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时间:2024-10-29 23:04:34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7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插入和删除行或列,能够合理正确设置单元格的格式。

  2.通过观察老师示范操作,学生进行上机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体会信息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逐步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插入和删除行或列的操作步骤以及对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难点】单元格格式的设置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将上节课制作的初一一班期中考试成绩表与美化格式后的该表格以截图的形式对比展示在大屏幕上,提问学生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带格式的,因为重点突出,看上去更美观。通过对单元格的格式设置可以让表格更具风格,更有条理。进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编辑与修饰表格》。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插入行或列

  教师提出问题:初一一班转来一名新同学,如何在已有的表格中增加他的成绩记录,应该怎么操作?学生思考回答出给表格添加一行新数据,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如果转来多名学生又该如何添加成绩呢?学生根据迁移思维能够回答出可以插入多行。此时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和聪明,善于动脑。教师演示插入行的步骤后请学生说出关键步骤【先单击选定行的行号,然后执行插入行命令】

  教师继续提问:学生信息已全部录入完毕,若想给全体学生进行名次排列,又该如何实现呢?学生可以回答出插入一列。请学生参照插入行的操作自主探究插入一列和给成绩表添加性别、住址、年龄等多列的操作步骤。【单击选定列的列标,然后执行插入列命令】教师继续抛出疑问:插入行和列之后,表格原有的内容会向哪边移动。【插入行下移,插入列右移】

  任务二:删除行或列

  教师继续引导提问:如果一班有同学转到了别的学校,数据记录该怎么处理。学生会给出,对该同学数据所在行进行删除操作的答案。请学生以相邻两人为单位,3分钟的时间,合作探究删除行或列的`操作是否会倒追原有表格移动。操作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回答。【单击工作表的列标或行号,选定要删除的列或行,执行编辑删除即可删除选定的行或列;被删除的列或行消失后,原来位于它后面的行或列,会顺序左移一列或上移一行】教师补充删除多行或者多列的操作方法。

  任务三:设置单元格格式

  请学生观察上节课制作的初一一班期中考试成绩表与美化格式后的该表格相比有什么区别?【字体为黑体加粗、数据居中、表头和标题行背景颜色不同、其他数据颜色不同】请学生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5分钟的时间对上节课所制作的文档进行修饰,教师进行指导巡视。时间结束后请学生总结关键步骤。【选定单元格后,执行格式单元格出现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后就可以设置表格的边框、颜色,设置表格中数据的字体、字号等】。

  (三)巩固提高

  组织学生对上节课制作的标题名为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格进行编辑与修饰,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学生积极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完成。

  请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对于表格设计的美观,色彩搭配合理的学生予以表扬,也要鼓励其他的同学不要气馁。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查阅资料思考设置数据透视的方法,下节课进行交流。

  四、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2

  教材分析:

  可视化编程包含的许多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要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会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编程,必须从理解和掌握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而学习的方法是从VB提供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组件开始,因为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和步骤简单、易于上手。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对各种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和说明,已接触了许多应用软件,具备了应用软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对程序世界的很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感触。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涉及较少,所以,本节将以“VB”可视化编程基础开始学习,对一些概念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明确。

  教学准备:

  1、精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布置制作“电子钟”应用程序任务。

  2、硬件、软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学习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

  3、策略准备: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喜悦,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Visual Basic开发环境的使用。

  2、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了解对象、属性、事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可视化编程的基本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2、VB可视化编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3、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教法、学法:

  (一)教法

  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提高、交流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这五个部分进行。

  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见到“电子钟”程序,今天我们来学习用VB制作“电子钟”程序应用程序。

  学生活动: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认真听课并思考。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回顾: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电子钟”程序需要对什么进行判断?涉及到程序设计的.哪种软件?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联结新旧知识。

  新课学习

  布置制作“电子钟”程序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利用VB可视化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可自主学习,参照教材第75—84页部分完成该任务。

  (1)建立工程

  (2)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3)设置对象属性

  (4)编写程序

  (5)调试运行程序

  (6)保存和编译程序

  学生活动:听课、思考,探究、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自觉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拓展提高

  (1)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继续完成上面基本任务,可寻求同伴指导。

  (2)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电子钟”程序界面进行修饰完善,自主学习,添加相应控件。鼓励这些学生指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达到共同进步。

  (3)思考:制作真正的“电子钟”程序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关注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部分作品。

  学生活动:展示、表达、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激励、诊断、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作业

  (1)涉及哪些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2)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3)如何设置和读取对象的属性值?如何调用对象的方法?

  (4)简述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回答。

  设计意图:提升认识

  全面阅读教材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巩固、准备。

  板书设计:

  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

  一、认识可视化界面

  VB界面、事件、对象、属性。

  二、编程体验

  1、数据表格化处理的一般过程:

  2、表格一般由、和三部分构成。

  3、表头由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对应,用于保存的数据。在数据区域中的每一行,称为。

  第二环节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1、一个电子表格文件称为电子表格的一个,它可以存储多个。

  2、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3、第F列与第六行交叉处的单元格地址是;从A2到F10所形成的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可用单元格地址表示为。

  4、激活单元格的方法有:。

  5、在单元格中输入完数据后,可按键进行确认。

  第三环节利用公式计算

  1、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公式的开头字符必须是。

  2、改变工作表中的数据,由公式所得到的运算结果会不会自动发生改变?

  3、探究:将公式复制到不同的单元格中时,公式中所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会不会发生变化?

  第四环节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1、表达式“B3+C3+D3+E3+F3”如果用函数表示,可以写成。

  2、单击编辑栏前面的插入函数按键

  ,打开的对话框是。

  3、Excel中提供了丰富的函数,这些函数的语法与功能,可在中查到。

  自我反思

  1、学习过程:

  遇到的困难:

  存在的困惑:

  2、学习成果:

  已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未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网站规划的一般创建步骤。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网站规划的创建步骤,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感受网站规划的重要性,养成做事有计划、勤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网站的规划步骤。

  【难点】网站的合理规划。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网站与哪些。百度、新浪。并提出是否想在网上建立一个类似于网站的一个新空间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该如何规划呢?抛出疑问引入新课——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二)新课讲授

  1.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

  教师引导并提问写作文之前需要确定作文主题,那制作网站的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学生通过类比得出确定网站的主题。教师补充:还需确定网站的风格,网站主题就是网站的体裁,能够确定想要什么人来访问。风格就是给浏览者的整体感受。教师继续追问,若想建立“情感小屋”网站,该如何确定主题和风格。请学生以同桌两人为单位,限时3分钟讨论。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情感小屋浏览对象是同学或同龄人,风格应讲究色彩搭配,图文并茂】教师点评学生确定的主题很到位,对网站风格有自己的思考。教师补充讲解在设定主题及风格前可进行换位思考,思考用户希望看到什么风格的网站。

  2.设计网站结构和版面布局

  教师多媒体展示“情感小屋”结构图,并提问学生类比写作文,结构图对于网站的.功能是什么。【将网站的子主题确定,能提高建设网站的效率】教师点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很强,并表示在建设网站前可将结构图画出。在确定结构和内容后,需要对网站整体版面布局,请学生自主探究出网站版面有哪些布局类型。【T型、口型、三型、时尚型四种结构布局形式】教师可以点评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很强并补充说明四种结构布局形式的特点:T型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口型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时尚型以一张精美的图片作为页面的中心内容;三型页面上横向摆放两条色块,将页面整体分割为四部分,色块中大多放广告条。

  3.收集素材及选择制作工具

  教师向学生展示淘宝网站,并提问每个网页上包括哪些素材。预设学生可以回答出文字、图片、视频、声音。教师补充在框架搭建完成后需收集网站相关素材,请学生自主思考网站应如何收集多种类的素材。预设学生可以回答出自行利用工具创作,网上下载等教师补充:收集的信息应分类管理,便于查找及使用。教师接着提问学生:大家所了解制作网站的工具有哪些。Dreamweaver、FrontPage等。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对相关工具有所了解。教师补充:Dreamweaver、FrontPage是属于可视化工具,适用于初学者,文本编辑类工具有记事本、hotdog,适用于专业设计者

  (三)巩固提高

  在了解网站规划的步骤后,开展一个小游戏,以开火车的形式请学生依次讲述网站规划的一般步骤。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上课很积极、认真。并进行补充。

  作业: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制定一个网站规划方案,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电子标签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电子标签的应用。

  2、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学习电子标签,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激发对科技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难点】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过收费站时通过ETC自动扣费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扣费系统是如何锁定目前通过的车辆信息,是否他们也有“身份证”可以被识别?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电子标签。

  (二)新课讲授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常见的含有电子标签的物品(珠宝电子标签、门禁卡等)图片,并采用教授法介绍电子标签的'用途,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教材中的文字,总结电子标签的用途:电子标签主要附着在被识别物体上,存储与物体相关的信息,运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非接触读写存储器上的信息。在物联网中,电子标签如同物体的“身份证”一样。

  在得出用途后在大屏幕上展示被拆解的电子芯片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电子标签是由哪些部件决定他有这样的用途呢?

  【天线】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出学生鼓励、正面的评价,如:观察仔细,总结到位等。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电子标签的内部主要由芯片、天线(线圈)等部件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刚图片中有无电源对电子标签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同桌两人进行讨论,得出其分类和其主要特点,

  【可分为有源电子标签(主动标签)和无源电子标签(被动标签)两大类。无源电子标签是最常见的电子标签,当读写器检测到电子标签时发出电磁波,在电子标签周围形成电磁场,电子标签从电磁场中获得能量激活标签中的芯片,芯片产生电磁波发送给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则由自带的电池提供】

  教师并给出积极的评价,如:阅读仔细,归纳概括能力强等。

  之后教师介绍电子标签不仅可以根据有无电源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分类的表格,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尝试根据读写方式、频率高低对其进行分类并填表,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涉及频率高低时,可以从频率、感应距离、读取速度和穿透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请小组代表进行分析和陈述,学生回答观察结果。

  【按照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读电子标签和读写电子标签。只读电子标签只可阅读,不可写入,成本较低;读写电子标签,可读可写,成本较高。按照频率高低,可以将其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和超高频电子标签。低频电子标签的频率范围为100-500kHz,以125kHz为主,感应距离较短,读取速度较慢,但穿透能力好;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10-15MHz,以13.56MHz为主,感应距离较长,读取速度较快,但穿透能力一般;超高频电子标签,频率范围为850-950MHz以及2.45GHz,感应距离最长,读取速度最快,但穿透能力差】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进行鼓励,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总结,从而得出不同的电子标签的分类所得到的结果表格。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学习的部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电子标签,指出其组成部件的名称;观察身边的各类卡,观察它们是否属于电子标签吗?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中的物品哪些使用了电子标签,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电子标签,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5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掌握Word的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了解Word窗口的组成和使用。

  掌握Word的文档的新建保存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在实践中能运用本课知识初步使用Word进行基本文字处理操作。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上的创新精神和积极参予的热情。

  层次目标

  较高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在熟练运用完成本课操作基础上灵活应用。

  一般层次:掌握本课知识,能熟练运用完成本课的操作

  较低层次:记住本课知识,能完成本课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知道Word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教学难点 :

  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电脑室 软件:Word 20xx 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

  导言

  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计算机在文字处理这方面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是工作在Windows98环境下的Word20xx。

  提出问题

  了解有关Word知识。

  如何启动Word?

  认识窗口的组成?

  如何新建Word文档?

  如何输入文字?

  如何保存Word文档?

  如何退出Word?

  活动过程

  1、备注:学生根据问题看书自学 (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2、启动Word20xx让学生示范:(广播教学)

  (1)直接启动 (2)从菜单启动(3)快捷方式

  根据以前所学的画图的知识归纳出启动Word的方法。练习启动Word

  学生练习:用以上两种方法启动Word20xx

  提示:启动Word还可以用桌面上的快捷图标

  3、 20xx窗口

  (1) 学生自学:看书

  认识各部分名称:教师用教鞭标出窗口各部分位置,学生说出其名称(广播教学)

  (3)认识各部分作用:教师对各部分作用做简单示范及说明

  标题栏:改变文件名,让学生体会到它是用来显示出当前的文名

  菜单栏:点击各菜单,让学生看看各下拉菜单内有什么内容,并示范其中一两项。

  工具栏:点击各工具栏,注意与菜单栏作比较。

  标尺:调出标记,并用其对页面作一些简单调整。

  编织文章的页面:在页面上示范输入几个汉字。(叫个别学生示范)

  滚动条:拖动滚动条,并提示学生与上学期学的画图软件中的滚动条作比较。

  状态栏:改变当前光标位置,让状态栏上的数值发生变化,以说明其是用来显示当前状态的各种信息的。

  4、Word文档的新建

  演示并讲解:当我们启动Word时,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空文档,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新建文档演示建立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总结出新建文档的方法: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及利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并按步骤操作

  在文档中输入文字

  演示并讲解:当插入光标在编辑区中闪动时,我们就可以在Word中输入文字了,利用键盘我们可以输入“英文”要输入汉字,需要先启动汉字输入法,我们在前面的第五课、第六课已学过了,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Word中来。(边讲解边演示)

  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组织材料练习输入文字。

  保存文档

  演示并讲解:在Word中的文档可以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保存的方法和我们在画图中所学的大致相同:单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名字,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学生把刚才输入的文件保存起来。注:Word文件的扩展名为.doc,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来保存。

  退出Word

  讲解:退出Word的操作步骤与退出画图程序的操作相同:单击Word窗口的关闭按钮或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学生实践操作退出Word注:如果文件修改后尚未存盘,在退出Word时会出现提示是否存盘对话框

  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ord的启动、退出、文档的新建、保存、窗口的组成和在文档中输入文字,在记住知识的基础上要反复练习至熟练。

  操作练习:

  1、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启动Word,记住步骤;

  2、文字输入练习

  3、Word启动和退出,文档的新建和保存。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6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安全使用

  教学目的:

  1、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2、认识计算机病毒防护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认识计算机病毒。

  教学过程:

  引言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必然会产生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问题。所以,在教学教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规范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职业道德。例如:有些人未经批准去使用某部门的计算机,有的没有征得软件制作者的许可就去拷贝该软件,有的人把别人制作的.软件稍作改动就作为自己的软件去发表等等,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不但要学生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还要培养学生对各种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进行防治计算机病毒知识的教学,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计算机病毒通常具有的几个特性,掌握预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1、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安全的定义。请同学们阅读书P10。课后找有关信息资料了解计算机安全性法规。

  2、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中生存,危害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下:

  A、隐蔽性

  B、传染性

  C、潜伏性

  D、可激发性

  E、破坏性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4、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常见的病毒表现一般有:

  屏幕出现

  系统运行不正常

  磁盘存储不正常

  文件不正常

  打印机不正常

  5、病毒的防治

  隔离来源

  控制外来磁盘,避免交错使用软盘。

  静态检查

  定期用不同的杀毒软件对磁盘进行检测。

  发现并及时清除病毒。

  动态检查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异常现象,发现情况要及时检查。以判别是否有病毒。

  6、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培养信息道德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提高知识产权的意识。学习《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7、小结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怎样预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软件受那些法律的保护?现在请同学们归纳回答。

  布置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2、怎么预防计算机病毒?

  3、计算机软件受哪些法律的保护?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Photoshop软件界面的组成,能给曝光不足的照片调整亮度。

  2、通过观看步骤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和参与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电脑,在修补照片的过程,提升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整照片亮度的操作步骤。

  【难点】Photoshop软件主要的功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对比:在多媒体上展示两幅内容相同、主题不同的作品。教师设置问题:这两幅作品更喜欢哪一个?学生观察后回答【更喜欢第二个作品,因为第二幅作品更亮一些】教师继续阐述:第二幅作品是用Photoshop软件调整了亮度,使图片更美观。进而设置问题:这种操作是怎么做的呢?通过问题激发起学生的疑问,顺势导入本节课课题——《美化照片秀风采》。

  (二)新课讲授

  1、认识软件界面

  教师引导学生用之前运行软件的方式,打开Photoshop软件。学生操作,具体步骤“所有程序”—“Adobe Photoshop”—“CS3”命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口,提出问题:界面都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观看窗口给出【分别有属性栏、工具栏、画布区、状态栏、面板区】。待学生了解界面之后,教师会继续提问:怎样显示和隐藏“工具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操作。上台演示操作结果为:把鼠标放在菜单栏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栏中单击工具栏即可。教师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和鼓励,之后再次提出问题:如何打开照片呢?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之后由小组代表回答【选择“文件”—“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点击想要的图片,之后单击“打开”即可】。

  2、调整照片亮度

  教师再次展示作品,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快速调整亮度、修复照片的曝光不足与曝光过量的问题呢?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模仿的步骤为:“选择”—“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教师继续设置问题:在“亮度/对比度”的对话框中各个按钮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自己操作,在操作的时候得出答案【滑块向右滑动,亮度升高。向左滑动,亮度降低。对比度也是同样的道理。设置完之后,点击“确定”】。之后,教师提示学生保存文件。具体做法是“文件”—“存储为”,之后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3、知识库—Photoshop主要功能

  教师提问:常用的图像加工软件都有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画图”软件、Fireworks等】教师继续设置问题:阅读教材,思考Photohop的主要功能都有哪些?学生观看教材之后举手回答【Photoshop可以进行平面设计,例如图书封面、招贴等。有的学生回答,还可以制作效果图、照片处理等】。对于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进行补充:还可以进行网页制作、绘画等操作。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布置任务:创新园的内容:调整照片的亮度和对比度。

  (四)小结作业

  1、小结: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探索如何修补照片的瑕疵,下节课一起交流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8

  一、课程设计:

  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10—17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18岁时可达到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端重要,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记忆力的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二)知道一些记忆规律,初步掌握几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一)心理测验

  (二)操作训练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记忆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记忆力评估: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记忆力评估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答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记忆力状况、自己使用的记忆方法,以及什么记忆方法更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故事引入"2分钟"

  "记忆出众的张安世"—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他文武双全,记忆超群。一次,学馆里丢了几箱书,汉武帝又急着要看,有人便推荐张安世去给汉武帝背诵,张安世果然全都背了出来。后来,书找到了,拿来与张安世背诵的记录一核对,一字不差。

  2、基础知识:记忆与记忆规律"6分钟"

  ①记忆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过程。

  ②记忆规律

  1、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图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P10)

  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

  一个月以后的保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说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

  2、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

  3、识记处在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忘记,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能力训练"18分钟"

  (一)再认能力评估和训练:向学生一一呈现第一套单词卡片,让学生记住。每张卡片出示时间约为2秒,卡片之间间隔时间为2秒。第一套材料祟完一分钟后,将第一套卡片和第二套卡片合在一起,以出示时间3秒、间隔时间2秒依次向学生出示。叫学生作出判断,哪些是已经看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记分方法:全对得100分,计分公式: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分数= ×100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二)数字—汉字配对作业

  先将数字—汉字配对材料展示5分钟,让学生识记。休息1分钟,再展示数字,让学生配上汉字。正确匹配一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

  (三)意义记忆能力训练,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故事"猫号",后由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讨论从记忆规律和训练中得到什么启发,4人一组,各小组代表轮流参加全班交流。 "15分钟"

  四、教师归纳,要点如下:"5分钟"

  1、充分利用意义识记

  2、排除记忆内容间的相互干扰

  中间内容多复习几遍;分散记忆、转换记忆,造出更多的头尾来;利用清晨、晚上临睡前的时间

  3、进行尝试回忆;边看边记,勿只看不记

  4、尽快复习,减少大量遗忘

  5、善于遗忘,忘记无关紧要的东西

  6、善用记忆术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9

  一、学习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前三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大多数软件课的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有点乏味,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又会造成学生毫无目的性的状况,因此,在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通过观看视频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然后设置录入和修改数据范本的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调整列宽与行高,及对工作表的标签改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数据表范例的基本操作,增加学生对Excel软件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入Excel软件的教学,让学生观察视频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设置录入数据范表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通过设问、探究、演示、练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掌握数据的录入与修改,列宽与行高的调整,以及数据表标签名的更改。

  2、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

  1、什么是行、列?

  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

  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布置任务一: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趣味运动会比赛名次”,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调整表格列宽提问:

  1、如果想单元格A1不“侵占”后面的单元格,那么该怎样操作呢?如果学生发现了解决的方法,请学生演示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否则由教师演示。

  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给工作表标签改名一个Excel工作薄文件内往往包含多少个工作表?我们可以把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看作一个作业簿,簿内有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就是一个工作表。工作表默认名为Sheet1,Sheet2、、、为便于识别,可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布置任务二:将工作表标签“Sheet1”改名为“初一运动会”。思考: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通过比喻,促进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思考、回答问题,并上机操作。根据以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Excel文件的保存和退出。综合练习完成书本后面的实践

  1、在工作表Sheet2中输入初一计算机成绩。

  2、把工作表Sheet2标签分别改为“初一计算机”。

  3、把工作簿以文件名“计算机成绩表”存盘。上机操作。综合应用,巩固技能。

  3、教学评价

  (一)填空题

  (1)Excel工作表中的一格称为( )。为了标识表中的每一格,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每格都有一个名称,如图1所示,我们将当前选中的格称为( )。

  (2)在Excel工作表中每一格默认的宽度是8个字符,最多可以存放到3200个字符,即每格最多可以存放( )个汉字。

  (二)选择题

  (1)Excel是一种( )

  A、系统软件

  B、程序语言软件

  c、应用软件

  D、操作系统软件

  (2)以下( )不是Excel的功能?

  A、制作表格

  B、各种复杂运算及分析c、数据管理

  D、图像处理

  (3)Excel的电子表格文件也称为( )

  A、工作袋文件

  B、工作簿文件

  c、工作表文件

  D、工作夹文件

  (4)Excel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 )

  A、ppt

  B、wps

  c、doc

  D、xls

  (三)判断题

  (1)第一次新建Excel电子表格文件时,标题栏内显示的缺省文件名是“sheet1”。

  (2)在Excel工作表中包括了许多行与列,其中列标号为1、2、3,行标号为A、B、c。

  (3)在Excel工作表中行标号为1、2、3,最多可以到65536行。

  4、教学资源:Excel第一节、ppt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Excel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1)课堂的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0

  教学内容: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

  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不但人体会感染病毒,电脑也会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类媒体对计算机病毒的报道越来越多。同学们一定听说过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很多危害,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交流一下你们听说过的病毒以及病毒会给计算机带来一些什么危害。

  (请同学交流)

  二.新授:

  (一)信息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其实啊,电脑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就像“写字板”“画图”一样,不过“写字板”“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做事情,而电脑病毒只会给我们的电脑搞破坏。

  刚刚同学们讲了很多病毒以及它们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电脑病毒的特征:

  (1)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依附在别的程序上,这样就不易被察觉和发现。当病毒事先设定的条件得到满足时,计算机病毒便发作,对计算机系统发起攻击。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都有很强的自我复制能力,这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它可以随着带有病毒的软盘、光盘、电子邮件等,通过交替使用和网络,迅速传染到别的计算机系统。

  (3)破坏性

  刚才也有同学讲了很多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删除数据、修改文件、抢占存储空间。计算机病毒甚至可以使一个大型计算机中心的正常工作中断,或使一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危害到国家经济和安全。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同学们现在知道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多么大,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和害怕。只要加强预防,就可以减少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交流发言)

  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因此不要随便与别人通过软盘光盘交换数据。如果必须使用他人的软盘和光盘,可以先用杀毒软件检查处理以后再用。

  (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

  只要计算机连在网络上,就有被病毒传染的可能,因此在网络上浏览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轻意去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

  (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

  养成隔一定时间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的习惯。但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杀毒软件。同时,要注意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安装病毒监视软件

  现在有不少杀毒软件都提供了这种功能,它能够在系统中安装一个监视器,时刻监视系统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即会自动报警并运行查毒软件。

  (二)网络上的道德规范

  刚才我所讲的'四点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只是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注意的,而且也是同学们比较容易做到的。做到了这四点,同学们以后在使用因特网时就会减少由计算机病毒带来的许多麻烦和苦恼,但是,就像一切事物都有着两面性一样,我们都知道因特网在为人们打开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使用因特网时要注意做到:

  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

  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4、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这四点要求就需要同学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做了,只有自己加强自身修养,遵守道德规范,相信同学们会在网络的世界里找到一片新天地,享受到网上冲浪的感觉。

  (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上网,上网就要与计算机打交道,目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它极大地提高了科研、生产、学习和管理效率,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因此学习信息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社会,一个人如果不掌握信息技术,就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从而很难立足社会,更谈不上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信息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就来给同学们讲一些建议:

  1、多实践

  2、勤动脑

  3、善应用

  (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四.课堂反馈:

  作业:练习一、二。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1

  教学目的:

  1、认识电子邮件

  2、学习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

  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

  制作电子邮件,收发电子邮件,附加文件的邮件。

  教学难点:

  收件人地址,电子邮件是否发出。

  教学步骤:

  一、 复习引课

  上节课我们浏览了internet网,看到了许多好的网站和漂亮的网页,也下载了部分软件和文章。我们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啦?又怎样让他们得到啦?有什么办法?(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传呼等)有没有一种既有打电话的快速,又有信件的`通讯方式啦?那就是电子邮件。

  二、 讲述新课

  一)、基本知识

  1、拨号上网

  2、启动outlook Express

  3、认识outlook Express界面

  1)、文件夹窗口

  2)、邮件主题列表窗口

  3)、邮件预览窗口

  二)、发电子邮件

  1、制作电子邮件

  1)、单击“新邮件”

  2)、认识新邮件窗口

  ①收件人:

  格式: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如本校:stu___@local

  如国际:

  ②“抄送”和“密件抄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

  ③“主题”可自己命名

  如:信件、通知等

  ④“正文”书写要表达的内容

  3)、附加文件

  方法:插入――附件――选文件名――单击“附加”

  注:可附加别的软件编的文章,图片、软件等。但收件人方必须有该软件。

  4)、保存电子邮件

  方法:文件――保存――草稿

  5)、发邮件

  ①方法:单击工具栏的“发送”

  ②论证邮件是否发出

  方法: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已发送文件夹。如已发出,则显示该信件。否则,单击发件箱,选定该邮件,单击“发送和接收”发送该邮件。

  6)、实习操作

  ①告诉学生老师地址jzl@local

  ②让学生给老师发邮件一封

  三)、收邮件

  给学生演示收他们邮件的方法:单击outlook工具栏“发送和接收”按钮。

  四)、浏览邮件

  方法:①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收件箱,单击浏览的邮件,可在邮件浏览窗内浏览。

  ②双击邮件列表窗的电子邮件,可打开要阅读的邮件。

  ③双击附加文件邮件,即可打开该文件。(必须有该附加文件的软件,如文本word、解压缩软件等)

  三、 实习操作

  任务:1、同学互相收发电子邮件。

  2、老师向部分学生发电子邮件,要求回复。

  3、向全班同学展示部分学生接收的邮件及附件。

  课后小结:

  本堂课抓住了学生想发电子邮件的这一兴奋点,不段的贯川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相发邮件,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文 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常见的图表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图表的不同类型,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会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常见的图表类型及特点。

  【难点】图表的合理选择。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授课之前,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不同的图表类型,比如折线图柱状图等引导学生们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表类型能很容易知道数据的含义。此时我会再次的提出问题:这些图表的名称和含义都是什么?进而引出本节课内容《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柱形图

  教师提出问题:班主任老师想快速的在256名学生中找到分数最高的那一位同学,是否有好的办法。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讨论2分钟。学生讨论后回答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同学说可以一个一个比较,最终找出来,但是由于数量较多容易出错;而有的同学思维比较灵敏,说可以通过Excel中的统计图表插入柱形图,最高的那一条就是老师要找的`那一位同学。教师可以点评学生都很活跃,之后进行总结补充:柱形图是一种直方图,用竖直的矩形表示数据。矩形的高度,反映的是数据的值。实际应用时,经常用不同颜色的矩形区分不同的数据项。通过柱形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项之间的差异。教师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某地区12年来饮食结构变化的柱形图,请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讲解,解释该柱形图的含义。【不同颜色的矩形分别表示粮食、肉类、水果和蔬菜、牛奶等数据项,反映了四个统计年度中,当地居民所摄入四类食物的百分比。】

  任务二:折线图

  紧跟着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想了解某些学生近6个月成绩的表现情况,应该怎么办?柱形图是否还能清晰的给出结果呢?预设学生都摇头,预习过的学生能给出可以通过折线图来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然后提问折线图的意义是什么?【折线图用一些以直线相连的点表示数据,点在图表中的横向位置,对应着它所属的数据项,纵向位置对应着它的值,折线图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带领学生观看班级近6月的成绩折线图表,一起分析成绩变化的原因。

  任务三:饼图

  教师进行讲解,如果想查看某一个数据占总数据的的百分比应该用饼图。然后通过展示地壳中几种元素占比的饼图为例,进行细致讲解饼图的具体含义。讲解完毕后,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一起总结饼状图的每个模块代表的意义。最后请学生代表回答。【饼图用一个圆表示全体数据,用圆中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数据项。扇形的面积对应的是数据的值】教师适当补充利用饼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项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提高

  小游戏:在多媒体上将统计图表类型和图表特点打乱,请举手最快的同学上台连线,将图表与其特点对应起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于同一份数据分别用三种统计图表进行表示。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3

  学习目标

  1、复习word基础知识。

  2、复习word基本操作。

  3、打字练习。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学习过程

  方法设计

  利用中考考试系统进行模拟考试练习,检测学生对word这部分的掌握情况。

  时间30分钟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操作、应用

  总分:100分

  一、学生登录考试端,输入准考证号,点击登录,比对信息是不是正确,进入考试,待数据读入完成后,开始考试。

  二、注意事项:

  1、进入系统后,不要随意退出系统。

  2、等数据读入完成后,再开始考试。

  3、应用题部分有时间限制,提醒学生注意倒计时。

  4、应用题部分输入法的切换,Ctrl+ Shift或Alt+Shift键。部分特殊符号的输入。

  5、操作题部分,直接点击前面的.图标即可,做过后,注意保存,并关闭题目。

  6、考试时间到,系统自动收卷。

  三、考试评分

  考试结束后,进行系统评分。

  四、试卷评析

  当堂分析学生成绩,对题目进行评析。

  介绍题目要求

  巡视指导学生正确进入方法

  利用屏幕广播进行成绩。

  将学生成绩导出,交班主任。

  教后反思

  1、客观题部分题目过多,学生掌握不熟练,这部分时间用时过多。

  2、操作题部分不注意保存,做了没得分。

  3、应用题部分,输入法的切换不熟练。

  4、成绩很不理想,每个班利用课外活动再加一节课进行练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4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域名的概念和格式,解释域名和IP地址的关系。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交流能力。

  3.在参与讨论、游戏等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域名的概念及格式。

  【难点】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带领学生回顾网络终端之间如何实现相互访问,并随机请学生回答。预设学生能够较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的答案:通过IP地址进行相互之间的访问。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对于之前所学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之后教师顺势提出“IP地址作为一串数字并不好记忆,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代替IP地址去标识网络终端?”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新课——因特网的域名地址。

  (二)新课讲授

  1.域名的格式

  首先,教师给出一些常见域名,请学生以横排四人为单位,给学生3分钟时间,对比这些域名的共同特点并尝试总结出域名的组成和格式;活动结束后随机抽取小组代表说出他们的讨论结果。【一个完整的域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英文句号“.”来分隔】接着,教师讲解访问顺序:先写要访问的服务器名,如“www”,再从“小”到“大”书写这个服务器所在的地址,规定最后一个英文句号右侧为顶级域名或一级域名,如“.com、.cn”,左侧的部分为二级域名,二级域名左侧为三级域名,以此类推。教师设置自主探究,请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卡片后说出DNS的作用。【实现IP地址和域名之间的翻译】最后,由教师补充介绍域名管理机构:全球为“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中国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ping命令的使用

  首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用ping命令测试连接状态的.内容,说出使用的ping命令的注意事项。【命令为ping+空格+本机IP,空格不能少】教师补充:而ping命令查找一些域名的IP地址的命令格式为:ping+空格+域名。教师请学生尝试自主完成用ping命令查找一些常见域名的IP地址,并将查询结果填写在教材的表格中。填写完成之后,请学生将查找好的IP地址输入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后按回车键,验证自己查找的域名的IP是否正确。最后,通过观察发现域名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明确“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这一内容。

  (三)巩固提高

  教师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在多媒体上展示常见的顶级域名并给学生一定时间识记;然后进行课堂小游戏:教师给学生发放顶级域名和对应机构、国家的小卡片,请学生以横排4人小组为单位快速将相对应的卡片拼在一起,速度最快的小组获胜。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必要时由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

  作业: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DNS的工作原理,用Word制作资料小卡片并与其余同学分享收获。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FLASH动画制作中第二节《基本的动画控制方法》的第一个内容:“运用引导层来控制动画”。按照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而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对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的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的去探究去创新。《基本的动画控制方法》是前面制作简单动画基础上的一个拓伸,可以说它是FLASH的灵魂所在。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一个基本动画的制作掌握FLASH中引导层的使用,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对FLASH动画制作能够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品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态势。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考虑到他们以往对FLASH的接触程度不同,而且对我们学校而言,有普通班、艺术班之分,并且同一班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又有差异,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做不同的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如何创建一个引导图层

  2、难点:如何在引导图层中设置动画的时序

  五、教学方法

  1、教法: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而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我选用情景启发、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把自主探究学习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2、学法:本节课以实践为主,把引导学生操作作为教学主线,所以我将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鼓励大家相互协作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够自主探究的去学习,并且能有所创新。而且让同学之间进行演示评比,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环境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安装有FLASH 5简体中文版软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可以用绝大多数同学能够理解的“地球绕太阳运行”这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引导课程的核心内容。同时可以将其动画效果以及教材中电子沿椭圆轨道运动动画演示给同学们看,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任务驱动

  通过这两个动画效果的分析我们将它们的制作过程大致都分为三个阶段:

  (1)制作电子或地球

  (2)制作引导层轨道

  (3)实现电子或地球沿轨道运行

  这样以来我们就把这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层教学:

  (1)动手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只需针对每一阶段对照教材中相应的内容有目的性的来完成,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将本阶段的任务做好,不要急于求成。

  (2)动手能力稍好一些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完成电子沿椭圆轨道运动动画。

  (3)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做地球绕太阳运行这个动画,提示他们可以对比着教材中的那个动画来做,而且还要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

  3、教师指导

  学生看教材做的过程中,肯定有疑问,教师指导前要仔细观察,并能够提前预测:比如在画小球和椭圆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引导层有什么作用,如何添加等;做地球绕太阳运行动画时轨道如何画好,各图层间的位置该如何调整等。

  然后再进行分层指导:对于共性问题要适当的给所有学生指出来,而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间接给他指出来,比如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先独自解决,然后老师再加以辅导。而且整个过程应鼓励小组同学间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发挥团队作用,使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并且老师的演示应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

  4、实践探究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一直是一个引导者,而学生是主体,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未知知识的能力。所以完成各自任务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究以下两个题目:

  (1)如何实现两电子在椭圆轨道上的追赶运动?

  (2)在地球绕太阳运行动画的基础上,怎样实现添加另一颗或几颗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动画?

  5、展示评价

  老师在观察学生做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时的做出小结,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做。同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师生互动,对学生做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做的好的,有所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而对做的差的也要给其鼓励,使得整个评价过程是肯定的,这样可以调动大家以后学习的积极性。

  八、说课小结

  本课的设计思路虽然整体上是进行分层教学,但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进行分解,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会引申,探索未知知识;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相互探究来激发大家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评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相互间进行批评改正,从而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启动flash5的方法,熟悉它的界面。

  2、掌握引入一个已有动画的方法,并观看自己所引入的动画。

  3、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flash5基本技能,启发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学会独立使用flash5软件。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锻炼学生,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flash5的时间轴、舞台、绘图工具以及浮动面板的功能。

  教学难点:

  给图库中的对象进行分类,以入图层的命名。

  教学方法:

  讲解法、操作法、演示法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是啊,我想,每位同学都有伴随动画片一起成长的经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看过许多难忘的动画片,大家想知道这些精美的动画片是怎么做出来的?(生:想知道)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动画的软件:flash,flash5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作动画,还能做广告宣传等,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逐渐接触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首先指导学生启动flash5,让学生熟悉flash5的界面,了解时间轴的作用、舞台、绘图工具及浮动面板。

  (2)合作学习

  现在就让我们启动flash5动画软件吧,首先同学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来进入,和启动其它软件的方法一样,开始—程序—flash5,或者在桌面上有可直接双击进入。

  师让生观察flash5界面并讲解:

  1、时间轴:

  它像电影的胶片,每一小格代表动画的一帧,帧里面装载着动画内容。当你对某一帧进行编辑、修改的时候,只要用鼠标点时间轴与它相对应的小格就可以进入这一帧的编辑状态。

  2、舞台:

  flash5编辑区有一相非常形象的名字,叫舞台。它是创建动画和动画演出的场所。这和以前学过的我们常常把编辑区看成画布和白纸的方式不同。

  有了舞台就要有演员,flash5中的演员是什么呢?它们叫图形和元件(组件),图形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用绘图工具画的或“导入”的图片,元件是什么呢?它是组合在一起的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动画效果的按钮,还可以是一段动画,在flash5,中叫“影片剪辑”。

  绘图工具:

  和我们以前学过“画图”软件中的绘图工具差不多。

  浮动面板:要制作一部动画片要有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了进行这些设置,flash5中设计了很多浮动面板。它们分布在屏幕的右侧。这些面板可以在屏幕上随意拖动,来回切换,如果嫌碍事,还可以关闭。如果弄乱了,你可以通过窗口——面板位置——默认规划命令把它们恢复过来。

  好了,我讲了半天,大家对flash5一定有所了解,一定想试试操作了吧,下面我们就来作一个最简单的动画——大海中的一个小鱼在游来游去。

  (一)制作动画

  1、启动flash5

  2、导入图片

  3、在预览窗中出现一条小鱼,单击按钮可以预览动画

  4、用鼠标拖住预览窗中的鱼,将它拖入舞台,随意放在舞台底部。

  (二)预览动画

  可通过“控制”菜单下的“测试影片”进行测试。

  (三)保存文件

  和以住我们保存文件的方法一样,不再重复。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生回答)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要多观察、多动脑、勤动手,制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好吗?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难点】

  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的文字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

  1.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你认为Word有哪些功能?Word具有对文章进行编辑、修饰、排版、打印等功能。

  2.启动Word

  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1)“开始”按钮;(2)快捷方式图标。

  3.认识Word窗口

  教师提出要求:自学Word窗口的`组成,完成书中第95页练习1(写出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

  4.新建Word文档

  自学新建文档的两种方法。自学后要求学生小结新建文档的方法。

  (1)使用菜单。(2)使用工具栏按钮。

  5.输入文字

  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

  6.保存文档

  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新建一个文档,重新输入一篇文章,然后仍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会出现什么情况?

  (3)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什么?

  7.退出Word

  如果退出Word,当前编辑的文章没有保存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处理?

  三、课堂练习

  启动Word,要求将练习3以“笑脸病毒”为文件名保存文件。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小结,强调:①一段文字输入完毕后,按一下回车键,在该段后会产生一个回车符,表示一个自然段的结束;②Word文件的默认类型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过菜单中的选项实现,工具按钮可简化操作。

  五、布置作业

  用Word写一篇日记。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1-21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0-26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11-16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09-19

(精选)初中信息技术教案06-08

[经典]初中信息技术教案06-19

(精品)初中信息技术教案07-16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荐]07-16

(通用)初中信息技术教案06-21

【通用】初中信息技术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