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9页分草莓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引导学生估商,培养学生估算,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
1.教师带领学生做“用掌声表示计算结果”的拍手游戏。
(1)用掌声表示商
9÷312÷418÷6
(2)用掌声表示余数
10÷315÷624÷5
2.下面几道题,你能很快想出商和余数分别是几吗?为什么?
59÷878÷967÷7
大部分学生体会到:由于被除数比较大,难以很快算出结果。同时,学生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师借机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刚才的“难题”。
二、探索新知
1.呈现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55个草莓与8个盘子”
(2)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
信息:55个草莓,8个盘子。
问题:平均每盘放几个草莓,还剩几个?
2列出算式。
把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3.合理估商
请你先估计一下,平均每盘大约放几个?
学生可能会估计出“6个、7个、8个”等。
4.灵活试商
(1)独立探索
(2)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商6时,6×8=48,比55小;商7时,7×8=56,比55大了;其他的商都不合适,最后结果商6余7。
(4)检验:①余数比除数小。
②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小结:试商: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5.拓展应用
同学们,刚才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解决了“把55个草莓放在8个盘子里”的问题,你们的表现非常好,我们的老朋友小猴子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他解决吗?
课件出示:把55个草莓,每7个草莓放1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1)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商6时,6×7=42,得到余数13,比除数大;商8时,7×8=56,商比被除数55大,所以应该商7余6.
(4)怎样检验你的`做法对不对呢?
生1:余数6比除数7小。
生2:7×7+6=55,说明算对了。
6.尝试练习。
师:淘气和笑笑在课堂上每人也做了一道题,你能判断出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吗?
下面算的对吗想一想,说一说。
(1)学生独立想一想。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三、基本练习
1.教材第9页“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在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下课后与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师小结:1·试商要有有目的。
①余数比除数小。
②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板书设计
试商: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检验:①余数比除数小。
②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学内容:
课本27页例题,28-29页想想做做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具准备:
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
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
汇报结果
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
●学生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
●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尺、长1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板。
学生尺米尺
学生实践操作:
和你的同桌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二、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大家说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老师还想知道的更准确一点,该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知道不到1厘米的数学书厚度到底是多少呢?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它就是——毫米。
讲述: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你知道1厘米里有几毫米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几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教师可以适当补充部分例子:硬币的厚度,乘车卡的厚度等)
你能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吗?
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画。(区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你知道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吗?
三、巩固
你能说说他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小组合作练习:每人拿出一块橡皮和一枝铅笔,先讨论量这两种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再独立进行测量。
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床长2()
大米宽2()黄瓜长2()
三条线段哪条最长?先说说,再量。
量一量自己的拇指宽是几毫米。
1分米里有几毫米?你是怎样知道的`?
板书设计:
分米和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第二课时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内容
课本3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
小推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导入
1、出示例题1:
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呢?
60厘米=()60毫米
2、(拿出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
问:这根笔芯长多少?你知道吗?
(请一生上来测量。)
3、测量结果是多长?
4、(板书:6厘米)问:能用毫米作单位吗?
(板书:6厘米=()毫米)指名说。
5、你是怎么想的呢?(同桌互说)
汇报(多人说一说)。
A、共有60小格,就是60毫米;
B、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0毫米。
6、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怎么样?哪种更简单?
你能像他一样说一说吗?(再请一人说)
7、出示例题2:
课桌的高是8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80厘米=()分米
你是怎样想的?
8、这有一张课桌,它的高是6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9、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10、这两题你们都会了,如果换两题行吗?
板:3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一人说一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现在请你自己量量这些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
2)自己量一量,同桌可互相看一看,后汇报。
3)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4)同桌互说,后汇报。
2、完成2。
1)图上小朋友测量的是什么?
2)手的宽度和上步的长度。
3)你知道他手有多宽和一步有多长吗?
4)这用的是什么单位?
5)请你填一填书上的括号。
6)生汇报。
3、完成第3题。
1)请你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
2)开火车汇报。
3)第一题你是怎么比的?
4)讨论:数据一样时,可以只看单位。
5)你还想说说哪题,你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4题。
1)这儿有两条线段,先估计它们的长度。
2)再量一量,看估计得对不对。
3)你用得是什么单位?
4)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5)同桌互说。
5、完成第5题。
1)指名读题。
2)师说要求。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3)生可以回家记录。
板书设计:
简单的单位换算
6厘米=60毫米
80厘米=()分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即余数为0),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余数不为0),这是有余数的除法要研究的内容。
在除法计算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这种密切联系,以及考虑到通过操作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本单元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相应地,具体内容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教材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因为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并且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教学年段的调整,教材在编排的层次上有以下变化。首先,不断将有余数的除法与刚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两种情况对比呈现,并借助大量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关系。其次,将除法竖式的教学安排在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突出了引入除法竖式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为试商的教学作好准备。最后,单独编排试商的例题,突出试商的方法:求商时要想几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并且保证余数小于除数。同时,为保证试商的准确性和速度,教材在练习中还增加了单项练习,如练习十四第4题和第6题等。
2.教材编排特点
在教材内容的具体编排上,教材体现了如下的编排特点,从而使得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也体现了更科学的数学知识的结构。
(1)注重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与表内除法单元借助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编排一致,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继续借助操作等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如,例1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又如,对于除法竖式的理解,也是借助操作,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竖式中的每个数所对应的操作中的具体对象,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外,在解决问题的例6中,同样借助画图这一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其中余数所代表的事物,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
为帮助学生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主要体现为下面4次对比。
第一次是例1中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第二次是例1、例2中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三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对比。借助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与横式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第四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与表内除法的竖式的对比。借助操作,在对比中帮助学生继续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竖式中余数0的含义。
由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针对难点增加教学试商的例题,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本单元在求商的方法上的编排,与表内除法的试商是一致的:都是先通过操作分物得到商,然后再探索求商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在本单元中,例1~例3中的商都是通过操作分物得出来的,从例4开始离开具体情境直接用竖式计算,这就必然要用到算法。这个算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在编排上,例4直接利用除法竖式,要求学生想乘法口诀,找出与除数相乘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的那个数,这个数即为商(通过余数小于除数加以判定)。这样的数学,既教给了学生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又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了基础,因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等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就是多次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
(4)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并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修订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这样的编排,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可操作的教学思路。具体到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5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用“进一法”确定问题的答案;例6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继续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等提示,使学生经历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等全过程,并通过呈现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可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教材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
三、教学建议
结合前面的阐述及本单元知识的特点,下面对教师教学提出一些总体的教学建议,供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时参考。
(1)借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理解。
几何直观是《标准(20xx)》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图想事,借图促思,据图说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而几何直观正好凭借其直观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形象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索,突破学习难点,揭示问题本质。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充分运用(几何)直观,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借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最基础的概念。例1~例3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这些例题的教学都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其次,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明白解题的缘由。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往往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实质上也包含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这些往往都需要借助直观。如例6中题目的呈现、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乃至最后对余数含义的说明,都借助了直观的手段。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借助直观,让学生学会利用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以清晰地“看到”数量关系,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将操作、口算、竖式相互结合,实施“有来有回”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除法常常经历如下面左图的表征过程。这种表征是单向的、有去无回的,学生只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却没有经历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因此,当学生遇到竖式不会书写时,不能用具体的动作表征来支撑。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沟通学具操作、口算与竖式表示的笔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能将直观的学具操作转化为头脑中的形象的表象操作,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为此,建议在帮助学生理解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下面右图的表征过程。
在上面右图中,横框中所表示的是除法意义的语义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斜框中所表示的是符号表征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竖框中则是本节课要建立的动作表征与另外两种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
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应建立分的过程(操作表征)、口算的过程、竖式的书写过程(符号表征)以及语言表达过程(语义表征)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学生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降低学习难度,此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
(3)认真了解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前的知识基础。
正如前面在编排特点中所叙述的,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是学生对于平均分及表内除法的理解,因此,其掌握情况直接影响本单元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通过复习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通过复习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直接的了解,确定好教学的起点。
尤其是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前测,了解学生对除法竖式都有多少了解,以确定教学时需要突破的“点”。比如,在教学前,我们曾通过如下题目对学生进行过前测。题目如下:有15枝花,一个花瓶插5枝,可以插几个花瓶?
调研时,要求学生分别通过操作、算式表达、写出心目中的竖式三种表征方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其中算式表达和写竖式两种表征方式的调研结果如下。
在算式表达方面,学生列出的横式有:15÷5=3(个),15-5-5-5=0。其中,第一个式子是一般的除法横式;第二个式子用的是减法,体现了逐次减的过程,虽然没有写出结果,但能看出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让学生用自己心目中的除法竖式表征时,学生列出了如下的除法竖式。
从上述几个竖式中可以看出,学生列竖式时明显受到了加、减法竖式的影响。第四个算式虽然出现了“”号,但从表达的形式上看,这位学生仅仅是见过除法竖式,但对这种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并没有理解。
从综合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解决需要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但基本上都不了解除法竖式。究其原因,这与除法竖式的特殊性有关。这也是除法竖式的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原因之一。教学时,应对此加以重点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增加课时,以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真正地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也可以补充一些除法竖式形式演变的史料,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将系数从千扩展到万。
2、迁移能力-将数的认识与表达迁移到万将数位顺序表迁移到万。
3、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组成以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建立“万”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 出示主题图:多媒体与投影片展示万人体育馆的俯视图,从A、B、C、D、F、G、H、I、J每个看台上都坐了一千人,E看台坐了636人。
师:今天上海万体馆有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小朋友,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有多少人在观看比赛?(由学生随意想个数)
1. 出示具体数字,从以上资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算一算,今天有多少人观看比赛?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我是一千一千地加, 1000+1000=20xx, 20xx+1000=3000,3000+1000=4000,4000+1000=5000,5000+1000=6000,6000+1000=7000,7000+1000=8000,8000+1000=9000,9000+636=9636,生:我先数了一下,有9个一千,1个一千是1000,9个一千就是9000,9000加636就是9636。
生:我是按顺序数: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还有六百三十六,就是九千六百三十六。
二、感受问题。
1.出示9636,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建构;
师:看到9636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比这个数大的数还有吗?
生:这个数应该怎样读?
生:这个数应该怎样写?
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小结并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你能创造出千位左边的数位吗? 38000人到底是多少人呢?
三、探究知识。
1.师:谁能回答刚才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吗?
2.由学生总结归纳,老师板书
写作: 9636
读作:九千六百三十六
这个数是由9个千,6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3. 谁会写几个数或读几个数考考大家吗?
4. 学生动手操作,用千数图拼出万,并说说你是怎么拼出万的?
生:我是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生:我是二千二千地数,5个二千是一万。
生:我是五千五千地数,2个五千是一万。
5. 多媒体演示:小丁丁、小胖、小巧和小亚在草地上用千数图拼出万。
揭示: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就是一万。
6.多媒体演示用小方块建构万以内的数。仔细观察:个、十、百、千、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一万有10个千,一千有10个百,一百有10个十,一十有10个一。
7.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你知道一万是几位数吗?你还知道我们学过哪些数位吗?
生:我知道一万是五位数。
生:我们还学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8.我们一起来制作数位顺序表。
师:万位后面还有数位吗?
生:有!
师:万位后面还有很多数位我们这堂课也说不完,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生:省略号!
四、巩固新知。
“生活中的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
在师生互动、师生交流中丰富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例:
五、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1,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
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2、3题。
【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推理
1、游戏“猜一猜”。
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A同学拿的不是数学书,猜一猜B同学拿的是什么书?
2、揭示课题:数学广角——推理
二、探索新知
1.呈现问题
出示例题1:先出示例题1的前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和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示问题。
2.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到底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分组活动,全班交流。
a:语言描述法。(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b:连线法。(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把小红和语文书连上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赘连线。)
c:表格法。
语文 | 数学 | 品德与生活 | |
小红 | |||
小丽 | |||
小刚 |
4、总结推理过程
师:刚才的推理过程中,我们最先确定的是谁?根据什么确定的?
师:实际推理时,方法很多,语言描述是推理的好方法,连线和列表法能让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师:看到大家学得都不错,柯南还送给咱们一首儿歌呢!一起读一读:“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三、应用提升
师:根据柯南送咱们的“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我们一起来接受柯南给我们设的'难关吧!有信心吗?
1、第一关:
猜猜小狗的名字
(1)课件出示书本第109业“做一做”第1题
欢欢、乐乐和笑笑是三只可爱的小狗。体重分别是7千克、5千克、9千克。乐乐比欢欢重,笑笑最轻。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2)指名读题目要求。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先确定的是谁?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出示下图,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连线。
7千克5千克9千克
欢欢乐乐笑笑
师:根据“笑笑是最轻的”,笑笑应该和几千克相连?
2、第二关:
小冬、小雨和小伟三人分别在一、二、三班,小伟是三班的,小雨下课后去一班找小冬玩。小冬和小雨各是几班的?
师:先确定谁?接着呢?谁能说完整整个推理过程?
3、第三关
小雨、小东、小松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小松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东说:“我也不是最后一名,但是小松比我的成绩好。”他们各得了第几名?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破了这么多的案子,大家一定很累了,下面咱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
律动放松游戏
师:先来活动一下身体吧。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答完之后听口令做动作。全体起立。准备好了吗?
拍拍你的肩,不是左肩,那是哪个肩。那是()肩。拍右肩
踏踏你的脚,不是右脚,那是哪个脚?那是()脚。踏右脚
摆摆你的手,不是左手,那是哪个手?那是()手。摆左手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节课里,你都跟小侦探柯南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学生交流想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小结。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完成第“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检测】
必做
1填一填
(1)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2)12根小棒,每3根围一个三角形,能围几个三角形?
选做
2想一想,写2个除法算式
(1)三五十五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3.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美丽的七色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色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 cm=10 mm。(板书写出)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媒体出示练习十三中第2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2)尝试量一量。
①媒体显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色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二、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教科书第26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括号中。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mm为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
3.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再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4.铅笔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第六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13~14练习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引入课题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第2、3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4题
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ppt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第6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第7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P10页例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能按要求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借助情境图的对比,掌握包含分的方法,理解包含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包含分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已经为二(1)班的同学分好了糖果和橘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更加直接的思考方法。今天他们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希望大家能开动脑筋,帮助他们。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平均分的问题。[板书课题:平均分(3)]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课件演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
师: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
同桌合作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请同学上台演示分的方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学生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
结合课件展示图片,教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果冻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吗?能分成几份?
同学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
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两份。
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分法把8个果冻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可以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的分”。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读题,明确分法。
(2)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台演示,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
(3)补充:12根小棒可以每几根一份的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台演示分法。
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片上的是什么?(16个杯子)
(1)看要求,明确怎么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
(2)通过圈和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3)学生交流答案和看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主要在于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另外一种形式--包含分(连续减去)。了解其形式,建立起相关的概念,并能准确地把它与等分区分开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最终结果都要满足每份分得同样多。找到不同,已知信息不同,所以处理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从实物快速进展成图形,然后到语言,通过几级表征的逐渐切换,使学生能快速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学会验算是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建立验算的意识,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验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验算是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挂图
学生学习过程:
一、进行导课。
同学们,今天蜜蜂王国的国王要进行查账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进行查账的,好吗?
二、新授
1、出示图片,看图,谁能来说说这幅图?(引导学生把图说完整注意图中的数学信息)
(蜜蜂王国里蜂王派他的属下小蜜蜂,去检查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的情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随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吧。
1)蜜蜂生产记录对吗?怎样检查?
小组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2)算算试试。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交流算法:
a 把573和318交换位置
b 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外一个加数
你认为那种算法更方便呢?
三、游戏巩固
1、大树生病了,哪位啄木鸟医生可以为大树治病呀?用你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解决,教师巡视。
四、练习巩固
1、“我来逛商店”
快看,有这么多的商品,你想买什么呀?(限两件)
生提问题,全班解决
同位间提问题,互相合作解决
2、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验算的。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指生介绍:
3、“火车提速”
出示课件:可按谁在相同时间内,计算的算式最多,最准
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你想解决的其他问题。
验算练习:
209+198 298+403 354+214
4、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可以用验算的方法来检验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那些知识?能和你的同位说一说吗?
作业设计:
完成自主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把今天所学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信息窗4——国王查帐
573 318 891
+ 318 验算: + 573 - 318
891 891 573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 表(2)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5=2(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②观察表(2)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
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书。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
④观察比较:
10÷5=2、10÷3=3……1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4) 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10÷4=2(人)……2(枝) 10÷6=1(人)……4(枝)
(5)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几?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
4、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一说,说父母听。
五、课堂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材简析:
《千克和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教材是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但由于小学生对几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会比几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来得更强烈,我则采用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的教学策略,这样会更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
教学流程:
活动一:感知轻重,导入新课.
1,确立标准.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礼物":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 (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学生亲身经历与体验后得知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只有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从而确立衡量的标准.]
2,导出课题.
(1)物品究竟有多重 怎样表示物品的轻重
(2)出示课题:千克和克.(板书:千克和克)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要确立标准,就需要计量单位.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发学生认识质量单位的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活动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学看盘秤.板书:千克,kg
(学生争相观察盘秤的刻度,指针,单位符号,无奈实物太小,于是老师就把盘秤的刻度,指针,单位符号自然地引入到课件中,把实物的符号过渡到数学的符号.)
[从实物的盘秤过渡到图形的盘秤,就是从实物的符号过渡到数学的符号,老师自然的手势自然地渗透了数学思想.同时介绍了千克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kg"表示,和统一计量标准,使用公制单位的意义.]
学用弹簧秤.
[通过学看弹簧秤和使用弹簧秤的过程,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用弹簧秤筛选,寻找重1千克的物品.
(桌上分别摆了1千克果冻,1千克牛奶,1千克苹果,1千克橘子,500克果汁,500克的上好佳,让学生利用弹簧秤寻找1千克重的物品.)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而要协调肌肉感觉来完成认识.这些需要学生从中筛选的物品都是学生常见,喜爱的东西,通过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这样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在对"1千克"的筛选中,就有可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4.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掂一掂1千克重的物品.
(2)掂一掂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
(3)数一数,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 )个;( )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用手拎一拎感受有多重,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就是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帮助学生对这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日常生活中也就可能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了.老师质疑: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1千克橘子大约有13个,而有的小朋友的1千克橘子大约只有6个 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到同样1千克的物品,因为颗粒的大小,所以从个数上就有区别了.]
(4)掂一掂2千克的物品.(小组合作,两个人手上1千克的物品合起来就是2千克.)
(5)掂一掂4千克重的物品.(小组合作,四个人手上1千克的物品合起来就是4千克.)
[让学生体会1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才能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称一称,掂一掂,拎一拎,数一数……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以动手体验与经历为主线,层层递进的,老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在通过大量的操作与体验中,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建立了1千克的质量概念后,再通过掂一掂,拎一拎的过程,感受2千克,4千克,进一步巩固已形成的质量概念.学生们在这样全方位的体验与感受下,对千克的质量概念就可能越来越深刻.]
5.巩固应用.
(1)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验证.
(2)学生估一估自己的体重并验证.(先让学生估两个一重一轻,身材差异较大的'学生的体重,验证后再根据自己和那两个学生身材的差异估自己的体重并验证.)
[这里的"估"则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从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验证到估自己的体重并验证.在进行猜测—验证—改正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并感受千克,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修正的习惯.]
活动三:认识"克",感受1克和几克.
小鸟有多重 ——导入"克".(板书:克,g)
(在同学们还对估体重,验体重意犹未尽,兴致盎然时,突然画面一转,用动画巧设一个同学们意想不到的场景打破此时热闹的场面:树上的小鸟看到同学们在称体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于是,小鸟就扑扇着翅膀,飞到刚刚同学们还在称体重的健康秤上,此时,指针动了动,最后停在0刻度的旁边,几乎就靠着0刻度,这是老师提问:小鸟重几千克 刚刚还热闹的讨论此时戛然而止,同学们看着健康秤的刻度陷入沉思……)
[只有让思维发生碰撞,才能让思维闪出火花."克"相对"千克"而言,既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那么清晰."小鸟称重"的问题一抛出,促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的"千克"秤之间产生矛盾,使学生油然产生需要更小的质量单位的需要,激发了学习更小的质量单位的热情,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入"克". "轻"!——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同时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欲望.]
2.感受1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1克砝码,两分硬币)
(2)同时掂一掂1克的物品和1千克的物品,谈谈感受.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利用克与千克在感觉上明显的反差,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用对比的方法促进学生初步建立"克"这个质量单位的概念.]
3.建立几克的表象.
(1)学生估一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验证.
(2)学生估一估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通过估1千克的物品,学生现在已具备一定经验了,于是,在新的一轮"猜测——验证(体验与观察)——修正"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并感受"克",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
4.积累更多经验.
(1)估一包盐有多少克
(2)介绍"净含量"表示的意思.
[把知识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
活动四: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 (1000克)
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 (1千克)
3.想一想,你发现什么 (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 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对于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实现了两个层次的"转换":从实物和实物间的转换得到1千克的盐和1000克的盐同样重,从实物和符号间的转换得到1千克=1000克,这是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活动五:对比辨析,应用千克和克的知识解决问题.
1.填合适的单位.
150( ) 4( ) 600( ) 100( )
2.找朋友.
回形针 西瓜 数学书 小朋友
4千克 30千克 300克 2克
3.填一填:
书包
桌上物品( )
体重
你喜欢的东西
( )
估一估
称一称
[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六:谈谈收获,课外延伸.
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联系现实生活体会数学内容,进一步增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和了解.]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组织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的掂一掂,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估一估等体验活动感受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多重.围绕猜测——验证(观察和体验)——修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与经历中自主地完成学习,促进学生参与"千克和克"的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对"千克和克"这个质量单位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还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乐趣.整个过程设计力图促进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创造性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P6和P7《搭一搭(二)》。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搭房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且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三、教学重点:
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图
淘淘和笑笑正在一起玩小棒搭房子的游戏,6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小棒?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6÷6= 2(个)……4(根)
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竖式
教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小组讨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3.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图
老师要把画有坦克的13张卡片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那么算一下每人可以分到几辆,还剩几辆?
(1)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13÷5=2(辆)……3(辆)
教师巡视指导。
2.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竖式计算,这道题的竖式该怎么列呢?谁愿意到黑板上来试一试?
(1)指名板演。
(2)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7“练一练”的第1到3题
(四)谈感受,谈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算线,并会在算线上做加、减法。
2、在算线的帮助下,通过补充和减去求差。
3、 利用算线解决实际相差问题。
4、学会在1个情境中用不同形式表述相差多少。
5、培养学生的算法多样性。
教学重点:
1、通过图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理解有关“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相差多少”、“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式求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寒假中小丁丁发明了一条算线。
出示:
师:它其实就是从数射线演变而来的,变得更简化,只需标出数的'大致位置,但数与数之间的位置不能出错,观察一下,这些数怎样排列?(小的数在左,大的数在右)
2、师:下面我们也来尝试画画算线,并在上面标出数的位置。
⑴29 36生独立画后展示评讲。(如没有下列几种情况不必再讲)
①没有标出数所在位置的记号
②小数在左,大数在右
⑵34 57 19
(3)师:我们可以将解题的思路借助算线更清晰地表示出来。
(箭头向右表示加)
师:加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
(1)第一步加第二加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加第二加数个位上的数。
(2)第一步加第二加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加第二加数十位上的数。
(3)先将第一加数加几凑成下一个整十数,再加上第二加数中去掉已加的数后剩余的数。
2、减法:
(1)要求:借助算线表示计算过程: 71-28=
尝试将计算方法用算线表示出来(箭头向左表示减),独立练习后汇报,纠正错误。
3、求相差问题
(一) 观察图意,理解“相差”
1、观察主题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编一个数学问题:
东东身高100厘米,丽丽身高78厘米,东东比丽丽高几厘米?
4、小结:通过比较,丽丽比冬冬矮,可以说冬冬比丽丽高或丽丽和冬冬相差多少。
(二) 在算线上计算
1、思考:如何计算100和78相差多少呢?
生1:100-78
生2:78+( )=100 板书
2、学习计算过程用算线来表示。
3、请你在算线上尝试着自己算一算。
试一试:小丁丁有68个玩具小人,小胖有84个玩具小人,他们之间相差多少个小人呢?
三、总结:
算线是一种计算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计算。
四、检测目标达成练习:P5/练一练
它们相差多少?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算一算:
28和57 24和63 36和5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二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3-01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16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3-06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1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26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08-26
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2-07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