4:16-9=(教师板书)
探讨计算方法。
教师:我们以前学会了怎样算11,12,13,14,15 减几,用这种方法能算16-9 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想,说说应该怎样算。
学生1:我是这样算的: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9=1,再算 1+6=7,16-9=7。
学生2:我是这样算的:想9+7=16,所以16-9=7。
学生3:我是这样算的:把9分成6和3,先算16-6=10,再算10-3=7,16-9=7。
教师小结学习情况。
指出: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就行了。注意不要算错了。然后请学生独立计算16-9。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们从过去学的知识中找到了计算16减几的方法,表现很好,老师真高兴现在想考考你们,看看是不是真的会计算了。大家愿意吗?
学生:愿意。
出示例2:算一算17-8=, 18-9=。看谁算得 又对又快。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计算后,再在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计算。
教师:请几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甲:我是这样算的:因为8+9=17,所以17-8=9,17-9=8。
教师:真不错,算减法想加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学生乙:我是这样算的:17-8,先从17 里面拿出10,10-8=2,再把2+7=9,17-8=9。18-9,先从18 里面拿出10,10-9=1,再把 1+8=9,18-9=9。
教师:你真行。这也是好方法。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学生丙:我和他们都不一样,17-8,我把8分成7和1,先算17-7=10,再算10-1=9,所以17-8=9。18-9,我把9分成8和1,先算 18-8=10,再算10-1=9,18-9=9。
教师:看来你们的'方法还真不少。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学生丁:我是用数数的方法算的。17-8,我从17开始倒着数8个数:16,15,149,所以17-8=9。17-9,我从17开始倒着数9个数得到17-9=8。
教师: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这个方法也不错,但是算得慢,今后可以尝试其他的计算方法。我相信你能行。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们真棒,学会了16,17,18 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每个人的计算方式都不一样,今天表现得非常好,恰好今天有个小动物过生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嘛?
师:今天喜洋洋过生日,总共邀请了16 个小朋友来参加聚会,我们来看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现在来了多少个小朋友呢?还差多少个小朋友没来?
生1:来了7个小朋友。
生2:16-7=9,还有9个小朋友没有来。
师: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
师:现在所有的小朋友都来了,喜洋洋为了欢迎大家,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呢?
生:积木 师:对了,喜洋洋要给他的朋友一起玩积木,他一共拿出了17个积木,用积木来建两座城堡。我们一起来看看喜洋洋是怎么建的城堡的,你们数一数第一座城堡用了多少个积木。喜洋洋用声下的积木建了第二座城堡,你们能计算出喜洋洋建的第二座城堡用了多少个积木嘛?
生:17-8=9,第二座城堡用了9个积木。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
师:喜洋洋和小朋友玩积木游戏玩累了,好多小朋友都饿了,这时,美羊羊给喜洋洋送来了一个大的生日蛋糕来祝贺喜洋洋生日快乐,并且在生日蛋糕上插上了蜡烛,现在需要点燃蜡烛了。这个时候需要小朋友帮忙了,因为每只蜡烛下面都有一道数学算式题,只有把算式题答对了,蜡烛才会点亮。你们能行嘛?我们就来点燃蜡烛吧! 老师以抽问的形式解决这道题。
师:喜洋洋的生日过完了,喜洋洋最后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你们能做到嘛?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练习题,好嘛?
师:请小朋友们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第1,2 题。
四、课堂小结
1、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3、怎样才能有规律地写出16,17,18 减几的算式,这个问题留在下节课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能够熟练应用分与合。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5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拿3只桃子拿在一只手上。
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指名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说一说两只手各拿了几只。
2.提问: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操作。
3.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板书:分与合)
二、实践操作,学习新知1.教学4的分与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谈话: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它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请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动手摆一摆。
(2)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能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请学生上台一边说自己的摆法,一边演示桃子是怎么分的。(教师板书学生说的4的分的式子)
(3)提问:动一动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的其它分法。
(4)提问:4有这么多种分法,如果让你说出4的所有分法,一个不漏掉,你会按怎样的顺序说?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可以根据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来说4的合成。
2.教学5的分与合
(1)(张开左手手掌)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你能把自己竖着的5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2)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5的分与合。交流后组织反馈: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对能按照一定顺序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给予鼓励。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大家已经知道了4、5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又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请你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和同桌说一说,再在书上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火车上的数还没填完,你会填吗?学生做完后,同桌检查,全班反馈。
3.“想想做做”第4、5题
(1)引导学生:你能看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吗?请你接着画。
(2)请大家在“日”字格里写数,看谁写得最好看。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1。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习: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 能力: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1)、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数数,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有序的观察图,数数手口一致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
教学活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在我们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你们说的真好,正好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
二、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实物投影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能用上数字吗?
(1) 生自由说,同桌互相说。
(2) 指名说。引导学生在序地观察并一一数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字进行有序地排列。1-10也可10-1。可适当担些小问题:
(1)最小,哪个数最大。
(2)双数还有哪些,单数还有哪些?
(3)你还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引导学生数身边的物体。数字就藏在我们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2、实践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看一看,边看、边数、边交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积极表达。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回家以后把今天学过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头大象 2只兔子 3个蘑菇 4只松鼠 5个汉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树 9只鸟 10只蝴蝶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家中有很多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
教学反思
《可爱的校园》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0以内各数在幼儿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开始我没有限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说观察方法,同时体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物体最简单;然后利用同座之间互相说来取长补短,给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们一起观察教室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收获很大。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0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16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2-01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4-14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01-0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01-28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11-24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03-11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