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材第30页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2、小组活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o。
4、进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o呢?
小组活动探索方法。
5、得出结论。
三、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o,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四、练一练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结论: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操作情境,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并会运用这个性质灵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猜测、实践、验证等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及动手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感受并掌握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实践操作验证这个特性。
教学准备
三角板、三个三角形纸片,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计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试一试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通过计算每块三角尺的内角和引发学生思考“是不是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适当指导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的`操作示范,可以由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着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通过练习使学生的新知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
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一、计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
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度、60度、30度。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度、45度、45度。
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师小结: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
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三、试一试
要求学生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
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计算的结果为准。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想比较。
第2题
指导学生看图,弄清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指的是哪三个角。
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180度。
第3题
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会变化的。
第4、5、6题
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观察之后
指名回答
计算后指名回答。
师生小结
在自备本上任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们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再求出它们的和,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
小结
先计算,再用量角器量,最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
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看图,弄清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指的是哪三个角。
计算三角形三个角的内角和
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不会变化的。
有许多同学在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时,不知道如何拼,有些无从下手,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其实我觉得还不如让学生把每个三角形内的三个角都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更清楚。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3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用具:
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
(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
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
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
四作业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4
教学准备:直尺、教具(小棒)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数学活动
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
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34页,练习1。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2、摆一摆,3根小棒,能
3、第13页第5题。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原来是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教学反思:学生在任选长短不一的小棒围三角形的时候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引出课题。出示书里的情境,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呢?学生通过画三角形、摆三角形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这样学生容易掌握。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5
教学目标:
1、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算一算、推一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按要求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动手、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1、看书P81,观察方格纸上三角形的面积。
2、想一想: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二、研究探讨
1、让学生4人一小组讨论:分别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自己拼一拼、议一议、推一推,看能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生合作探讨学习,师巡视。
3、检查反馈:(如果学生拼出,则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师作必要的补充纠正。)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下面的图形:
4、比一比: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面积呢?
5、推一推:
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强调:为什么要“÷2”?(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字母公式为:S=AH÷2
6、判断: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错必须是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才有这样的关系。)
7、迁移练习
例:一块三角形钢板,底是84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让生独立做。
(2)检查:84×25÷2=1050(平方厘米)
三、练习
1、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请学生说明理由
2、口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填在空格里。
底(米)
8
5
4
20
高(米)
7
12
10
15
面积(平方米)
3、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
42厘米
18厘米2厘米
6厘米3米
2米
4、一种零件,有一个面是三角形,它的底是12厘米,高是4厘米。这一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有一个底面是三角形的水池,底长8米,高是底的3倍,求这个水池底面的面积。
四、总结。
请你说一说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6
教 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学生学习活动
一、画三角形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学生说)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行
6、5、4行
10、6、4不行
10、5、4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认识三角形的`高
出示图,要求: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
学生量后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
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学生练习画高,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
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学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
第2题
明确题目要求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理由。
第3题
引导学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3边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要求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画上直角标志。
第5题
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动手剪。全班交流,重点要从“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7
教学内容:等腰、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第136-137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一3-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边。
2.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用直尺和三角板作三角形的高。
教学重、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正确作三角形的高,建立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并指出垂足。(指名板演,其它同学在草稿本上画)
怎样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指出你桌上的红色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三角形角的不同把三角形分成了三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边的特点。
2.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用尺量一量桌上每一个红色的三角形的每一条边,比较一下边的长短,然后说说你发现这些三角形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
(2)学生量完后指名说,老师揭示: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书:等腰三角形)
(3)老师强调:在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板书)
(4)把等腰三角形再折一折,使两腰重合,再观察一下。等腰三角形除了两腰相等外,还有什么相等?(两底角相等)
(5)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就是看这个三角形中有没有两条边相等,可以量,可以折起来比)
(6)请大家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判断一下你桌上的蓝色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7)学生活动。
(8)指名学生汇报结果。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怎样折的?老师指出:这种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板书:等边三角形)
(9)折一折,你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有什么特点?老师指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10)小结: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等边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关系?(老师板书)
3.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锐角三角形。要求学生指出三角形的顶点。再擦掉两条边,留下一条边和一个顶点,问:会不会过这点作这条边的`垂线。(指名板演)学生画完后,再把擦掉的两边还原。
(2)刚才的作图过程大家都看清了,我们作的这条垂线实质上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的一条垂线,我们把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板书:高、底)
(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实质是一条什么线?(线段)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
(4)换一条边标上“底”,怎样作这个底上的高?指名板演。再换一条边作“底”,让学生作高,强调作高不要忘了垂直符号,使学生明白底不同,所作的高也不同,底和高是对应的。
(5)老师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考虑一下直角三角形的高怎样画?
(6)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因为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成直角,本身是垂直的,所以夹直角的一条边是底,另一条边就是高。我们可以作斜边上的高。(板书)
(7)画一个钝角三角形。演示如何从钝角顶点向对边作高。其它两条高怎样作以后再学。
(8)老师小结:作三角形的高的方法与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方法是相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指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4题。
(1)拿出你的一副三角板看看,有没有一个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板,它的两个底角是多少度?
(2)红领巾。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8题。指名回答。
4.做练习三十一的第9题。判断,并说明理由,先自己判断,再指名说。
5.做练习三十一的第7题。估算,订正说方法。
6.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1题。
拿出自己做好的七巧板,拼得试试看。能拼几种就拼几种。
四、布置作业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8
教学内容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教材24~2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技能目标: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难点:掌握探究方法,学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
学具准备
各种 三 角形、剪刀、量角 器、课件。
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提问: 这些三角形在争论什么?
教师:是在争论关于自己内角和的大小。
2.教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内角和)
讲解:三角形内两条边所夹的角就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提出问题。
1.你认为谁说得对?你是怎么想的?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一下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学生可能会说:用量角器量一量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把它们加起来,再比较。
(二)探索与发现。
1.初步探索。
(1)量一量。
了解活动要求:
A.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注。(测量时要认真,力求准确。)
B.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格中,并计算三角形内角和。
C.讨论:从刚才的测量和计算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2)提出猜想。
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我们要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引导:180°,跟我们学过的什么角有关?我们课前准备了各种三角形纸片,你能不能利用这些三角形纸片,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一个平角呢?
(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
(2)分组汇报,讨论质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
①撕拼的方法。
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
教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
②折一折的方法。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然后另外两个角相向对折,使它们的顶点与
角1的顶点互相重合,证明了各种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
3.课件演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孩子们,三角形内角和到底等于多少度呢?“
学生一定会高兴地喊:“180°!”
(2)总结方法,齐读结论。
教 师:我们通过动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了一个平角,成功的`得到了这个结论,让我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
(3)解释测量误差。
教师:为什么我们刚才通过测量,计算出来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正好180°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存在一的误差。实际上,三角形内角和就等于180°。
三、探究结果汇报。
教师:现在你知道这些三角形谁说得对了吗?(都不对!)
学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 80°。 (齐读)
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虽然不同,但 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四、课堂应用,巩固加深。
1.试一试。
数学课本25页。
2.练一练。
(1)数学书25页第一题。(生独立解决。)
(2)数学书25页第二题。(动手量一量。)
拼成的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五、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26页4、5、6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9
教学准备:剪刀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
一、 一、创设情境
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教学反思:学生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悟,效果比较好。
6、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1、第28页第1题。
2、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6)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拓展:维恩图。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性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各种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谜语: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
2、猜三角形
师:老师这有1个三角形,它的一部分被智慧星给遮住了,猜猜这是什么三角形?它里面会出现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3、引出课题。
师:为什么不会出现两个直角?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数学王国,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三角形内角和指的是什么?
2、猜一猜。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3、验证。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4、学生汇报。
(1)测量
师:汇报的测量结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
(2)剪拼
A、学生上台演示。
B、请大家三人小组合作,用剪拼的方法验证其它三角形。
C、师演示。
(3)折拼
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我在电脑里收索到折的方法,请同学们看一看他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
(4)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数学小知识。
5、巩固知识。
(1)解决课前问题,为什么一个三角形不可能有两个直角?一个三角形中可以有2个钝角吗?
(2)把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问: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为什么不是360°?
三、解决相关问题
师: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吧!
1、看图,求未知角的度数。
2、判断。
3、如果一个都不知道,或只知道1个角,你能知道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吗?
求出下面三角形各角的度数。
(1)我三边相等。
(2)我是等腰三角形,我的顶角是96°。
(3)我有一个锐角是40°。
4、求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知道这两类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掌握三角形按边分后的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各个概念。
教学过程:
一、简要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
2、什么叫三角形?你是怎么理解“围成、封闭”的含义的。
3、请你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指出各有几个。
4、三角形有一个什么特性?请你举例说明这一特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把三角形按什么来分类?分成了几类?每类请你任意画一个,并用一个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6、什么叫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请你在刚才画的三角形上画出各个三角形的高。
二、教学新内容
1、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在老师讲之前,有两个要求:(1)请同学们先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请你边看边划出你认为重点的地方。
(2)不理解的地方作出记号,等一下提出来。
2、学生自学P76-77
3、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在检查的过程中,教师一边小结,一边演示(如用折纸的方式说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板书,得出有关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
顶
角
腰腰
底角底角
底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就是它的对称轴。(演示:对折后变成了什么三角形?说明了什么)(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意思,并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问:它有几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演示)每一条边上的高都是它的对称轴。
(3)请你用量角器量一量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你发现什么?(都是60度)
4、请你试着用一个图来表示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说出这样画的理由。(如果生不会,则由师引导画出。)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从图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练习
1、P78第1、2、4、5题
2、填空。
(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2)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又叫()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有()条对轴称,等边三角形有()条对轴称。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而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
3、判断
(1)等腰三角形肯定是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肯定是等腰三角形。
4、思考题:请你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并说出你的画法。
四、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里面的角),它有几个内角?(三个)出示纸片,那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出示课件
2、提出问题,为后面做铺垫。
现在有3个三角形(出示课件),直角三角形说:“我是直角三角形,我的内角和最大”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比你们三个角都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锐角三角形说:“我虽然是锐角三角形,但我的个头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
孩子们,它们这样吵起来可不是办法呀!你们可知道它们谁的内角和最大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证明给他们看。
二、新授
1、任意画不同的类型的三角形,算一算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就画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算一算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有三大组,为了节约时间,每一大组画一种又分几小组,三人一小组,一人画,一人量,一人记录。(小组合作,画图,量角,记录,计算)
指名汇报结果并板书(至少一种一个板书),有不同意见的举手,相差1、2度很正常,量角会有误差(你们完成的又快又好,因此可见小组合作很到位)
师出示一个大直角三角板,请大家算一算这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多少?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大的,都是180°,仅仅一个实验还不能让它们心服口服,下面我们再来做两个实验,让它们心服口服)
1、拼一拼,折一折
孩子们,我们又活动起来吧,拼一拼折一折,让它们看一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拿出一个三角形(不管形状),撕下三个角,然后拼在一起(注意三个角的顶点要在同一个点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拼成了一个平角,这一点就是平角的顶点)
我们再拿出一个三角形,折一折(注意科学的严谨性,折的时候不留很宽的缝隙)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个三角形还是组成了一个平角)
通过这三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分形状,不分大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此时,这三个三角形还争吵吗?它们都心服口服了。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轻而易举就平息了一场争吵。现在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呢?
三、练习
1、抢答游戏(答对的给你的那一小组加一分)
①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②
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是多少度。
③
这个小三角形再分成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④
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智慧角
3、判断(用手语表示)(哪个小组同学全部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回答,口说手划答对加一分)
4、知识扩展
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小朋友发现并提出来的,当时他只有12岁,比你们大一点点,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帕斯卡)
出示课件
孩子们,其实你们跟他们同样聪明,以后,我们就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和规律,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孩子们加油吧!
四、总结
任何一个三角形不分大小,不分形状,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含义和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使学生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这三种三角形。
3、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以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这三种三角形。
教学准备
用木条钉的长方形、三角形各一个,长度不相等的小棒三根;学生每人准备七巧板一副,长度不相等的小棒三根,钉子板和橡皮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角。
用两根长短不等的小棒摆出锐角、直角和钝角。要求学生分别说明各是什么角。
2、引入课题。、
老师再加一根小棒,看能围成什么图形。(围成三角形)让学生说出围成了三角形。
说明这节课就来学习和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红领巾、三角小旗、三角尺。(投影仪投影)
提问:这些物体的面都是什么形状?(抽去三角形面上的颜色等,留下三角形)
请同学们用手指沿这些三角形的周围一围。(老师从顶点起沿三角形的边围着描,学生书空状围)
我们刚才都是围的三角形吗?
追问:“围”是什么意思?
(2)请大家拿出准备的三根长度不相等的小棒,围成一个图形。,提问:大家围了一个什么图形?
(3)如果把每根小棒看做一条线段,那么,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板书三角形的定义)
如果老师摆成这种形状,(演示没有围起来的)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构成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在“三条线段”、“围成”下面加点)
(4)现在看老师画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画三角形)
说明: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都叫做三角形的边。三角形有几条边?请同学们在自己围的三角形上一边说“边”,一边指一指边。
(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
三角形有几个角?(板书:三个角)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指顶点)三角形有几个顶点?请大家在自己摆的三角形上,一边说“顶点”,一边指一指顶点。(板书:三个顶点)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2)练习二十四第1题。
请同学们在第149页格子纸上画角形。
(3)练习二十四第2题。
依次按要求让学生摆三角形,老师巡视。(指名在投影仪上摆)
3、教学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
(1)让学生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很多地方用到三角形,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说得很对。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都要用到三角形吗?
(2)演示实验。
大家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指名两人来拉由木条钉成的长方形和三角形,要求其余学生观察,注意会发生什么现象。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板书:三角形有稳定性)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很多地方要用三角形了吗?
说明: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三角形。例如124页下面的电线杆、房架等。
(3)练习二十四第3题。
口头叙述题目,或用椅子让学生观察,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这种特性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广泛的应用,请大家课后仔细观察,再告诉老师。
4、教学三角形的分类。
(1)观察、分类。
出示图形。
上面这些三角形里各有哪些角?你能根据每个三角形中角的特点把它们分类吗?分完后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分。可以相互讨论。
(2)归纳、概括。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里的三角形,根据角的特点可以分成哪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呢?
说明:分得很好。②、④这一类三角形,我们把它叫做锐角三角形(板书);①、⑥这一类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板书);⑧、⑤这一类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现在谁能根据角的特点,准确地说一说,什么叫做锐角三角形?(出示板书)
什么叫做直角三角形?(出示板书)
什么叫做钝角三角形?(出示板书)
(3)出示三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提问:这里的分类,是根据三角形的什么特征分类的?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三角形看成一个整体,(投影出椭圆)这个整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分别围不同的三角形。
(3)练习二十四第4题。
先让同学连接线段,围成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想各是什么三角形;然后口答是什么三角形。
(4)练习二十四第5题。
你能按照这样的知识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出示第5题的图,让学生判断:
提问:第一个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第二个是什么三角形?
为什么?
第三个三角形有几个锐角?你能判断它就是锐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指出: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或者钝角三角形,只要看有没有一个角是直角或者钝角。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一定要看三个角是不是都是锐角。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按照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可以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课后感受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激活学生对三角形特征的记忆,巩固对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画三角形高的技能,理解分类,加深对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认识,体会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简单推理作出相应判断。
2、使学生在知识的综合应用中了解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知识点的衔接及综合应用。
设计理念: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教学准备:三角尺、小棒、图表、课件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整理
导入复习
对于三角形这个单元,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学习自由回答(知道几点说几点)
二、综合训练
挑战自我
1、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3、练习三的第3题
4、练习三的第4题
5、练习三的第5题
6、练习三的第6题
7、练习三的第7题
课件出示习题
安排学生读题,说明要求
弄清三角形的特征,巩固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画高的技能
看来大家对三角形的分类学得还不错,愿意就这个问题接受挑战吗?(导入第2题)
点击课件,出示习题
教师读题,引导学生复习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结合第2题,虽然第3个三角形暂时不能确定是哪种三角形,但是内角和能不能确定?
前两个三角形呢?
复习三角形内角和,自然引入第3题
进一步揭示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
大家已经知道,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不过,老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可以吗?
电击课件,模拟打碎玻璃,跳出问题,播放奖励要求......
教师评价,发奖
请大家来看看,第2块玻璃在没有打碎之前应该是什么形状?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么你知道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等腰三角形呢?
你会小棒摆一摆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吗?(过渡到第5题)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由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想知道吗?
课件出示,安排一生读题
能试试吗?
统一意见后,课件闪动正确的红色路线
教师评价,综合利用两个知识点进行计算和简单推理
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好些三角形,能不能挑战一下它们的分类?打开课本,自主完成
第7题。通过交流,进一步掌握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征,并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判断,说出理由
独立画高,展示作业,汇报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作出相应推理、判断
说明理由
学生口答,说明理由
同座配合,自主操作
对照要求,拼一拼,议一议
展示成果,全班交流,统一认识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限定时间,学生汇报,解决异议
学生领奖
学生口答
学生回顾旧知,口头汇报
学生操作,同座交流,说明理由,汇报
学生尝试练习,分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说明理由
学生自主分类
小组交流
汇报,说出理由
三、提升练习
升华认知
1、思考题
2、你知道吗?
对于三角形,大家了解了不少知识,想继续探讨多边形的有关规律吗?
课件出示空白表格,逐步引导学生用分割的方法探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边数和内角和的规律
播放视频,抛出问题
介绍有关金字塔的其他情况
学生动手,把多边形分割若干个三角形,讨论交流,探索规律
体会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方法,感知数学方法的价值
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了解到古埃及的数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评价总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交流感受,评价总结,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1.填空。
⑴一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7厘米,8厘米,7厘米,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⑵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⑷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
⑸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5厘米,底边长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至少需要()厘米长的绳子。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⑵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①1②2③3
⑶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①等边②直角③钝角
⑷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75°、30°、75°,这个三角形是()。
①锐角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③等腰锐角三角形
⑸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3.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改围一个等边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15
(一)单元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
本单元我们以两个小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所闻所见为素材,引起学生对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的学习。以此为素材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1)三角形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三角形在建筑业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说房顶的大梁,大桥上的拉索,体育馆、飞机场的顶棚支架,铲车、吊车的脚手架等,到处都有三角形。因此,我们选择了建筑工地为素材,应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2)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材设计了两个参观的孩子,将整个单元串在了一起。通过2个孩子的对话,不仅引出对角与三角形认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要像情景图中的小学生一样,树立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的意识。
2、情境串
(二)单元知识分析
(三)单元信息窗解读
(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于本单元主要是概念教学,且概念比较多,所以重点也比较多。
?角的度量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之所以确定这三点作为教学重点,一是因为学生是第一次认识和学习使用量角器,难度比较大,量角和画角的教学如果不到位的话,则必为后续学习埋下隐患;二是三角形的分类是以后学习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三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过程是体现“归纳推理”、割补等数学方法目标的过程,因此,不能忽视。以上三个重点处理好了,其他的概念就已能够迎刃而解了]
难点:
?角的度量
?三角形内角和推导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四)单元主要编写特色
本单元除了秉承青版教材的其他特色外,还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色:
1、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按照这一理念,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比如:第一个活动,用拉一拉框架的方法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第二个活动,用搭一搭木条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意义;第三个活动,通过先剪一剪,再分一分,然后再量一量的活动,给三角形分类;第四个活动是用先量一量,再拼一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一个活动是用摆一摆、量一量的方法探索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些活动的创设,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图形之间的关系,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链接青版四下40页),除了与平行四边形相比较外,还与五边形等图形相比较,这一点是其他教材无法比拟的。苏教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是这样编排的:(连接苏教四下25页)(人教版四下81页)与我们的教材相比,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数学方法的渗透都要逊色得多。
信息窗1(32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挖掘机施工现场”。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参观挖掘机施工现场的场景。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只有一条:铲斗臂上各种类型的角。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进一步认识角(平角、周角的初步认识及角的意义的概括)(2)角的度量(认识和使用量角器)和角的分类(3)角的画法。
3.教学建议
(1)区别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的关系
第一次接触平角、周角,学生从感官上总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很难区分图形上那点微弱的区别。在这里教师最好能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题目(比如说:你能说说平角和直线有什么区别吗?或者画一些图形,其中有的是直线、也有是平角、有的是周角,也有射线或其他图形,让学生去辨析),引导学生从概念的本质和直观图形两个方面真正理解其意义。
(2)测量不同方向的角的度数是难点,教学时要浓墨重彩
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线,在度量角的大小时,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学生很不容易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让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实验,多练习,切实突破难点。
(3)角的画法不能忽视
我们经常说教材是一种平面媒体,那么,它就一定有它的局限性,虽然教材在学习角的画法这一内容时,试图用几个箭头体现出画角的流程,但是还是不够清楚,所以教学时,教师要示范演示或者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画角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白画角的步骤到底都有哪些,要先画......再......然后在画......
4.注意的问题
(1)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认识周角、平角及量角、画角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使用学具(活动的角、三角板、量角器等都是本节课必备的用品);在量角器的认识教学环节中,有条件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的呈现出1度的角。让学生直观地认识“1度”的含义。另外,教学用量角器量角、画角时,有条老师,最好能用实物投影仪或其他媒体向学生展示交流和反馈过程。
(2)注意操作的有效性:适时、适度、适量。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动手操作只有与数学思维有机结合,才有价值,否则你的操作活动就会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是一个形式上点缀。动手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其思维的提升,操作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要适时、适度、适量,才能充分体现其有效性。
(3)备好操作材料。
5、自主练习
38页第9题39页第13、14、15题课外实践
信息窗2(40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塔吊施工现场”。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参观塔吊施工现场的场景。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只有一条: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三角形的认识和特性(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的内角和(4)三角形三边长度间的关系。
3.策略建议
(1)灵活处理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
前面在谈到本单元教学他色的时候说过,本信息窗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完成对所有概念的学习。这些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特别用拉一拉的活动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用拼一拼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活动非常有必要。拉一拉让加深了孩子们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体验),拼一拼,比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更有说服力,因为量角器的测量是有误差的,而用拼一拼的方法来证明既科学又直观。有些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学生的实际,来灵活的处理,比如,第二个操作活动,用木条搭三角形方法说明三角形有三条边,起点有点低,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已经接触到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已成为不争的真理,用不着再搭一搭,因此这个活动必要性不大。第三个活动,给三角形分类,先让学生动手剪,然后再分类,这个剪的必要性也不是太大因为通过剪来感受三个角的具体有多大,也不是太合适。可以直接给孩子一些三角形去分,就可以了。
(2)在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定理时,要注意向学生渗透“归纳推理”的方法。
在小学乃至初中,学生接触的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简单地讲,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法。归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数学里的许多公式、定理等都是靠归纳法发现的。因此,归纳法常被认为是发现真理的重要方法。如:教材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就运用了归纳法。见教材43页,在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3个角度数的和。另一种是用撕拼的方法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的度数。不管用什么方法,教材都是列举了所有类型的三角形(即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通过验证知道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也是180度,最后归纳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材的这种编写意图,教师要注意向学生渗透,使学生体验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高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动手围三角形,体会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标准》新增的教学内容,教学43页这个红点时。这里的动手操作环节不能省略,因为学生对“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是没有经验基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亲自动手围,亲身去体验,再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反思,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逐步抽象出结论。我们经常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着的三句话来说明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里,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是很有必要的。要说明一点的是,探索所用的小棒要长短、粗细都要适度。(要有两根小棒加起来短于第三根的,也有大于第三根的)以保操作的有效性和结论的准确性。(比如说你准备的小棒的长度,没有两根的长度加起来的和比第三根小棒短的情况,只能得出两条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小棒时可以摆成三角形,得不出如果其中的两条小棒的长度小于第三根,则摆不出一个三角形的结果)。
(4)难点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角形的内角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的探索并非是一件容易的是,因为一般的学生很难想到“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平角,这种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即便告诉他可以量一量三条边的长度,看看能发现什么?他也不知道把其中的两条边加起来在与第三条边相比较。(用孙晓天老师的话说,经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和风风火火闯九州以后,学生还是研究不出来个钉卯来,教师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避免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效率。
(5)三角形分类的教学要把握好分寸。
有关三角形的分类问题,教材是分两个不同的标准进行编排的,第一个标准是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个标准按边分,认识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内角的特征。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逐渐形成共识。第二,要扣紧概念的关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锐角三角形强调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从而掌握判断时的思考要点。如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在教学此部分知识时,出示这样一个练习题:信封的外面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的一个角,且这个是一个锐角,让学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因为学生只看到了1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
4.注意的问题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
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这里对三角形的认识的落脚点应该放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由原来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如在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等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升上到理性认识。使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的以提升。
(2)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学生探索新知所用。
a研究三角形特性所需要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模型或者是框架。
b研究三角形分类和三角形内角和所需要的各种三角形纸片,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所需要的小棒等。
(3)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本信息窗设置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操作目的。(也就是你这个操作活动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只有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才能在边操作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归纳和提升,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要完成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单凭个体的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需要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开展。提高思维能力。
5、自主练习
46页第9、10题48页第16题
(五)本单元提出研讨的几个问题
1.在实验和验证时,经常用到”归纳法“,教学中应如何体现这一方法?
2.小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有形式,无实质“的小组学习时有可见,你认为,应如何走出这个误区?
3在角和三角形的认识学习中,如何处理”手-口---脑“三者的关系?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08-16
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08-16
数学教案-全等三角形08-16
数学教案-相似三角形08-17
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08-16
三角形的特性数学教案08-19
三角形的内角数学教案02-08
三角形分类数学教案02-02
“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02-02