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6 09:05:3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长城》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组词,一字组多词,理解词语:蜿蜒 崇山峻岭 了望 屯兵 堡垒 互相呼应 凝结 陡峭 气魄雄伟 奇迹

  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

  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见课件)

  (1)、长城的远景是什么样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城的长?

  (3)、课文写“长”,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看近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课文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

  (3)图文对照,指出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4)小结。

  3综观两图,学第三节。

  (1)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指挥来完成这个艰巨浩大的工程。

  3、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城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总结全文。

  1、学生画出课文中最能表现本文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

  三、布置作业。

  1、语文练习。

  2、预习第二课。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

  课文以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和贝多芬的自述三个视角,通过语言、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及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为我们展示了人物矛盾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同时也无比真实的音乐巨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看,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

  2.从能力目标看,我力求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多角度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我试图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我打算把重点放在透过人物外在的表象来把握人物内在的个性特征上;

  把难点放在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上。

  四、教法学法

  【这个环节又包括学情分析和和教法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名人话题比较感兴趣,对贝多芬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若是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则需要老师结合课堂加以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课将采用品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猜测形象,走进音乐巨人

  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我首先会让学生看一副贝多芬像,然后接着请他们听一段《命运交响曲》,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知人物外表与内在的双重性,以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随后,我将会顺势结合这种双重性对文题中的“巨人”和贝多芬本人作一解读和介绍,并与学生交流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入到预习检查环节。

  (二)初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

  简单小结学生资料和快速解决生字词之后,我将让学生速读课文,并用一句话畅谈对贝多芬的印象。接着,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理清文章思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是怎样的?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这个问题我打算先是让学生圈点勾画找出答案,然后再交流,最后由我引导他们明确。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肖像描写

  初步了解文章之后,我会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并说明理由。接着让他们重点精读课文第6至9段,勾画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联系贝多芬生平经历说说这些句子展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征?重点分析这里的原因是因为

  要让学生明白,在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来重笔刻画,才能做到以形传神,以便使用到日常写作中去。

  (四)研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再者,为了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外表与内心的矛盾与统一,并通过这个过程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一步思读课文,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自己的语言,看看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是比较触动人心的,并试着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讨论过后由我进行点拨,并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提到而又比较重要的句子进行分析。如:第20段的“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和第22段的“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等句子。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相信学生对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之时我会再一次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再次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以及他与命运不屈的斗争精神,并在这同时从贝多芬的精神方面作一简要的课堂总结。

  七、作业布置

  总结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结合本文所学到知识,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表现其个性特征。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四个生字,读准“葡萄”的字音,认清“酸,憾”的字形,理解“遗憾”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积累文中克雷洛夫的写这则寓言中有关描写葡萄的句子。

  3、展开想象,体会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了解寓言的寓意

  4、初步感受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了解作家,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什么寓言?(学生交流)

  2、寓言常常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就是——(板书课题38 葡萄是酸的)(学生跟读)

  (1)正音“葡萄”的“萄”要读轻声。

  (2)正形“酸”(师用红笔板书,学生同时书空)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的内容就是一只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学生齐读课题)

  4、借助预习我们知道这则寓言有三位作家都曾写过,(出示三位作家名字),师引读。注意:《伊索寓言》收集了伊索和其他作家的寓言。

  5、这三则寓言内容相同,写法却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三位作家,学习他们的作品。

  二、细读课文,研读描写葡萄的句子。

  1、三则寓言的内容都写了狐狸说——葡萄是酸的,那么葡萄究竟是不是酸的呢?

  请你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划出三则寓言中描写葡萄的词组或句子,读通顺。

  2、学生交流,出示:一串串的葡萄

  成串成串的熟透了的葡萄

  丰盛的成串成串的葡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

  3、指导朗读:

  (词组)一串串的葡萄

  成串成串的熟透了的葡萄(注意停顿)

  (句子)丰盛的成串成串的葡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读通)

  4、这样的葡萄你觉得会是酸的吗?

  学生谈感受,(板书:熟透了)(注意“透”的笔顺)

  出示:

  成串成串熟透了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

  5、熟透了的葡萄大家都吃过,一定是甜的。(板书:甜),读好这句句子。

  6、这样的葡萄的确十分——诱人(出示词语),你看着这样诱人的葡萄就会感觉——(学生交流,师总结出示:馋涎欲滴)

  7、引读:

  葡萄架上挂满了葡萄,——成串成串熟透了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这样的葡萄不要说去尝,就是看着也都会让人——馋涎欲滴。难怪饥饿的狐狸一看到这诱人的葡萄,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它会想——

  三、深入读文,体会狐狸的心情,了解寓意

  1、出示填空:

  狐狸的视线一落到葡萄上,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它想:。

  (学生交流)

  2、狐狸那么想吃葡萄,可为什么却说——葡萄是酸的

  3、自由读课文,找找原因。

  出示:唯一的遗憾是葡萄都挂得高高的,狐狸无论怎么也挨不近抓不住。眼睛看得见,牙齿可咬不着。

  4、出示图片,想象,狐狸为了吃到葡萄,用了什么方法?

  5、可是,葡萄实在挂得太高了,它白费了一个钟头,累得气喘吁吁,却——无论怎么也挨不近抓不住,眼睛看得见,牙齿可咬不着。这对于一只饥饿的狐狸来说,真是——遗憾(出示词语)

  6、引读:狐狸望着果园里——成串成串熟透了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可是却吃不着,为了不让自己太难过,所以它说:——“葡萄是酸的”。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7、我们再来读读狐狸说的话,读出狐狸当时的心情。

  (学生练读,交流)

  8、引读:明明是——成串成串熟透了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可狐狸却说——没有一颗不是酸的!

  你们说他说的是事实吗?(学生交流,师总结出示:歪曲事实)

  9、狐狸歪曲事实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交流,师总结出示:安慰自己)

  四、点明寓意,总结全文。

  1、狐狸吃不到葡萄,为了安慰自己,就歪曲事实,这是不对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出示寓意)

  遇到困难,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即使无法解决也不该去埋怨。

  (1)学生自由读。

  (2)听记寓意。

  2、现在这则寓言常常用来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对真正有本领的人却又非常嫉妒的人,人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吃不到葡萄的狐狸”。

  3、今天我们学习的三则寓言,讲了同样的故事,不过风格各有不同,有的比较简练,(齐读第一则寓言),有的生动具体(齐读第三则寓言),但无论哪种写法,都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即使无法解决也不该去埋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y、w和单韵母的拼法;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和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难点:

  掌握声母y、w的发音,记形和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四声。

  教学准备: 幻灯、卡片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i、u

  2、说说i、u的名称(单韵母)

  二、教学语境歌

  1、出示语境图;

  2、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师:妈妈这么关心婴幼儿,那么我们来看动物妈妈怎么做的说说圆圈内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4、教学语境歌;

  (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师范读、领读

  5、师:y和w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两个声母,这堂课我们们先学声母y。

  三、教学声母y

  1、教学声母y的读音

  (1)、幻灯:图上画的是什么?

  (2)、把“衣服”的“衣”读得轻短些,就是声母y,也叫大衣。发音时,同韵母i有点相似,但是声母y要读得响而长,韵母i要读得轻而短。

  (3)、范读、自读、指读。

  2、教学声母y的`字形

  (1)、声母y像什么?

  顺口溜:古人衣领y y y 大树杈y y y

  (2)、声母y的写法,同桌讨论。

  第一笔右斜,第二笔左斜弯,两笔写成y y y

  四、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和yu

  (1)、声母y大衣,单韵母i小衣,小i小i胆子小,出门要由大y带,大y和小i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

  (2)、比较yi和Y的区别

  (3)、yi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ī yí yǐ yì

  医 姨 椅 意

  指名读、齐读

  (4)、练习四声儿歌

  妈妈是医生,阿姨来看病,坐在椅子上,妈妈注意听。

  (5)、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和四声

  (6)、大y和小i、ü都是好朋友,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ü急急忙忙跑到y后面,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连帽子都跑掉了。

  (7)、yu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ū yú yǔ yù

  淤 鱼 雨 玉

  指名读、齐读

  (8)、教学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

  y→a→ya 说说ya是由哪两局部组成的?

  yā yá yǎ yà

  鸭 牙 哑 亚

  五、巩固练习

  1、抽读音节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区别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y i ya yu yi

  六、作业

  誊写声母y一行;

  说明: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是相对笼统枯燥的。要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就恰当地运用了情境法、图片、故事,如声母y和韵母i发音相似,为了使学生区别这两个音,把声母y叫大衣,单韵母i叫小衣,这样给它们起个固定的名称后,学生就不会再混淆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组词、抄写生字、看生字说偏旁结构、听写生字。

  课外: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22。咏华山(齐读)

  2. 学习生字“华”

  3. 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 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 学习生字词

  1. 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 开火车读生字。

  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 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 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 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 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指名按课文自然段读课文,读后正音。

  二. 讲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段。

  (1) 出示图一,指导看图,要求学生用“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的句式说出图意。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呢?

  (2) 指名读。

  (3) 小结。齐读。

  2. 讲读第二、三段。

  (1) 出示图二,小孩和先生来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是怎么来的?

  a. 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话。

  b. 怕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

  c. 指导朗读。

  (2) 下面两句是他们爬上华山后的感叹。提问:这两句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从这两个感叹号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惊讶程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 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a. 齐读四、五句。

  b. 指导看图理解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c. 指导读第四句话、第五句话。

  (4) 在山下看,白云高不可及,现在却在山腰间,如果你就是图上的孩子,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释词“情不自禁”。

  (5) 学习课文中的古诗。

  a. 指名读古诗。

  b. 师点拨:前面两句话已经点明了诗的意思,请同学们找出写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6) 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好在哪?

  a. 学习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读句子,理解“称赞”的意思。

  b. 指导朗读。

  (7) 这小孩子真不简单,他是谁?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自由读第三段。

  这个孩子是谁?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对他有所了解?

  (8)随老师齐读课文。

  三. 小结

  不知大家有没想过寇准7岁的时候,为什么能脱口吟出这样的好诗?是(使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希望,勉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四.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听写生字。

  2. 看生字,说出偏旁、结构。

  二. 朗读训练

  1.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 同桌互读。

  三. 指导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古诗。

  2. 指名读古诗,评议,说说诗句的意思

  3. 自由练习读,尝试背诵古诗。

  4. 指名背诵。

  四. 练习

  1. 口头扩词。

  顶()()()齐()()()

  2. 写笔顺。

  与 华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尽自己所能当父母的小助手,为父母分担的意识以及能力。

  2、能将自己为父母做的一两件事情清楚地记叙下来,写清自己的感受。

  3、继续培养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将自己为父母做的一两件事清楚地记叙下来,写清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从小到现在,我们的爸爸妈妈给过我们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们应该怎样关心他们呢?

  二、板书课题

  做爸爸、妈妈的小榜手。

  三、教师引导

  教师读《在帮妈妈洗头》,请学生说说感受,想一想,我们都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四、教师动员

  我们班现在就开展一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希望我们班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在家里为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小组讨论

  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自己想做哪个岗位?

  看看大家怎样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的`?

  六、作业设计选定自己的劳动岗位,做家长的好帮手。

  第二课时

  一、叙述岗位

  简单说说你们都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

  二、交流体验

  1、组内交流。

  具体说一说你关心、帮助爸爸、妈妈的事,注意说爸爸、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在这个过程有什么感受?

  2、代表汇报。

  三、作业设计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笔画出来?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做到详略得当。

  学习过程

  一精读赏析

  1。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2。班中交流评析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二。编写剧本,分组排练

  把学生分四大组将课文改编成剧本,两组写起义前的准备,两组写发动过程。

  要求:

  a/故事情节尊重原作,可加以合理想象、创造。

  b/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c/适当运用道具

  三。作业

  排练课本剧,组指定一名“导演”组织排练,要求全组人人参加。

  教后反思

  文言文学习活动是一种很紧张、很艰巨、很枯燥的活动,教学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单调刺激使人疲劳、分散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