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7 10:06:41 九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初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初三语文教案

初三语文教案1

  一、说教材及学生

  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鸟鸣涧》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图,春夜,深山空旷,万籁无声,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忽然,一轮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满山林。被月色惊扰的山鸟,时而啼鸣于深涧之中。诗人以花落、月出的动态和鸟鸣的声音,非常生动深刻而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春山月夜的清幽闲静。这种静境因为有声音动态而显得富于生机和情致。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

  这首诗主要描写深山幽谷夜晚寂静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充满了静谧的意境,但“花落”“鸟鸣”“月出”写来静中有动,动中见静。是很成功的写景诗,如同一幅线条清朗的水墨山水画,正是王维所擅长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一些古诗,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培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能够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2.能用给古诗编故事的形式把诗中描述的场景复述出来。

  3.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诗人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态度。

  4.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想和体会,通过诵读,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情。

  2.能用给古诗编故事的形式把诗中描述的场景复述出来。

  二、说教法及教学手段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能学得快活,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采用“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感悟诗意——课外延伸”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制作了有关课件,把月夜的影视文件、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三、说学法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取“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读,即读诗中的重点词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问”,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始终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这首诗就像刚才的音乐一样,清新、雅致,恬静、幽美,题目叫——《鸟鸣涧》。(齐读课题)

  “涧”这个字,它的偏旁是“氵”,我们可以推想“涧”跟——水有关。水在哪里呢?水在两山之间,所以,涧就是指夹在两山之间的流水。这流水是涓涓细流还是汹涌波涛?那应该怎么读题目呢?谁来试试?(齐读)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王维他的山水诗造诣极高,《鸟鸣涧》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苏轼就曾经夸他的诗“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来品这首诗,赏这幅画。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王维在这看见了什么呢?请大家到诗中去读一读,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4遍,前2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争取读得字正腔圆,后2遍读的时候,争取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1、学生自读。

  2、(屏显古诗)指名读。点评。

  a你很会思考,夜静春山空,“空”这个多音字你读准了,真是一丝不苟。

  b声音清脆悦耳,读诗正确流畅,很好。

  c声音响亮,把每个字的音都读准了,自信的孩子,真不错。

  d读得很流利,又注意了诗内部的停顿,读出了诗的韵味。

  3、齐读。

  4、这首诗你们都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几遍,你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呢?

  指名回答,并说说依据。(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春夜)5、诗人王维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到诗中一行一行仔细地找一找,并把它圈出来,四行都找完了,再举手。

  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花、山、月、鸟、涧)

  6、的确,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合适的字找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静)

  的确,这首诗给我们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静”。

  (三)感知诗意,体味清幽

  1、第一行:人闲桂花落

  同学们都很会读书,读出了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个静静的夜晚。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桂花轻轻柔柔地飘落了,(屏显:人闲桂花落)同学们看过桂花吗?长什么样子?小小的,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小到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也包括张老师可能都听不到,但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

  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不作答)我们写教室很静,静到什么程度?(让学生自由说,老师不评价)静到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那诗人写桂花落地的声音都听得见,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呢?

  (指名回答)

  是呀,夜是这样的静,但不仅因为夜静,更因为看风景的人心静,所以,王维他还是感受到盛开的桂花悄然落地的声音。看看“人闲”两个字,它正是告诉我们王维的心——静。是啊,王维身处没有战乱,安定统一的盛唐,而他自己此时隐居风景秀丽的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悠闲自在,淡泊名利,所以他说自己是——人闲。

  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把桂花落地地轻柔、舒缓展现出来。(指名读)

  (女生齐读、齐读)

  女生读起来清清幽幽的,别有一番情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第二行:夜静春山空

  听着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王维才发觉夜是多么静啊!真是——夜静春山空。(屏显:夜静春山空)同学们,鸟鸣涧这里风景如画,白天,山涧中阳光灿烂,鸟语花香,游人踏青,动物们自由自在……真是热闹非凡。渐渐地,渐渐地,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游人散去了,动物们都进入梦乡了,山林也空闲下来了,整座山就像睡着了一样,静静的,静静的……如果此时,你也站在这座春山面前,你会用什么词语,什么句子来形容?

  是呀,静,静得诗人觉得好像整座山什么都没有了,空荡荡的。谁用朗读来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

  让我们用朗读来赞叹这座空山吧!(男生齐读、齐读)

  让我们把这个“静”字留在心中,读好这句诗。(屏显: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齐读

  3、第三、四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引读: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出,月从哪出来呢?(云)怎样的云?

  (薄薄的几片云)是呀,一轮明月从云层中钻出来,皎洁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倾泻在山涧中,睡梦中的鸟儿于是——(指名回答)是呀,鸟儿以为天亮了,睁开朦胧的睡眼,啾啾叫着。

  “时鸣”怎样叫呢?(指名回答)是叫了几声,就停了,过一会又叫几声,又停了,咦?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

  对,这就是一种反衬手法,以动衬静。古人就说“鸟鸣山更幽”

  我想,鸟儿此时一定是用它动听的叫声在赞叹。

  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诗。(指名读)

初三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学习重点: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课前学习:

  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手牵手》,然后说说歌曲中“手牵手”表达什么意思。

  欣赏,激趣。

  2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握握手。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合作来学习课文《一双手》。

  二、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一双的手

  朗读,感知。

  2 (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同学们,就让我们来仔细品读这一双手。

  归纳,说出。

  三、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示问题:请你围绕“本文所写的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两个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2、组织学生展示所批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就圈点批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评论。(用实物投影)

  3、教师把自己的批注内容展示出来。(侧重如何多角度的写手这一难点内容。)

  圈点批注

  展示,评价。

  记录,归纳。

  2

  1、出示两则资料,请同学们说感受,引导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介绍两个人物:杨利伟;钟南山。并出示颁奖词。请同学们借鉴着写一段话。

  3、引导学生交流写的习作。(教师注意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

  谈论

  朗读,写作。

  交流,评价。

  四、总结本课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

  讨论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得失,提出以后语文学习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

  1、仔细观察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就本文写作的一个方面,为本文写一段“总评”。

  《一双手》原文阅读

  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1988年5月,小兴安岭上的积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区人肩镐上山。

  我去岭丘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头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圈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I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3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一双手》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向语文组全体教师开设了组内公开课《一双手》。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是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以及四年级应试的要求来解读文本、训练能力,一堂课下来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受到了全组老师的一致好评。现就这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激趣导入,迅速把学生引入课堂。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所以我在导入这一环节里,设计让学生拿出尺子量自己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把数字报出来,看看谁的手最大、谁的手最小。学生果然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报数。接着我话锋一转,把文中主人公的手的尺寸报了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到底谁的手这么大?为什么这么大?于是顺理成章的就把学生引进了课文的学习。

  二、教学板块清晰,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多维训练。这篇课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分了三大板块:1、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2、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3、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这一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也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这三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的整体感知和细读课文部分,注重听、读和说,后面的情感升华部分,注重读和写,这堂课听说读写贯穿始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三、解题方法指导到位,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本堂课教学是三大环节中,每一个训练点教师都有明确的方法指导,稍微难一点的都有示例配合讲解,这样使学生能有章可循,明确一类题的解答方法。例如,在“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这一环节中,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你看:”的句式交流。(方法:先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写句印证。)

  如: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你看:它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这里既有方法的提示,又有例句的参照,指向性特别明确。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居然还是出现了问题,有一个同学参照例句和方法的提示,完成了一个貌似正确的答案——“这是一双创造绿色的手,你看: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个人……”。我及时抓住这个问题,给予提示,学生马上意识到他找的内容不属于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尽管前面的概括是对的,但所找依据不符合题目要求也是不得分的。再如,在颁奖词的写作中,教师给出示例后指导写法,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紧扣文本提炼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如能坚持,我想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必然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初三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2、运用艺术上的巧合,续写本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人性中的丑。

  重点

  1、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2、从人物性格品主题。

  难点

  认识人性中的丑。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熟知内容,了解情节。

  

  一、读课文,引入新授。

  二、明确文章结构。

  说话——对话,仅插入一段对艺术品的介绍。

  三、读课文,感知对话中人物的手段和性格。

  1、小伙子的手段:感大恩——表恳切——显贵重——吹其美——吹捧人——用威逼——表真诚

  2、医师的人品:爱病人——高风格——讲廉洁——有尊严——顾影响——有礼节——讲情理(实质呢?)

  3、如何处理一个见不得人的物品呢?

  送给:大恩人——好朋友——坏蛋——古董商——大恩人

  身份:救命者——医师——律师——演员——古董商

  4、开头的'愁眉苦脸为何?

  5、最后写律师给演员、演员给老太婆的过程否?

  可猜想,有意味,写法不流于重复。

  6、律师送法与意识和小伙子的方法相似否?

  外表身份不同,本质一样。

  7、用一个物品检验出了什么?

  四、讲出个人对文义及结构的理解。

  五、得出中心。

  六、由文章看作者,得出写作特点。

  七、学生小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会主题。

初三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 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司、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难点 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教具 朗读法、自主合作、小组字习

  课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中,你们都听出了些什么呢?

  大家谈得都很不错,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牵挂!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自主学习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1、 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2、 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3、 归纳与总结:

  参照课文段落层次的划分,学生明确第一封书信层次及其大意,并总结划分的方法与体会。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教学过程

  1、 导入:

  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的VCD片段。

  2、 指3、 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体会“坚强”的具体含义。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

  明确: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 在失败时,(2) 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3) 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4、 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

  5、 请找出具体的语句

  6、 并理解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傅雷对儿子的赞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独特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这样一个更高的要求。要求儿子在艺术上“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是艺术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7、 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8、 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四、学生参照第1课时,自己划分并归纳段落大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习

  五、布置课后练习:

  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庸( )碌 谀( )词 扶掖( )

  廓然无累( ) 涕泗横流( ) 枘凿(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 枘凿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自知之明 气吞斗牛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回答问题,并从课文中再摘抄几句含义深刻的语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问题,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2)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初三语文教案5

  《地下森林断想》

  一 导入

  如果有空,你最想到哪里走走?

  如果有空,我想到大海边走走,感受它的宽广;如果有空,我想到大山中走走,感受它的深沉;如果有空,我更想到地下森林里走走,感受它的神奇。今天,我真诚地邀请大家和我一起随着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笔触,走进地下森林,共同去感受那非同寻常的力量!  {板书:地下森林断想}  (课件1课题)

  二 感知

  1浏览课文,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用一个字表达。

  用一个词表达。

  用一句话表达。

  2 我很欣赏同学们有这么丰富的感受,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感情呢?

  ——末段: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老师把这句话缩写成--我景仰 “种子”。行吗?我景仰地下的“种子”。行吗? 我景仰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行吗?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行吗?

  ---人数逐渐加多的朗读以下4句,并做好朗读指导。

  (课件2: 我景仰 “种子”。

  我景仰地下的“种子”。

  我景仰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

  三 细读

  1 “黑暗”的是什么呢?――环境的恶劣。快速浏览文中3-20段,具体说说地下森林环境如何“黑暗”。

  ——主要是3-20段中的一些句子。

  如:狂风呼啸,气浪灼人,沙石飞腾,岩浆横溢,霎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象到了世界末日……

  啊,听苍郁的巨木在风暴中咔咔折断,见地心的“热血”喷射上天,气势之宏伟壮观,连太阳都要肃然起敬。

  平静了,草地变成了明镜似的湖,昔日的湖底成了奇形怪状的石山。它把岩石熔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鲜花。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早已沉寂的火山留下了七个不规则的深坑,四面均为悬崖,险岩峭立,怪石嶙峋。…

  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秃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旧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那幽暗的峡谷,依然如故。黑黝黝、光秃秃、阴森森、静悄悄。

  几千年过去了,大自然的生命无处不在,峡谷却没有资格得到哪怕一株小草…

  也许鸟儿掠过山崖,衔叼的草茎曾在这里落下过草籽儿,但是草籽儿没有发芽;也许山泉流过谷底,携带过几粒花种,但是小花儿没有长大。

  它吝啬地在崖口徘徊,装模作样地点头。…

  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

  (句子很多,对有欣赏价值的要加以品味,朗读)

  2是啊,阳光无情,生命荒芜,岁月漫长,但,地下森林依然执著地长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受到人们深深的景仰。人们为什么景仰它呢?请齐读20自然段,然后再看看课文其它部分,具体说说。

  ——(1)坚忍顽强,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黑暗,忍受漫长的生长过程的煎熬---“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初三语文教案6

  《小男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

  ⑵学会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

  ⑶理解课文细节描写的作用。

  2.情感与价值:

  热爱儿童,关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与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和题目解说

  本文作者魏志远,195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以为你不在乎》等,本文就是选自这部集子。

  小男孩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细心而又寂寞、孤独、无助的儿童形象。本文以小男孩的行踪为线索,清晰详细地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的困苦。

  (二)、扫除字词障碍

  油渍( )  痒 ( )   濡湿( )  吮吸( )

  瞟 ( )  黏 ( )  摁 ( )   咝 ( )

  (三)、理解词义

  魏志远《小男孩》原文阅读

  小男孩上了五楼,他听见脚步声一步一步走近了,小男孩往后退,贴在九号房门上。电筒光让这个小男孩睁不开眼睛。他抬起双手,那样子好像要把那光柱推开。脚步声没有了,小男孩知道那男人就在自己身边,。他说,我等我爸爸。小男孩看见电筒光照在自己的脚。他说,我爸爸还没有回来。小男孩又听见脚步声 ,那脚步声上了六楼。开门,关门,小男孩突然觉得这座楼很静,他似乎听到了心脏的跳动。

  小男孩坐了下来,他把头靠在膝盖上。他想着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他想着爸爸一定是故意躲他,他想着见到爸爸后还叫不叫他。妈妈说,他不是你爸爸,妈妈说,他不配。小男孩决定不再叫他爸爸了,不了,蚊子绕着这个小男孩飞来飞去,他挥挥手。

  小男孩是被一声惊叫而吵醒的。他揉揉眼睛,站起来。他听见钥匙碰撞的金属声。他看见有人开九号的房门。灯亮了,他看见的是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他不认识他们,站在门边看他。看这小男孩,那个男人说,是个小孩。那个女人说把我吓得要死。那个女人靠在那个男人的肩上。小男孩往后退。小男孩忘了脚下是楼梯,扭了一下脚。他抓住扶手站住,他听见那个男人问他,你找谁?小男孩往后退,他看见他们进了屋,关了门。

  楼外在下雨,道路湿漉漉的,雨丝飘在小男孩的脸上,雨丝飘进小男孩的颈窝,小男孩觉得很凉爽。他抬头看两旁的楼房,他看见好多窗户都没有灯了。他听见从什么地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他觉得那声音就像他爸爸的声音。他想了想叫出声来。爸爸!小男孩边走边叫,爸爸!小男孩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

  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车站冷冷清清的,小男孩看不见站牌上写着的收车时间。飘着雨,小男孩看着远处有一辆小轿车咝咝地从他身边驶过。飘着雨,小男孩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他想着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场的凉棚可以睡觉。这个小男孩记着有一本书里写过,流浪汉就是在这种地方睡觉的。

  《小男孩》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23分)

  1.给加粗字注音。(4分)

  埋怨( ) 摊开( ) 脖颈( ) 倚靠( )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11分)

  二、巩固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汉字。

  油渍( ) ( )rú湿

  黏( )性 ( )shǔn吸

  一幢( )大楼 ( )kēng声

  2、请选择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组:( )

  A、油渍:指积在物体上难以除去的油泥。

  辗转:(身体)翻来覆去。

初三语文教案7

  一、学习目标 :

  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二、学习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 :

  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三、流程预设:

  自主预习1

  1、 作者介绍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2、熟悉课文,给下列字正音:

  庸 碌 谀词 扶掖 枘 凿 相契 廓然无累 灰烬 涕泗横流 羲皇上人

  3、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搀扶;扶助。

  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尉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整体感知《傅雷家书两则》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合作探究《傅雷家书两则》

  1. 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2. 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3. 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4. 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5. 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首先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初三语文教案8

  学习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

  3、掌握本文的词语;

  4、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并掌握“质、赋、嗣、蹙、藉、徙、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的多种用法。

  2、认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及对比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生交流作者信息

  简介文体和作者:

  说,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798)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唐顺永贞元年(805),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但这场改革仅历时7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的贬地永州(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市),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地区。司马是刺吏的助手,有职无权。柳宗元在这里住了将近十年,到元和十年(815)才被改派到柳州当刺史。在刺史任上取得显著政绩。但因长期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死在柳州,年仅47岁。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还写了不少政治和哲学论文。在诗词创作上,善于用简朴疏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二、检查学生预习

  1、学生活动

  自读一遍课文,二人小组互读。

  2、教师活动

  检查学生对下列字音掌握的情况。

  啮(niè)御(yù)得而腊(xī)之挛踠(luán wǎn)

  瘘(lu)疠(lì)当(dàng)其租入嗣(sì)

  几(jī)死者戚(qī)莅(lì)事者日蹙(cù)

  殚(dān)转徙(xǐ)顿踣(bó)呼嘘(xū)

  曩(nǎng)悍(hàn)吏隳(huī)突恂恂(xún)而起

  缶(fǒu)谨食(sì)之苛(kē)政孰(shú)知

  以俟(sì)夫观人风者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的同时,适当提示字义或词义。

  3、学生活动

  分别朗读课文。

  4、教师活动

  范读课文。

  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每句的大意。

  三、学习课文

  1、学生活动

  疏通文意。二人小组,对照注解疏通课文大意。

  2、教师活动

  纠正学生翻译中出现的错误。

  四、学生按要求激情诵读。

  1、全班同学大声、自由地诵读全文。

  2、每人至少诵读二遍。

  3、力争读得顺口,上口。

  五、学生质疑性朗读课文。

  1、从课文第一段起,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内容,请老师解答,同学们做好课文旁批。

  2、教师答疑,每解决一段,同学们便朗读一段。

  六、学生巩固性复读。

  1、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

  2、每组同学从课文第一段起复述课文,复述一段,诵读一段。

  3、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复述。

  4、讨论:

  《捕蛇者说》怎样表现了“说”这一文体的特点的?

  明确:全文有叙有议,虽记叙较多,但却处处为议论服务。符合“说”可叙可议,以议为主的特点;全文语言极其形象、生动,亦符合“说”这一文体比较讲究“文采”的特点。

  七、展开竞读。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四段。

  2、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朗读第四,看谁读顺畅,有情感。

  3、在“竞读”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小声地跟读。

  八、背读大比拼

  1、教师介绍文言文快速、准确背诵的方法:

  如分层背译法、语言标志法、尝试抢记法、诵听背诵法、整体反复法等等。告诉学生不管用哪种方法背诵,都要理解文意,理解文路,都要抓住文章表达的突出特征。

  2、学生试背课文第四、五两段。

  附:《捕蛇者说》难句例解

  以啮人,无御之者

  1)假设而兼有连贯关系的复句。这类复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设偏句在前,结果在后。

  2)“以”,有人认为用法同“而”,连词,这里不取。因为从文气来看,并不通畅。我们以为,或可看成作“用”讲的介词,后面省去“以”的连带成分“毒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用代词“之”代替“毒牙”等。同样结构如《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或说同“已”,时间副词。又如:“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

  译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

  若毒之乎

  “毒”,名词增加了意动用法,“毒之”是“以之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宾语“之”。“毒”作“恨”讲,《广雅·释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夺者不愠。”(《孙膑兵法·行篡》)“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韩非子·用人》)或说“毒”作“害”讲,参阅下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说明。

  译文:你把这差事当作灾难吗?

  饥渴而顿踣

  1)因果复句的.紧缩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经认为因果本身就包含着承接的因素。

  2)“顿”,《说文》:“下首也。”段玉裁认为应当是“顿首”,即以头叩地。引申为“止”为“停”。“踣(bó)”,《说文》:“僵也。”又,“走”部:“這,僵也。”“踣”、“這”是一个字。《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踣”也是向前倒覆。

  译文;因为饥饿(到极点),口渴(到极点),就停下来向前面一倒。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频率副词用的“往往”,而是作“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讲,《说文》:“往,之也。”就是“到”。《陈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语”,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连词“而”连接它后面的动词“死”,是“往往”作为动词的句法环境。又,《观巴黎油画记》是19世纪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馆”的“往往”,跟今天词义相同。解释词义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结构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就词释词。段玉裁注《说文》“毒”字:“往往犹历历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递相,即“一个接着一个”。又如“父子相继”,只能是子继父不能是父继子。

  译文:来来往往死掉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

  吾恂恂而起

  “恂”,《说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说“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是由于没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怀有信心。

  译文:我满怀信心地起身。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1)包孕句。主语“太医”因承前者,及物动词“募”的宾语又是假设复句,“有能捕之者”是无主句,“当其租入”的主语“莅事者”明显可知,因此省略。

  2)“租入”不当“税收”讲,不是一个词,《柳河东集》其他地方也不见“租入”。“当其租入”是兼语短语,“租”是兼语,“入”是兼语后面的谓语,音义同“纳”,亦即“缴纳”。有人把“当其租”作为“入”的状语,恐属欠妥。“当”前面或可加上介词结构“以之”。

  译文:招募有能够捕到蛇的,就(把蛇)当作那个租税交给国家。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单句,用设问形式表示强烈的感叹,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尔雅·释诂》:“准也。”

  2)“赋”,税;“敛”,征收。“毒”,一解释为“厚”,跟本句无关;一解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译成现代汉语是“毒害”,仍旧是名词,只是比“毒”的本义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动用法,就是“若以之为毒乎”,也就是“你把这差事当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动用法,后面省宾语“之”,意思是“又怎么敢把这差事当毒害呀”。

  3)“甚”,音义同“善”,也就是“贤”,江苏泰兴方言还读“善”为xiān。又如《礼记·内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广韵·下平声·一先》:“贤,善也。”又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贤”也不是只讲品德,而是讲条件,“贤”就是“善”,也就是“甚”。“贤”古写作“臤”,《说文》“臤”部:“坚也,古文以为‘贤’字。”杨树达《释贤》:“人坚则贤……坚乃能耐也。”这样看来,“甚”作“胜”讲并非由于假借,而是由于引申。又,在“是蛇”前面可以加上比较的介词“於”。或说“甚”是形容词增加比较性能的用法。

  译文:谁知道赋税征收的毒害有比这种蛇更严重的呢?

  苛政猛于虎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苛政”的“政”是“征”字的借用,亦即“繁重的赋税”,现在还有人据以为说。王氏所说未必可信,因为“苛政”毒害的方面很多,“苛征”只是一个方面。柳宗元所引出于《礼记·檀弓》,王引之讲的是《礼记》,那里也应当是“苛政”。训诂学有两个原则:凡用本字讲得通的就不用借字;训释某个词义不但在本句讲得通,到了别处也讲得通。古籍中用“苛政”的很多,如:“除其苛政。”(《晋书·武帝纪》《北史·周武帝纪》)

  译文: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厉害啊。

初三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疑难字

  2、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中关键的词语和重要的句子,了解并明确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理清写景顺序

  4、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杭州的美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杭州西湖,它的美,从古到今,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诗和文章来赞美。同学们能否回忆一下古人咏赞西湖的诗词: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二)解释游记

  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它取材范围极广,形式灵活多样,文字优美,风格迥异。一般先交代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然后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点,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地记叙旅途所见所闻,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陶冶。

  (三)分析课文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这篇游记按时间先后和游踪,记叙了哪几个景点?写出了西湖的什么特点?

  2、正音

  璞(pú)

  潋(liàn)滟(yàn)蜿(wān)蜒(yán)

  琤(chēng)

  袂(mèi)

  3、分析第一段

  课文一开始,简要交代了游湖的原因和时间,点明是第四次游湖了(正以为如此,作者才能尽拨繁冗,深入精微)作者先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没有……也没有……”,说明了“六月并不是好时候”。读者看到这里,内心自然会产生一丝隐隐的憾意:来的不巧。但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从视觉和嗅觉这两个角度写出了西湖初夏风光的别具一格。

  (1)六月的西湖给人一种什么印象?作者怎么会发现西湖一种特有的美?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六月的西湖在烟雨笼罩中有一种特有的空灵清丽之美。要了解西湖,“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启发读者如何去鉴赏美。

  (2)作者通过“仔细领略观赏”,发现了六月西湖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点来写?

  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来写。原因:

  一是六月春光已老,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尚早,“绿”正是此时西湖的主宰,

  二是前人关于西湖的诗文早已汗牛充栋,作者另辟蹊径,引导读者探求西湖内在美。

  4、分析第二段

  指名朗读,思考:作者写了灵隐哪些处所的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形成板书)

  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绿的广漠无际,渗透到了每个角落。先虚写对绿的感受,“绿意扑眼而来”,似乎“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再实写绿的景物,道旁古木,飞来峰上树木,峰下小径,亭旁溪水,无一不是绿的天地。作者由近及远,从上到下,次第写来,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绿的世界。

  灵隐绿“扑眼而来”,连“雨丝儿也都是绿的”,“直绿到了石头逢里”,亭下溪水也流淌在“一片绿色的景中”,无处不绿,触眼皆绿,具有一种逼人的气势。

  地点

  景物

  特点

初三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

  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

  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式:

  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繁衍 刹那间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曙光 伫立 凝视 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二、导入新课: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三、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四、阅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

  (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3.再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体会文中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的写法:

  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2.“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研读课文,注重自己的体验。

  五、阅读课文第5—25段:

  (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5.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 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提示: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

  (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六、品味语言: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

  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

  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

  变成一坏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

  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

  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七、延伸拓展:

  结合研讨与练习三,对照文章,谈一谈你对爱情的理解。

  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掌握在一首词中通过朗读表现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的方法技巧,梳理现实与梦境的叙事结构关系,明确雄壮与悲凉的抒情层次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在一首词中通过朗读表现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梳理现实与梦境的叙事结构关系,明确雄壮与悲凉的抒情层次关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一个人喝醉酒后,可能会有怎样的行为表现?介绍心理学对酒后行为的解释

  2、辛弃疾喝醉后会有怎样反常的举动?其中饱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与心理?

  二、把握“壮”,理解“壮”,感受“壮”

  1、自读课文,参考注释

  2、个别朗读:正音:挑灯、麾下、炙、的卢、了却、白发

  节奏: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3、作者在醉酒的状态中做了什么事?产生了怎样的幻觉?

  在酒醉中梦回曾经征战沙场的情景;

  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

  4、朗读描写酒醉幻觉的诗句,感受读来有怎么的感受?呼应了标题中哪个字?

  5、通过朗读感受表现壮的诗句,注意语气。

  6、作者的“壮”表现哪些方面?

  (1)战场壮阔

  (2)主将豪迈

  (3)士气高昂(能不能是沙场“春”点兵,沙场“夏”点兵?)

  (4)战斗激烈(为什么不直接进行正面描写?)

  (5)志向远大

  6、怎样朗读更能表现出出战的豪迈雄壮?

  音量语调节奏语气

  7、学生朗读,点评

  三、怀疑“壮”,否定“壮”,重构“壮”

  1、作者自称这是一首“壮词”,作者说的是否就是准确的?谈谈你自己的解读

  2、“可怜白发生”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如何通过朗读表现你对“可怜白发生”这句的理解与感受?

  4、我们读者读出“悲”,作者自己认为“壮”,是否矛盾?如何理解整首词中“悲”与“壮”之间的.关系?

  词有两个情感层次:醉梦中与醉梦外

  醉梦中的壮与醉梦外的悲

  既相互融合转化,又相互对比反衬,使情感更饱满强烈

  5、朗读感受作者丰富饱满的情感,加深对“悲壮”的理解

  四、对比鉴赏,加深理解

  1、陆游的《诉衷情》与辛弃疾的《破阵子》有许多相似之处,常常被人比较,对比两首词,说说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引入古代诗论中“气”与“格”的概念)

  3、以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中《辛派词人》的对比作为参考借鉴。鼓励同学的真知灼见和独立品味、比较阅读的勇气。

初三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对语言描写塑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主题思想的学法指导。

  (二)运用上述方法来阅读材料、提高读写能力。

  (三)提高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审美情感。

  教学设想:

  (一)教学思路:

  A、复习《变色龙》(主题—人物—语言),重点分析奥楚蔑洛夫对小猎狗的态度。

  B、运用方法阅读材料《我爸爸在部里工作……》(语言—人物—主题)。

  C、以写作来加强对学法指导的训练和巩固。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复习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所写的《变色龙》,并且一起以《变色龙》为例共同探讨:怎样来阅读和欣赏小说。首先回顾小说的一般常识:小说三要素以及最重要的要素。

  二、复习变色龙(主题—人物形象—语言)

  师: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塑刻画,反映了沙皇专制的虚伪性和反人性的本质。

  师:刻画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什么性格?

  明确:见风使舵、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等。

  师:你如何知道他有这种性格?

  明确:奥楚蔑洛夫对狗以及赫留金的态度变化。

  师:请举例说明怎样变化的?略(见课文)

  师:这些变化围绕什么来变化的?

  明确:围绕小猎狗的主人是谁的变化。

  师:这些变化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语言描写。

  教师小结:从刚才复习内容来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语言描写手法塑了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主题思想,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阅读小说《我爸爸在部里工作》。

  四、阅读小说《我爸爸在部里工作》(语言—人物形象—主题)

  1、略看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思考第一个大问题:(投影显示)

  (一)当“考试委员会主席”在下列情形下,他的态度如何?

  (1)不知小姑娘是谁时

  (2)听说小姑娘爸爸在部里工作时

  (3)听说小姑娘爸爸在地方工业部当会计时

  (4)听说小姑娘是副部长侄女时

  (二)以上变化主要围绕什么变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三)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主人公性格怎样?

  (四)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什么问题?

  参考:(一)从内容上理解课文的情节发展:拒绝—同意—拒绝—同意

  (二)这些变化是围绕小姑娘的爸爸和叔叔的身份地位而变化

  (三)运用了语言描写方法,通过其刻画了主人公共场所见风使舵、阿庚奉承、媚上欺下的性格

  (四)反映了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社会风气

  五、教师总结:比较《变色龙》和《我爸爸在部里工作……》得出相同点以语言变化来塑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主题思想。象这样通过语言描写来塑人物形象的文章我们还学过《范进中举》、《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我的叔叔于勒》等,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塑人物是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有动作、心理、肖像等。并举例说明(略)。最后希望同学们在以后在阅读和欣赏小说时不断总结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欣赏小说的水平。

  六、布置作业:

  1、以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写身边最熟悉的一个人(片断作文)

  2、读《我爸爸在部里工作…》有感,要求需联系实际(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变色龙:我爸爸在部里工作

  主题:虚伪,反人性拉关系、走后门

  见风使舵

  人物形象阿庚奉承考试委员会主席

  (奥)媚上欺下

  以语言描写为主

初三语文教案13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课文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2、语言简洁,明白易懂。

  语法修辞

  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毫无疑问,这些最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是初中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但是,仅仅凭借这一点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难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不够的。因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所面对的语言难点,并不在于他们对词类分辨不清,或对短语的结构类型不了解;也不在于他们不会划分句子成分,或分辨不清各种类型的复句。真正的语言难点在于,一对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在特定语境下表达的`意义和所起的作用的理解;二对课文中一些复杂句子(包括长单句和多重复句)的结构的分析,而这又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阶段目标中,要求7~9年级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个语言难点。而要解决这个难点,也离不开知识的指导,诸如词义与语境的关系、词语的褒贬色彩、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作用等等,这些语汇知识对于体味和推敲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有帮助的。而要解决第二个难点,仅仅了解一些语法的基本概念术语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让学生学会抓住复杂句子的主干,理清“枝叶”,弄清各种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修饰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这就需要给学生一点如何抓句子主干和如何分析句子的知识。

  字词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

  4.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担任社会职务)。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信,讲求信用。修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7.信:诚信。修:培养。

  8.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9.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

  10.有所终:能够颐养天年(安享晚年)。所,代词,指符合年纪能得到照顾与安排,下面三个“所”字同。

  11.有所用:能够为社会效力。

  12.有所长(zhǎng):能够健康成长。

  13.有所养:能够被供养。

  14.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或无父母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废疾者,残疾人。

  15.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职务。

  16.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17.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介词,在,到。货恶:宾语前置。

  1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19.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20.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谋,指奸诈之心。闭,闭塞。兴,起,生。

  21.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2.故:所以,因此。

  23.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

  24.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5.闭:用门闩插门,关门。

  26.是:这。

  27.谓:叫做。

  28.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初三语文教案14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带有哲理意蕴的“生命体验”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宏阔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文字精练、老到,像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全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开篇引出话题,接下来描写“一江春水”“一棵绿树”的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欣赏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德育目标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读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品读课文,美点寻踪,鉴赏文章的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听听中国文坛老祖母冰心的答案吧。

  设计(二)

  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多媒体显示:

  挟卷(xié)芳馨(xīn)怡悦(yí)云翳(yì)

  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4.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三、思读课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为“一片作”,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清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到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2.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多媒体显示: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发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学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对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一江春水”侧重阐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树”侧重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

  (3)最后一层绾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作者在这一层揭示生命的本质(由卑微、渺小到生长、进化),点明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这是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描写之后得出的结论。

  四、美点寻踪,发掘课文的审美价值

  1.请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生1:作者把生命还原成具体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

  生2:本文语言优美,比喻、排比处处皆是。

  生3:本文意境优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难得的美文。下面我们将从意境、哲理、语言三方面欣赏本文的美。

  2.赏析课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赏析:

  (1)话说“一江春水”

  多媒体播放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动感画面。雪山、峭壁、嶝岩、平原、斜阳草树、夹岸桃花、激电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画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来,奔流激荡。

  学生齐读“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来生”,结合画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清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闲自己的话描述—下这个过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这个过程的欢乐和痛苦。

  ②品味相关词句。体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这个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四个“有时候”。体现流程的丰富多彩。

  聚集、奔注、冲倒,挟卷、奔腾、回旋等词体现了高昂激越的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力量。

  快乐勇敢、享受、愤激、心平气和、快乐又羞怯、心魂惊骇、憩息睡眠等词刻画了“春水”的性格、情怀。

  (2)话说“一棵小树”

  多媒体播放动漫flash,显示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长出嫩叶、开出繁花、蜂蝶飘翔、小鸟欢唱、浓阴如盖、硕果累累、黄叶翻飞、叶落归根。

  学生齐读“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

  ①请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描述上小树的生命历程。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体现时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体现特有的平静和温柔。

  ②品味相关词句,感受一棵小树鲜活的形象。

  学生自主品评。

  成果展示:

  小树生命历程中的几个连续的阶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终结。

  聚集、欠伸、破壳、伸出、吟唱、跳舞、挣脱、挺立、抬头等词体现了小树生命力量的冲动与奋进。

  勇敢快乐、宁静怡悦体现了小树勃发的生机、恬淡从容的情怀。

  “美在情感”阐释:

  教师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过程中,流露出作者动人的情思。

  在描写一江春水时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描写一棵小树则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希望,继而是“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但总的说来感情基凋是积极乐观的。

  学生大声读课文,悉心体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师总结:作者将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将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生动的图画,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深情。让我们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时,领悟、认识生命的本质。

  五、布置作业

  1.描绘“一江春水”时,“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两句话,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初三语文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理解文章主旨。

  (5)理解文章的创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浓重的悲剧感;研读重点片段。

  (2)小组探究,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合作探究,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形成自己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增强保护美好生活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1、城市发展图片;2、环境破坏图片。谈话导入:20xx-2013年之间,南美洲有1680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消失不见。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在一点点的吞噬地球上宝贵的绿色。引入文章。

  1、预习准备: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课堂交流:1、介绍自己查阅到的关于作者王鼎钧的资料。2、梳理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细读文章,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2、人们为什么要砍伐这棵树?你认为应该砍掉吗?

  学生朗读文章。

  1、研读文章前半部分,理解这棵树带来的历史感,以及对人们的城市生活的改变。

  2、理解后半部分文字。说说自己的看法和依据。

  对文章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3、对比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三棵树》《那树》两篇文章的主旨是否相同?

  2、两文语言有何不同?

  (苏文抒情外露,情感深挚;王文含蓄委婉,语言富有诗意。)

  学生回顾,比较,交流。

  (参考:两文都涉及了城市建设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苏文还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追寻;王文还批判了人们的自私、冷漠。)

  对比探究,理解文章的不同特色。

  4、分层提高

  教师引导探究:文章中有许多句子的表达极为特别,试找到一处做简单的评析。

  学生自读寻找、评价。

  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5、归纳总结

  说说读了这两篇文章后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谈论。

  6、拓展提高

  1、资料见后。

  读一读,从普通民众、林业工作者身份出发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写给市长的一封信》谈谈自己对城市绿化的建议。

  在这次市级常态课展示活动中,我做了一节九年级散文《那树》的研究课。走下讲台,回顾这一节课,有些感想,期望与同行共同分享。这节课是起始课,内容是散文的欣赏与写法探究。在授课之前,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一番研究,发现文章中的可挖点还是很多的,那么如何在课堂短短的45分钟内强化教学效果,是我在备课过程中考虑最多的问题。散文阅读最重要的莫过于赏析美感和探究写法,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就从这两方面展开。把作者简介、疏通文字、初读课文、把握大意这类问题放在预习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其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测,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突显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因而对本课我不是采用常用的阅读方式,而是采用互动性阅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借助这样一种开放型的阅读活动,激起学生身上的文化素养与文本这间的碰撞,促进学生实现文化的构建和再建。

  这篇文章的处于九年级第三单元,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王鼎钧“那树”通过描写那树,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因此,处理教材时我将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共同探讨人类文明和自然冲突的话题。

  在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了两个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那树的故事。此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只要学生能够答出大致内容就得到了本环节的目的。以课堂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类似目标的达成,就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独立处理。

  (2)结合课文有关语句说说,那是一棵________的树。这里由于学生的注意点比较分散,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前,划定了文章一至五小节的思考范围,加强了课堂实效性。此环节涉及的问题比较零散,涉及的知识点有:排比句的表达作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作用,典型动词的表达作用,等等。期间时刻注意让学生进入文本,体验文本内涵,以朗读带理解,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美感。其中写到大树给人类贡献了浓荫这一内容,里面有个动词——“吸”用的非常生动,这里让学生做“吸”的表情和动作,加强了学生对内容的体验,符合体验式教学的精神,收效明显。

  在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这一主要环节。采用了类似的方式,以人类残忍对待老树的描写为主线带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以及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充分的理解。

【初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教案12-10

初三语文复习教案02-07

初三语文复习教案11-07

初三语文教案06-09

初三语文《孤独之旅》教案07-22

初三语文备课教案范文01-03

初三语文上学期教案01-23

[荐]初三语文教案01-13

初三语文教案优秀11-22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